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一 (7)
卷四十一 (7)
1. 治暴積方
大承氣湯,丹溪云:一人年六十,素好酒,八月間,因暑熱中得疾,兩足冷遏,膝上脘有塊如掌,牽引脅痛,不可眠臥,飲食減半,卻不渴。診之六脈俱沉澀而小,按之不為弱,皆數而右為甚,大便如常,小便赤色,遂用大承氣湯減大黃之半而熟炒,加黃連、芍藥、川芎、乾葛、甘草作湯,下瓜蔞仁、半夏、黃連、貝母,凡至十二貼,足冷退至脛,塊減半,遂止藥至半月,飲食復舊,諸證悉除。承氣湯方見傷寒等門。
杉木湯,柳宗元纂《救死方》:元和十二年二月得腳氣,夜半痞絕,脅有塊,大如石,且死,因大寒不知人三日,家人號哭,滎陽鄭詢美傳杉木湯,服半食頃,大下三次,氣通塊散。
杉木節(一大升),橘葉(一大升,無葉以皮代之),大腹檳榔(七個)
上合一處搗碎,用童便三大升,共煮取一升半,入二服,若一服得快利,停後服。
肘後方,治卒暴症,腹中有如石,刺痛。
用牛膝一大把並葉,酒煮飲之。
一方,治卒暴症,腹中有物,堅如石,痛欲死。取蒴藋根一小束,洗瀝去水,細擘,以酒二升,漬三宿,暖溫服五合至一升,日三。若欲速得服,於熱灰中溫,令藥味出服之。此方無毒,神效。
上四方所謂暴積,急去之。如塊除後,必用補劑,以救其受攻之傷也。
白話文:
【治療突然形成的硬塊的方子】
大承氣湯的部分:有位六十歲的長者,平時很喜歡喝酒,在八月炎熱的天氣裡生病了,他的雙腳冰冷,膝蓋上方的胃脘部位有一塊像手掌大小的硬塊,這硬塊會拉扯到脅肋疼痛,讓他無法好好躺著睡覺,飲食也減少了大約一半,但是不會感到口渴。醫師診斷他的六脈都呈現沉澀且小的脈象,但按下去又不算虛弱,脈搏跳動快速,右手邊更為嚴重,大便正常,但小便呈紅色,因此醫師使用了大承氣湯,大黃的份量減半且炒過,另外加入黃連、芍藥、川芎、乾葛、甘草來煎煮,再加入瓜蔞仁、半夏、黃連、貝母,總共吃了十二帖,雙腳的冰冷感退到了小腿,硬塊也減小了一半,因此停止服藥,半個月後,飲食恢復正常,所有的病狀都消失了。
杉木湯的部分:柳宗元編纂的《救死方》中記載,元和十二年的二月,他得了腳氣病,半夜突然腹部脹滿,脅肋有一塊像石頭一樣大的硬塊,病重到快要死亡,因為極度寒冷,連續三天失去意識,家人在旁哭泣,是鄭詢美傳授了杉木湯的方子,服用半頓飯的時間後,大便了三次,氣順了,硬塊也消散了。
所需材料有:一大升的杉木節,一大升的橘葉(如果沒有橘葉可以用橘皮代替),七顆的大腹檳榔。
將這些材料放在一起搗碎,用三大升的童子尿一起煮,煮到只剩下一半的量,分兩次服用,如果第一次服用就有效果,可以停止第二次的服用。
肘後方的部分:用來治療突然形成的硬塊,肚子裡像有石頭一樣,痛到像被針刺一樣。
所需材料是:一把牛膝連同葉子,用酒煮來喝。
另一個方子:用來治療突然形成的硬塊,肚子裡有東西,堅硬如石頭,痛到快要死去。取一小束的蒴藋根,洗淨後瀝幹水分,細細切開,用兩升的酒浸泡三天,溫暖後每次喝五合到一升,一天三次。如果想快點看到效果,可以在熱灰中加溫,讓藥材的味道出來後再服用。這個方子無毒,非常有效。
以上四個方子都是用來治療突然形成的硬塊,要盡快去除。當硬塊消除後,一定要使用補品,以補償受到藥物攻擊所造成的傷害。
2. 治久積方
萬病紫菀丸,療臍腹久患痃癖如碗大,及諸黃病,每地氣起時,上氣衝心,繞臍絞痛,一切蟲咬,十種水病,十種蟲病,及反胃吐食,嘔逆噁心,飲食不消,天行時病,女人多年月經不通,或腹如懷孕多血,天陰即發。又治十二種風頑痹,不知年歲,晝夜不安,夢與鬼交,頭多白屑,或哭或笑,如鬼魅所著,腹中生瘡,腹痛,服之皆效。
紫菀(去苗土),吳茱萸(湯洗七次,焙乾),菖蒲,柴胡(去須),厚朴(薑製,各一兩),桔梗(去蘆),茯苓(去皮),皂英(去皮子,炙),桂枝,乾薑(炮),黃連(去須),蜀椒(去目及閉口,微炒出汗),巴豆(去皮膜油炒),人參(去蘆,各五錢),川烏(炮去皮臍,三錢),羌活,獨活,防風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入巴豆研勻,煉蜜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三丸,漸加至五丸、七丸,生薑湯送下,食後臨臥服。有孕者不宜服,痔漏腸風酒下,赤白痢訶子湯下,膿血痢米飲湯下。墮傷血悶,四肢不收,酒下。蛔蟲咬心,檳榔湯下。氣噎膈噎,荷葉湯送下。打撲傷損,酒送下。中毒,掃帚灰甘草湯送下。
一切風,升麻湯送下。寸白蟲,檳榔湯下。霍亂,乾薑湯下。咳嗽,杏仁湯下。腰腎痛,豆淋酒下。陰毒傷寒,溫酒下。吐逆,生薑湯送下。飲食氣塊,麵湯下。時氣,井花水下。脾風,陳皮湯下。頭痛,水下。心痛,溫酒下。大小便不通,燈草湯下。因物所傷,以本物湯下。
吐水,梨湯下。氣病,乾薑湯下。小兒天吊風搐,防風湯下。小兒疳痢,蔥白湯下。小兒乳食傷,白湯下。月信不通,紅花酒下。婦人腹痛,川芎酒下。懷孕半年後胎漏,艾湯下。有子氣衝心,酒下。產暈痛,溫酒下。血氣痛,當歸酒下。產後心痛腹脹滿,豆淋湯下。難產,益智湯下。
產後血痢,當歸湯下。赤白帶下,酒煎艾湯下。解內外傷寒,粥飲下。室女血氣不通,酒下。子死腹中,菜子湯下。又治小兒驚癇,大小癲狂,一切風,及無孕婦人身上頑麻,狀如蟲行,四肢俱腫、呻吟等疾。
楊駙馬患風氣衝心,飲食吐逆,遍身枯瘦,日服五丸,至二十日,瀉出肉塊如蛤蟆五六枚,白膿二升,愈。趙侍郎先食後吐,目無所見,耳無所聞,服五十丸,瀉出青蛇五六條,四寸許,惡膿三升,愈。王氏患大風病,眉墮落,掌內生瘡,服之半月,瀉出癩蟲二升,如馬尾,長寸許,後愈。
李靈患肥氣病,日服五丸,經一年瀉出肉鱉二枚,愈。茹黃門卒中風,病發時服藥,泄出惡膿四升,赤黃水一升,一肉蟲如亂髮愈。李知府妻梅氏帶下病七年,血崩不止,骨痿著床,日服五丸至十丸,十五丸,取下膿血五升,黃水一升,肉塊如雞子狀,愈。此藥治一切萬病如神,惟初有孕者不宜服。
白話文:
治久積方
萬病紫菀丸能治療久患的臍腹腫塊(如碗口大小),以及各種黃疸病。凡是地氣上升時,上氣衝心、繞臍絞痛,各種蟲咬症,十種水腫病,十種蟲病,反胃嘔吐,噁心,飲食不消化,流行性疾病,婦女多年月經不通,或腹部腫脹如懷孕,且陰天就發作等症狀。也能治療十二種頑固風濕痺症,病程長久,晝夜不安寧,做著與鬼交媾的夢,頭上長很多頭皮屑,時哭時笑,像被鬼魅附身一樣,腹部生瘡,腹痛等症,服用此藥都有效。
藥方組成:紫菀(去莖葉及泥土)、吳茱萸(水煮七次,烘乾)、菖蒲、柴胡(去鬚)、厚朴(用薑汁製備)、各一兩;桔梗(去蘆頭)、茯苓(去皮)、皂莢(去皮核,烘烤)、桂枝、乾薑(炮製)、黃連(去鬚)、蜀椒(去眼睛和閉合的,微炒至出汗)、巴豆(去皮膜,油炒)、人參(去蘆頭)、各五錢;川烏(炮製去皮和臍,三錢)、羌活、獨活、防風,各一兩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巴豆充分研磨均勻,用煉蜜做成丸劑,如桐子般大小。
用法:每次服用三丸,逐漸增加到五丸、七丸,用生薑湯送服,飯後睡前服用。
注意事項:孕婦禁用。患有痔瘡、腸風者,用酒送服;患有赤白痢者,用訶子湯送服;患有膿血痢者,用米湯送服;患有跌打損傷、瘀血導致四肢不靈活者,用酒送服;患有蛔蟲咬心者,用檳榔湯送服;患有氣逆、呃逆者,用荷葉湯送服;患有跌打損傷者,用酒送服;中毒者,用掃帚灰甘草湯送服;一切風證,用升麻湯送服;患有寸白蟲者,用檳榔湯送服;患有霍亂者,用乾薑湯送服;患有咳嗽者,用杏仁湯送服;患有腰腎疼痛者,用豆豉酒送服;患有陰寒傷寒者,用溫酒送服;患有嘔吐者,用生薑湯送服;患有飲食積滯者,用麵湯送服;患有時疫者,用井花水送服;患有脾胃風寒者,用陳皮湯送服;患有頭痛者,用水送服;患有心痛者,用溫酒送服;大小便不通者,用燈心草湯送服;因外物所傷者,用傷其物的湯劑送服;吐水者,用梨湯送服;氣病者,用乾薑湯送服;小兒患有天吊(驚厥)、風搐者,用防風湯送服;小兒患有疳痢者,用蔥白湯送服;小兒因乳食不潔導致疾病者,用白開水送服;月經不通者,用紅花酒送服;婦女腹痛者,用川芎酒送服;懷孕六個月後胎漏者,用艾葉湯送服;有子宮氣衝心者,用酒送服;產後暈厥疼痛者,用溫酒送服;患有血氣痛者,用當歸酒送服;產後心痛腹脹者,用豆豉湯送服;難產者,用益智湯送服;產後血痢者,用當歸湯送服;患有赤白帶下者,用酒煎艾葉湯送服;治療內外傷寒者,用稀粥送服;處女血氣不通者,用酒送服;胎死腹中者,用芥菜子湯送服;也能治療小兒驚癇,大小癲狂,一切風證,以及未孕婦女身上有頑固麻木感,狀如蟲行,四肢腫脹,呻吟等症。
臨床驗證:楊駙馬患風氣衝心,嘔吐飲食,全身消瘦,每日服用五丸,二十天後,瀉出肉塊如蛤蟆五六枚,白膿二升,痊癒。趙侍郎先食後吐,目盲耳聾,服用五十丸,瀉出青蛇五六條(約四寸長),惡膿三升,痊癒。王氏患大風病,眉毛脫落,手掌生瘡,服用半月,瀉出癩蟲二升(如馬尾,長約一寸),痊癒。李靈患肥胖症,每日服用五丸,一年後瀉出肉鱉二枚,痊癒。茹黃門中風,發病時服用此藥,瀉出惡膿四升,黃赤色水一升,一條像亂髮一樣的肉蟲,痊癒。李知府妻子梅氏患帶下病七年,血崩不止,骨瘦如柴,臥床不起,每日服用五至十丸,最多時服用十五丸,瀉下膿血五升,黃水一升,肉塊如雞蛋大小,痊癒。此藥治療各種疾病如同神效,唯獨孕婦禁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