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4)

1.

治疸,表證小柴胡湯微汗之;表少里多者,茵陳五苓散滲之;半表裡者,梔子柏皮湯、茵陳三物湯、一清飲子和之;裡急者,茵陳湯下之,就中尤以滲利為妙。通用五苓散為主,濕多倍茵陳,食積加三稜、蓬朮、砂仁、神麯。熱加芩、連、草龍膽。小便不利加山梔。胃弱,合平胃散,去厚朴加茵陳、山梔、防己、枳實。

疸屬脾胃,不可驟用涼藥傷胃,輕則嘔噦,重則喘滿。又酒疸下之則成黑疸。不渴,便利者,俱宜六君子湯加茵陳、蒼朮、山藥以溫中,甚者小溫中丸、大溫中丸、退黃丸。若虛損,猶宜滋補肝腎,真陽之精一升而邪火自斂。若必用茵陳強利小便,枯竭肝津腎水,則疸病幸痊,而雀目腫脹又作,慎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黃疸,如果兼有表證,用小柴胡湯微微發汗;表證輕微,裡證較重的,用茵陳五苓散利尿滲濕;兼有表裡證狀的,用梔子柏皮湯、茵陳三物湯、一清飲子等方劑治療;裡證嚴重,腹部絞痛的,用茵陳湯攻下,其中以利尿滲濕為最佳方法。一般以五苓散為主方,濕邪重的加倍茵陳;食積的,加三稜、蓬朮、砂仁、神麴;發熱的,加黃芩、黃連、龍膽草;小便不通的,加山梔子。胃氣虛弱的,配合平胃散,去掉厚朴,再加入茵陳、山梔子、防己、枳實。

黃疸屬於脾胃病變,不能急用寒涼藥物損傷脾胃,輕則嘔吐,重則胸悶氣滿。而且酒黃疸用攻下方法治療,反而會變成黑黃疸。不渴、大便通暢的,都應該用六君子湯加茵陳、蒼朮、山藥溫補脾胃,病情嚴重的,服用小溫中丸、大溫中丸、退黃丸。如果身體虛損,還應該滋補肝腎,真陽之氣充足了,邪火自然會消退。如果一定要用茵陳強行利尿,耗竭肝臟津液和腎臟精氣,雖然黃疸病可能好了,但眼睛乾澀腫脹等症狀又會出現,要謹慎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