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)

1. 治方

白果定喘湯,治哮吼喘急神方。

白果(二十一枚,去殼切碎炒黃),麻黃,黃芩(去朽),半夏,桑白皮(蜜炙),蘇子(水洗去土),款冬花(各三錢),杏仁(去皮尖,一錢半),甘草(炙,一錢)

上銼,水三鍾,煎二鍾,分作二服,不用生薑,不拘時徐徐服。

解表二陳湯,治外感風寒吼喘。

陳皮,半夏,茯苓,紫蘇,麻黃,杏仁,桑白皮,紫菀,貝母,桔梗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上銼,生薑煎服。

五虎二陳湯,治哮吼喘急痰盛。

麻黃,杏仁,茯苓,陳皮,半夏(薑製,各一錢),石膏(二錢),人參(八分),細茶(一撮),沉香,木香(各五分,另水磨入)

上銼一劑,生薑三片,蔥白三根,水煎服。

小胃丹,上可取胸膈之痰,下可利腸胃之痰。

甘遂(麵裹水煮浸各令透,曬乾),大戟(長流水煮一時,洗淨曬乾),芫花(醋拌經宿,炒令黑勿焦,各一兩),黃柏(炒褐色,三兩,一云二兩),大黃(酒紙裹煨焙乾,再以酒潤,炒熟,一兩半,一云二兩)

上為末,粥丸麻子大,每服十丸,以二陳湯加蒼朮、黃芩作湯送下。須看虛實。

黃芩利膈丸,除胸中熱,利膈上痰。

生黃芩,炒黃芩(各一兩),半夏,澤瀉,黃連(各五分),天南星(煨裂),枳殼(麩炒),陳皮(去白,各三錢),白朮(二錢),白礬(五分)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,入薑汁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,食遠溫水下。忌酒及濕面。

紫金丹,治哮,須三年後可用。

用精豬肉二斤,細切骰子大,砒一兩為細末,拌勻,分作六分,紙筋泥包,火烘乾,用炭火於無人處煅令青煙盡,放地上一宿,取出為末,湯浸蒸餅丸綠豆大。大人二十丸,小兒十丸,或四五丸,茶清下,量虛實與之。

清金丹,治哮喘,遇厚味發者用之。

蘿蔔子(淘淨蒸熟,曬乾為末,一兩),豬牙皂角(火燒過,以碗覆地上作灰末,三錢)

上為末拌勻,用薑汁浸蒸餅丸如蘿蔔子大,每服三十丸,津嚥下。一方劫喘用薑汁,煉蜜丸桐子大,每服七八十丸,噙下止之。

白話文:

[治療方法]

白果定喘湯,是治療哮吼喘息的神奇配方。

使用白果二十一枚,去殼切碎後炒至微黃,加上麻黃、黃芩(去除老朽部分)、半夏、桑白皮(用蜜炙過)、蘇子(用水洗去土)、款冬花各三錢,杏仁(去皮尖)一錢半,以及炙甘草一錢。將所有藥材混合,加入三杯水煎至剩兩杯,分成兩次服用,無需添加生薑,不限時間慢慢服用。

解表二陳湯,用於治療因外感風寒而引發的哮吼喘息。

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紫蘇、麻黃、杏仁、桑白皮、紫菀、貝母、桔梗各一錢,炙甘草五分。將所有藥材混合,加入生薑煎煮後服用。

五虎二陳湯,適用於治療哮吼喘息且痰多的情況。

麻黃、杏仁、茯苓、陳皮、半夏(薑製)各一錢,石膏二錢,人參八分,細茶一撮,沉香、木香各五分(需單獨用水磨後加入)。將所有藥材混合成一劑,加入三片生薑和三根蔥白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小胃丹,能幫助清除胸膈和腸胃的痰。

甘遂(麵裹水煮浸透,曬乾)、大戟(長流水煮一時,洗淨曬乾)、芫花(醋拌過夜,炒至黑色但不要焦)、黃柏(炒至褐色)各一兩,大黃(酒紙包裹,煨焙乾,再以酒潤,炒熟)一兩半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末,用粥做成麻子大小的丸,每次服用十丸,以二陳湯加蒼朮、黃芩做湯送下。需根據身體狀況調整用量。

黃芩利膈丸,有助於消除胸中的熱氣,利膈上的痰。

生黃芩、炒黃芩各一兩,半夏、澤瀉、黃連各五分,天南星(煨裂)、枳殼(麩炒)、陳皮(去白)各三錢,白朮二錢,白礬五分。將所有藥材磨成細末,加入湯浸蒸餅和薑汁做成梧桐子大的丸,每次服用三五十丸,飯後用溫水送下。忌酒和濕面。

紫金丹,適用於治療哮,但需在三年後才能使用。

取精豬肉二斤,切成骰子大小,加入一兩砒霜細末拌勻,分成六份,用紙筋泥包好,火烘乾,再用炭火在無人處煅燒至青煙散盡,放置地面一夜,取出研磨成末,加入湯浸蒸餅做成綠豆大小的丸。成人一次服用二十丸,兒童一次服用十丸或四五丸,用茶清送下,根據身體虛實調整用量。

清金丹,適用於治療哮喘,尤其是食用厚味食物後發作的情況。

蘿蔔子(淘淨蒸熟,曬乾為末,一兩)、豬牙皁角(火燒後,用碗覆蓋在地上做成灰末,三錢)。將所有藥材混合均勻,加入薑汁和蒸餅做成蘿蔔子大小的丸,每次服用三十丸,以口水嚥下。另一種配方是加入薑汁和煉蜜做成桐子大的丸,每次服用七八十丸,含在口中緩慢吞下以止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