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十一 (1)
卷十一 (1)
1. 論飲食調攝之宜
彭氏,曰:人知飲食所以養生,不知飲食失調,亦以害生。故能消息使適其宜,是謂賢哲防於未病。凡一切飲食,勿論四時,常欲溫暖。夏月伏陰在內,暖食尤宜。不欲苦飽,飽則筋脈橫解,腸僻為痔,因而大飲,則氣乃暴逆。養生之道,不欲食後便臥,及終日穩坐,皆能凝結氣血,久即損壽,食後常以手摩腹數百遍,仰面呵氣數百口,趑趄緩行數百步,謂之消食。食後便臥,令人患肺氣頭風中痞之疾。蓋榮衛不通,氣血凝滯故爾。故食訖,當行步躊躇,有作修為乃佳。語曰: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。其動然也。食飽不得速步、走馬、登高、涉險,恐氣滿而激,致傷臟腑。不欲夜食,脾好音聲,聞聲即動而磨食,日入之後,萬響都絕,脾乃不磨,食之即不易消,不消即損胃,損胃即不受穀氣,穀氣不受即多吐,多吐即為翻胃之疾矣。食欲少而數,不欲頓而多,常欲令飽中飢,飢中飽為善爾。食熱物後,不宜再食冷物。食冷物後,不宜再食熱物。冷熱相激,必患牙齒疼痛。瓜果不熟,禽獸自死,及生鮓煿煎之物,與夫油膩難消,粉粥冷淘之物,皆能生痰,生瘡瘍,生症癖,並不宜食。五味入口,不欲偏多,多則隨其臟腑各有所損。故咸多傷心,甘多傷腎,辛多傷肝,苦多傷肺,酸多傷脾。《內經》曰: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(咸從水化,水能剋火,故病在心之脈與色),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(苦從火化,火能剋金,故病在肺之皮毛)。多食辛,則筋急而爪枯(辛從金化,金能剋木,故病在肝之筋爪)。多食酸,則肉胝皺而唇揭(酸從木化,木能剋土,故病在脾之肉與唇)。多食甘,則骨肉痛而發落(甘從土化,土能剋水,故病在腎之骨與發)。偏之為害如此,故上士淡泊,其次中和,此飲食之大節也。飲酒少則益人,多則損人,氣暢而止可也。飲少則能引滯氣導藥力,潤肌膚益顏色,通榮衛,闢穢惡。過多而醉,則肝浮膽橫,諸脈衝激,由之敗腎毀筋,腐骨消胃,久之神散魄溟,不能飲食,獨與酒宜,去死無日矣。飽食之後,尤宜忌之。飲覺過多,吐之為妙。飲酒後,不可飲冷水冷茶,被酒引入腎中,停為冷毒,日久必然腰膝沉重,膀胱冷痛,水腫消渴,攣躄(音闢,足不能行也)之疾作矣。酒後不可風中坐臥,袒肉操扇。此當毛孔盡開,風邪易入,感之令人四肢不遂。不欲極飢而食,食不可過飽。不欲極渴而飲,飲不可過多。食過多則結積,飲過多則成痰癖。故曰:大渴不大飲,大飢不大食。恐血氣失常,卒然不救也。荒年飢殍,飽食即死,是其驗也。嗟乎,善養生者養內,不善養生者養外。養內者,安恬臟腑,調順血脈,使一身之氣流行沖和,百病不作。養外者,恣口腹之慾,極滋味之美,窮飲食之樂。雖肌體充腴,容色悅澤,而酷烈之氣,內蝕臟腑,形神虛矣,安能保合太和,以臻遐齡。莊子曰:人之可畏者,衽席飲食之間。而不知為之戒也,其此之謂乎。
白話文:
彭氏曰:
人人都知道飲食可以養生,卻不知道飲食失衡也會危害生命。因此,能夠調節飲食,使之合乎時宜,這就是賢明之人防病於未然的智慧。
凡是所有飲食,不論四季,都應該以溫暖為主。夏天即使暑氣逼人,內在的陰寒之氣仍然存在,食用溫暖的食物尤其適宜。不要貪圖過飽,過飽會導致筋脈鬆弛,腸道扭曲而形成痔瘡,並且大量飲水後,氣血會變得逆亂。
養生之道,不應該飯後立刻躺下休息,也不應該整天久坐不動,這些行為都會導致氣血凝滯,時間久了就會損害壽命。飯後應該用手按摩腹部數百遍,仰頭吐氣數百次,然後緩慢步行數百步,這就是消食的方法。飯後立刻躺下,會導致肺氣不暢、頭風、胃脹等疾病。這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氣血凝滯所致。因此,飯後應該活動筋骨,走動舒展,纔是最佳的選擇。
古人說:「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。」這句話說明運動的重要性。飯後不要馬上快步行走、騎馬、爬高、冒險,因為氣血充盈,容易導致氣血逆流,損傷臟腑。
也不要夜間進食,因為脾臟喜愛聲音,聽到聲音就會開始磨化食物。太陽下山後,萬籟俱寂,脾臟不再磨化食物,吃下去的食物就難以消化,消化不良就會損傷胃部,胃部受損就會無法吸收食物中的精華,無法吸收精華就會導致頻繁嘔吐,頻繁嘔吐就會變成胃病。
想要維持健康,飲食要少食多餐,不要一次吃太多,應該保持「飽中飢,飢中飽」的狀態。
食用熱食後,不要馬上吃冷食;食用冷食後,也不要馬上吃熱食。冷熱交替,容易造成牙齒疼痛。
未成熟的瓜果、自然死亡的禽獸,以及生魚、醃製、煎炸的食物,以及油膩難消化的食物,以及粉末狀的粥、冷淘等食物,都會生痰、生瘡、生腫瘤,都不應該食用。
五味入口,不要偏好其中某一種,過量食用就會損傷對應的臟腑。例如,過量食用鹹味會損傷心臟,過量食用甜味會損傷腎臟,過量食用辛辣會損傷肝臟,過量食用苦味會損傷肺臟,過量食用酸味會損傷脾臟。
《內經》說:「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」,這是因為鹹味入水,水剋火,所以會影響心臟的脈絡和顏色。
「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」,這是因為苦味入火,火剋金,所以會影響肺臟的皮膚和毛髮。
「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」,這是因為辛味入金,金剋木,所以會影響肝臟的筋脈和指甲。
「多食酸則肉胝皺而脣揭」,這是因為酸味入木,木剋土,所以會影響脾臟的肌肉和嘴脣。
「多食甘則骨肉痛而發落」,這是因為甘味入土,土剋水,所以會影響腎臟的骨骼和頭髮。
偏食的危害如此嚴重,所以上等的人淡泊寡慾,其次是飲食均衡。這就是飲食的大原則。
飲酒適量對人有好處,過量就會有害。酒量要適可而止。
少量飲酒可以促進氣血運行,滋潤肌膚,改善膚色,通暢氣血,驅除邪氣。
過量飲酒導致醉酒,就會肝臟浮腫,膽囊橫置,氣血衝撞,進而損傷腎臟,破壞筋骨,腐蝕骨骼,消磨胃氣,時間久了就會神志渙散,魂魄迷失,無法正常飲食,只有酒能入口,離死亡不遠了。
飽食之後,更要忌酒。如果已經喝多了,最好的方法是吐出來。
飲酒後,不要喝冷水或冷茶,因為酒精會帶入腎臟,形成寒毒,時間久了就會腰膝沉重,膀胱寒冷疼痛,水腫消渴,腳步僵硬無法行走等疾病。
飲酒後也不要坐在風中或睡覺,也不要袒露肌膚,搖扇納涼。這是因為毛孔全部張開,容易受寒,會導致四肢麻痺。
不要過於飢餓才吃飯,也不要過飽。不要過於口渴才喝水,也不要過量飲水。
吃太多就會導致積食,喝太多就會形成痰飲。所以說:「大渴不大飲,大飢不大食。」這是因為擔心氣血失常,造成猝死。
在荒年饑荒,有些人飢餓難耐,突然吃飽就死了,這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唉!善於養生的人注重內養,不善於養生的人注重外養。內養是指安寧臟腑,調節氣血,使全身氣血流通順暢,和諧統一,百病不生。外養是指放縱口腹之慾,追求美味佳餚,沉迷於飲食的快樂。雖然身體肥胖,容光煥發,但是強烈的飲食慾望會侵蝕臟腑,導致精神萎靡,形神虛弱,怎麼能保合天地之氣,延年益壽呢?
莊子說:「人最危險的時候,就是在飲食起居之間。」卻不知道要引以為戒,這就是所謂的「不知為之戒也」!
2. 論飲食過多之害
羅謙甫,曰:陰氣者,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。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謂食物無貪於多,貴在有節,所以保沖和而遂頤養也。若貪多務飽,飫塞難消,徙積暗傷,以召疾患。蓋食物飽甚,耗氣非一,或食不下而上湧嘔吐,以泄真元。或飲不消而作痰咯唾,以耗神水。大便頻數而泄,耗穀氣之化生。溲便清利而濁,耗源泉之浸潤。至於精清冷而下漏,汗淋漓而外泄,莫不由食物過傷,滋味太厚。如能節滿意之食,省爽口之味,常不至於飽甚。即頓頓必無傷,物物皆為益,津液內蓄,精華和凝,邪毒不能犯,疾疹無由作矣。
白話文:
羅謙甫說:「陰氣,平靜時便能收藏精氣,躁動時就會消亡。飲食過度,腸胃就會受損。所謂食物,不貪求多,貴在節制,才能保持身心平和,延年益壽。如果貪多求飽,吃得太飽難以消化,積聚在體內就會暗中損傷,招致疾病。因為食物過飽,會耗損元氣,有許多不好的影響:
- 或是吃不下東西,往上湧吐,洩露精氣。
- 或是喝水不能消化,變成痰、咳嗽、吐口水,耗損精華。
- 或是大便頻繁,洩露穀氣的化生。
- 或是小便清澈而混濁,耗損源泉的滋潤。
至於精氣清冷而流失,汗水淋漓而外洩,這些都是因為食物過度損傷,味道過於厚重所致。如果能夠節制滿足口腹之慾,減少刺激味蕾的食物,始終不至於吃得太飽,每一頓飯都能避免損傷,所有食物都變成有益的滋補,津液儲蓄在體內,精華凝聚在一起,邪氣就無法入侵,疾病就無處可生。」
3. 論飲食傷脾
東垣,曰:「四十九難」云:飲食勞倦則傷脾。又云: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,腸澼為痔。夫脾者,行胃津液,磨胃中之谷,主五味也。胃既傷,則飲食不化,口不知味,四肢困倦,心腹痞滿,兀兀欲吐而惡食,或飧泄,或為腸澼,此胃傷脾亦傷明矣。大抵傷飲傷食,其治不同。傷飲者,無形之氣也。宜發汗,利小便,以導其濕。傷食者,有形之物也。輕則消化,或損其谷,此最為妙也。重則方可吐下。數方區分類析於後,宜酌量用之。
白話文:
東垣說:「四十九難」中記載:飲食勞累就會傷脾。又說:飲食過度,腸胃就會受傷,腸液外泄就會導致痔瘡。
脾臟負責運輸胃液、磨碎胃中的食物,並主導五味。胃受傷後,飲食無法消化,口無味覺,四肢乏力,心腹脹滿,噁心欲吐卻不願進食,或食後腹瀉,或出現腸液外泄,這就說明胃傷脾也傷了。
總之,傷寒和傷食的治療方法不同。傷寒是由無形之氣引起的,應該發汗、利尿,以排出體內濕氣。傷食是由有形之物引起的,輕則消化,或損耗穀氣,這是最妙的方法。嚴重者纔可以用吐瀉的方法治療。
以下列舉幾種方劑,分別針對不同的病症,請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。
4. 論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分而治之
東垣,曰:「陰陽應象論」云:水穀之寒熱,感則害人六腑。「痹論」云:陰氣者,靜則神藏,躁則消亡。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此乃混言之也。分之為二,飲也,食也。飲者,水也,無形之氣也。因而大飲,則氣逆形寒,飲冷則傷肺,肺病則為喘咳,為腫,為水瀉,輕則當發汗,利小便,使上下分消其濕,解醒湯、五苓散、生薑、半夏、枳實、白朮之類是也。如重而蓄積為滿者,芫花、大戟、甘遂、牽牛之屬利下之。此其大法也。食者,物也,有形之血也。如生氣通天論云:因而飽食,筋脈橫解,腸澼為痔。又云:食傷太陰厥陰,寸口大於人迎兩倍三倍者,或嘔吐,或痞滿,或下痢腸澼,當分寒熱輕重治之。輕則內消,重則除下。如傷寒物者,半夏、神麯、乾薑、三稜、廣朮、巴豆之類主之。如傷熱物者,枳實、白朮、青皮、陳皮、麥櫱、黃連、大黃之類主之。亦有宜吐者,「陰陽應象論」云:在上者,因而越之。瓜蒂散之屬主之。然而不可過劑,過則反傷脾胃。蓋先因飲食自傷,又加之以藥過,故腸胃復傷而氣不能化,食愈難消矣,漸至羸困。故「五常政大論」云: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。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。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。無毒治病,十去其九。凡毒藥治病,不可過之。此聖人之深戒也。(所謂去其六七八九者,病去六七八九分而止也)
白話文:
如果食物是寒性的,可以用半夏、神麴、乾薑、三稜、廣朮、巴豆等藥物治療。如果食物是熱性的,可以用枳實、白朮、青皮、陳皮、麥芽、黃連、大黃等藥物治療。
有些情況需要催吐。「陰陽應象論」中說:如果病邪在上焦,就要用催吐的方法治療。瓜蒂散等藥物就是催吐藥。但是要注意用藥劑量,用藥過度反而會傷脾胃。因為原本是飲食傷了脾胃,又加重用藥,導致脾胃再次受損,氣機不能正常運化,食物更加難以消化,最終就會變得虛弱。
所以「五常政大論」中說:用大毒藥治療疾病,能夠治癒六成。用常毒藥治療疾病,能夠治癒七成。用小毒藥治療疾病,能夠治癒八成。用無毒藥治療疾病,能夠治癒九成。凡是用毒藥治療疾病,都要注意用量,不可過度。這是聖人的深切告誡。(所謂去其六七八九,指的是病去六七八九分而止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