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一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十一 (6)

1. 治熱積方

上為末,水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一錢半,加至三錢,生薑湯下,或茶酒亦得,不拘時候。

通玄二八丹,治積聚,止泄痢,除拘急之妙藥。

黃連(半斤淨),芍藥,當歸,生地(酒炒),烏梅(各五錢)

上為末,用雄豬肚一個,以藥盛於內,以線縫之,用韭菜二斤鋪底面,於鍋內蒸之,候湯干再添,候蒸一日,以藥熟為度,就豬肚共用石杵舂搗之糜爛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九。如治積聚,侵晨用薑湯服之,稍瀉一二次即除,以溫粥補住之。如治瀉痢,飯後用茶清服之即止。此丸以薑湯服之則行,以茶清行之則止。積聚,即肚腹飲食宿滯等疾。

宣毒丸

大黃,青皮,陳皮,蒼朮,當歸(去頭,各一兩),黑牽牛(四兩)

上為末,煮蘿蔔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溫水臨臥下,米粥補之。

全真丸,治三焦氣壅,結痞心胸,大便不通。傷寒下證已服承氣不利,服此安穩而通。

川大黃,南枳殼(麩炒),檳榔,黑牽牛(半生半熟,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滴水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米飲下。

解毒檳榔丸,治男子婦人嘔逆酸水,痰涎不利,大便膿血,口苦煩躁,涕唾稠黏,嗽血,血崩,腹脹氣滿,手足痿弱,四肢無力,酒疸食黃,口舌生瘡,寒熱往來,瘧疾,腸風痔瘻,癥瘕血積,諸惡瘡疔疽,並皆治之。

檳榔,黃連,青皮,陳皮,木香,沉香,巴戟(去也,酒浸),當歸,白朮,枳殼,香附子(炒),甘草(炙),大黃(各二錢半),黃柏(七錢半),牽牛末(一兩)

上為細末,滴水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薑湯下。

取積丹,用好大黃,不以多少,為末,用好酸醋煮膏子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量虛實大小,休吃晚飯,用好墨研濃,好酒送下,次日見膿。

白話文:

治熱積方:將藥磨成粉末,做成如桐子大小的水丸。每次服用一錢半到三錢,用生薑湯送服,也可以用茶或酒送服,服藥時間不限。

通玄二八丹:治療積聚、腹瀉痢疾、腹痛絞窄的良藥。 將半斤淨黃連、各五錢的芍藥、當歸、酒炒生地、烏梅磨成粉末。用一個雄豬肚盛放藥粉,用線縫好,底部鋪上二斤韭菜,放入鍋中蒸煮,待湯汁蒸干后再加水,持續蒸煮一天,直到藥物蒸熟。然後將藥物和豬肚一起用石杵搗成糊狀,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十九丸。治療積聚,清晨用薑湯送服,瀉一到兩次即可痊癒,之後用溫粥調養。治療瀉痢,飯後用茶水送服即可止瀉。此藥丸用薑湯送服則瀉下,用茶水送服則止瀉。積聚指的是腹部飲食停滯等疾病。

宣毒丸:將大黃、青皮、陳皮、蒼朮、去頭的當歸(各一兩)、黑牽牛(四兩)磨成粉末,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蘿蔔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溫水送服,臨睡前服用,用米粥調養。

全真丸:治療三焦氣滯,胸腹痞塊,大便秘結。傷寒下證服用承氣湯無效者,服用此藥可緩解並通便。將川大黃、麩炒南枳殼、檳榔、半生半熟的黑牽牛(各半兩)磨成細粉,加水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
解毒檳榔丸:治療男女嘔逆、泛酸、痰涎阻塞、大便帶膿血、口苦煩躁、涕唾稠黏、咯血、崩漏、腹脹、手足痿弱、四肢無力、酒疸(黃疸)、口舌生瘡、寒熱往來、瘧疾、腸風痔漏、癥瘕血積、各種惡瘡疔疽等疾病。將檳榔、黃連、青皮、陳皮、木香、沉香、酒浸巴戟(去心)、當歸、白朮、枳殼、炒香附子、炙甘草、大黃(各二錢半)、黃柏(七錢半)、牽牛末(一兩)磨成細粉,加水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
取積丹:用上好的大黃,用量不限,磨成粉末,用上好的醋煮成膏狀,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根據虛實情況調整用量,睡前不要服用。用上好的墨汁研磨濃稠,用好酒送服,次日即可見效(排膿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