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十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 (2)

1. 論飲食勞倦為胃氣不足所致

東垣,曰:古之至人,窮於陰陽之化,究乎生死之際,所著《內經》,悉言人以胃氣為本。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,所謂清氣、榮氣、衛氣、春升之氣,皆胃氣之別稱也。夫胃為水穀之海,飲食入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五臟,陰陽揆度以為常也。苟飲食失節,寒溫不適,則脾胃乃傷。喜怒憂恐,勞役過度,而損耗元氣。既脾胃氣衰,元氣不足,而心火獨盛。心火者,陰火也,起於下焦,其繫系於心。心不主令,相火代之。相火,下焦包絡之火,元氣之賊也。火與元氣不兩立,一勝則一負。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,陰火得以乘其土位。故脾胃之證始得,則氣高而喘,身熱而煩,其脈洪大,而頭痛或渴不止,皮膚不任風寒,而生寒熱。蓋陰火上衝則氣高而喘,身煩熱,為頭痛,為渴,而脈洪大。脾胃之氣下流,使穀氣不得升浮,是春生之令不行,則無陽以護其榮衛。不任風寒,乃生寒熱,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。然而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證,頗同而實異。內傷脾胃,乃傷其氣,外感風寒,乃傷其形。傷外為有餘,有餘者瀉之。傷內為不足,不足者補之。汗之、下之、吐之、克之,皆瀉也。溫之、和之、調之、養之,皆補也。內傷不足之病,苟誤作外感有餘之病,而反瀉之,則虛其虛也。實實虛虛,如此死者,醫殺之耳。然則奈何?惟當以甘溫之劑,補其中而升其陽,甘寒以瀉其火,則愈矣。《內經》曰: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。又云:溫能除大熱。大忌苦寒之藥,損其脾胃。脾胃之證,始得則熱中,今立補中益氣湯治之。

白話文:

因為陰火上衝,所以氣喘,身體煩熱,頭痛,口渴,脈搏洪大。脾胃之氣向下流失,導致水穀之氣無法上升,就像春天生長的氣息無法運行,沒有陽氣來保護榮衛,所以皮膚不耐寒風,容易出現寒熱交替,都是脾胃之氣不足造成的。

然而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證,頗同而實異。內傷脾胃,乃傷其氣,外感風寒,乃傷其形。傷外為有餘,有餘者瀉之。傷內為不足,不足者補之。汗之、下之、吐之、克之,皆瀉也。溫之、和之、調之、養之,皆補也。

但是脾胃內傷的症狀,與外感風寒的症狀表面上很相似,但實質上卻不同。內傷脾胃,傷的是氣,外感風寒,傷的是形。外感風寒為有餘,有餘則需瀉之。內傷脾胃為不足,不足則需補之。汗、下、吐、克,都是瀉法。溫、和、調、養,都是補法。

內傷不足之病,苟誤作外感有餘之病,而反瀉之,則虛其虛也。實實虛虛,如此死者,醫殺之耳。然則奈何?惟當以甘溫之劑,補其中而升其陽,甘寒以瀉其火,則愈矣。

內傷不足的病症,如果誤認為是外感有餘的病症,而用瀉法治療,就會使原本虛弱的體質更加虛弱。實則虛,虛則實,這樣下去,病人就會被醫死。那麼該怎麼辦呢?只有用甘溫的藥劑,補脾胃之氣,升陽氣,用甘寒的藥劑瀉心火,這樣才能治好。

《內經》曰: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。又云:溫能除大熱。大忌苦寒之藥,損其脾胃。脾胃之證,始得則熱中,今立補中益氣湯治之。

《內經》說:勞累者應該溫補,損傷者應該溫補。又說:溫能去除大熱。最忌諱苦寒的藥物,會損傷脾胃。脾胃病初期就會出現內熱,現在就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。

2. 論勞倦所傷始為熱中

東垣,曰:《調經篇》云:陰虛生內熱。岐伯曰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而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《舉痛論》云:勞則氣耗,勞則喘,且汗出,內外皆越,故氣耗矣。夫喜怒不節,起居不時,有所勞傷,皆損其氣,氣衰則火旺,火旺則乘其脾土。脾主四肢,故困熱,無氣以動,懶於語言,動作喘乏,表熱自汗,心煩不安。當病之時,宜安心靜坐,以養其氣,以甘寒瀉其熱火,以酸味收其散氣,以甘溫補其中氣。經言:勞者溫之,損者溫之是也。《金匱要略》云:平人脈大為勞,脈極虛亦為勞。夫勞之為病,其脈浮大,手足煩熱,春夏劇,秋冬瘥(脈大者,熱邪也。煩熱者,氣損也。春夏劇者,時助邪也。秋冬瘥者,時勝邪也)。以黃耆建中湯治之,此亦溫之之意也。

白話文:

東垣說,《調經篇》中說:陰虛會導致內熱。岐伯說:如果過度勞累,就會導致身體氣血衰弱,飲食精華無法充分吸收,上焦(胸膈)氣機不通暢,下脘(胃脘)也不通暢,胃氣就會產生熱氣,熱氣薰蒸胸中,所以會出現內熱。 《舉痛論》中說:勞累就會耗損氣血,勞累還會喘氣,而且容易出汗,內外都虛弱,所以氣血就會耗損。

經常喜怒無常,作息不規律,過度勞累,都會損傷氣血,氣血衰弱就會導致火氣旺盛,火氣旺盛就會侵犯脾土。脾臟主四肢,所以就會出現肢體睏倦發熱,沒有氣力活動,懶得說話,活動時喘不過氣,表面發熱容易出汗,心煩不安。

遇到這種病症時,應該安心靜坐,以養護氣血,用甘寒藥物瀉去體內的熱火,用酸味藥物收斂散失的氣血,用甘溫藥物補益身體的正氣。 經書中說:「勞累者應該溫補,損傷者也應該溫補。」 《金匱要略》中說:正常人脈象較大是勞累的表現,脈象非常虛弱也是勞累的表現。

勞累導致的疾病,脈象浮大,手足煩熱,春夏季節病情加重,秋冬季節病情減輕(脈象大是熱邪入侵,煩熱是氣血損傷,春夏季節病情加重是因為季節助長了邪氣,秋冬季節病情減輕是因為季節剋制了邪氣)。 應該用黃耆建中湯治療,這也是溫補的用意。

王安道,曰:經云:陰虛生內熱。又云: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。嗟夫!此內傷之說之原乎,請釋其義。夫人身之陰陽,有以表裡言者,有以上下之分言者,有以升降呼吸之氣言者,余如動靜語默起居之類甚多,不必悉舉。此所謂陰虛之虛,其所指與數者皆不同。蓋勞動之過,則陽和之氣,皆亢極而化為火矣。況水穀之味又少入,是故陽愈盛陰愈衰也。此陰虛之虛,蓋指身中之陰氣,與水穀之味耳。或以下焦陰分為言,或以腎水真陰為言,皆非也。夫有所勞倦者過動,屬火也。形氣衰少者,壯火食氣也。穀氣不盛者,勞傷元氣,則少食而氣衰也。上焦不行者,清陽不升也。下脘不通者,濁陰不降也。夫胃受水穀,故清陽升而濁陰降,以傳化出入,滋榮一身也。今胃不能納而穀氣衰少,則清無升濁無降矣。故曰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。然非絕不行不通也,但比之平常無病時,則謂之不行不通耳。上不行,下不通,則鬱矣。鬱則少火皆成壯火,而胃居上焦下脘兩者之間,故胃氣熱,熱則上炎,故熏胸中而為內熱也。斯東垣所謂勞傷形體,所謂飲食失節而致熱者。

白話文:

王安道 說道:「經典記載:陰虛生內熱。又說:當人有所勞倦,形體氣力衰少,飲食的精華無法充分吸收,上焦無法運化,下脘不通暢,胃氣熾熱,熱氣薰蒸胸中,因此產生內熱。唉!這正是內傷之說的根本原理,請讓我解釋其意義。

人體的陰陽,可以從表裡、上下、升降呼吸之氣等方面來理解,其他如動靜語默、起居等等方面也很多,不必一一列舉。

所謂陰虛,其所指的虛,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含義。當人過度勞動時,陽氣過於亢盛,就容易化為火。再加上水穀精華的攝入不足,陽氣就更加旺盛,陰氣就更加衰弱。因此,這裡所說的陰虛,指的是人體的陰氣和水穀精華的不足。

有些人認為陰虛指的是下焦陰氣不足,有些人認為指的是腎水真陰不足,這些都是錯誤的。

所謂「有所勞倦」指的是過度勞動,屬於陽氣過盛,屬於火。

「形氣衰少」指的是陽氣過盛,消耗精氣。

「穀氣不盛」指的是勞傷元氣,導致食量減少,氣力衰弱。

「上焦不行」指的是清陽之氣無法上升。

「下脘不通」指的是濁陰之氣無法下降。

胃負責接收水穀,清陽之氣上升,濁陰之氣下降,以維持身體的正常運化。現在胃無法正常接收食物,穀氣衰少,清陽不升,濁陰不降。因此說「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」。這並不是說完全不能運化,只是與平常無病時相比,運化能力減弱。

上焦不升,下脘不通,就會導致氣機鬱結。氣機鬱結就會使少火轉化為壯火,而胃位於上焦和下脘之間,因此胃氣熾熱,熱氣向上薰蒸,就造成胸中發熱,也就是內熱。

這就是東垣先生所說的「勞傷形體」,以及「飲食失節而致熱」的原因。」

3. 論內傷始為熱中病似外感陽證

準繩,云:頭痛大作,四肢疰悶,氣高而喘,身熱而煩,上氣鼻息不調,四肢困倦不收,無氣以動,無氣以言,或煩躁悶亂,心煩不安,或渴不止。病久者,邪氣在血脈中,有濕故不渴。如病渴,是心火炎上克肺金,故渴。或表虛不任風寒,目不欲開,惡食,口不知味,右手氣口脈大於左手人迎三倍。其氣口脈急大而數,時一代而澀。澀是肺之本脈,代是無氣不相接,乃脾胃不足之脈。大是洪大,洪大而數,乃心脈刑肺。急是弦急,乃肝木挾心火克肺金也。其右關脾脈比五脈獨大而數,數中時顯一代。此不甚勞役,是飲食不時,寒溫失所,則無右關胃脈損弱,隱而不見,惟內顯脾脈如此也。治用補中益氣湯。

白話文:

準繩記載:

頭痛劇烈,四肢沉重,呼吸急促喘不過氣,身體發熱煩躁不安,呼吸急促、鼻息不調,四肢無力,動作遲緩,說話無力,甚至煩躁不安,心神不寧,口渴不止。

久病者,邪氣侵入血脈,由於體內有濕氣,反而不覺得口渴。如果患者感到口渴,則是心火上炎克伐肺金,所以才口渴。

也可能是表虛無力,不能抵抗風寒,眼睛不想睜開,食慾不振,口淡無味,右手氣口脈比左手人迎脈強三倍。氣口脈跳動急促、有力且頻繁,而且時而消失,時而出現,脈搏跳動不連貫,脈象澀滯。澀滯是肺部經脈的本象,脈象時而消失,時而出現,是脾胃虛弱的表現。脈象有力且跳動頻繁,是心脈刑伐肺金的表現。脈象弦緊,是肝木挾制心火克伐肺金的表現。

右關脾脈比其他五脈強勁且跳動頻繁,時而明顯,時而消失。如果患者平時不勞累,卻出現這種脈象,說明是飲食不節,寒溫失度,導致右關胃脈虛弱,隱而不顯,只顯露出脾脈如此強盛。

治療方法應使用補中益氣湯。

4. 論內傷未傳寒中病似外感陰證

準繩,云:腹脹,胃脘當心痛,四肢兩脅,隔噎不通,或涎唾,或清涕,或多溺,足下痛,不能任身履地,骨乏無力,喜唾,兩丸多冷,陰陰作痛,或妄見鬼狀,夢亡人,腰背胛眼脊膂皆痛,不渴不瀉,脈盛大而澀,名曰寒中,治用神聖復氣湯、白朮附子湯、草豆蔻丸。

李氏,曰:內傷始病熱中,未傳寒中,陰勝生寒中,多因調治差誤,或妄下之所致。遇寒則四肢厥冷,心腹絞痛,冷汗自出,乃腎之脾胃虛,宜辛熱溫藥理中下二焦。

白話文:

腹脹、胸口痛、四肢和兩肋疼痛、吞咽不順,可能伴隨口涎、鼻涕、尿多、腳底痛,無法正常行走,骨頭無力,喜歡吐口水,兩顆睪丸冰冷,隱隱作痛,甚至出現幻覺,夢見死人,腰背、肩胛骨、眼睛、脊椎和骨骼都疼痛,不口渴也不腹瀉,脈象強勁而澀,這叫做寒中,可以用神聖復氣湯、白朮附子湯、草豆蔻丸來治療。

李氏說,內傷初期是熱中,尚未發展成寒中,陰氣過盛就會導致寒中,大多是因為治療失誤或錯誤用藥造成的。遇到寒冷時,四肢冰冷、心腹部絞痛、冒冷汗,這是腎氣不足,脾胃虛弱,應該用辛熱溫藥來溫補中焦和下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