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三 (2)
卷三十三 (2)
1. 治上消方
川黃連丸,治消謁。
川黃連(五兩),天花粉,麥門冬(去心,各二兩半)
上為末,用生地黃汁並牛乳,夾和搗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粳米湯送下。
玉泉丸,治煩渴口乾。
麥門冬(去心),人參,茯苓,黃耆(半生半蜜炙),烏梅(焙),甘草(各一兩),瓜蔞根,乾葛(各一兩半)
上為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溫湯嚼下。
火府丹,治消渴。
生地(酒洗),木通,黃芩,甘草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十粒,木通煎湯下。
樓氏曰:一卒病渴,日飲水三斗不食者,心中煩悶,時已十月。予謂心中有伏熱,與此藥數服,每服五十丸,溫水下。越二日來謝云,當日三服渴止。又次日三服,飲食如故。此方本治淋,用以治渴效,信乎,藥要變通用之。
和血益氣湯(一名地黃飲子),治口乾舌燥,小便數,舌上赤色。此藥生津液,除乾燥,生肌肉。
柴胡,炙甘草,生甘草,麻黃根(各三分),當歸(梢,酒洗,四兩),知母(酒洗),漢防己(酒洗),羌活(各五分),石膏(六分),生地黃(酒洗,七分),黃連(酒洗,八分),黃柏,升麻(各一錢),杏仁,桃仁(各六個),紅花(少許)
上㕮咀,作一服,水煎溫服。忌酒醋熱,濕面等物。
黃耆六一湯,治諸虛不足,胸中煩悸,常消渴;或先渴而欲發癰疽,或病癰疽而作渴,並宜服之。
黃耆(蜜炙,六兩),甘草(炙一兩)
上每服三錢,水煎服。
大黃甘草飲子,治男子婦人一切消渴不能止者。
大黃(一兩半),甘草(大者,四兩),大豆(五升,煮三沸,淘去苦水再煮)
上用井水一桶,將煎藥同煮三五時,如稠強,更添水煮豆軟為度,盛於盆中,放冷,令病人食豆,渴飲湯汁,無時候,食盡。如渴燥止罷。服藥不止,依前再煮食之。不過三劑,其病悉愈。
止渴潤燥湯,治消渴,大便乾燥,喜溫飲,陰頭短縮,舌上白燥,唇裂口乾,眼澀難開,及於黑處如見浮雲。
升麻(一錢半),柴胡(七分),歸身,黃柏,知母,石膏,防風,荊芥穗,麻仁,桃仁(各一錢),熟地黃(二錢),甘草梢(五分),杏仁(六個),細辛,小椒(各一分),紅花(少許)
上銼,水煎,食後熱服。
玉壺丸,治消渴,引飲無度。
人參,瓜蔞根(各等分)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四十丸,麥門冬湯下。
浮萍丸,治消渴,虛熱大焦。
干浮萍,瓜蔞根(各等分)
上為末,以人乳汁和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心飲下,日三服。三年病者,三日愈。
瓜蔞湯,治消渴小便多。
瓜蔞根(薄切,炙,五兩)
上以水五升,煮取四升,隨意飲。
瓜蔞丸
白話文:
治上消方
川黃連丸: 治療消渴。用川黃連五兩,天花粉、麥門冬(去心)各二兩半,研磨成粉末,用生地黃汁和牛乳混合揉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玉泉丸: 治療口乾煩渴。用麥門冬(去心)、人參、茯苓、黃耆(半生半蜜炙)、烏梅(焙)、甘草各一兩,瓜蔞根、乾葛各一兩半,研磨成粉末,用煉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一丸,溫水送服嚼下。
火府丹: 治療消渴。用生地黃(酒洗)、木通、黃芩、甘草研磨成粉末,用煉蜜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二十粒,用木通煎湯送服。
樓氏記載:一位病人因口渴,每天喝三斗水卻不吃東西,心中煩悶,已經持續十個月。我判斷他心中有伏熱,給他服用此藥,每次服用五十丸,溫水送服。兩天後病人來道謝,說當天服藥三次後口渴就止住了。第二天再服藥三次,飲食恢復正常。這個方子原本是治療淋症的,用來治療口渴卻也很有效,說明藥物應用需靈活變通。
和血益氣湯(一名地黃飲子):治療口乾舌燥,小便頻繁,舌苔發紅。此藥能生津液,去除乾燥,滋養肌肉。用柴胡、炙甘草、生甘草、麻黃根各三分,當歸(梢,酒洗)四兩,知母(酒洗)、漢防己(酒洗)、羌活各五分,石膏六分,生地黃(酒洗)七分,黃連(酒洗)八分,黃柏、升麻各一錢,杏仁、桃仁各六個,紅花少許,將藥材切碎,煎水服用。忌酒、醋、熱食及濕麵等物。
黃耆六一湯: 治療各種虛弱不足,胸悶心悸,經常口渴;或者先口渴然後可能出現癰疽,或者已經患有癰疽又出現口渴,都適合服用此方。用蜜炙黃耆六兩,炙甘草一兩,每次服用三錢,水煎服。
大黃甘草飲子: 治療男女一切無法控制的消渴症。用大黃一兩半,甘草(大者)四兩,大豆五升(煮三次沸騰後,淘洗掉苦水再煮)。用一桶井水,將藥材和大豆一起煮三五個時辰,直到濃稠,再加水煮至大豆軟爛為止,盛在盆中放涼,讓病人食用大豆,口渴時喝湯汁,沒有時間限制,吃完為止。如果口渴和乾燥症狀停止了就罷,如果症狀未止,按照之前的步驟再煮一次食用。一般不超過三劑,病就能痊癒。
止渴潤燥湯: 治療消渴,大便秘結,喜歡喝溫水,陰莖短縮,舌苔乾燥發白,嘴唇乾裂口乾,眼睛澀痛難以睜開,以及眼前好像有浮雲等症狀。用升麻一錢半,柴胡七分,當歸尾、黃柏、知母、石膏、防風、荊芥穗、麻仁、桃仁各一錢,熟地黃二錢,甘草梢五分,杏仁六個,細辛、小椒各一分,紅花少許,將藥材切碎,水煎,飯後熱服。
玉壺丸: 治療消渴,飲水過量。用人參、瓜蔞根等分量,研磨成粉末,用煉蜜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四十丸,用麥門冬湯送服。
浮萍丸: 治療消渴,虛熱內盛。用乾浮萍、瓜蔞根等分量,研磨成粉末,用人乳汁揉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服用,每日三次。即使是三年病症,三日也能痊癒。
瓜蔞湯: 治療消渴小便多。用瓜蔞根(薄切,炙)五兩,加水五升,煮成四升,隨時飲用。
瓜蔞丸: (內容缺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