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4)

1.

飲食無阻者,雖不藥而既產自消矣。食積,香平丸、枳朮丸。因酒,小蘿皂丸。

飲毒水而腫者,名水蠱,漆雄丸。不伏水土者,胃苓湯。膿瘡擦藥,愈後發腫,敗毒散。便閉,升麻和氣飲。干瘡洗浴,水氣入腹者,赤小豆湯。瘡久,倦怠嗜臥腫者,五苓散加橘皮、木香、檳榔、滑石、甘草、枳殼、大腹皮、砂仁姜煎,溫服。陽水陰水腫外,又有風腫、氣腫、血腫,惟腸覃、石瘕乃婦人病也。

風腫,即痛風腫者,腫面多風熱,腫腳多風濕。關脈浮洪弦者,風、熱,濕三氣,鬱而為腫。因脾土不足,木火太盛,胃中純是風氣,所以清氣不升,腹作䐜脹,濁氣不降,大便閉澀,經曰中滿瀉之於內者是也。外證走注疼痛,麵皮粗,麻木不仁,先服三和散,次服小續命湯。

大便閉,去附子,加檳榔、牽牛。日久者,金丹,風從汗散故也。虛弱不敢汗者,四君子湯。加升麻、柴胡、蒼朮、防風。汗多者,防己黃耆湯。

氣腫,隨氣消長,蓋七情停涎,郁為濕熱。脾肺俱病,四肢瘦削。腹脅膨脹,與水氣相似。但以手按之成凹不即起者,濕也。按之皮厚不成凹者,氣也。六君子湯加木香、木通。喘者,木香流氣飲。大便閉者,三和散、六磨湯、木香檳榔丸。小便閉者,分心氣飲。嘔滿者,四炒枳殼丸。

瀉者,單香附丸。挾痰腹脹滿者,加味枳朮湯、控涎丹。瘀血腫,皮間有赤縷血痕,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,或續斷飲加味八味丸。婦人經閉,敗血腫者,腎氣丸加紅花,或紅礬丸。詳婦人經候。

莖囊腫,亦有陰陽二候。蓋玉莖與陰囊伸縮痿強,乃身中陰陽之機。有陽火玉莖腫脹,健裂不休者,柴青瀉肝湯。濕熱下流者,四苓散加山梔、木通、金鈴子。莖囊腫大通明者,木香流通飲,加木香煎,吞青木香丸。暴風客熱,陰挺腫脹者,龍膽瀉肝湯。膀胱熱甚囊腫,二便不通者,三白散,八正散。

腫痛者,用小茴、全蠍、穿山甲、木香等分為末,每二錢,空心酒下。有陰寒濕腫痿弱者,五苓散加茴香或八味丸。腎大如斗者,荔枝散。上熱下虛,玉莖腫痛者,清心蓮子飲。陰腫大如升核者,用馬鞭草搗攔塗之,或乾地龍為末,雞子清調敷,囊軟者可治。婦人陰腫、便秘,枳,橘熨。

凡陽水宜辛寒散結行氣,苦寒瀉火燥濕。陰水宜苦溫燥脾,或辛熱導氣。極忌甘藥助濕作滿,尤忌針刺,犯之流水而死。凡先腫腹而後散於四肢者,可治;先腫四肢而後歸於腹者,難治。若肌肉崩潰,足脛流水,唇黑耳焦,缺盆平,臍凹,背平,手足掌平,肉硬腹多青筋,大便滑泄者,不治。又面黑者肝死,兩手無紋者心死,臍凹者脾死,兩肩凹者肺死,下注腳腫者腎死。

(胕音附,䐜稱人切,起也,肉脹起也)

白話文:

飲食沒有阻礙的人,即使不服用藥物,也能自然痊癒。若是食物積滯,則服用香平丸、枳朮丸;因飲酒導致的疾病,則服用小蘿皂丸。

喝了毒水而腫脹,叫做水蠱,服用漆雄丸。水土不服的,服用胃苓湯。膿瘡塗藥後再次腫脹,服用敗毒散。大便秘結,服用升麻和氣飲。久患瘡瘍,洗浴後水氣進入腹中,服用赤小豆湯。瘡瘍久治不愈,伴隨倦怠嗜睡、腫脹的,服用五苓散加橘皮、木香、檳榔、滑石、甘草、枳殼、大腹皮、砂仁、薑煎煮後溫服。除了陽水、陰水腫,還有風腫、氣腫、血腫,而腸覃、石瘕是婦人的疾病。

風腫,也就是痛風腫,臉部腫脹多為風熱所致,腳部腫脹多為風濕所致。脈象浮、洪、弦者,是風、熱、濕三氣鬱結而致腫。因脾土不足,木火太盛,胃中全是風氣,所以清氣不能上升,腹部脹滿,濁氣不能下降,大便秘結,經書說:「中滿瀉之於內者」就是這個意思。外在症狀則為疼痛遊走,皮膚粗糙,麻木不仁,先服用三和散,然後服用小續命湯。

大便秘結,去掉附子,加入檳榔、牽牛子。久病者,服用金丹,因為風邪需從汗液排出。體虛不敢出汗者,服用四君子湯,再加入升麻、柴胡、蒼朮、防風。汗出過多者,服用防己黃耆湯。

氣腫,隨著氣的消長而變化,大多是七情鬱結,停滯涎液,鬱積成濕熱。脾肺皆病,四肢消瘦,腹部和脅肋脹滿,與水腫相似。但是用手按壓能形成凹陷,但不能立即恢復原狀的,是濕腫;按壓後皮膚厚實,不能形成凹陷的,是氣腫。服用六君子湯加木香、木通。呼吸困難者,服用木香流氣飲。大便秘結者,服用三和散、六磨湯、木香檳榔丸。小便不通者,服用分心氣飲。嘔吐腹脹者,服用四炒枳殼丸。

腹瀉者,服用單香附丸。伴有痰濕,腹部脹滿者,服用加味枳朮湯、控涎丹。瘀血腫,皮膚上有紅色條紋狀的血痕,服用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,或者服用續斷飲加味八味丸。婦女經閉,敗血腫脹的,服用腎氣丸加紅花,或者服用紅礬丸。詳見婦女經候篇。

陰莖和陰囊腫脹,也有陰陽兩種情況。因為陰莖和陰囊的伸縮強弱,是人體陰陽之氣的樞紐。陽火旺盛導致陰莖腫脹,疼痛不止的,服用柴胡清肝湯。濕熱下注的,服用四苓散加山梔、木通、金鈴子。陰莖和陰囊腫脹明顯的,服用木香流通飲,加木香煎煮後服用,並服用青木香丸。暴風襲擊,陰莖腫脹的,服用龍膽瀉肝湯。膀胱熱盛,陰囊腫脹,大小便不通的,服用三白散、八正散。

腫痛者,用小茴香、全蠍、穿山甲、木香等量研末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用酒送服。陰寒濕邪導致腫脹虛弱的,服用五苓散加茴香或者八味丸。腎臟腫大如斗的,服用荔枝散。上焦熱盛,下焦虛寒,陰莖腫痛的,服用清心蓮子飲。陰囊腫大如核桃的,用馬鞭草搗爛塗敷,或者用乾地龍研末,用雞蛋清調和後敷在患處,陰囊柔軟者可以治療。婦女陰部腫脹、便秘的,用枳實、橘核溫熨。

凡是陽水,宜用辛寒藥物散結行氣,苦寒藥物瀉火燥濕;陰水,宜用苦溫藥物燥濕健脾,或者辛熱藥物引導氣機。最忌諱服用甘甜的藥物助濕,尤其忌諱針刺,違犯此則會導致流水而死。凡是先腹部腫脹,然後腫脹擴散到四肢的,可以治療;先四肢腫脹,然後腫脹集中到腹部的,難以治療。如果肌肉潰爛,足脛流水,嘴唇烏黑,耳朵焦黃,鎖骨平坦,肚臍凹陷,背部平坦,手腳掌平坦,肌肉堅硬,腹部有很多青筋,大便稀溏的,則不予治療。此外,面色發黑者肝臟已死,雙手沒有紋理者心臟已死,肚臍凹陷者脾臟已死,雙肩凹陷者肺臟已死,下肢腫脹者腎臟已死。

(胕音附,䐜音人,起也,肉脹起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