《濟陽綱目》~ 卷十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一 (2)

1. 論傷食宜下宜吐

潔古,云:大抵氣口脈緊盛者宜下,尺脈絕者宜吐。經曰:氣口脈盛,傷於食。心胃滿而口無味。口與氣口同口曰坤者,口乃脾之候,故胃傷而氣口緊盛。夫傷有多少,有輕重,如氣口一盛,得脈六至,則傷於厥陰,乃傷之輕也,枳朮丸之類主之。氣口二盛,得脈七至,則傷於少陰,乃傷之重也,雄黃聖餅子、木香檳榔丸、枳殼丸之類主之。氣口三盛,脈得八至九至,則傷太陰,填塞悶亂,則心胃大痛,備急丸、保神丸、消積丸之類主之。兀兀欲吐不已,俗呼食迷風是也。經曰:上部有脈,下部無脈,其人當吐,不吐者死,瓜蒂散主之。如不能吐,是無治也。經曰:其高者,因而越之,此之謂也。或曰:盛食填塞,胸中痞亂,兩寸脈當用事,今反兩尺脈不見,其理安在?曰:胸中有食,是木鬱宜達,故探吐之。食者,物也。物者,坤土也,是足太陰之號也。胸中者,肺也,為物所塞。肺者,手太陰金也。金主殺伐,與坤土俱在手上而旺於天。金能剋木,故肝木發生之氣,伏於地下,非木鬱而何。吐去上焦陰土之物,木得舒暢,則鬱結去矣。食塞於上,脈絕於下,若不明天地之道,無由達此至理。水火者,陰陽之徵兆,天地之別名也。故獨陽不生,獨陰不長,天之用在於地下,則萬物生長。地之用在於天上,則萬物收藏。此乃天地交而萬物通也,此天地相根之道也。故陽火之根,本於地下。陰水之源,本於天上。故曰:水出高源。故人五臟主有形之物。物者,陰也,陰者,水也。右三部脈主之,偏見於寸口。食塞於上,是絕五臟之源,源絕則水不下流。兩尺脈之絕,此其理也,何疑之有。然必視所傷之物冷熱,隨證加減。如傷冷物一分,熱物二分,則用寒藥二停,熱藥一停,隨時消息。經云:必先歲氣,無伐天和,此之謂也。(五運有紀,六氣有序,四時有令,陰陽有節,皆歲氣也。人氣應之,以生長收藏,即天和也。設不知歲氣變遷而妄呼寒熱,則邪正盛衰無所辨,未免於犯歲氣,伐天和矣。夭枉之由,此其為甚)

白話文:

潔古先生說,一般來說,如果氣口(手腕脈搏)的脈象緊繃且強盛,應該使用下法(瀉下),若是尺脈(手腕內側的脈搏)消失不見,則應使用吐法。

根據古籍記載,氣口脈象強盛,是因為飲食過量。會感到心胃脹滿,且口中無味。口與氣口都是坤卦的象徵,代表脾臟的狀況,因此當胃受損,氣口的脈象會變得緊繃且強盛。

飲食過量的程度有輕有重。例如,如果氣口脈象一次強烈,且每分鐘跳動六次,表示受損於厥陰肝經,屬於較輕的情況,可用枳朮丸等藥物治療。如果氣口脈象兩次強烈,且每分鐘跳動七次,表示受損於少陰心經,屬於較嚴重的情況,可使用雄黃聖餅子、木香檳榔丸、枳殼丸等藥物治療。如果氣口脈象三次強烈,且每分鐘跳動八到九次,表示受損於太陰脾經,會感到悶亂,且心胃劇痛,需用備急丸、保神丸、消積丸等藥物治療。

如果患者一直想吐,這就是所謂的「食迷風」。古籍記載,如果上部有脈象,但下部沒有脈象,患者應該嘔吐,如果不嘔吐就會死亡,瓜蒂散可以治療這種情況。如果無法嘔吐,就沒有治療的方法了。古籍又說,對於高處的病症,應使用越法(吐法)來治療。

有人問:如果食物堵塞,造成胸部混亂,兩寸脈(手腕脈搏)應該表現出症狀,但現在反而兩尺脈(手腕內側脈搏)消失,這是什麼道理呢?回答是:胸部有食物堵塞,這表示木氣鬱結,應該用吐法來治療。食物是物質,是坤土的象徵,也就是脾臟的代表。胸部是肺部的位置,被食物堵塞。肺部是手太陰肺經的象徵,是金屬的象徵。金屬掌管殺伐,與坤土一同在手部,且在天空中旺盛。金屬可以剋制木頭,所以肝木的生發氣息,被壓抑在地下,這就是木氣鬱結。通過吐法去除上焦(上半身)的陰土物質,木氣得以舒展,鬱結就能消除。

如果食物堵塞在上半身,而下半身的脈象消失,如果不明白天地的法則,就無法理解其中的道理。水和火是陰陽的象徵,也是天地的別稱。單獨的陽性無法產生生命,單獨的陰性無法促進成長,只有當天的功能在地下,萬物才能生長;當地的功能在天空,萬物才能收蔵。這就是天地交感,萬物相通的道理,這就是天地相輔相成的法則。因此,陽火的根源在地下,陰水的源頭在天空。所以說,水源來自高處。人的五臟主管有形的物質。物質是陰性的象徵,陰性是水的象徵。右手的三部脈(寸、關、尺)主導這種物質,特別是在氣口部位表現出來。食物堵塞在上半身,會切斷五臟的源泉,一旦源泉被切斷,水分就不會向下流動。兩尺脈的消失,就是這個道理,有什麼懷疑的呢?

然而,在治療過程中,必須考慮患者受損的食物是冷還是熱,並根據病情調整藥物的性質。例如,如果患者食用了一分冷食物和兩分熱食物,就應該使用兩份寒藥和一份熱藥,以適應當時的情況。古籍說,必須首先了解每年的季節變化,不要破壞自然界的和諧,就是這個意思。

(五行有規律,六氣有秩序,四季有節律,陰陽有節奏,這些都是年份的特徵。人類的生命與這些特徵相呼應,以促進生長和收藏,這就是所謂的自然界和諧。如果不瞭解年份的變化,而隨意判斷寒熱,就無法分辨邪氣和正氣的盛衰,難免會破壞年份的特徵,破壞自然界的和諧。這是最容易導致短命和疾病的原因之一。)

2. 論傷食宜補

,云:既有三陰可下之法,亦必有三陰可補之法,故云內傷三陰,可用溫劑。若飲冷內傷,雖云損胃,未知色脈各在何經。若面色青黑,脈浮沉不一,弦而弱者,傷在厥陰。若面色紅赤,脈浮沉不一,細而微者,傷在少陰。若面色黃潔,脈浮沉不一,緩而遲者,傷在太陰也。傷在厥陰肝之經,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、生薑之類主之。傷在少陰腎之經,通脈四逆湯主之。傷在太陰脾之經,理中丸湯主之。大便軟者宜湯,結者宜丸。

白話文:

再者,可以這麼說:既然有針對三陰病症的泄下療法,當然也會有適合三陰病症的補益方法,所以才會提到內傷三陰的情況下,可以使用溫補的藥物。如果因為食用寒涼食物導致內傷,雖然說是傷害了脾胃,但具體影響在哪條經絡上還需要從面色和脈象來判斷。

如果面色呈現青黑色,脈象時而浮時而沉,且呈現弦弱狀,那麼傷害主要在厥陰經脈。如果面色紅赤,脈象同樣浮沉不定,但細微,則表明傷害主要在少陰經脈。如果面色偏黃且清潔,脈象浮沉不定,緩慢且遲鈍,這表示傷害主要在太陰經脈。

對於傷在厥陰肝經的患者,應使用當歸四逆湯,並可添加吳茱萸和生薑等藥物。對於傷在少陰腎經的患者,則適用通脈四逆湯。而對於傷在太陰脾經的患者,則理中丸湯是首選。如果大便偏軟,更適合用湯劑;如果大便較硬,則丸劑更為合適。

3. 論內傷飲食用藥所宜所禁

東垣,曰:夫傷飲食,付藥者,受藥者,皆以為瑣末細事,是以所當重者為輕,利害非細。殊不思胃氣者,榮氣也,衛氣也,穀氣也,清氣也,資少陽生髮之氣也。人之真氣衰旺,皆在飲食入胃,胃和則穀氣上升。穀氣者,升騰之氣也,乃足少陽膽。手少陽元氣始發,生長萬化之別名也。飲食一傷,若消導藥的對,其所傷之物既消,則胃氣愈旺,五穀之精華上騰,乃清氣為天者也。精氣神氣皆強盛,七神護衛,生氣不乏,增益大旺,氣血周流,則百病不能侵。雖有大風苛毒,弗能害也。此一藥之用,其利博哉。易水張先生嘗戒不可用峻利食藥。食藥下咽,未至藥丸施化,其標皮之力始開,便言空快也。所傷之物已去,若更待一兩時辰許藥盡化,開其峻利,藥必有情性,病去之後脾胃安得不損乎?脾胃既損,是真氣元氣敗壞,促人之壽。當時用枳朮丸一藥,消化胃中所傷,下胃不能即去,須待一兩時辰許則消化,是先補而後化其所傷,則不峻利矣。因用荷葉燒飯為丸,荷葉一物,中央空虛,象震卦之體。震者,動也,人感之生足少陽甲膽也。甲膽者,風也,生化萬物之根蒂也。《左傳》云:履端於始,序則不愆。人之飲食入胃,營氣上行,即少陽甲膽之氣也。其手少陽三焦經,人之元氣也。手足經同法,便是少陽元氣生髮也。胃氣、穀氣、元氣、甲膽上升之氣,一也,異名雖多,止是胃氣上升者也。荷葉之體,生於水上之下,出於穢汙之中,而不為穢汙所染,挺然獨立,其色青,形乃空清而象風木者也。食藥感此氣之化,胃氣何由不上升乎。其主意用此一味為引用,可謂遠識深慮,合於道者也。若內傷脾胃,以辛熱之物,酒肉之類,自覺不快,覓藥於醫者,此風習以為常,醫者亦不問所傷,即付之以集香丸,巴豆大熱藥之類下之,大便下則物去,遺留食之熱性,藥之熱性,重傷元氣,七神不熾。經云:熱傷氣。正謂此也。其人必無氣以動而熱困,四肢不舉,傳變諸疾,不可勝數,使人真氣自此衰矣。若傷生冷硬物,世醫或用大黃、牽牛二味大寒藥投之,物隨藥下,所傷去矣,遺留食之寒性,藥之寒性,重瀉其陽,陽去則皮膚筋肉血脈無所依倚,便為虛損之證。論言及此,令人寒心。夫辛辣氣薄之藥,無故不可亂服,非止牽牛而已。《至真要大論》云:五味入胃,各歸所喜攻。攻者,克伐瀉也。辛味下咽,先攻瀉肺之正氣。正氣者,真氣元氣也。其牽牛之辛辣猛烈,奪人尤甚。飲食所傷,脾胃受邪,當以苦味瀉其腸胃可也,肺與元氣何罪之有。夫牽牛不可用者有五,此其一也。況胃主血,為物所傷,物者,有形之物也,皆是血病,血病瀉氣,此其二也。且飲食傷於中焦,止合克化消導其食,重瀉上焦肺中已虛之氣,此其三也。食傷腸胃,當塞因塞用,又寒因寒用,枳實、大黃苦寒之物,以治有形是也,反以辛辣牽牛散瀉真氣,犯大禁,四也。殊不知《針經》有云:外來客邪風寒,傷人五臟,若誤瀉胃氣必死,誤補亦死。其死也,無氣以動故靜。若內傷腸胃,而反瀉五臟必死,誤補亦死。其死也,陰氣有餘故燥。今內傷腸胃,是謂六腑不足之病,反瀉上焦虛無肺氣,肺者,五臟之一數也,為牽牛之類朝損暮損,其元氣消耗,此乃暗裡折人壽數,犯大禁,五也,良可哀嘆。經曰:胃惡熱而喜清,大腸惡清冷而喜熱,兩者不和,何以調之。岐伯曰:調此者,飲食衣服亦欲適寒溫,使寒無悽愴,暑無出汗。飲食者,熱無灼灼,寒無滄滄,寒溫中適,故氣將持,乃不致邪僻也(詳見本經)。是必有因用,豈可用俱熱俱寒之食藥致損者與。《內經》云:內傷者,其氣口脈反大於人迎一倍二倍三倍,分經用藥。又曰:上部有脈,下部無脈,其人當吐,不吐者死。如但食不納,噁心欲吐者,不問一倍二倍,不當正以瓜蒂散吐之,但以指或以物探去之。若所傷之物去不盡者,更診其脈,問其所傷,以食藥去之,以應塞因塞用。又謂之寒因寒用,泄而下降,乃應太陰之用,其中更加升發之藥,令其元氣上升。塞因塞用,因曲而為之直。何為曲,內傷胃氣是也。因治其飲食之內傷,而使生氣增益,胃氣復完,此乃因曲而為之直也。若依分經用藥,其所傷之物,寒熱溫涼,生硬柔軟,所傷不一,難立定法,只隨所傷之物不同,各立治法,臨時加減用之其藥。又須問病人從來稟氣盛衰,所傷寒物熱物,是喜食而食之耶,不可服破氣藥。若乘飢困而食之耶,當益胃氣。或為人所勉強勸食之,宜損血而益氣也。診其脈候,傷於何臟,方可與對病之藥,豈可妄瀉天真生氣,以輕喪身寶乎。且如先食而不傷,繼之以寒物,因後食致前食亦不消化而傷者,當問熱食寒食,孰多孰少,斟酌與藥,無不當矣。譬如傷熱物二分,寒物一分,則當用寒藥二分,熱藥一分,相合而與之,則榮衛之氣必得周流。更有或先飲酒而後傷寒冷之食,及傷熱食、冷水與冰,如此不等,皆當驗其節次,所傷之物,約量寒熱之劑分數,各各對證而與之,無不取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