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八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八 (5)

1. 治陰水浮腫方

(脈沉遲,不煩渴,而大便溏,小便少而不赤澀)

導滯通經湯,治脾濕有餘及氣不宣通,面目手足浮腫。

陳皮,桑白皮,白朮,木香(各五錢),茯苓(一兩,去皮)

霖雨時,加澤瀉一兩。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煎,食前溫服。

白茯苓湯,能變水。

白茯苓,澤瀉(各二兩),郁李仁(五錢)

上作一服,水一碗,煎至一半,入生薑自然汁,常服無時,從少至多,服五七日後,覺腹下再腫,治以白朮散。

白朮散

白朮,澤瀉(各半兩)

上每服三錢,煎服或丸亦可,煎茯苓湯下三十丸,以黃耆、芍藥、建中湯之類調養之。平復後,忌房室,豬魚鹽面等物。

五皮散(澹療),治他病愈後,或瘧痢後,身體面目四肢浮腫,小便不利,脈虛而大。此由脾肺虛弱,不能運行諸氣,氣虛不理,散漫於皮膚肌腠之間,故令腫滿也。此藥並宜服之。

大腹皮,赤茯苓皮,生薑皮,陳皮,桑白皮(炒,各等分)
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煎溫服不拘時,日進三服。忌生冷油膩堅硬之物。

三因當歸散,水腫之疾,由腎水不能攝心火,心火不能養脾土,脾土不能制水,水氣盈溢,氣脈閉塞,滲透經絡,發為浮腫之證,心腹堅脹,喘滿不安。

當歸(一錢二分),芍藥,赤茯苓,檳榔,白朮,木香,陳皮,桑白皮(炒),澤瀉,木通(各一錢),桂心(五分)

上㕮咀,作一服,加紫蘇五葉,木瓜一片,水煎,食前溫服。下部腫,加木瓜、防己。

實脾散,治陰水發腫,用此先實脾土。

厚朴(姜炒),白朮,木瓜,木香(不見火),草果仁,乾薑(炮,各一兩),大腹子,白茯苓(各一兩),甘草(炙,半兩),一方有附子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姜五片,棗一枚,水煎,服無時。

葶藶木香散,治暑濕傷脾,水腫腹脹,小便赤,大便滑。

葶藶(二錢半,炒香),木香(五分),茯苓(三錢半),滑石(三兩),澤瀉(半兩),木通,甘草(各五錢),白朮(一兩),豬苓(二錢半),肉桂(二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白湯調下,不拘時。

續隨子丸,治通身腫滿,喘悶不快。

人參,木香,漢防己,赤茯苓(面蒸),大檳榔,海金砂(各五錢,另研),續隨子(一兩),葶藶(四兩,炒)

上為末,棗肉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,煎桑白皮湯送下,食前。

聖靈丹,治脾肺有濕,喘滿腫盛,小便赤澀。

人參,木香,漢防己,茯苓,檳榔,木通(各二錢,炒),苦葶藶(四兩,炒)

上為末,棗肉和丸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煎桑白皮湯送下,食前。

赤茯苓丸,治脾濕太過,四肢腫滿,腹脹喘逆,氣不宣通,小便赤澀。

木香(半兩),赤茯苓(二兩。一方一兩),防己(二兩),苦葶藶(四兩,炒)

白話文:

治陰水浮腫方

若脈象沉遲,不感口渴,但大便稀溏,小便量少且不赤澀,可用導滯通經湯治療脾濕過盛及氣機不暢導致的面目手足浮腫。

導滯通經湯: 陳皮、桑白皮、白朮、木香各五錢,茯苓一兩(去皮)。雨季服用,加澤瀉一兩。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水煎服,飯前溫服。

白茯苓湯: 此方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。白茯苓、澤瀉各二兩,郁李仁五錢。 將藥材共煎一碗水,煎至半碗,加入生薑汁,隨時服用,由少到多,連服五到七天。若服藥後腹部再次腫脹,則需服用白朮散。

白朮散: 白朮、澤瀉各半兩。每次服用三錢,水煎服或製成丸劑服用。 服用白朮散時,可搭配三十丸茯苓湯服用,並以黃耆、芍藥、建中湯等方劑調養身體。病情好轉後,應忌房事及豬肉、魚、鹽、麵等食物。

五皮散: 此方適用於其他疾病痊癒後,或瘧疾、痢疾之後出現的身體、面部、四肢浮腫,小便不利,脈象虛弱而有力大的情況。此乃脾肺虛弱,氣機運行失常所致。大腹皮、赤茯苓皮、生薑皮、陳皮、桑白皮(炒)等分。將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錢,水煎溫服,不拘時辰,每日三次。忌食生冷、油膩、堅硬的食物。

三因當歸散: 此方用於治療因腎水不足不能制約心火,心火不能滋養脾土,脾土不能制水,導致水濕泛濫,氣血阻滯,滲入經絡,出現浮腫、心腹脹滿、呼吸困難等症狀的水腫。當歸一錢二分,芍藥、赤茯苓、檳榔、白朮、木香、陳皮、桑白皮(炒)、澤瀉、木通各一錢,桂心五分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劑,加紫蘇五葉,木瓜一片,水煎服,飯前溫服。下肢腫脹者,可加木瓜、防己。

實脾散: 此方用於治療陰水浮腫,先益脾土。厚朴(薑炒)、白朮、木瓜、木香(不經火)、草果仁、乾薑(炮製)各一兩,大腹子、白茯苓各一兩,甘草(炙)半兩。(有些方劑另加附子)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加生薑五片,大棗一枚,水煎服,不拘時辰。

葶藶木香散: 此方用於治療暑濕傷脾導致的水腫腹脹,小便赤澀,大便稀溏。葶藶(二錢半,炒香)、木香(五分)、茯苓(三錢半)、滑石(三兩)、澤瀉(半兩)、木通、甘草各五錢,白朮一兩,豬苓(二錢半),肉桂(二錢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白開水調服,不拘時辰。

續隨子丸: 此方用於治療全身浮腫,胸悶氣喘。人參、木香、漢防己、赤茯苓(面蒸)、大檳榔、海金砂各五錢(另研磨),續隨子一兩,葶藶(四兩,炒)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棗肉丸,如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,用桑白皮湯送服,飯前服用。

聖靈丹: 此方用於治療脾肺濕盛導致的胸悶氣促,腫脹明顯,小便赤澀。人參、木香、漢防己、茯苓、檳榔、木通各二錢(炒),苦葶藶(四兩,炒)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棗肉丸,如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桑白皮湯送服,飯前服用。

赤茯苓丸: 此方用於治療脾濕過盛導致的四肢腫脹,腹脹喘逆,氣機不暢,小便赤澀。木香半兩,赤茯苓二兩(或一兩),防己二兩,苦葶藶(四兩,炒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