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十 (2)
卷十 (2)
1. 論飲食勞倦為胃氣不足所致
東垣,曰:古之至人,窮於陰陽之化,究乎生死之際,所著《內經》,悉言人以胃氣為本。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,所謂清氣、榮氣、衛氣、春升之氣,皆胃氣之別稱也。夫胃為水穀之海,飲食入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五臟,陰陽揆度以為常也。苟飲食失節,寒溫不適,則脾胃乃傷。喜怒憂恐,勞役過度,而損耗元氣。既脾胃氣衰,元氣不足,而心火獨盛。心火者,陰火也,起於下焦,其繫系於心。心不主令,相火代之。相火,下焦包絡之火,元氣之賊也。火與元氣不兩立,一勝則一負。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,陰火得以乘其土位。故脾胃之證始得,則氣高而喘,身熱而煩,其脈洪大,而頭痛或渴不止,皮膚不任風寒,而生寒熱。蓋陰火上衝則氣高而喘,身煩熱,為頭痛,為渴,而脈洪大。脾胃之氣下流,使穀氣不得升浮,是春生之令不行,則無陽以護其榮衛。不任風寒,乃生寒熱,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。然而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證,頗同而實異。內傷脾胃,乃傷其氣,外感風寒,乃傷其形。傷外為有餘,有餘者瀉之。傷內為不足,不足者補之。汗之、下之、吐之、克之,皆瀉也。溫之、和之、調之、養之,皆補也。內傷不足之病,苟誤作外感有餘之病,而反瀉之,則虛其虛也。實實虛虛,如此死者,醫殺之耳。然則奈何?惟當以甘溫之劑,補其中而升其陽,甘寒以瀉其火,則愈矣。《內經》曰: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。又云:溫能除大熱。大忌苦寒之藥,損其脾胃。脾胃之證,始得則熱中,今立補中益氣湯治之。
白話文:
東垣先生說,古代的智者,對陰陽轉化的學問有深入研究,對於生死邊緣的理解透徹,他們所撰寫的《內經》,全書都在強調人體健康的根本在於胃氣。因為人體的生命活力,都是從食物和水份中獲得,所謂的清氣、榮氣、衛氣、春升之氣,這些詞語其實都是胃氣的其他叫法。
胃可以被比喻為一個大海,飲食進入胃中後,會產生精微的氣質,然後輸送到脾臟,脾臟再將這些精華分散到全身,再傳送到肺部,肺部負責調節水分的分佈,將其送至膀胱,這樣一來,水分就可以均勻地分佈到身體各處,五臟六腑的運作順暢,這就是身體跟隨四季變化,與五臟陰陽的平衡,形成一種正常的生理狀態。
如果飲食沒有節制,或是冷暖不適,就可能傷害脾胃。情緒的波動,如喜怒憂慮,或者過度勞累,也會消耗體內的元氣。一旦脾胃功能衰退,元氣不足,心火就會旺盛。心火,其實是一種陰火,從下腹部升起,與心臟有關聯。心臟不能自主控制這種情況,於是,下腹部的相火代替心火的作用。相火,即下腹部的包絡之火,是元氣的敵人。火與元氣不能共存,一方勝利,另一方就會退敗。
脾胃氣虛時,其功能會下降至腎臟,導致陰火趁機侵佔原本屬於脾胃的位置。因此,當脾胃出現問題時,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、身體發熱、煩躁不安、脈搏強烈、頭痛、口渴不止,皮膚對風寒的抵抗力降低,進而產生寒熱交錯的情況。這是因為陰火上衝,導致呼吸困難、身體燥熱、頭痛、口渴以及脈搏強烈。脾胃的氣下降,使得食物的氣無法上升,春天生長的規律被打亂,身體無法得到足夠的陽氣保護其營養和防禦系統。無法抵擋風寒,就會產生寒熱交錯的症狀,這些都是脾胃氣不足導致的。
然而,這些由內傷脾胃造成的症狀,雖然表面上與外感風寒的症狀相似,但實際上卻不同。內傷脾胃,傷的是氣;外感風寒,傷的是形。外感風寒造成的是過剩,對過剩的病情,應採用排泄的方法治療。內傷脾胃造成的是不足,對不足的病情,應採用補充的方法治療。出汗、排便、催吐、抑制,這些都是排泄的方法。溫熱、和諧、調節、滋養,這些都是補充的方法。
對於由內傷脾胃導致的不足疾病,如果錯誤地認為是外感風寒的過剩疾病,並且採用排泄的方法治療,那麼就是虛上加虛。這種實實虛虛的情況,很多病人因此喪命,其實是醫生的過錯。那麼,該怎麼辦呢?應該使用甘溫的藥物,補充中氣,提升陽氣,使用甘寒的藥物,降火,這樣才能痊癒。《內經》說:對於勞累的人,要溫暖他;對於損傷的人,也要溫暖他。又說:溫熱可以去除大熱。絕對不要使用苦寒的藥物,這樣會損壞脾胃。對於脾胃疾病的治療,剛開始的時候,會出現內熱的情況,現在,我們制定了一個補中益氣湯的療法來治療它。
2. 論勞倦所傷始為熱中
東垣,曰:《調經篇》云:陰虛生內熱。岐伯曰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而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《舉痛論》云:勞則氣耗,勞則喘,且汗出,內外皆越,故氣耗矣。夫喜怒不節,起居不時,有所勞傷,皆損其氣,氣衰則火旺,火旺則乘其脾土。脾主四肢,故困熱,無氣以動,懶於語言,動作喘乏,表熱自汗,心煩不安。當病之時,宜安心靜坐,以養其氣,以甘寒瀉其熱火,以酸味收其散氣,以甘溫補其中氣。經言: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是也。《金匱要略》云:平人脈大為勞,脈極虛亦為勞。夫勞之為病,其脈浮大,手足煩熱,春夏劇,秋冬瘥(脈大者,熱邪也。煩熱者,氣損也。春夏劇者,時助邪也。秋冬瘥者,時勝邪也)。以黃耆建中湯治之,此亦溫之之意也。
王安道,曰:經云:陰虛生內熱。又云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嗟夫!此內傷之說之原乎,請釋其義。夫人身之陰陽,有以表裡言者,有以上下之分言者,有以升降呼吸之氣言者,余如動靜語默起居之類甚多,不必悉舉。此所謂陰虛之虛,其所指與數者皆不同。蓋勞動之過,則陽和之氣,皆亢極而化為火矣。況水穀之味又少入,是故陽愈盛陰愈衰也。此陰虛之虛,蓋指身中之陰氣,與水穀之味耳。或以下焦陰分為言,或以腎水真陰為言,皆非也。夫有所勞倦者過動,屬火也。形氣衰少者,壯火食氣也。穀氣不盛者,勞傷元氣,則少食而氣衰也。上焦不行者,清陽不升也。下脘不通者,濁陰不降也。夫胃受水穀,故清陽升而濁陰降,以傳化出入,滋榮一身也。今胃不能納而穀氣衰少,則清無升濁無降矣。故曰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。然非絕不行不通也,但比之平常無病時,則謂之不行不通耳。上不行,下不通,則鬱矣。鬱則少火皆成壯火,而胃居上焦下脘兩者之間,故胃氣熱,熱則上炎,故熏胸中而為內熱也。斯東垣所謂勞傷形體,所謂飲食失節而致熱者。
白話文:
【討論勞累倦怠導致的內熱問題】
東垣 說:在《調經篇》中提到,陰虛會產生內熱。岐伯解釋:當身體過度勞累,形體和氣力逐漸衰退,消化食物的能力也會下降,導致上焦無法運行,下脘也不通暢,造成胃部氣溫升高,熱氣蒸騰至胸口,引發內熱。在《舉痛論》中提到,過度勞累會消耗氣力,讓人喘息不止且大量出汗,使體內外的氣力都流失,因此氣力消耗殆盡。情緒失控、作息不規律以及過度勞累,都會損害氣力。氣力衰弱後,火氣就會旺盛,進而影響到脾臟功能。脾臟主管四肢活動,所以當身體疲憊時,就沒有足夠的氣力去支撐,說話也變得懶散,行動喘息乏力,皮膚表面發熱且自發性出汗,心情煩躁不安。在生病期間,應保持心態平和,靜坐以養氣,食用甘寒的食物來降火,酸味食物來收斂散亂的氣,以及甘溫的食物來補充中氣。正如經典所述:「勞累時應溫補,氣力損耗時也應溫補。」在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:健康人的脈搏過大是勞累的徵兆,脈搏極其虛弱也是勞累的象徵。勞累導致的疾病,脈搏會浮大,手腳感覺煩熱,病情在春夏兩季較嚴重,秋冬則好轉(脈搏過大的原因是由於熱邪所致,煩熱是由於氣力損耗,春夏病情加重是因為季節輔助邪氣,秋冬病情好轉是因為季節剋制邪氣)。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治療,這也是溫補的意涵。
王安道 說:經典記載:陰虛會產生內熱。又說:當身體過度勞累,形體和氣力衰退,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,上焦無法運行,下脘不通暢,胃部氣溫升高,熱氣蒸騰至胸口,導致內熱。唉!這是對內傷理論的源頭,讓我來闡釋它的意義。人體的陰陽,可以從表裡、上下、升降呼吸等不同層面來解讀,像是動靜、言語、起居等類別很多,不必一一舉例。這裡所說的陰虛,它所指的是與上述不同的概念。當過度勞動,身體中的陽氣會過度興奮而轉化為火氣。加上攝取的食物味道減少,所以陽氣越來越旺盛,陰氣卻越來越衰弱。這裡的陰虛,是指身體中的陰氣,以及食物的味道。有人認為是指下焦的陰分,或是腎臟的真陰,這些都不正確。過度勞累屬於火氣的範疇。形體和氣力衰退,是因為火氣消耗了氣力。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,是因為過度勞累傷害了元氣,進而導致食慾減退和氣力衰弱。上焦無法運行,是因為清陽之氣無法上升。下脘不通暢,是因為濁陰之氣無法下降。胃部接受食物,所以當清陽之氣上升,濁陰之氣下降,才能進行食物的消化吸收,滋潤全身。現在胃部無法正常接受食物,消化食物的能力也下降,清陽之氣無法上升,濁陰之氣無法下降。因此說上焦無法運行,下脘不通暢。但這並非完全無法運行或不通暢,只是相對於平常無病時的情況,才稱之為無法運行或不通暢。上焦無法運行,下脘不通暢,就會產生鬱悶。鬱悶會讓原本微弱的火氣轉為旺盛,而胃部位於上焦和下脘之間,所以胃部氣溫升高,熱氣上炎,蒸騰至胸口,形成內熱。這就是東垣所說的勞累傷害身體,以及飲食不節制導致的熱症。
3. 論內傷始為熱中病似外感陽證
準繩,云:頭痛大作,四肢疰悶,氣高而喘,身熱而煩,上氣鼻息不調,四肢困倦不收,無氣以動,無氣以言,或煩躁悶亂,心煩不安,或渴不止。病久者,邪氣在血脈中,有濕故不渴。如病渴,是心火炎上克肺金,故渴。或表虛不任風寒,目不欲開,惡食,口不知味,右手氣口脈大於左手人迎三倍。其氣口脈急大而數,時一代而澀。澀是肺之本脈,代是無氣不相接,乃脾胃不足之脈。大是洪大,洪大而數,乃心脈刑肺。急是弦急,乃肝木挾心火克肺金也。其右關脾脈比五脈獨大而數,數中時顯一代。此不甚勞役,是飲食不時,寒溫失所,則無右關胃脈損弱,隱而不見,惟內顯脾脈如此也。治用補中益氣湯。
白話文:
根據醫學典籍所述,病人會出現嚴重的頭痛,四肢感到沉悶乏力,呼吸急促,身體發熱且煩躁,呼吸不順,四肢疲倦到無法活動,連說話都沒力氣。可能會有心神煩亂、心情焦躁不安,或者持續口渴的情況。若病情延續時間長,邪氣已進入血液,由於濕氣影響,可能反而不會口渴。若出現口渴,這可能是心臟的火氣上沖,剋制了肺部功能,導致口渴。也可能因為表層防禦虛弱,無法抵擋風寒,眼睛不想睜開,食慾不佳,對食物沒有感覺,右手側的氣口脈比左手側的人迎脈大三倍。
氣口脈緊急、大且頻率快,偶爾會有一個節拍的停頓且脈象帶澀。澀象是肺的特徵,停頓表示氣血不連貫,這是脾胃功能不足的表現。大的脈象,即洪大且頻率快,是心脈在剋制肺。緊急的脈象,即弦急,代表肝與心火共同剋制肺。右手關節處的脾脈比其他五脈獨自大且頻率快,在快速中偶有停頓。
除非不是過度勞累,否則這應該是飲食不規律,保暖與降溫失當所致。這會讓右關的胃脈受損,隱藏而不顯現,只有內部的脾脈像這樣明顯。治療上應使用補中益氣湯。
4. 論內傷未傳寒中病似外感陰證
準繩,云:腹脹,胃脘當心痛,四肢兩脅,隔噎不通,或涎唾,或清涕,或多溺,足下痛,不能任身履地,骨乏無力,喜唾,兩丸多冷,陰陰作痛,或妄見鬼狀,夢亡人,腰背胛眼脊膂皆痛,不渴不瀉,脈盛大而澀,名曰寒中,治用神聖復氣湯、白朮附子湯、草豆蔻丸。
李氏,曰:內傷始病熱中,未傳寒中,陰勝生寒中,多因調治差誤,或妄下之所致。遇寒則四肢厥冷,心腹絞痛,冷汗自出,乃腎之脾胃虛,宜辛熱溫藥理中下二焦。
白話文:
根據醫學典籍所述,如果出現腹部脹大,胸口及胃部疼痛,四肢和兩側肋骨間有壓迫感,吞嚥困難,或是流口水,鼻水,頻尿,腳底疼痛到無法承載身體重量,全身骨骼疲乏無力,常吐口水,睪丸經常冰冷且隱隱作痛,偶爾會看到鬼影,夢見已故的人,腰背、肩胛、眼睛、脊椎和腰部都感到疼痛,但卻不口渴也不拉肚子,脈象大而滯澀,這被稱為寒中病。治療上可用神聖復氣湯、白朮附子湯、草豆蔻丸。
李氏醫師指出,內傷最初可能表現為熱中病,但若未能轉化為寒中病,是因為陰氣過盛導致寒中病,這多是由於治療上的誤判,或是錯誤的使用下法所造成。遇到寒冷時,就會四肢冰冷,心臟和腹部劇烈疼痛,甚至會冷汗直流,這是由於腎和脾胃虛弱所致,應該使用辛辣溫熱的藥物來調理下焦和中焦部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