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十一 (1)

1. 通治一切積聚方

仙方香殼丸,破痃癖,消症塊及冷積。

木香,丁香(並不見火,各五錢),京三稜(酒浸一宿),青皮(去白),枳殼(麩炒),川楝子,茴香(炒,各一兩),莪朮(一兩,切,酒浸一宿,將三稜、莪朮同去殼,巴豆三十粒,同炒巴豆黃色,去巴豆不用)

上為細末,醋糊丸,如桐子大,用硃砂為衣,每服五十丸,用薑湯或鹽湯溫酒,不拘時任下。

荊蓬煎丸,治癥瘕痃癖,冷熱積聚,宿食不消,嘔吐辛酸。久服通利三焦,升降陰陽,順氣消食。

京三稜(二兩,酒浸,冬三日夏一日),蓬莪(二兩,切,醋浸,冬三日,夏一日.已上二味同以去殼巴豆二十個,銀器內炒令黃色,去豆不用),木香(不見火),枳殼(麩炒),青皮(去穰),茴香(微炒),檳榔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姜糊為丸,如豌豆大,每服三五十丸,白湯或生薑湯下,食遠服。

香稜丸,治五積六聚,氣塊。

三稜,莪朮(泡或醋炒),青皮,陳皮,枳殼(炒),枳實(炒),蘿蔔子(炒),香附子,黃連,神麯(炒),麥芽(炒),鱉甲(醋炙),乾漆(炒煙盡為度),桃仁,杏仁,硇砂,歸尾,木香,甘草(炙,各一兩),檳榔(六兩),山楂(四兩)

上為細末,醋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,白湯下。

磨積三稜丸,治遠年近日,諸般積聚癖痃,氣塊,或氣積酒積,諸般所傷,無問男子婦人老幼,並宜服之。

木香(不見火),麥芽,京三稜(炮),莪朮(炮),枳殼(麩炒),石三稜(麩皮),杏仁(麩炒,各半兩),葛根(三錢),乾漆(炒煙盡,三錢),雞爪三稜(半兩),黑牽牛(半生半熟),白牽牛(半生半熟,各半兩),官桂(二錢半),丁香,香附子,縮砂,青皮(去穰,各二錢),陳皮(去白,五錢)

上為末,醋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生薑湯下,食後溫水下亦得,日二服,病大者,四十日消。

木香通氣丸,治痃癖氣滯,心腹痞滿,嘔逆咳嗽。順氣消痰,進飲食,消痞。

人參,木香(各一兩半),元胡索(一兩),陳皮,檳榔,黑牽牛(各六兩),丁香(各半兩),三稜(炮),莪朮(炮,各三兩),半夏(制),茴香(炒),木通神麯,麥芽(各二兩),青皮(一兩)

上為末,水糊丸,如小豆大,每服三四十丸,薑湯下,食後,日二服。

元胡索丸,治吐利腹脹,心腹痛,癥瘕氣結,心頭不安。順三焦,和脾胃。

元胡索,當歸,青皮(去白),雄黃(飛,另研),莪朮(炮),木香,檳榔,京三稜(炮,各四兩)

上為細末,入雄黃末,水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六七十丸,薑湯下。

大阿魏丸,去諸積。

南星(皂角水浸),半夏(炮),山楂,神麯,麥芽,黃連(各一兩),連翹,阿魏(醋浸),瓜蔞仁,風化硝,貝母(各五錢),石鹼,胡黃連,白芥子(各二錢半),蘿蔔子(一兩,蒸)

白話文:

通治一切積聚方

仙方香殼丸:能治療痃癖,消除腫塊和寒積。

藥材包括:木香、丁香(均不經火炙,各五錢)、京三稜(酒浸泡一夜)、青皮(去白)、枳殼(麩炒)、川楝子、茴香(炒,各一兩)、莪朮(一兩,切片,酒浸泡一夜,與三稜、莪朮一起去皮,巴豆三十粒,一起炒至巴豆呈黃色,然後去除巴豆不用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醋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,再用硃砂包裹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薑湯或鹽湯溫酒送服,不限時間。

荊蓬煎丸:治療癥瘕痃癖、冷熱積聚、宿食不消化、嘔吐帶酸味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以通利三焦,調節陰陽,順氣消食。

藥材包括:京三稜(二兩,酒浸泡,冬季三天,夏季一天)、蓬莪朮(二兩,切片,醋浸泡,冬季三天,夏季一天,以上二味藥材與去殼巴豆二十粒一起,用銀器炒至黃色,然後去除巴豆不用)、木香(不經火炙)、枳殼(麩炒)、青皮(去瓤)、茴香(微炒)、檳榔(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薑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豌豆,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用白湯或生薑湯送服,飯後服用。

香稜丸:治療五積六聚(五種積聚、六種聚證)和氣塊。

藥材包括:三稜、莪朮(泡水或醋炒)、青皮、陳皮、枳殼(炒)、枳實(炒)、蘿蔔子(炒)、香附子、黃連、神麴(炒)、麥芽(炒)、鱉甲(醋炙)、乾漆(炒至煙盡)、桃仁、杏仁、硇砂、歸尾、木香、甘草(炙,各一兩)、檳榔(六兩)、山楂(四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醋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用白湯送服。

磨積三稜丸:治療多年或近期患有的各種積聚、癖痃、氣塊,或氣積、酒積,以及各種外傷導致的積聚,不論男女老幼均可服用。

藥材包括:木香(不經火炙)、麥芽、京三稜(炮製)、莪朮(炮製)、枳殼(麩炒)、石三稜(麩炒)、杏仁(麩炒,各半兩)、葛根(三錢)、乾漆(炒至煙盡,三錢)、雞爪三稜(半兩)、黑牽牛(半生半熟)、白牽牛(半生半熟,各半兩)、官桂(二錢半)、丁香、香附子、縮砂、青皮(去瓤,各二錢)、陳皮(去白,五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醋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,飯後溫水送服亦可,每日服用兩次,病情嚴重者,需服用四十天。

木香通氣丸:治療痃癖、氣滯、心腹痞滿、嘔逆咳嗽等症狀,可以順氣消痰,增進食慾,消除痞塊。

藥材包括:人參、木香(各一兩半)、元胡索(一兩)、陳皮、檳榔、黑牽牛(各六兩)、丁香(各半兩)、三稜(炮製)、莪朮(炮製,各三兩)、半夏(炮製)、茴香(炒)、木通、神麴、麥芽(各二兩)、青皮(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水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小豆,每次服用三、四十丸,用薑湯送服,飯後服用,每日服用兩次。

元胡索丸:治療嘔吐、腹瀉、腹脹、心腹疼痛、癥瘕氣結、心神不安等症狀,可以調理三焦,和胃健脾。

藥材包括:元胡索、當歸、青皮(去白)、雄黃(飛煉,另研磨)、莪朮(炮製)、木香、檳榔、京三稜(炮製,各四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雄黃末,用水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六、七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
大阿魏丸:去除各種積聚。

藥材包括:南星(皂角水浸泡)、半夏(炮製)、山楂、神麴、麥芽、黃連(各一兩)、連翹、阿魏(醋浸泡)、瓜蔞仁、風化硝、貝母(各五錢)、石鹼、胡黃連、白芥子(各二錢半)、蘿蔔子(一兩,蒸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