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十 (5)
卷十 (5)
1. 治內傷虛中有寒方
理中丸,心肺在膈上為陽,腎肝在膈下為陰,此上下臟也。脾胃屬土,處在中州,在五臟為孤臟,在三焦曰中焦,因中焦治在中,一有不調,此藥專主,故名曰理中丸。
人參,白朮,甘草(炙),乾薑(炮,各等分)
上為末,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,每一丸以沸湯數合研碎,溫服,日三二次。
蔭按:人參味甘溫,《內經》曰:脾欲緩,急食甘以緩之。緩中益脾,必以甘為主、是以人參為君。白朮味甘溫,《內經》曰:脾惡濕,甘勝濕,溫中勝濕,必以甘為助,是以白朮為臣。甘草味甘平,《內經》曰:五味所入,甘先入脾。脾不足者,以甘補之,補中助脾,必須甘劑,是以甘草為佐。
白話文:
理中丸,心肺位於橫膈膜上方屬陽,腎肝位於橫膈膜下方屬陰,這是上下兩組臟器。脾胃屬土,居於身體的中心部位,在五臟中是獨立的臟器,在三焦中稱為中焦。由於中焦主管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,一旦中焦失調,就會影響整個身體,而理中丸專門針對這種情況,因此得名理中丸。
藥材包括:人參、白朮、甘草(炙)、乾薑(炮製,各取相同比例)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的蜂蜜製成丸劑,大小如雞蛋黃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沸水沖泡至溶解,溫服,每天服用三次,每次兩丸。
註解
- 蔭按:指的是作者對藥方的解釋和補充。
- 人參味甘溫,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脾喜緩和,急需時可食用甘味食物來緩解。緩和中焦,滋補脾胃,必須以甘味為主,因此人參為君藥。
- 白朮味甘溫,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脾臟不喜濕氣,甘味可以去除濕氣,溫暖中焦也能去除濕氣,因此白朮為臣藥,輔助人參。
- 甘草味甘平,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五味中甘味首先入脾。脾虛弱者,用甘味來補益,補益中焦,幫助脾臟運化,因此甘草為佐藥,配合君臣藥。
乾薑味辛熱,喜溫而惡寒者,胃也,寒則中焦不治。《內經》曰:寒淫所勝,平以辛熱。散寒溫胃,必先辛劑,是以乾薑為使。脾胃居中,病則邪氣上下左右無所不之,故立加減法:倘若臍下築者,腎氣動也,去白朮,加桂。氣壅而不瀉,則築然動也。白朮味甘補氣,去白朮則氣易散。
桂辛熱,腎氣動者,欲作奔豚也,必服辛熱以散之,故加桂以散腎氣。經曰:以腎能泄奔豚故也。若吐多者,去白朮,加生薑。氣上逆者,則吐多,朮甘而壅,非氣逆者所宜。《千金》曰:嘔家多服生薑。以其辛散,故吐多者加之。若下多者,還用白朮。氣泄而不收,則下多。
白話文:
乾薑性味辛熱,適合溫暖,不喜歡寒冷,這跟胃的特性相同,胃寒就會導致中焦失調。《內經》說:寒邪入侵時,要用辛熱藥來治療。散寒溫胃,必須先用辛味藥物,所以乾薑是配伍的藥材。脾胃居於人體的中央,生病時邪氣會上下左右無處不在,因此要根據病情加減藥物:如果臍下有積聚,那是腎氣躁動,就要去掉白朮,加上桂枝。如果氣機壅塞不舒暢,就會導致積聚感。白朮味甘補氣,去掉白朮,氣機就能容易散開。
桂枝性味辛熱,腎氣躁動,像是要發作奔豚病,就必須服用辛熱藥物來散寒,所以加上桂枝來散解腎氣。《內經》說:用腎氣來治療奔豚病。《千金方》說:嘔吐的人多服用生薑,因為生薑辛散,所以嘔吐的人可以加生薑。如果腹瀉,就要用白朮。氣機泄瀉而不收斂,就會導致腹瀉。
術甘壅補,使正氣收而不下泄也。或曰:濕勝則濡泄。術專除濕,故下多者加之。若悸者,加茯苓。飲聚則悸,茯苓味甘,滲泄伏水,是所宜也。倘腹中痛者,加人參。虛則痛。《內經》曰:補可以去弱。人參、羊肉之屬是也。若寒多者,倍乾薑,以辛熱能散寒也。如腹滿者,去白朮,加附子。
《內經》曰:甘者令人中滿。術甘壅補,於腹中滿者去之,附子味辛熱,氣壅鬱,腹為之滿,以熱勝寒,以辛散滿,故加附子。《內經》曰:熱者寒之,寒者熱之。此之謂也。
白話文:
如果出現心悸,可以加入茯苓。
因為飲水積聚容易引起心悸,茯苓味甘,可以滲透泄去體內積水,所以適合這種情況。
如果腹痛,可以加入人參。
虛弱則會疼痛,《內經》說:補益可以消除虛弱。人參、羊肉都屬於此類。
如果寒氣過盛,可以加倍乾薑。
因為辛熱可以驅散寒氣。
如果腹部脹滿,可以去除白朮,加入附子。
《內經》說:甘味容易讓人腹脹。白朮味甘滋補,對於腹部脹滿的人要去除,附子味辛熱,能溫暖氣血,使壅塞的氣血散開,腹部脹滿就會得到緩解。以熱治寒,以辛散滿,所以加入附子。
《內經》說:熱則寒之,寒則熱之。這就是這個道理。
建中湯,《內經》曰:肝生於左,肺生於右,心胃在上,腎處在下。左右上下,四臟居焉。脾者,土也,應中央,處四臟之中州,治中焦,生育榮衛,通行津液。一有不調,則榮衛失所育,津液失所行,必以此湯溫中益脾,是以建中名之焉。
芍藥(六兩),桂枝,甘草(炙,各二兩),大棗(七枚,去核),生薑(三兩,切片),膠飴(一升)
上㕮咀,以水七升煎至三升,去渣,入膠飴更上微火令消,溫服一升,日三升。
蔭按:膠飴味甘溫,甘草味甘平。脾欲緩,急食甘以緩之。建脾者,必以甘為主,故以膠飴為君,而甘草為臣。桂辛熱,散也潤也。榮衛不足,潤而散之。芍藥味酸微寒,收也澀也。津液不通,收而行之,是以桂芍藥為佐。生薑味辛溫。大棗味甘溫。胃者衛之源。脾者榮之相。
白話文:
建中湯說明
《內經》說: 肝臟位於左側,肺臟位於右側,心臟和胃部在上,腎臟在下。左右上下,四臟各司其職。脾臟是「土」,位於中央,居於四臟的中州,主宰中焦,滋養榮衛,運行津液。一旦脾臟失調,則榮衛無法得到滋養,津液無法通行,就會用建中湯來溫中益脾,所以叫做建中湯。
藥材:
- 芍藥(六兩)
- 桂枝(二兩)
- 甘草(炙,二兩)
- 大棗(七枚,去核)
- 生薑(三兩,切片)
- 膠飴(一升)
製法:
-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- 用七升水煎煮至三升,去除藥渣。
- 加入膠飴,用微火慢慢熬化。
- 溫熱服用一升,一天服三次。
藥理分析:
- 膠飴味甘溫,甘草味甘平。脾臟喜緩,急食甘味可以緩和脾臟。建脾必須以甘味為主,所以以膠飴為君藥,甘草為臣藥。
- 桂枝味辛熱,具有散寒和潤燥的功效。榮衛不足,可用桂枝潤燥散寒。
- 芍藥味酸微寒,具有收斂和止瀉的功效。津液不通,可用芍藥收斂和促進運行。所以桂枝和芍藥為佐藥。
- 生薑味辛溫。大棗味甘溫。胃是衛氣之源,脾是榮氣之相。
總而言之,建中湯以膠飴溫中益脾為君藥,甘草輔助,桂枝和芍藥潤燥散寒、收斂止瀉,生薑和大棗溫中和胃,共同達到溫中益脾、健運脾胃的效果。
《黃帝針經》云:榮出中焦,衛出上焦是也。衛為陽,不足者,益之必以辛;榮為陰,不足者,補之必以甘。甘辛相合,脾胃建而榮衛通,是以薑、棗為使也。或謂桂枝解表而芍藥數少,建中湯溫里而芍藥數多,殊不知二者遠近之制。皮膚之邪為近,則制小其服也,故桂枝湯芍藥相佐,桂枝以發散,非與建中同體。
心腹之邪為遠,則制大其服也,故建中湯芍藥佐膠飴以建脾,非與桂枝同用爾。《內經》曰:近而奇偶,制小其服,遠而奇偶,制大其服。此之謂也。嘔家不用此湯,以味甜故也。
黃耆建中湯,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,羸乏少力。此藥大生氣血,補益榮衛。
白話文:
《黃帝針經》記載:榮氣出自中焦,衛氣出自上焦。衛氣屬陽,不足時,補充它必須用辛味藥物;榮氣屬陰,不足時,補益它必須用甘味藥物。甘辛相合,脾胃功能健全,榮衛氣血流通,所以薑、棗是常用的配伍。
有些人說桂枝湯解表,芍藥用量少;建中湯溫暖脾胃,芍藥用量多。殊不知這是因為二者治療部位遠近的差異。皮膚的邪氣比較接近表面,因此用藥劑量較小,所以桂枝湯用芍藥輔助,桂枝發散,與建中湯作用不同。
心腹的邪氣比較深在,因此用藥劑量較大,所以建中湯用芍藥輔助膠飴以健脾,也與桂枝湯的用法不同。《內經》說:「病邪在近處,用藥劑量較小,病邪在遠處,用藥劑量較大。」這就是這個道理。嘔吐的人不用此湯,因為它味道太甜了。
黃耆建中湯,治療男女虛損不足、身體瘦弱無力。此藥能大補氣血,增強榮衛功能。
黃耆(三錢),白芍藥(炒,四錢),肉桂(一錢五分),甘草(炙,二錢)
上㕮咀,加薑、棗煎,食遠服。
加味黃耆湯,又名保元湯,治陽虛惡寒。
黃耆(二錢),人參,白朮,甘草(炙,各一錢),肉桂(五分)
上銼,水煎服。甚者加附子。
強胃湯,治因飲食勞役所傷,腹脅滿悶,氣短,遇春口淡無味,遇夏雖熱而惡寒,常如飽,不喜食冷物。
黃耆(一兩),人參,半夏(各三錢),草豆蔻(三錢),神麯,生薑(各一錢五分),陳皮,當歸,升麻,柴胡(各一錢),甘草(炙),黃柏(各五分)
白話文:
黃耆三錢,白芍藥炒四錢,肉桂一錢五分,甘草炙二錢,將藥材研磨成粉,加薑、棗煎煮,飯後服用。此方稱為加味黃耆湯,又名保元湯,主治陽虛惡寒。
黃耆二錢,人參、白朮、甘草炙各一錢,肉桂五分,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。症狀嚴重者可加附子。
強胃湯主治因飲食勞役所傷,導致腹脅滿悶、氣短、春天口淡無味、夏天雖然熱但怕冷、經常感覺飽脹、不喜歡吃冷食等症狀。藥方為黃耆一兩,人參、半夏各三錢,草豆蔻、神麴、生薑各一錢五分,陳皮、當歸、升麻、柴胡各一錢,甘草炙、黃柏各五分。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煎,食前溫服。
溫胃湯,專治服寒藥,多致脾胃虛弱,胃脘痛。
黃耆,陳皮(各七分),人參,甘草,縮砂仁,益智,厚朴(各二分),白豆蔻,乾生薑,澤瀉,薑黃(各三分)
上為極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煎至半盞,食前溫服。
育氣湯,通流百脈,調暢脾元,補中脘,益氣海,祛陰寒,止腹痛,進飲食,大益臟虛疼痛。
白話文:
上方的藥材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煎煮,飯前溫熱服用。溫胃湯專門治療服用寒涼藥物導致脾胃虛弱,胃脘疼痛。
黃耆、陳皮各七分,人參、甘草、縮砂仁、益智、厚朴各二分,白豆蔻、乾生薑、澤瀉、薑黃各三分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煎煮至半盞,飯前溫熱服用。
育氣湯可以通暢全身經脈,調和脾胃,補益中脘,增加氣海,祛除陰寒,止痛腹痛,促進食慾,大補臟腑虛弱疼痛。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木香,丁香,藿香,縮砂,白豆蔻,蓽澄茄,炙甘草(各五錢),乾山藥(一兩),陳橘皮(去白),青皮(去白,各二錢半),加白檀香(五錢)
上十四味為末,每服一錢至二錢,用木瓜湯調下,空心食前。鹽湯亦得。
神聖復氣湯,治復氣乘冬,足太陽寒氣,足少陰腎水之旺。子能令母實,手太陰肺實,反來侮土,火木受邪,腰背胸膈閉塞疼痛,善嚏,口中涎,目中泣,鼻中流濁涕不止,或如瘜肉,不聞香臭,咳嗽痰沫,上熱如火,下寒如冰,頭陣痛,目中流火,視物䀮䀮,耳鳴耳聾,頭並口鼻,或惡風寒,喜日陽,夜臥不安,常覺痰塞,膈咽不通,口失味,兩脅縮急而痛,牙齒動搖,不能嚼物,陰汗,前陰冷,行步欹側,起居艱難,掌中風,寒痹麻木,小便數而晝多夜頻,欠氣短喘,渴,少氣不足以息,卒遺失無度,婦人白帶,陰戶中大痛,牽心而痛,黧黑失色,男子控睪,牽心腹陰陰而痛,面如赭色,食少,大小便不調,煩心霍亂,逆氣裡急,腹皮色白,後出餘氣,腹不能努,或腸鳴,膝下筋急,肩胛大痛,此皆寒水來復,火土之仇也。
白話文:
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木香、丁香、藿香、縮砂、白豆蔻、蓽澄茄、炙甘草(各五錢),乾山藥(一兩),陳橘皮(去白),青皮(去白,各二錢半),加白檀香(五錢),將以上十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至二錢,用木瓜湯調服,空腹飯前服用,鹽湯亦可。
此方名為神聖復氣湯,用於治療復氣乘冬,足太陽寒氣,足少陰腎水之旺。子能令母實,手太陰肺實,反來侮土,火木受邪,導致腰背胸膈閉塞疼痛,善嚏,口中涎,目中泣,鼻中流濁涕不止,或如瘜肉,不聞香臭,咳嗽痰沫,上熱如火,下寒如冰,頭陣痛,目中流火,視物模糊,耳鳴耳聾,頭並口鼻,或惡風寒,喜日陽,夜臥不安,常覺痰塞,膈咽不通,口失味,兩脅縮急而痛,牙齒動搖,不能嚼物,陰汗,前陰冷,行步欹側,起居艱難,掌中風,寒痹麻木,小便數而晝多夜頻,欠氣短喘,渴,少氣不足以息,卒遺失無度,婦人白帶,陰戶中大痛,牽心而痛,黧黑失色,男子控睪,牽心腹陰陰而痛,面如赭色,食少,大小便不調,煩心霍亂,逆氣裡急,腹皮色白,後出餘氣,腹不能努,或腸鳴,膝下筋急,肩胛大痛。這些症狀皆因寒水來復,火土之仇所致。
黑附子(炮,去皮臍),乾薑(炮,各三分),防風,郁李仁(湯浸,去皮尖),人參(各五分),當歸身(六分),半夏(湯泡),升麻(各七分),甘草,藁本(各八分),柴胡,羌活(各一錢),白葵花(五朵,去心,細剪入)
上件水五盞煎至二盞,入下項藥:
橘皮(五分),草豆蔻仁(麵裹燒熟,去皮),黃耆(各一錢)
上件,入在內,再煎至一盞,再入下項藥:
生地黃(酒洗二分),黃柏(酒浸),黃連(酒浸),枳殼(各三分)
白話文:
這個古方主要由黑附子、乾薑、防風等藥材組成,用五盞水煎煮至二盞後,再加入橘皮、草豆蔻仁等藥材,繼續煎煮至一盞,最後加入生地黃、黃柏等藥材,完成整個煎藥過程。
注意
上四味,預一日另用新水浸。又以:
細辛(二分),川芎(細末),蔓荊子(各三分)
上三味,預一日亦另用新水浸,煎正藥,作一大盞,不去渣,入此浸者藥,再上火煎至一盞,去渣,稍熱空心服。又能治齧頰、齧唇、齧舌,舌根強硬等證,如神。忌肉湯,宜食肉,不助經絡中火邪也。大抵腎與膀胱經中有寒,元氣不足者,皆宜服之,神效。於月生月滿時,隔三五日一服。如急病,不拘時分。
白朮附子湯
白話文:
上述四味藥材,提前一天用新鮮的水浸泡。另外,準備以下三味藥材
- 細辛(二分)
- 川芎(細末)
- 蔓荊子(各三分)
註解
- 分:古代藥材計量單位,約為現代的 0.3 克。
- 浸:將藥材放入水中浸泡,讓藥性更好地釋放出來。
- 煎:將藥材用火煮沸,提取藥效。
- 盞:古代盛裝液體的器皿,約等於現代的 200 毫升。
- 渣:藥材煎煮後的殘渣。
- 空心服:飯前服用。
- 齧:咬,這裡指咬到自己的臉頰、嘴脣、舌頭。
- 舌根強硬:指舌頭根部僵硬,無法正常活動。
- 火邪:中醫認為,火邪是一種熱性病邪,會導致身體發熱、炎症等病症。
- 元氣:中醫指人體的根本生命力。
- 月生月滿:指每月初一、十五。
- 急病:指突然發生的疾病。
白朮,附子(炮),陳皮,蒼朮(制),厚朴(制),半夏(湯泡),茯苓,澤瀉(各一兩),豬苓(去皮,五錢),肉桂(四錢)
上銼,每服五錢,水一盞、生薑三片煎至半盞,食前溫服。量虛實加減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由十種中藥材組成,包含白朮、附子、陳皮、蒼朮、厚朴、半夏、茯苓、澤瀉、豬苓和肉桂。其中附子、蒼朮、厚朴和半夏需要經過炮製或處理。藥方使用量為每種藥材各一兩,豬苓五錢,肉桂四錢。
服用時,將藥材切碎,取五錢用一碗水和生薑煮至半碗,溫熱後飯前服用。根據個人體質虛實情況,可以調整藥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