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三 (3)
卷三十三 (3)
1. 治上消方
瓜蔞根(薄切,用人乳汁拌蒸,竹瀝拌曬)
上為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噙化。或丸如綠豆大,每服一百丸,米飲下。
竹根湯
竹根銼碎,以水煮飲之。
千里漿,一名水葫蘆
木瓜,紫蘇葉,桂(各一兩),烏梅肉,赤茯苓(各二兩)
一方有神麯、豆粉。
上為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噙化一丸,嚥下。
又方,百藥煎,烏梅肉,紫蘇葉,人參,麥門冬,甘草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噙化。
芷梅湯
烏梅肉,甘草(各七錢半),百藥煎(一兩),白芷(半兩),白檀(三錢)
上為細末,湯點服。
文蛤散,治渴欲飲水不止者。
文蛤一味為末,以沸湯和服方寸匕。(陳無擇以文蛤為五味子)
神效散,治渴疾飲水不止。
白浮石,蛤粉,蟬殼(各等分)
上為末,鯽魚膽七個,調三錢,不拘時服。
又方,治消渴。
白浮石,舶上青苔(各等分),麝香(少許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溫湯下。
白話文:
治上消方
用瓜蔞根切薄片,用人奶拌勻後蒸熟,再用竹瀝拌勻曬乾,磨成粉末,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,含化服用。也可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一百丸,用米湯送服。
竹根湯
將竹根切碎,用水煮沸飲用。
千里漿(又名水葫蘆)
將木瓜、紫蘇葉、桂枝(各一兩)、烏梅肉、赤茯苓(各二兩)磨成粉末,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,含化一丸,然後吞下。有些方劑還會加入神麴和豆粉。
另一方劑(百藥煎方)
將百藥煎、烏梅肉、紫蘇葉、人參、麥門冬、甘草(各等分)磨成細粉,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,含化服用。
芷梅湯
將烏梅肉、甘草(各七錢半)、百藥煎(一兩)、白芷(半兩)、白檀(三錢)磨成細粉,用熱湯沖服。
文蛤散(治口渴想喝水止不住)
將文蛤磨成粉末,用沸水調和後服用一小匙。(陳無擇用文蛤代替五味子)
神效散(治口渴想喝水止不住)
將白浮石、蛤粉、蟬殼(各等分)磨成粉末,用七個鯽魚膽調和三錢的藥粉,不拘時服用。
另一方劑(治消渴)
將白浮石、舶上青苔(各等分)、麝香(少許)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溫熱開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