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十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 (4)

1. 論內傷外感兼見治有輕重緩急

趙氏,曰:人迎脈大於氣口,為外傷;氣口脈大於人迎,為內傷。外傷則寒熱齊作而無間,內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。外傷惡寒雖近烈火而不除,內傷惡寒得就溫暖而即解。外傷惡風,乃不禁一切風寒;內傷惡風,惟惡夫些小賊風。外傷證顯在鼻,故鼻氣不利而壅盛有力。內傷者不然,內傷證顯在口,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,外傷者無此。外傷則邪氣有餘,發言壯厲且先輕而後重;內傷則元氣不足,出言懶怯且先重而後輕。外傷手背熱而手心不熱,內傷則手心熱而手背不熱。東垣辨法,大要如此。然有內傷而無外感,有外感而無內傷,以此辨之,則判然矣。苟或內傷外感兼病而相挾者,則其脈證必並見而難辨,尤宜細心求之。若顯內證多者,則是內傷重而外感輕,宜以補養為先。若顯外證多者,則是外感重而內傷輕,宜以發散為急。此東垣未之及也,因贅其略。

戴氏,曰:凡內外兼證,或內傷重而外感輕者,為內傷挾外感證,治法宜先補益而後散邪,或以補中益氣為主治,加散邪藥。當以六經脈證參究,各加本經藥治之。或外感重而內傷輕者,為外感挾內傷證,治法宜先散邪而後補益,或以辛涼等解散藥為君,而以參、朮、茯、芩、芎、歸等藥為臣佐,是其治也。

白話文:

趙氏指出,如果人迎脈(頸部的脈搏)比氣口脈(手腕的脈搏)大,這表示有外感疾病;反之,如果氣口脈比人迎脈大,則顯示有內傷。外感疾病的特徵是寒熱同時出現且不會間歇,而內傷的寒熱會交替出現,且時程不規則。外感的惡寒即使靠近熊熊烈火也無法消除,但內傷的惡寒只要得到溫暖就會立即緩解。外感對風的畏懼是無法忍受任何風寒,而內傷僅畏懼微弱的冷風。外感的症狀主要表現在鼻子,所以鼻塞且呼吸困難,內傷的症狀則表現在口腔,因此會失去味覺且腹部不適,這是外感所沒有的症狀。外感的人,邪氣過剩,說話聲音大且病情由輕轉重;內傷的人,元氣不足,說話聲音微弱且病情由重轉輕。外感的手背會發熱,但手心不會,而內傷的手心會發熱,但手背不會。東垣的辨別方法大致如此。然而,有的人只有內傷沒有外感,有的人只有外感沒有內傷,透過這些來辨別,就能清楚區分了。但如果內傷和外感同時存在且相互影響,脈象和症狀一定會同時出現且難以辨別,這時更應該細心診斷。如果內傷的症狀明顯多於外感,表示內傷較嚴重而外感較輕,應該以滋補調養為主。如果外感的症狀明顯多於內傷,表示外感較嚴重而內傷較輕,應該以發汗驅邪為首要目標。這部分東垣並未提及,所以在此補充說明。

戴氏表示,對於內外傷同時存在的病人,如果內傷嚴重而外感輕微,稱為「內傷挾外感」,治療應先補益後散邪,或者使用補中益氣的藥物作為主藥,再加入散邪的藥物。應根據六經脈象和症狀來進一步研究,並加上對應的藥物進行治療。如果外感嚴重而內傷輕微,稱為「外感挾內傷」,治療應先散邪後補益,或者使用辛涼等藥物作為主藥,再以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黃芩、川芎、當歸等藥物作為輔助,這是其治療原則。

2. 論內外邪交傷臟腑

王安道,曰:經云:天之邪氣,感則害人五臟;水穀寒熱,感則害人六腑。又曰:犯賊風虛邪者,陽受之;飲食不節,起居不時者,陰受之。陽受之則入六腑,陰受之則入五臟。兩說似反而實不反也。蓋內外之傷,臟腑皆嘗受之。但隨其所從所發之處而為病耳。經曰:東風入肝,西風入肺,南心北腎,西南則舍於脾。觀此則天之邪氣,固傷五臟矣。然虛邪中人,從皮膚而入,其傳自絡脈而經而腧而伏沖之脈,以至於腸胃。又曰:東北風傷人,內舍於大腸,西北舍於小腸,東南舍於胃,則天之邪氣,又豈不傷六腑乎。經曰: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則水穀寒熱固傷六腑矣。又曰:形寒飲冷傷肺,飲食勞倦傷脾。亦未嘗不傷五臟也。至於地之濕氣,亦未必專害皮肉筋脈,而不能害臟腑;水穀亦未必專害臟腑,而不能害皮肉筋脈也。但以邪氣無形,臟主藏精氣,故以類相從而多傷臟。水穀有形,腑主傳化物,故因其所由而多傷腑。濕氣浸潤,其性緩慢,故從下而上,從淺而深,而多傷於皮肉筋脈耳。孰謂濕氣全無及於臟腑之理哉。

白話文:

王安道曾經提到,古書上有記載:來自自然界的邪氣,一旦被感染,會對我們的五臟造成傷害;而飲食中的寒熱失調,則會影響到六腑。

此外,若不慎遭受外界如風邪的侵襲,這類邪氣會先影響身體的陽面;若是飲食沒有節制、生活作息不正常,這類情況則會先影響到身體的陰面。陽面受到影響,通常會影響六腑;陰面受到影響,則通常會影響五臟。看似矛盾的兩種說法,其實並非如此。

無論是內在或外在的傷害,五臟六腑都可能會受到影響。只是看疾病從何處發起,就會影響到相應的部位。例如,東風可能影響肝臟,西風可能影響肺部,南方與心相關,北方與腎相關,而西南則可能影響脾臟。

然而,當邪氣進入人體,一般會從皮膚開始,然後透過絡脈、經脈、腧穴以及衝脈,最後影響腸胃。再如,東北風可能影響大腸,西北風可能影響小腸,東南風可能影響胃部。由此可見,自然界邪氣同樣會影響六腑。

飲食過量,會導致腸胃受傷,這說明飲食中的寒熱失調確實會影響六腑。但飲食與勞累也可能影響脾臟,寒冷的飲食可能影響肺部,這說明飲食和寒熱失調也會影響五臟。

至於地氣的濕氣,並不一定只會影響皮膚、肌肉和筋脈,也可能影響臟腑;反之,飲食也並不一定只會影響臟腑,也可能影響皮膚、肌肉和筋脈。

只是邪氣無形,而臟腑主要負責儲存精氣,所以邪氣多半會影響臟腑。飲食有形,而腑臟主要負責食物的消化吸收,所以飲食問題多半會影響腑臟。濕氣的影響比較緩慢,一般會從下往上,從淺層到深層,因此大多會影響皮膚、肌肉和筋脈。

但這並不代表濕氣完全不會影響臟腑,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。

3. 論內傷兼雜證治法

丹溪,曰:東垣內外傷辨甚詳,世之病此者為多。但有挾痰者,有挾外邪者,有熱鬱於內而發者,皆以補元氣為主,看所挾而兼用藥。挾痰者,以補中益氣加半夏,更以薑汁、竹瀝傳送。氣虛者,必少加附子,以行參、耆之氣。凡內傷發斑,因胃氣虛甚,是火遊行於外,亦痰熱所致。火則降而補之,痰熱則微汗以散之,切不可下,恐生危證。內傷病退後,燥渴不解者,有餘熱在肺家,可用參、芩、甘草少許,薑汁冷服,或茶匙挑薑汁與之。虛者,可用人參。

李氏,曰:飲食七情,俱能閉塞三焦,熏蒸肺胃清道。肺為氣主,由是而失其宣化之常,所以氣口獨緊且盛,其病嘔瀉痞滿腹痛,亦大相似。但傷食惡食,七情雖作,飽亦不惡食,臨時消息問察。

集略,云:內傷勿論挾疫挾外邪,皆以補元氣為主,看所挾而兼用藥,切不可以苦寒瀉胃,不可以發汗瀉表,戒怒性不助肝木為妙。平日調養,無待飢甚而後食,食不可太飽,或覺微渴而飲,飲不欲太頻,常令飽中飢,飢中飽耳。暮無飽食,食無即就寢。王叔和謂:日無雜食。夏至秋分,少食肥膩餅臛瓜果之屬,恐生諸暴病。適其寒溫,夏宜高明,勿居高房廣廈,以致中暑。勿居陰地風壑,以致中寒。冬宜固密,勿薄衣沖寒,以致傷寒。勿烘燻重裘,以致傷暑。平其七情,若過慮神勞氣竭,太喜傷心墜陽,太怒氣逆嘔血,憂恐無時,鬱而生涎,成五噎之病。節其勞役,勿用力過度,動作形苦,食少事煩,亦不可久坐久臥,使血氣凝滯。譬猶戶樞不蠹,流水不腐,以其常動故也。

白話文:

丹溪先生說,東垣對內外傷的辨別非常詳細,世界上這種病症的人很多。但是,有的患者夾帶有痰,有的受到外部邪氣的影響,有的是體內熱氣鬱積導致的。治療上都應以補充元氣為主要原則,再根據夾帶的不同情況來輔助使用藥物。對於夾帶有痰的患者,可以在補中益氣的基礎上加用半夏,並以薑汁和竹瀝幫助藥物吸收。對於氣虛的患者,應該稍微添加一些附子,以促進人參和黃耆等藥物的吸收。對於內傷導致的斑疹,由於胃氣虛弱,火氣在體外遊走,也是由痰熱導致的。治療上,應該先降火補氣,對於痰熱則應輕微發汗以散熱,千萬不能瀉下,否則可能會導致危險的情況。

李氏先生認為,飲食和情緒都能導致三焦閉塞,燻蒸肺胃清道。肺是氣的主要器官,如果功能失常,會導致氣口特別緊張且旺盛,疾病可能包括嘔吐、腹瀉、脹滿、腹痛等症狀。但是,如果是因為食物過量而感到噁心,即使情緒不佳,只要不飽食就不會出現噁心的感覺。因此,診斷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和病人的描述來判斷。

集略中提到,對於內傷,無論是否夾帶瘟疫或外邪,都應以補充元氣為主要原則,再根據夾帶的不同情況來輔助使用藥物,切記不可使用苦寒的藥物瀉胃,也不可以發汗瀉表,控制脾氣,不要助長肝木。平時調養身體,不要等到非常餓才吃飯,吃飯也不能太飽,口渴時可以稍微喝一點水,但不能喝得太頻繁,保持半飽半餓的狀態。晚上不要吃得太飽,吃完飯不要馬上睡覺。王叔和認為,每天的飲食要簡單。從夏至到秋分,少吃肥膩的餅類、臛類、瓜果等食物,以防發生急症。根據天氣冷暖調整衣著,夏天要住在明亮的地方,不要住在高大的房子裡,以免中暑;冬天要保暖,不要穿得太薄,以免受寒;也不要穿得太多,以免中暑。控制情緒,如果過度思慮會耗損精神和氣力,過度開心會傷心並消耗陽氣,過度憤怒會氣逆嘔血,憂慮和恐懼沒有止境,會導致口水分泌過多,形成五噎的疾病。節制勞動,不要過度勞累,活動時不要讓身體太辛苦,事情繁多而食量小,也不能長期坐臥,以免血液和氣體凝滯。就像門軸不會生蟲,流水不會腐爛,因為它們都在不斷運動。

4. 治內傷虛中有熱方

補中益氣湯,治形神勞役,或飲食失節,以致脾胃虛損,清氣下陷,發熱頭痛,四肢倦怠,心煩肌瘦,日漸羸弱。此藥能升元氣,退虛熱,補脾胃,生氣血。

黃耆(病甚勞役熱甚者,一錢),甘草(炙,各五分),人參(去蘆,三分,有嗽去之)(以上三味,除濕熱煩熱之聖藥也)當歸身(三分,酒洗,焙乾或曬乾,以和血脈),橘皮(不去白,二分或三分,以導氣,又能益元氣,得諸甘藥乃可,若獨用瀉脾胃),升麻(二分或三分,引胃氣上騰復其本位),柴胡(二分或三分,引清氣行,少陽之氣上升),白朮(三分,除胃中熱,利腰臍間血)

上件㕮咀,都作一服,水二盞煎至一盞,去渣,早飯後溫服。如傷之重者,不過二服而愈。若病日久者,以權立加減法治之。

按立方本旨云:夫脾胃虛者,因飲食勞倦,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。其次肺氣受邪,須用黃耆最多,人參、甘草次之。脾胃一虛,肺氣先絕,故用黃耆以益皮毛而閉腠理,不令自汗,損其元氣。上喘氣短,人參以補之。心火乘脾,須炙甘草之甘以瀉火熱,而補脾胃中元氣。若脾胃急痛並大虛,腹中急縮者,宜多用之。

經云:急者緩之。白朮苦甘溫,除胃中熱,利腰臍間血。胃中清氣在下,必加升麻、柴胡以引之。引黃耆、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,能補衛氣之散,解而實其表也,又緩帶脈之縮急。二味苦平,味之薄者,陰中之陽,引清氣上升也。氣亂於胸中,為清濁相干,用去白陳皮以理之,又能助陽氣上升,以散滯氣,助諸甘辛為用。脾胃氣虛,不能升浮,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。

榮血大虧,榮氣不營,陰火熾盛,是血中伏火,日漸煎熬,血氣日減。心包與心主血,血減則心無所養,致使心亂而煩,病名曰悗。悗者,心惑而煩悶不安也,故加辛甘微溫之劑生陽氣。陽生則陰長,故血虛以人參補之,更以當歸和之,少加黃柏以救腎水,能瀉陰中之伏火。

如煩猶不止,少加生地黃補腎水,水旺而心火自降。如氣浮心亂,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。四時用藥加減法。以手捫之而肌表熱者,表證也,只服補中益氣湯一二服,得微汗則已。非正發汗,乃陰陽氣和,自然汗出也。

若更煩亂,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,皆血澀不足,加當歸身五分或一錢;如精神短少,加人參五分,五味子十二個;頭痛,加蔓荊子三分;痛甚,加川芎五分;頂痛、腦痛加藁本五分,細辛三分。諸頭痛並用此四味足矣。若頭上有熱,則此不能治,別以清空膏主之。

如頭痛有痰,沉重懶倦者,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五分,生薑三分;耳鳴目黃,頰頜腫,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,面赤,脈洪大者,以羌活二錢,防風、藁本各七分,甘草五分通其經血,加黃芩、黃連各三分消其腫,人參五分,黃耆七分,益元氣而瀉火邪,另作一服與之。嗌痛頷腫,脈洪大,面赤者,加黃芩、甘草各三分,桔梗七分;口乾嗌乾者,加葛根五分,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。久病痰嗽,肺中伏火,去人參,初病勿去之。

冬月,或春寒,或秋涼,咳嗽,各宜加不去根節麻黃五分。如春令大溫,只加佛耳草、款冬花各五分;夏月病嗽,加五味子三五個,麥門冬五分;如舌上白滑苔者,是胸中有寒,勿用之;夏月不嗽,亦加人參二分或三分,並五味子、麥門冬各等分,救肺受火邪也;食不下,乃胸中胃上有寒,或氣澀滯,加青皮、木香各三分,陳皮五分。此三味為定法。

如冬月加益智仁、草豆蔻仁各五分;如夏月加黃芩、黃連各五分;如秋月加檳榔、草豆蔻、白豆蔻、縮砂各五分。如春初猶寒,少加辛熱之劑,以補春氣之不足,為風藥之佐,益智、草豆蔻可也;心下痞夯(用力舉重物也)悶者,加芍藥、黃連各一錢;如痞腹脹,加枳實、木香、縮砂仁各三分,厚朴七分;如天寒,少加乾薑或肉桂;心下痞,覺中寒,加附子、黃連各一錢;不能食而心下痞,加生薑、陳皮各一錢;能食而心下痞,加黃連五分,枳實三分;脈緩有痰而痞,加半夏、黃連各一錢;脈弦,四肢滿,便難而心下痞,加柴胡七分,黃連五分,甘草三分;胸中氣壅滯,加青皮二分。

如氣促少氣,去之;腹中痛者,加白芍藥五分,炙甘草三分;如惡寒冷痛者,加桂心三分;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,於已加白芍藥、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黃芩三二分,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,亦然,治時熱也;如天涼時惡熱而痛,於已加白芍藥、甘草、黃芩中,更少加桂;如天寒時腹痛,去芍藥,味酸而寒故也,加益智仁三分,或加半夏五分,生薑三片;如腹中痛,惡寒而脈弦者,是木來剋土也,小建中湯主之;蓋芍藥味酸,於土中瀉木為君。如脈沉細,腹中痛,以理中湯主之。

乾薑辛熱,於土中瀉水,以為主也。如脈緩,體重,節痛,腹脹自利,米穀不化,是濕勝也,以平胃散主之。蒼朮苦辛溫,瀉濕為主也。脅下痛,或脅下縮急,俱加柴胡三分,甚則五分,甘草三分;臍下痛,加真熟地黃五分,其痛立止;如不已者,乃大寒也,加肉桂五分。《內經》所說,少腹痛皆寒證,從復法相報中來也。

經云:大勝必大復。從熱病中變而作也,非傷寒厥陰之證,乃下焦血結膀胱也,仲景以抵當湯並丸主之。身有疼痛者濕,若身重者,亦濕,加去桂五苓散一錢;如風濕相搏,一身盡痛,加羌活七分,防風、藁本根各五分,升麻、蒼朮各一錢,勿用五苓。所以然者,為風藥已能勝濕,故別作一服與之。

如病去勿再服,以諸風藥損人元氣,而益其病故也。小便遺失,肺金虛也,宜安臥養氣,以黃耆、人參之類補之,不愈,則是有熱也,加黃柏、生地黃各五分,切禁勞役。如臥而多驚,小便淋者,邪在少陽厥陰,宜太陽經所加之藥,更添柴胡五分。如淋,加澤瀉五分,此下焦風寒合病也。

經云:腎肝之病同一治。為俱在下焦,非風藥行經則不可。乃受客邪之濕熱也,直升舉發散以除之。大便秘澀,加當歸梢一錢,大黃酒洗煨五分或一錢。閉澀不行者,煎成正藥,先用清者一口,調元明粉五分或一錢,得行則止。此病不宜下,下之必變凶證也。腳膝痿軟,行步乏力,或痛,乃腎肝伏熱,加黃柏五分,空心服,不已,更加漢防己五分。

脈緩,顯沉困怠惰無力者,加蒼朮、澤瀉、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五味子各五分。上一方加減,是飲食勞倦,喜怒不節,始病熱中,則可用之。若未傳寒中,則不可用也。蓋甘酸適足益其病耳,如黃耆、人參、甘草、芍藥、五味子之類是也。

調中益氣湯,治因飢飽勞役,損傷脾胃,元氣不足,其脈弦或洪緩,按之無力中之下時一澀,其證身體沉重,四肢困倦,百節煩疼,胸滿氣短,膈咽不通,心煩不安,耳聾耳鳴,目有瘀肉,熱壅如火,視物昏花,口中沃沫,飲食失味,忽肥忽瘦,怠惰嗜臥,溺色變赤,或清利而數,或上飲下便,或時飧泄,腹中虛痛,不思飲食。

黃耆(一錢),人參,甘草(炙),當歸,白朮(各五分),白芍藥,柴胡,升麻(各三分),橘皮(二分),五味子(十五粒。一方即補中益氣湯以蒼朮換白朮,以木香換當歸,而無芍藥、五味子)

上銼作一服,水二盞煎至一盞,去渣,食前溫服。

蔭按:經云:勞則氣耗,熱則傷氣。以黃耆、甘草之甘瀉熱為主,以白芍藥、五味子之酸能收耗散之氣。又曰: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。以人參甘溫補氣不足,當歸辛溫補血不足,故以為臣。白朮、橘皮甘苦溫除胃中客熱,以養胃氣為佐。升麻、柴胡苦平,味之薄者,陰中之陽,為脾胃之氣下溜,上氣不足,故從陰引陽以補之,又以行陽明之經為使也。

如時顯熱燥,是下元陰火蒸蒸發也,加生地黃二分,黃柏三分;如大便虛坐不得,或大便了而不了,腹中當逼迫,此血虛血澀也,加當歸身五分;如身體沉重,雖小便數多,亦加茯苓五分,蒼朮一錢,澤瀉五分,黃柏三分,時暫從權而去濕也,不可常用;如胃氣不和,加湯泡半夏五分,生薑三片;有嗽者,加生地黃三分,以製半夏之毒;如痰厥頭痛,非半夏不能除,此足太陰脾經邪所作也。

如無以上證,只服黃耆一錢,人參三分,甘草、蒼朮各五分,橘皮酒洗三分,柴胡、升麻、黃柏酒洗各二分,水煎服。如惡熱而渴,或腹痛者,更加芍藥五分,生黃芩二分;如惡寒腹痛,加桂心三分,去黃芩;如冬月腹痛,不可用芍藥,蓋其性大寒也,只加乾薑二分,或半夏五七分,以生薑制之。如秋冬之月,胃脈四道,為衝脈所逆,並脅下少陽脈二道,而反上行,病名曰厥逆。

《內經》曰:逆氣上行,滿脈去形,七神昏絕,離去其形而死矣。其證氣上衝咽,不得息而喘息有音,不得臥,加吳茱萸五分或一錢,湯洗去苦,觀厥氣多少而用之。如夏月有此證,為大熱也。

蓋此病隨四時為寒熱溫涼也,宜以酒黃連、酒黃柏、酒知母各等分,為細末,熟湯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百丸,白湯送下,空心服,仍多飲熱湯,服畢少時,便以美飲食壓之,不令胃中停留,直至下元,以瀉衝脈之邪也。大抵治飲食勞倦所得之病,乃虛勞七損證也,當用溫平甘多辛少之藥治之,是其本法也。

如時上見寒熱,病四時也。又或將理不如法,或酒食過多,或辛熱之食作病,或寒冷之食作病,或居大寒大熱之處,益其病,當臨時制宜,暫用大寒大熱治法而取效,此從權也,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,必致難治矣。

升陽順氣湯,治因飲食不節,勞役所傷,腹脅脹悶短氣,遇春則口淡無味,遇夏雖熱猶有惡寒,飢則常如飽,不喜食冷物。

黃耆(一兩),半夏(三錢,湯泡),草豆蔻(二錢),神麯(炒,一錢五分),升麻,柴胡,當歸身,陳皮(各一錢),甘草(炙),黃柏(各五分),人參(去蘆,三分)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二盞、生薑三片煎至一盞,去渣,食前溫服。

脾胃不足之證,須用升麻、柴胡,苦平,味之薄者,陰中之陽,引脾胃中清氣行於陽道及諸經,生髮陰陽之氣,以滋春氣之和也。又引黃耆、人參、甘草甘溫之氣味上行,充實腠理,使陽氣得衛外而為固也。凡治脾胃之藥,多以升陽補氣名之者,以此也。

升陽補氣湯,治飢飽勞役,胃氣不足,脾氣下溜,氣短無力,不耐寒熱,早飯後轉增昏悶,頻要眠睡,怠惰,四肢不收,懶倦動作,及五心煩熱。

厚朴(薑製,五分),升麻,羌活,白芍藥,獨活,防風,甘草(炙),澤瀉(各一錢),生地黃(一錢五分),柴胡(二錢五分)

上件為粗末,每服五錢,生薑三片、棗二枚水煎,食前溫服。如腹脹及窄狹,加厚朴一倍;如腹中似硬,加砂仁三分。

參朮調中湯,瀉熱補氣,止嗽定喘,和脾胃,進飲食。

白朮(五分),黃耆(四分),桑白皮,甘草(炙),人參(各三分),麥門冬(去心),青皮(去白),陳皮(去白),地骨皮,白茯苓(各二分),五味子(二十個)

上件㕮咀如麻豆大,水二盞煎至一盞,去渣,早飯後溫服。忌多語言勞役。

蔭按:經云:火位之主,其瀉以甘。以黃耆甘溫瀉熱補氣,桑白皮苦微寒瀉肺火定喘,故以為君。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,以五味子之酸收耗散之氣,止咳嗽。脾胃不足,以甘補之,故用人參、白朮、炙甘草,苦甘溫,補脾緩中為臣。地骨皮苦微寒善解肌熱,茯苓甘平降肺火麥門冬甘微寒保肺氣,為佐。青皮、陳皮去白,苦辛溫,散胸中滯氣,為使也。

當歸補血湯,治肌熱燥熱,困渴引飲,目赤面紅,晝夜不息,其脈洪大而虛,重按全無。《內經》曰:脈虛血虛。又云:血虛發熱。證象白虎,脈不長實為辨耳,誤服白虎湯必死。此病得之於飢困勞役。

黃耆(一兩),當歸(酒洗,二兩)

上㕮咀,水二盞煎至一盞,空心、食前溫服。

黃耆人參湯,夫脾胃虛弱,必上焦之氣不足,遇夏天氣熱,損傷元氣,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精神不足,兩腳痿軟,遇早晚寒厥,日高之後,陽氣將旺,復熱如火,乃陰陽氣血俱不足,故或熱厥而陰虛,或寒厥而氣虛,口不知味,目中溜火,而視物䀮䀮無所見,小便頻數,大便難而結秘,胃脘當心而痛,兩脅痛或急縮,臍下周圍如繩束之急,甚則如刀刺,腹難舒伸,胸中閉塞,時顯嘔噦,或有痰嗽,口沃白沫,舌強,腰背脾眼皆痛,頭痛時作,食不下,或食入即飽,全不思食,自汗尤甚。若陰氣覆在皮膚之上,皆天氣之熱助本病,乃庚大腸、辛肺金為熱所乘而作。當先助元氣,理治庚辛之不足,此湯主之。

黃耆(一錢,如自汗過多更加一錢),升麻(六分),人參(去蘆),橘皮(不去白),麥門冬(去心),蒼朮(無汗更加五分),白朮(各五分),黃柏(酒洗),神麯(炒,各三分),當歸身(酒洗),炙甘草(各二錢),五味子(九個)

上件㕮咀,水二盞煎至一盞,去渣,稍熱服,食遠或空心服。忌酒濕面大料物之類及冷物。如心下痞悶,加黃連三分;如胃脘當心痛,減大寒藥,加草豆蔻仁五分;如脅下痛,或縮急,加柴胡三分;如頭痛,目中溜火,加黃連三分,川芎三分;如頭痛,目不清利,加蔓荊子、川芎各三分,藁本、生地黃各二分,細辛一分;如氣短,精神困乏,加五味子九個;如大便澀滯,一二日不見者,致食少、食不下,血少,血中伏火而不得潤也,加當歸身、生地黃、麻子仁泥各五分,桃仁三枚;如大便又不快利,勿用別藥,少加大黃煨五分;如又不利者,非血結血秘而不通也,是熱則生風,其病人必顯風證,單血藥不可復加之,止常服本方,另用防風、羌活各五錢水煎,空心服之,其大便必大走也,一服即止;如胸中氣滯,加青皮一二分,去白橘皮倍之;如氣滯太甚,或補藥太過,病人心下有憂鬱之事,更加木香、砂仁各二三分,白豆蔻二分;如腹痛不惡寒者,加白芍藥五分,黃芩二分,卻減五味子。

升陽散火湯,治男子婦人四肢發睏熱、肌熱、筋骨間熱,表熱如火燎於肌膚,捫之烙手。夫四肢屬脾,脾者,土也,熱伏地中。此病多因血虛而得之,又有胃虛,過食冷物,郁遏陽氣於脾土之中,並宜服之。

升麻,葛根,獨活,羌活,白芍藥,人參(各五錢),炙甘草,柴胡(各三錢),防風,生甘草(各二錢)

上㕮咀如麻豆大,每服五錢,水煎,溫服不拘時。忌寒冷之物。

瀉陰火升陽湯,治肌熱煩熱,面赤,少食,喘咳,痰盛,右關脈緩弱,或弦或浮數。

黃耆,甘草,蒼朮,羌活(各一錢),柴胡(一錢五分),升麻(八分),人參,黃芩(各七分),黃連(酒炒),石膏(各五分,深秋勿用)

上銼,水煎,早飯後午飯前服。

蔭按:此發脾胃火邪之劑,又心膽肝肺膀胱藥也。瀉陰火,升發陽氣,榮養氣血者,須忌酒濕面大料物之類,恐大濕熱之物,復助火邪而愈損元氣也。亦忌冷水及寒涼淡滲之物及諸果,恐陽氣不能生旺也,宜溫食薄滋味,以助陽氣。大抵此法此藥,欲令陽氣升浮耳。若滲瀉淡味,皆為滋陰之味,為大禁也。

雖然亦有從權而用之者,如見腎火旺,及督任沖三脈盛,則用黃柏、知母酒洗火炒,量加之,但不可久服,恐傷陰為害也。小便赤或澀當利之,大便澀當行之。此亦從權也,得利勿再服。此雖立食禁法,若可食之物一切禁之,則胃氣失所養也,亦當從權食之以滋胃。

清神益氣湯,白樞判年六十二,素有脾胃虛損病,目疾時作,身面目睛俱黃,小便或黃或白,大便不調,飲食減少,氣短上氣,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。至六月中,目疾復作,醫以瀉肝散下數行,而前疾增劇。予謂大黃、牽牛雖除濕熱而不能走經絡,下咽不入肝經,先入胃中,大黃苦寒,重虛其胃,牽牛其味至辛,能瀉氣,重虛其肺。嗽大作,蓋標實不去,本虛愈甚,加之適當暑雨之際,素有黃證之人,所以增劇也,制此方服之而愈。

防風,蒼朮,澤瀉(各三分),升麻,茯苓(各二分),生薑(五分)

此藥能走經,除濕熱而不守,故不瀉本臟。補肺與脾胃,本中氣之虛弱。

人參(五分),白朮,白芍藥,生甘草,橘皮(各二分),青皮(一分)

此藥皆能守本而不走經。不走經者,不滋經絡中邪;守者,能補臟之元氣。

人參,麥門冬(各二分),五味子(三分),黃柏(一分)

此藥去時令浮熱濕蒸。

上銼如麻豆大,水二盞煎至一盞,稍熱空心服。

升陽湯,治一日大便三四次,溏而不多,有時泄瀉,腹中鳴,小便黃。

黃耆(三錢),甘草(二錢),升麻(六分),柴胡,當歸,橘皮,益智仁(各三分),紅花(少許)

上㕮咀,分作二服,每服水二大盞,煎至一盞,去渣,稍熱服。

益胃湯,治頭悶,勞動則微痛,小喜飲食,四肢怠惰,躁熱短氣,口不知味,腸鳴,大便微溏黃色,身體昏悶,口乾,不喜食冷。

蒼朮(一錢五分),升麻,陳皮,當歸梢(各五分),人參,白朮,柴胡,黃芩,益智仁(各三分),黃耆,半夏,甘草(各二分)

上㕮咀,水二大盞煎至一盞,去渣,食前稍熱服。忌飲食失節、生冷硬物、酒、濕面。

升陽益胃湯,治肺及脾胃虛,則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時值秋燥令行,濕熱少退,體重節痛,口燥舌乾,飲食無味,大便不調,小便頻數,不欲食,食不消,兼見肺病,灑淅惡寒,慘慘不樂,面色惡而不和,乃陽氣不伸故也,當升陽益氣,此藥主之。

黃耆(二兩),半夏(洗,此一味脈澀者用),人參(去蘆),甘草(炙,各一兩),獨活,防風(以秋旺,故以辛溫弱之),白芍藥(何故秋旺用人參、白朮、白芍藥之類反補肺,為脾胃虛則肺受邪,故因時而補,易為力也),羌活(各五錢),橘皮(四錢),茯苓(小便利,不渴者勿用),柴胡,澤瀉(不淋勿用),白朮(各三錢),黃連(一錢)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三盞、生薑五片、棗二枚煎至一盞,去渣,早飯後溫服,或加至五錢。服藥後如小便罷而病增劇,是不宜利小便,當少去茯苓、澤瀉。若喜食,一二日不可飽食,恐胃再傷。以藥力尚少,胃氣不得轉運升發也,須滋味之食或美食,助其藥力,益升浮之氣,而滋其胃氣。慎不可淡食,以損藥力,而助邪氣之降沉也。

可以小役形體,使胃與藥轉運升發,慎勿大勞役,使氣復傷。若脾胃得安靜尤佳。若胃氣稍強,少食果以助谷藥之力。經云: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者也。

人參芍藥湯,治脾胃虛弱,氣促憔悴。

麥門冬(二分),當歸身,人參(各三分),炙甘草,白芍藥,黃耆(各一錢),五味子(五個)

上㕮咀,分作二服,水煎,稍熱服。

陶節庵調榮養衛湯

人參,黃耆,白朮,甘草,當歸,生地黃,川芎,陳皮,柴胡,羌活,防風,細辛

上水二鍾、姜三片、棗二枚水煎,溫服。如元氣不足者,加升麻少許,須知元氣者,至陰之下求其升;口渴,加天花粉、知母;喘嗽,加杏仁,去升麻;汗不止,加芍藥,去升麻、細辛;胸中煩熱,加山梔、竹茹;乾嘔者,加薑汁炒半夏;胸中飽悶,加枳殼、桔梗,去生地黃、甘草、黃耆、白朮少許;痰盛者,加瓜蔞仁、貝母,去防風、細辛;腹痛,去耆、術,加芍藥、乾薑和之;因血鬱內傷有痛處,或大便黑,加桃仁、紅花,去芍、辛、羌、防、耆、術;甚者,加大黃下盡瘀血則愈。

王節齋補氣湯,凡遇勞倦辛苦,用力過多,即服此二三劑,免生內傷發熱之病。此方主於補氣。

黃耆(蜜炙,二錢五分),人參,白朮,陳皮,麥門冬(去心,各一錢),茯苓(八分),甘草(炙,七分),五味子(二十粒)

上銼一劑,加生薑三片、棗一枚,水煎,溫服。如勞倦甚,加熟附子四五分。

王節齋補血湯,凡遇勞心思慮,損傷精神,頭眩目昏,心虛氣短,驚煩熱,服此一二劑。此方主於補血。

人參(一錢二分),當歸(酒洗),白芍藥(炒),麥門冬(去心),茯神(去木),酸棗仁(炒),生地黃(各一錢),川芎,陳皮,山梔子(炒),甘草(炙,各五分),五味子(十五粒)

上銼一劑,加薑、棗,水煎服。

雙和散,治身心俱勞,氣血俱傷,或房室之後勞役,或勞役之後犯房,及大病後虛勞氣乏等證。此藥不熱不冷,溫而有補。

黃耆,當歸,川芎,熟地黃(各一錢),白芍藥(二錢五分),官桂,甘草(炙,各七分半)

上加薑、棗,煎服。陰虛火動者,宜善加減。

東垣麥門冬清肺飲,治脾胃虛弱,氣促氣喘,精神短少,衄血吐血。

紫菀茸(一錢五分),黃耆,白芍藥,甘草(各一錢),人參,麥門冬(去心,各五分),當歸身(三分),五味子(三個)

上㕮咀,分作二服,每服水二盞煎至一盞,食後溫服。《局方》中大阿膠丸亦宜用。

人參清鎮丸,治熱止嗽,消痰定喘。

柴胡,人參(各一兩五錢),生黃芩,半夏,甘草(炙,各七錢五分),青黛(六錢),天門冬(去心,三錢),陳皮(去白),五味子(去核,各二錢)

上為細末,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,食後溫白湯送下。

硃砂安神丸

硃砂(五錢,另研),甘草(五錢五分),生地黃(一錢五分),黃連(去須,酒洗,六錢),當歸(去蘆,二錢五分)

上件除硃砂外,四味共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,以硃砂為衣,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,津唾嚥下,食後,或溫水涼水少許送下亦得。

《內經》曰:熱淫所勝,治以甘寒,以苦瀉之。以黃連之苦寒去心煩、除濕熱,為君;以甘草、生地黃之甘寒瀉火補氣,滋生陰血,為臣;以當歸補其血不足,硃砂納浮游之火,而安神明也。

益氣丸,治語言多損氣,懶語,補上益氣。

人參,麥門冬(去心,各三錢),橘皮,桔梗,甘草(炙,各五錢),五味子(二十一粒)

上為極細末,水浸油餅為丸如雞頭大,每服一丸,細嚼,浸唾嚥下。油餅,和油燒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