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八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2)

1. 脈法

時毒天行,其脈滑數浮洪,沉緊弦澀,皆其候也。蓋浮數者,邪氣在表也。沉澀者,邪氣深也。

白話文:

當出現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時,病人的脈搏會呈現滑動、快速、浮躁和洪大等症狀;如果脈搏下沈且阻塞不暢,則表示病情較為嚴重。

2. 治大頭瘟方

二黃湯,治天行大頭疫瘟。

黃芩(酒炒),黃連(酒炒),生甘草(各二兩)

上銼,每服三錢,水煎,溫服,徐徐細呷之。如未退,再加鼠黏子、酒蒸大黃煎,入芒硝,亦細細頻與服之,微利為度。腫減後去後三味,只服前藥,取邪氣已則止。前藥各宜加引經藥。陽明渴,加石膏;少陽渴,加瓜蔞根;陽明行經,加升麻、葛根、芍藥、甘草;太陽行經,加羌活、荊芥、防風。或云頭痛,加酒芩;口乾,加乾葛;身痛,加羌活、桂枝、防風、芍藥。

白話文:

二黃湯用於治療天行大頭疫瘟,由酒炒黃芩、酒炒黃連、生甘草各二兩組成。將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,水煎,溫服,慢慢細細地喝。如果症狀沒有減輕,可以再加入鼠黏子、酒蒸大黃煎,並加入芒硝,也要細細地頻頻服用,微利為度。腫減後去掉後三味,只服用前藥,直到邪氣去除後停止服用。前藥各宜加入引經藥。陽明渴,加石膏;少陽渴,加瓜蔞根;陽明行經,加升麻、葛根、芍藥、甘草;太陽行經,加羌活、荊芥、防風。或說頭痛加酒芩;口乾加乾葛;身痛加羌活、桂枝、防風、芍藥。

東垣方,治大頭天行病。

羌活,黃芩(酒炒),大黃(酒蒸)

上加減,水煎服。

普濟消毒飲子,泰和二年四月,民多疫癘,初覺憎寒壯熱體重,次傳頭面腫盛,目不能開,上喘,咽喉不利,舌乾口燥。俗云大頭傷寒,諸藥雜治,終莫能愈,漸至危篤。東垣曰:身半以上,天之氣也。邪熱客於心肺之間,上攻頭目而為腫耳,須用下項藥,共為細末,半用湯調,時時服之;半用蜜丸噙化,服盡良愈,活者甚眾,時人皆曰天方。遂刻諸石,以傳永久。

黃芩(酒炒),黃連(酒炒,各五錢),人參(三錢),陳皮(去白),甘草,元參(各二錢),連翹,板藍根,馬勃,鼠黏子(各一錢),白殭蠶(炒),升麻(各七分),柴胡(二分),桔梗(三分)

白話文:

東垣方,治大頭天行病。

方劑:

  • 羌活
  • 黃芩(酒炒)
  • 大黃(酒蒸)

用法:

上藥加減,水煎服。

普濟消毒飲子

病症描述:

泰和二年四月,民間流行疫病,初期症狀為畏寒發熱、身體沉重,接著頭面腫脹,眼睛無法睜開,呼吸急促,咽喉不適,舌乾口燥。民間稱之為「大頭傷寒」,各種藥物治療,卻都無法痊癒,病情逐漸危重。

東垣先生說:

身體上半部分屬於天的氣息,邪熱之氣侵犯心肺,上攻頭面而導致腫脹,必須使用以下藥物治療。

藥方:

  • 黃芩(酒炒) 五錢
  • 黃連(酒炒) 五錢
  • 人參 三錢
  • 陳皮(去白) 二錢
  • 甘草 二錢
  • 元參 二錢
  • 連翹 一錢
  • 板藍根 一錢
  • 馬勃 一錢
  • 鼠黏子 一錢
  • 白殭蠶(炒) 七分
  • 升麻 七分
  • 柴胡 二分
  • 桔梗 三分

用法: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一半用湯水調服,隨時服用;另一半製成蜜丸,含服至溶化,服完後病癒者眾多,當時人們皆稱此方為天方。後將方子刻於石碑上,流傳後世。

上為末,服如上法。或加防風、川芎、薄荷、當歸身,細切五錢,水煎,時時稍熱服之。如大便秘,加酒蒸大黃一錢或二錢,以利之。

牛蒡芩連湯,治積熱在上,頭頂腫起,或面腫,多從耳根上起,俗名大頭瘟,並治煙瘴。

黃芩(酒炒,二錢半),黃連,桔梗,石膏(各一錢半),連翹,牛蒡子(炒研),元參,甘草(各一錢),荊芥,防風,羌活,大黃(各三分)

上銼一劑,加生薑一片,水煎,食後細細呷,溫服。每一盞做二十次服。常令藥在上、勿令飲食在後也。

白話文:

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,服用方法與上方相同。也可以加入防風、川芎、薄荷、當歸(去頭尾,只取中間部分),細切五錢,水煎,時時稍熱服用。若便祕,可加酒蒸大黃一錢或二錢,幫助排便。

牛蒡芩連湯,主要治療因積熱引起的頭頂腫脹、面部腫脹(多從耳根開始),俗稱大頭瘟,也可用於治療瘴氣。

藥方:

黃芩(用酒炒,二錢半),黃連,桔梗,石膏(各一錢半),連翹,牛蒡子(炒研磨),元參,甘草(各一錢),荊芥,防風,羌活,大黃(各三分)

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生薑一片,水煎,飯後細細服用,溫熱服下。每一劑分二十次服用,需常令藥在上,勿令飲食在後(即服藥後暫時不要進食)。

荊防敗毒散,治時毒腫痛發熱,左手脈浮數。

人參,茯苓,甘草,桔梗,川芎,枳殼,柴胡,前胡,羌活,獨活,防風,荊芥(各等分)

上銼,每服七八錢,加生薑、薄荷,水煎服。

葛根牛蒡子湯,治時毒腫痛,脈數而少力者。

葛根,牛蒡子(半生半炒,杵碎),貫眾,甘草,江西豆豉(各二錢)

白話文:

荊防敗毒散,用於治療時疫引起的腫痛發熱,左手脈搏浮而數的症狀。

藥材包括人參、茯苓、甘草、桔梗、川芎、枳殼、柴胡、前胡、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荊芥,各取等份。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七八錢,加入生薑、薄荷,用水煎服。

葛根牛蒡子湯,用於治療時疫引起的腫痛,脈搏數而乏力的症狀。

藥材包括葛根、牛蒡子(半生半炒,搗碎)、貫眾、甘草、江西豆豉,各取兩錢。

上銼一劑,水一鍾半煎八分,食後服。

五利大黃湯,治時毒,頭面焮腫赤痛,煩渴便秘,脈實數。

大黃(煨),黃芩,升麻(各二錢),梔子,芒硝(各一錢二分)

上作一劑,水一鍾半煎六分,空心熱服。

梔子仁湯,治時毒頭面腫痛,大便秘結,脈沉數。

山梔仁(炒),牛蒡子(炒),升麻,枳殼(麩炒去穰),鬱金,大黃(煨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蜜水調下。

治大頭病兼治喉痹歌

白話文:

取藥材一劑,用一碗半水煎煮八分,飯後服用。

五利大黃湯用於治療時毒,症狀為頭面部紅腫疼痛,口渴便秘,脈搏有力而快。

藥材包括煨過的生大黃、黃芩、升麻(各二錢)、梔子、芒硝(各一錢二分)。

取藥材一劑,用一碗半水煎煮六分,空腹時熱服。

梔子仁湯用於治療時毒導致的頭面腫痛,大便不通,脈搏沉而快。

藥材包括炒過的山梔仁、炒過的牛蒡子、升麻、麩炒去核的枳殼、鬱金、煨過的生大黃(各等量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蜂蜜水調服。

這是治療大頭病兼治喉痹的歌訣。

人間治疫有仙方,一兩殭蠶二大黃,薑汁為丸如彈子,井花調蜜便清涼。

內府仙方,治腫項大頭病,蝦蟆瘟病。

殭蠶(二兩),薑黃(二錢半),蟬退(六錢半),大黃(四兩)

上為細末,薑汁打糊為丸,重一錢一枚。大人服一丸,小兒半丸,蜜水調服,立愈。

人黃散,治四時疫癘,大頭天行等病。

糞缸岸(置風露中年遠者佳,水飛研細,一兩),甘草(三錢),雄黃,辰砂(各一錢半)

白話文: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薑汁將藥粉調成糊狀,製成每粒重一錢的丸藥。成人每次服一粒,小兒服半粒,用蜂蜜水送服,效果顯著,立竿見影。

人黃散可以治療一年四季的瘟疫以及流行性大頭病。

需要一兩糞缸岸(最好是放在風露中放置多年,然後用清水研磨成細粉),三錢甘草,一錢半雄黃和一錢半辰砂。

備註

  • 糞缸岸:是指在糞缸旁邊土壁上長出的白色物質,傳統醫學認為具有解毒功效。
  • 水飛: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再用清水漂洗,去除雜質。
  • [內府仙方]”和“[人黃散]”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藥方名稱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煎薄荷桔梗湯調下,日三五服。煎藥用甘草、桔梗、茯苓、藁本、白朮各半錢,水煎服。

二聖救苦丸,治傷寒瘟疫,不論傳經過經可服。

大黃(四兩,酒拌蒸,曬乾),牙皂(二兩)

上共為末,水打稀糊為丸如綠豆大,每服五七十丸,冷綠豆湯下,以汗為度。

龔氏曰:萬曆丙戌春,余客大梁屬,瘟疫大作,其證間巷相染,甚至滅門。其證頭疼身痛,憎寒壯熱,頭面頸項赤腫,咽喉腫痛,昏憒等證。此乃冬應寒而反熱,人受不正之氣,至春發為瘟疫,至春發為熱病,名曰大頭瘟,大熱之證也。余用此方,以牙皂開關竅而發其表,以大黃瀉諸火而通其里,一服即汗,一汗即愈,真仙方也。但稟氣稍壯者,百發百中。

白話文:

藥方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薄荷桔梗湯調服,一天服用三到五次。煎藥時,用甘草、桔梗、茯苓、藁本、白朮各半錢,水煎服。

二聖救苦丸

此方可用於治療傷寒瘟疫,無論是經由傳染還是自身感染皆可服用。

藥材

大黃(四兩,用酒拌勻後蒸熟,再曬乾),牙皁(二兩)。

製法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水調成稀糊狀,製成如綠豆般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用冷綠豆湯送服,以出汗為度。

龔氏註解

萬曆丙戌年春天,我在大梁客居期間,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,幾乎家家戶戶都染病,甚至出現全家人死亡的慘劇。患者的症狀包括頭疼、全身疼痛、畏寒發熱、頭面頸項紅腫、咽喉腫痛、昏迷等。這是因為冬季應該寒冷卻反而炎熱,人體受到不正之氣侵襲,到了春天就爆發成瘟疫,也就是春季發生的熱病,稱之為大頭瘟,屬於極度發熱的病症。我用此方治療,用牙皁打開關竅,讓病邪從體表發散出來,用大黃瀉去體內熱火,暢通腸道。服用一劑即可出汗,一汗即癒,是真正的仙方。但體質較強健的人,服用此方百發百中。

註解

  • 本文出自中醫古籍,所記載的藥方僅供參考,請勿自行服用。
  • 現代醫學已發展出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,若有身體不適,請及時就醫。
  • 文中所用單位“錢”為古代重量單位,約合現代 3.75 克。

虛弱者,先以人參敗毒散,輕者即愈。如未愈,用牛蒡芩連湯,可收全效。

一方,治疫毒頭腫。

甘草,桔梗,鼠黏子,大黃,芒硝

上水煎,頻頻細呷之。

黑白散,治大頭病如神。

烏黑蛇,白花蛇(各去頭尾,酒浸),雄黃(二錢),大黃(煨,半兩)

上為極細末,每服一二錢,白湯調下,不拘時。

五香麻黃湯,凡傷寒熱病後,忽發浮腫,或著頭面,或著唇口頸項,或著胸背,或著四肢,或偏著兩足,不痛不赤者,此方主之。

白話文:

體弱的人,先服用人參敗毒散,症狀輕微的就會痊癒。如果沒有痊癒,就用牛蒡芩連湯,可以達到完全治癒的效果。

有一個方子,可以治療疫毒引起的頭部腫脹。

甘草、桔梗、鼠黏子、大黃、芒硝,以上藥材用水煎煮,慢慢地頻頻喝下。

黑白散,治療大頭病效果奇佳。

烏黑蛇、白花蛇(各去除頭尾,用酒浸泡)、雄黃(二錢)、大黃(煨熟,半兩),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每次服用一至二錢,用白湯送服,不限時間。

五香麻黃湯,凡是傷寒熱病後突然出現浮腫,可能是頭面、嘴唇、口腔、頸項、胸背、四肢,或者單獨出現於雙腳,沒有疼痛或發紅,這個方子就可以治療。

麻黃(去節),防風(去蘆),獨活(去土),秦艽(去蘆),萎蕤,枳實(麩炒),白薇,甘草,沉香,青木香(各二錢),熏陸香,雞舌香(各一錢),麝香(五分)

上為末,水調服。

通氣散,治大頭病焮腫,咽喉不利,取嚏以泄其毒。

元胡索(一錢五分),川芎(一錢),藜蘆(五分),豬牙皂角(一錢),羊躑躅花(二分半)

白話文:

麻黃、防風、獨活、秦艽、萎蕤、枳實、白薇、甘草、沉香、青木香各兩錢,熏陸香、雞舌香各一錢,麝香五分,研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服用。此為通氣散,用於治療頭部腫脹、咽喉不利,通過引發噴嚏來排出毒素。另外,元胡索一錢五分,川芎一錢,藜蘆五分,豬牙皂角一錢,羊躑躅花二分半,也可作為藥方的一部分。

上為細末,用紙捻蘸少許紝於鼻內,取嚏為效。

托裡消毒散,治時毒,表裡俱解,腫尚不退,欲其作膿。

人參,黃耆(鹽水拌炒),當歸(酒拌),川芎,芍藥,白朮,茯苓(各一錢),白芷,金銀花(各七分),甘草(五分)

上作一劑,用水二鍾煎八分,食後服。

一方,治大頭瘟,病腫臉頸項者。

用福建靛花(《本草綱目》藍質浮水面者為)靛花三錢、燒酒一鍾、雞子清一個,入內打勻,吃下,不時而愈,腫即消,神方也。

白話文:

上為細末,用紙捻蘸少許紝於鼻內,取嚏為效。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末,用紙捻蘸取少許藥粉塞入鼻孔,使人打噴嚏,以此達到治療效果。

託裡消毒散,治時毒,表裡俱解,腫尚不退,欲其作膿。

這是託裡消毒散方劑,用於治療時毒,能解表裏之邪,腫塊尚未消退,希望其化膿。

人參,黃耆(鹽水拌炒),當歸(酒拌),川芎,芍藥,白朮,茯苓(各一錢),白芷,金銀花(各七分),甘草(五分)

此方劑包含人參、黃芪(用鹽水拌炒)、當歸(用酒拌)、川芎、芍藥、白朮、茯苓(各一錢)、白芷、金銀花(各七分)、甘草(五分)。

上作一劑,用水二鍾煎八分,食後服。

將以上藥材製成一劑,用兩碗水煎煮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

一方,治大頭瘟,病腫臉頸項者。

這是一個專治大頭瘟,患者臉、頸、項部腫脹的方劑。

用福建靛花(《本草綱目》藍質浮水面者為)靛花三錢、燒酒一鍾、雞子清一個,入內打勻,吃下,不時而愈,腫即消,神方也。

方劑使用福建靛花(《本草綱目》記載藍質浮水面者為靛花),取三錢,加入一碗燒酒,並加入一個雞蛋清,攪拌均勻後服用。此方效果顯著,病患服用後不久就能痊癒,腫脹迅速消退,是極為有效的良方。

一方,治瓜蔞。

用大黃、芒硝為末,以井底泥調塗之。此方若在表者忌之,在裡者宜之。

白話文:

這是一種治療瓜蔞的方法:使用大黃和芒硝研磨成粉末,再用井底泥來調配後塗抹於患處。如果病症出現在皮膚表面則不適合使用這個方法;如果是內部疾病則可以考慮使用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