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一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十一 (3)

1. 治寒積方

大七氣湯,治五積六聚,狀如癥瘕,隨氣上下,發作有時,心腹疼痛,上氣壅塞,小腹脹滿,大小便不利。

益智,陳皮(去白),蓬莪,京三稜,青皮(去穰),桔梗(去殼),香附(炒去毛),藿香葉,肉桂(各一錢半),甘草(炙,一錢)

上作一服,用水二鍾,生薑三片,煎至一鍾,食前服。

枳殼散,治五種積氣,三焦痞塞,胸膈滿悶,嘔吐痰逆,口苦吞酸。常服順氣寬中,除痃癖,消積聚。

枳殼(麩炒),益智,陳皮,京三稜,莪朮,檳榔,肉桂(各一錢),肉豆蔻,厚朴,青皮(去穰),木香(不見火),乾薑(各五分),甘草(炙,五分)

上作一服,水二鍾,生薑三片,紅棗二枚,煎至一鍾,不拘時服。

散聚湯,治九氣積聚,狀如癥瘕,隨氣上下,發作有時,心腹絞痛,攻刺腰脅,小腹䐜脹,大小便不利。

半夏(湯泡七次),檳榔,川歸(各四分),陳皮,桂心,杏仁(去皮尖,麩炒),茯苓(各一錢),甘草,附子(泡去皮臍),川芎(各五分),枳殼(去穰,麩炒),厚朴(薑製),吳茱萸(各一錢半),大便不利加大黃酒浸一錢。

上作一服,入生薑三片,水煎,食遠服。

蔭按:此方名散聚者,所以散六腑之聚氣耳。益中氣之道,熱則弛張,弛張弗聚也。寒則收引,收引則氣斯聚矣。故桂心、附子、吳茱萸辛熱之品也,半夏、陳皮辛溫之品也,川芎、當歸、杏仁辛潤之品也。辛則能散聚,熱則能壯氣,溫則能和中,潤則能澤六腑。乃茯苓、甘草之甘平,可以使之益胃,而檳榔、枳殼、厚朴、大黃則皆推陳之品,故曰散聚。

流氣丸,治五積六聚,癥瘕塊癖留飲。以上之疾皆系寒氣客搏於腸胃之間,久而停留,變成諸疾。此藥能消導滯氣,通和陰陽,消舊飲,雖年高氣虛,亦宜服之。

木香,川茴香(炒),紅橘皮(去白),菖蒲,青皮(去白),蘿蔔子(炒),莪朮(泡),檳榔,補骨脂(炒),神麯(炒),枳殼(去穰,麩炒),蓽澄茄縮砂,麥糵曲(炒,各一兩),牽牛(炒,一兩半)

上為末,水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細嚼白豆蔻仁一枚送下,食後。

雞爪三種丸,治五臟痃癖,氣塊年深者,一月取效。

雞爪三稜,石三稜,京三稜,木香,青皮(去白),陳皮(去白,各半兩),硇砂(三錢),檳榔,肉豆蔻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生薑汁,打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生薑湯下,空心臨臥各一服,忌一切生冷硬黏物。

硇砂煎丸,消磨積塊痃癖,一切凝滯,老人虛人無妨。

黑附子(二個,各重五錢已上者,炮切去皮臍,剜作盆子),木香(三錢),蓽撥(一兩),硇砂(三錢,用水一盞,陸續化開,納在盆內火上熬干),破故紙(一兩,膈紙微炒)

白話文:

治寒積方

大七氣湯: 治療五積六聚,症狀如同癥瘕,氣隨之上下移動,發作時間不定,心腹部疼痛,氣往上衝塞,小腹部脹滿,大小便不通暢。

藥物組成:益智、陳皮(去白)、蓬莪、京三稜、青皮(去穰)、桔梗(去殼)、香附(炒去毛)、藿香葉、肉桂(各一錢半)、甘草(炙,一錢)

用法:一劑藥,用兩杯水,三片生薑,煎成一杯,飯前服用。

枳殼散: 治療五種積氣,三焦阻塞,胸膈滿悶,嘔吐痰逆,口苦反胃。常服可理氣寬中,去除痃癖,消散積聚。

藥物組成:枳殼(麩炒)、益智、陳皮、京三稜、莪朮、檳榔、肉桂(各一錢)、肉豆蔻、厚朴、青皮(去穰)、木香(不見火)、乾薑(各五分)、甘草(炙,五分)

用法:一劑藥,用兩杯水,三片生薑,兩枚紅棗,煎成一杯,不拘時間服用。

散聚湯: 治療九氣積聚,症狀如同癥瘕,氣隨之上下移動,發作時間不定,心腹部絞痛,疼痛放射到腰脅,小腹部脹滿,大小便不通暢。

藥物組成:半夏(湯泡七次)、檳榔、川芎(各四分)、陳皮、桂心、杏仁(去皮尖,麩炒)、茯苓(各一錢)、甘草、附子(泡去皮臍)、川芎(各五分)、枳殼(去穰,麩炒)、厚朴(薑製)、吳茱萸(各一錢半),大便不通暢者加大黃酒浸泡一錢。

用法:一劑藥,加三片生薑,水煎,飯後服用。

流氣丸: 治療五積六聚,癥瘕、塊癖、留飲等。以上疾病皆因寒氣入侵腸胃,久留而形成。此藥能消導滯氣,調和陰陽,消除陳舊積水,即使年老氣虛也可服用。

藥物組成:木香、川茴香(炒)、紅橘皮(去白)、菖蒲、青皮(去白)、蘿蔔子(炒)、莪朮(泡)、檳榔、補骨脂(炒)、神麴(炒)、枳殼(去穰,麩炒)、蓽澄茄、縮砂、麥芽曲(炒,各一兩)、牽牛(炒,一兩半)

用法:研磨成粉末,用水糊做成丸藥,如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細嚼的白豆蔻仁一枚送服,飯後服用。

雞爪三種丸: 治療五臟痃癖,多年積聚的氣塊,一月見效。

藥物組成:雞爪三稜、石三稜、京三稜、木香、青皮(去白)、陳皮(去白,各半兩)、硇砂(三錢)、檳榔、肉豆蔻(各一兩)

用法:研磨成細粉,用生薑汁和麵糊做成丸藥,如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,空腹和睡前各服用一劑,忌食一切生冷硬黏的食物。

硇砂煎丸: 消散積塊、痃癖,一切凝滯,老年人和虛弱體質者也可服用。

藥物組成:黑附子(兩個,每個重五錢以上,炮製切去皮臍,挖成盆狀)、木香(三錢)、蓽撥(一兩)、硇砂(三錢,用水一杯,慢慢溶解,放入盆狀黑附子中,用火熬乾)、破故紙(一兩,隔紙微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