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百零七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百零七 (3)

1. 治齒搖齦露方

甘露飲,治男婦胃中客熱,牙宣口氣,齒齦腫爛宣露,時出膿血,心中多煩,飢不欲食,嗜臥,及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,並治。

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去心),生地黃(酒姜炒),熟地(砂仁炒),黃芩,枳殼(去穰),山茵陳,石斛,枇杷葉,甘草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甘露飲,用於治療男性女性胃中燥熱,牙齦腫脹發炎,經常流膿血,心煩意亂,食慾不振,嗜睡,以及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等症状。藥方包括:天門冬(去心)、麥門冬(去心)、生地黃(酒姜炒)、熟地(砂仁炒)、黃芩、枳殼(去穰)、山茵陳、石斛、枇杷葉、甘草(各等分)。

上銼,水煎,每服二錢,食後服,小兒一服分兩服。若齒齦宣露腫爛,煎藥漱之,極驗。每服各一錢,加犀角三分,有殊效。

玉池散,治風注牙痛,或動搖不牢,齦潰血出。

當歸,川芎,升麻,白芷,防風,細辛,藁本,地骨皮,槐花,甘草(生各一錢)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每次服用兩錢,飯後服用,小兒每次服用量分成兩次。如果牙齦外露腫爛,可以用藥液漱口,效果很好。每次服用各一錢,再加犀角三分,效果更佳。

玉池散主要用於治療風邪入侵牙齒引起的疼痛,或是牙齒鬆動不穩固,牙齦潰爛出血等症狀。

藥方組成:當歸、川芎、升麻、白芷、防風、細辛、藁本、地骨皮、槐花、甘草(每味各一錢,均用生品)

上銼,水煎,去渣,溫熱漱口,冷則吐之,煎服尤妙。張龍圖去地骨皮,加獨活,治牙流膿血,變骨槽風證,及骨已出者,俱效。

滋陰清胃丸,治陽明經血熱,上下牙床紅爛,肉縮齒根露者。

當歸(酒洗),生地黃(酒洗),牡丹皮,梔子仁(鹽水炒,各一兩),軟石膏(煅,醋淬,二兩),黃連(酒炒),知母,葛根,防風(各七錢),升麻,白芷(各五錢),生甘草節(四錢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水煎煮,濾掉渣滓,溫熱後漱口,冷了就吐掉,煎煮後服用效果更佳。張龍圖認為,可以去除地骨皮,加入獨活,用於治療牙齒流膿血、牙齦腫痛以及骨頭外露等症狀,效果顯著。

滋陰清胃丸用於治療陽明經血熱引起的上下牙床紅腫潰爛、牙肉萎縮、牙根外露等症狀。

配方:當歸(酒洗)、生地黃(酒洗)、牡丹皮、梔子仁(鹽水炒)、軟石膏(煅,醋淬)、黃連(酒炒)、知母、葛根、防風、升麻、白芷、生甘草節。各取一兩,除了甘草節取四錢外,升麻和白芷各取五錢。

上為細末,湯泡蒸餅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百丸,晚上米飲下。

麻黃散,治冬寒時分,風寒濕腦痛,項筋急,牙齒動搖疼痛。

麻黃根,草豆蔻皮,龍膽草(酒洗),生地黃(各二錢),羌活(二錢半),升麻,黃連(各一錢),歸身,熟地黃,羊脛骨灰(各六分),藁本(三分),防風(二分),細辛(少許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湯水浸泡蒸餅製成丸子,大小如綠豆,每次服用一百丸,晚上用米湯送服。

麻黃散,用於治療冬季寒冷時節,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頭痛、頸項僵硬、牙齒鬆動疼痛。

藥材包括:麻黃根、草豆蔻皮、龍膽草(酒洗)、生地黃(各二錢)、羌活(二錢半)、升麻、黃連(各一錢)、歸身、熟地黃、羊脛骨灰(各六分)、藁本(三分)、防風(二分)、細辛(少許)。

上為極細末,先用溫水漱口淨,擦之。

牢牙散,治牙齦肉綻有根,牙疳腫痛,牙齒動搖欲落,牙齒不長,牙黃口臭。

升麻(四兩),羌活(一兩),羊脛骨灰(二兩),龍膽草(酒洗,一兩半)

上為極細末,臨臥時貼牙齦上。

牢牙散

茯苓,石膏,龍骨(各一兩),寒水石,白芷(各半兩),細辛(三錢),石燕(大者一,小者二)

上為細末,早晚刷牙。

麝香散,治熱多寒少,牙露根肉,齦脫血出,齒動欲落,大痛妨食,惡寒少,惡熱多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,先用溫水漱口清潔口腔,然後將藥粉塗抹在牙齦上。

牢牙散,用於治療牙齦肉裂開有根、牙疳腫痛、牙齒搖晃快要掉落、牙齒生長不良、牙齒發黃口臭。

升麻四兩,羌活一兩,羊脛骨灰二兩,龍膽草(用酒洗淨,一兩半)

將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,睡覺前貼在牙齦上。

牢牙散

茯苓、石膏、龍骨(各一兩)、寒水石、白芷(各半兩)、細辛(三錢)、石燕(大的用一個,小的用兩個)

將藥材磨成細粉,早晚刷牙。

麝香散,用於治療熱氣過盛寒氣不足、牙齒露出牙根、牙齦脫落出血、牙齒搖晃快要掉落、疼痛難忍影響進食、畏寒怕冷、怕熱。

麻黃,歸身,熟地黃,生地黃,人參,酒防己(各三錢),升麻(一錢),草豆蔻,黃連(各一錢半),益智仁(二錢半),羊脛骨灰(二錢),麝香(二分)

上為細末,擦牙。

梧桐淚散,治牙齒齦腫悶,宣露出血。

梧桐淚,川芎,細辛,白芷(各五分),生地黃(一錢),青鹽(二分),寒水石(燒熬,二錢)

上為細末,每用塗貼患處,吐涎誤咽不妨,日五七次。

白話文:

麻黃、歸身、熟地黃、生地黃、人參、酒防己各三錢,升麻一錢,草豆蔻、黃連各一錢半,益智仁二錢半,羊脛骨灰二錢,麝香二分。

以上藥物研成細末,用來擦拭牙齒。

梧桐淚散用於治療牙齒齦腫脹、悶痛、牙齦外露和出血。

梧桐淚、川芎、細辛、白芷各五分,生地黃一錢,青鹽二分,寒水石(燒成灰)二錢。

以上藥物研成細末,每次取適量塗敷在患處,即使不小心吐口水或吞咽藥粉也沒有關係,每天使用五到七次。

太和散,治牙齒動搖,齦肉浮腫,蟲蛀發痛。

梧桐淚,白茯苓,生地黃(各五分),川芎,白芷,升麻,細辛(各三分),青鹽(一分),麝香(半分),牙皂(燒,存性,二分)

上為末,每用少許擦牙病處,常用去疳牢牙,定痛止疼。

擦牙方,止痛固齒。

石膏(一斤,煅),青鹽(四兩),白芷(二兩),細辛(一兩)

上為末,擦牙。

謙齒膏,治牙齦宣露。

當歸,川芎,白芷,細辛,藁本,防風,獨活,槐枝(各等分)

上銼碎,入香油半斤浸三日,熬焦,去渣,入後藥:

白話文:

太和散用來治療牙齒鬆動、牙齦腫脹和蛀牙疼痛。梧桐淚、白茯苓、生地黃、川芎、白芷、升麻、細辛、青鹽、麝香和牙皂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少量塗抹在患處,可治療蟲牙、固齒止痛。擦牙方用來止痛固齒,石膏、青鹽、白芷、細辛研磨成粉末塗抹牙齒。謙齒膏用來治療牙齦外露,當歸、川芎、白芷、細辛、藁本、防風、獨活、槐枝等藥材研磨成粉末,浸泡在香油中三天後熬焦,去除渣滓,再加入其他藥材。

白蠟,黃蠟(各一兩半),官粉,乳香,沒藥,龍骨,白石脂,石膏,白芷(各五錢),麝香(五分,俱為細末)

上先將二蠟溶化成膏,方下八味藥末,攪勻,收瓷器內,好皮紙攤貼牙宣處。

消齒壅方

生地黃搗汁一鍾,以牙皂數片火上炙熱,淬地黃汁內,再炙令汁盡為度,曬,為末,敷之即縮。又有牙齒日長漸脹,開口難為飲食者,單白朮煎湯灌漱即愈。

白話文:

白蠟和黃蠟各取一兩半,官粉、乳香、沒藥、龍骨、白石脂、石膏、白芷各取五錢,麝香取五分,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
首先將白蠟和黃蠟溶化成膏狀,再加入八味藥末,充分攪拌均勻,然後收納在瓷器中,用好皮紙包覆,貼在牙齒宣處。

治療牙齦腫痛的方法:

取生地黃搗成汁液,用牙皂數片在火上炙熱後,放入生地黃汁中淬火,反覆炙烤直到汁液完全蒸發,曬乾研磨成粉末,敷在患處即可消腫。另外,如果牙齒逐漸增長並腫脹,導致張口困難,無法正常進食,可以用白朮煎湯漱口,即可痊癒。

以上諸方俱治風熱齒動之劑。

安腎丸,治腎虛牙齒搖動隱痛。久服固精,滋補元陽。

青鹽(炒),白蒺藜(炒),肉蓯蓉(酒浸,各二兩),山藥,破故紙(鹽水炒),石斛,白茯苓,巴戟(去心),杜仲(薑汁炒,去絲),菟絲子(酒浸三日,各一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八十丸,空心淡鹽湯下。

滋陰大補丸,治腎虛齒長而動。

白話文:

以上這些藥方都是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牙齒鬆動的。

安腎丸,可以治療腎虛導致的牙齒搖晃、隱隱作痛。長期服用可以固精,滋補元陽。

配方:

  • 青鹽(炒過)
  • 白蒺藜(炒過)
  • 肉蓯蓉(用酒浸泡過)
  • 山藥
  • 破故紙(用鹽水炒過)
  • 石斛
  • 白茯苓
  • 巴戟(去掉心)
  • 杜仲(用薑汁炒過,去掉絲)
  • 菟絲子(用酒浸泡三天)

以上各藥材各取二兩,除杜仲和菟絲子各取一兩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煉好的蜂蜜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七八十丸,空腹時用淡鹽湯送服。

滋陰大補丸,可以治療腎虛導致的牙齒過長且鬆動。

熟地黃,川牛膝,杜仲(薑汁炒,去絲),巴戟天(去心),山茱萸(去核),小茴香(略炒),五味子(炒),遠志(去心),肉蓯蓉,白茯苓,山藥(各一兩),石菖蒲,枸杞子(各五錢),鹿茸(酥炙,三錢)

上用紅棗肉蒸熟十四兩,再加煉蜜,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百丸,空心鹽湯下。

白話文:

熟地黃、川牛膝、杜仲(以薑汁炒過,去除纖維)、巴戟天(去除中心部分)、山茱萸(去除核)、小茴香(稍微炒過)、五味子(炒過)、遠志(去除中心部分)、肉蓯蓉、白茯苓、山藥(各一兩)、石菖蒲、枸杞子(各五錢)、鹿茸(酥油炙烤,三錢)。

以上配方,使用紅棗肉蒸煮至熟透共十四兩,然後加入煉製的蜂蜜,製成大小如桐子的大丸。每次服用一百顆,空腹時以鹽水送下。

香鹽散,去風熱,治蟲牙,及腎虛宣露,一切齒疾。

香附(三錢),青鹽(五錢)

上為末,擦牙。

單蒺藜散,治風虛牙齒疼痛,齦根動搖。常用擦漱,大能固齒。

土蒺藜一味生為末,擦牙。或煎水,入鹽一捻,帶熱時時漱之,久則大效。一方為粗末,每服五錢,用淡漿水半碗煎至七八沸,去渣,入鹽末一撮,帶熱時漱之。

固齒牢牙散

虎骨(一兩,火煅),青鹽(用嫩槐枝等分,同炒黃色,一兩),細辛(五錢)

白話文:

香鹽散可以去除風熱,治療蟲牙,以及腎虛導致的牙齒外露,各種牙疾。

將香附三錢、青鹽五錢研磨成粉末,用來擦拭牙齒。

單蒺藜散可以治療風虛導致的牙齒疼痛、牙齦鬆動。常用來擦拭和漱口,非常有效地固齒。

將土蒺藜研磨成粉末,用來擦拭牙齒。也可以用土蒺藜煎水,加入少許鹽,趁熱漱口,長期使用效果顯著。另一種方法是將土蒺藜研磨成粗粉,每次服用五錢,用淡漿水半碗煎煮至七八沸,去渣,加入少許鹽末,趁熱漱口。

固齒牢牙散

將虎骨一兩用火煅燒,青鹽和嫩槐枝等量一起炒至黃色,共一兩,加入細辛五錢。

上為末,擦牙。

固齒延壽膏,此膏專貼齦宣齒槁,黃黑腐敗,風蟲作痛,頭頰紅腫,大有奇效。久貼堅固牙齒,驅逐鹽膩,益腎氣,長養津液,壯骨強髓,添精倍力。

珍珠(五錢,絹袋盛之,豆腐一方中作一小孔,將珠入內,上面亦將原腐蓋之,放在鍋內,用線懸鍋上,不可落底,恐傷珠之元氣,桑柴火煮一炷香為度取用),雄鼠骨(五錢,用臘月內雄鼠一隻,以面作餅包鼠在內,外面用鹽泥復包,陰乾,入灰火內煅紅,待冷定,打破取骨收之,聽用),龍骨(五錢,用面作餅包裹,外面用鹽泥復陰乾,入灰火內燒紅為度,冷定打破,取骨聽用),鹿角霜(五錢,鹿角或三十斤,鋸作一寸長塊,用簍盛之,放在長流水中,浸三日夜,取出別洗潔淨,用楮實子一兩桑白皮共一砂鍋內,將蓋上中作一小孔,孔中陸續添滾熱水,不可入冷水,鍋蓋周圍封固,不可泄氣,用桑柴火煮三晝夜,聽用),秋石(三錢),破故紙(炒香五錢,忌鐵器),青鹽(三錢五分),香白芷,大小皂角(各五分),沉香,廣木香(各二錢半),南川芎,乳香,沒藥,白芍藥,當歸(各一錢),熟地黃(二錢),陽起石,象牙,白蠟(各五錢)

白話文:

先用末藥擦拭牙齒。

「固齒延壽膏」專治牙齦腫痛、牙齒鬆動、牙齒發黃變黑、腐敗、風蟲引起的牙痛、頭頰紅腫,效果顯著。長期使用能堅固牙齒,去除口中的鹽味,補益腎氣,滋養津液,強健骨髓,增強體力。

膏方成分:珍珠五錢(用絹袋裝好,將豆腐一方挖個小洞,把珍珠放進去,上面蓋上原來的豆腐,懸掛在鍋內,避免接觸鍋底,以免損傷珍珠的靈氣,用桑柴火煮一個時辰即可),雄鼠骨五錢(取臘月雄鼠一隻,用麵餅包裹,外層再用鹽泥包裹,陰乾,放入灰燼中煅燒至紅,待冷卻後,敲碎取出骨頭備用),龍骨五錢(用麵餅包裹,外層用鹽泥包裹,陰乾,放入灰燼中燒紅,待冷卻後,敲碎取出骨頭備用),鹿角霜五錢(取鹿角三十斤,鋸成一寸長的塊,裝入簍子,放在流動的水中浸泡三晝夜,取出清洗乾淨,用楮實子一兩,桑白皮共用一個砂鍋,在鍋蓋上開一個小孔,持續加入滾燙的熱水,不可加入冷水,封閉鍋蓋四周,防止洩氣,用桑柴火煮三晝夜備用),秋石三錢,破故紙五錢(炒香,忌用鐵器),青鹽三錢五分,香白芷,大小皂角各五分,沉香,廣木香各二錢半,南川芎,乳香,沒藥,白芍藥,當歸各一錢,熟地黃二錢,陽起石,象牙,白蠟各五錢。

上各另研為極細末,俱各作二分,用罐一個,入蜜少許,先將白蠟化開,次後下分藥面,桑柴文火溶開蠟,將藥攪勻,外用呈文紙二張,將前藥一分,散在紙上,用手摩磨藥面在紙上下周圍,後將罐內藥火化開,攪勻傾在紙上,用熨斗文火熨化上下周圍,俱用藥汁走到,用刀切作條,臨臥貼在牙上下一夜,明日清晨將藥條取出,其條就黑,牙齒堅固。

炙皂散,治牙齒動搖,髭髯黃赤,一服妙。

生薑(半斤),生地黃(一斤,各洗淨,研取自然汁,渣留用)

上用不蛀皂角十挺,刮去黑皮並筋,將前藥汁蘸皂角慢火炙令黃,以汁盡為度,並前藥渣同入瓷罐內,用火煅存性,為末。牙齒動搖,用藥揩牙齦牙上。如髭黃,用銀器盛藥末三錢,湯調,將藥汁蘸擦髭發,臨睡時用,次早已黑,三夜三次用之,其黑如漆,甚妙。

白話文:

將所有藥材分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每種藥材各取二分。準備一個罐子,放入少許蜂蜜,先將白蠟融化,然後將藥粉均勻鋪在白蠟表面。用桑柴文火慢慢溶化白蠟,同時攪拌藥粉,使藥粉和白蠟混合均勻。取兩張宣紙,將一份藥粉撒在紙上,用手將藥粉在紙上上下左右均勻塗抹。接著將罐子裡的藥粉和白蠟混合物加熱融化,攪拌均勻後倒在紙上。用熨斗文火熨燙紙張的上下左右,使藥汁滲透到紙張中。用刀將紙上的藥膏切成條狀,睡前貼在牙齒上,第二天清晨取下藥條,藥條會變黑,牙齒會變得堅固。

炙皂散,可以治療牙齒鬆動、鬍鬚髮黃。服用一次即可見效。

準備半斤生薑,一斤生地黃,將它們洗淨,分別研磨取汁,留下渣滓備用。

取十個不蛀的皂角,刮去黑皮和筋,用生薑和生地黃的汁液浸泡皂角,用文火慢慢烘烤至黃色,等到汁液完全被皂角吸收即可。將烘烤過的皂角和生薑、生地黃的渣滓一起放入瓷罐中,用火煅燒,保留其藥性,研磨成粉末。治療牙齒鬆動,可以用藥粉擦拭牙齦和牙齒。如果鬍鬚髮黃,可以用銀器盛放三錢藥粉,用湯調和,用藥汁擦拭鬍鬚,睡前使用,第二天早上鬍鬚就會變黑。連續使用三天,三次後鬍鬚就會烏黑如漆,效果十分顯著。

以上諸方俱治腎虛齒動之劑。

牙宣膏,治牙齒動搖不牢,疼痛不止,齦肉出血。

麝香(一字),白龍骨,定粉(各二錢半,另研)

上先將二味為細末,後入麝香研勻,用黃蠟一兩磁器化開,入藥於內,攪勻,用無灰咨呈紙裁作方片,於藥內度過剪作條,用竹筒盛貯,勿令泄氣,臨臥於齒患處齦肉間封貼一宿,次早取出,每夜用之,如此半月,消牙齒腫,忽生齦肉,治疳蟲,去風邪,牢牙齒,大有神效。一方有白石脂二錢,川粉用五錢,白龍骨用三錢,麝香少許,與此方略同。

曾有人用之治撞動牙,二十日其堅倍常,真妙方也。

鬥齒方

白話文:

以上這些方子都屬於治療腎虛導致牙齒鬆動的藥方。

「牙宣膏」可以治療牙齒鬆動、疼痛不止、牙齦出血的症状。

將麝香、白龍骨、定粉研成細末,再加入融化的黃蠟,攪拌均勻,用無灰紙裁成方片,放入藥物,剪成條狀,裝入竹筒中保存,避免漏氣。睡前將藥膏貼在患處的牙齦上,隔夜取下,每天晚上使用,持續半個月,就能消腫、生出牙齦,還能治療疳蟲、去除風邪、固齒,效果非常顯著。還有一種配方,用白石脂、川粉、白龍骨、麝香,方法與此類似。

曾有人用此方治療因撞擊造成的牙齒鬆動,二十天後牙齒堅固程度比以前翻倍,真是妙方!

「鬥齒方」……

點椒(五錢),天靈蓋,紅內消,白芷(各二錢)

上為末,齒動撒上即安。或已落有血絲未斷者,亦可撒藥於齒齦間鬥之。

蒺藜散,治打動牙齒。

蒺藜根燒灰,貼動牙即牢。

消毒散,治齒齦並口唇生瘡痛。

晚蠶蛾,五倍子,密陀僧(各一錢)

上為細末,每用少許干敷瘡上,有津吐出。

一方,治牙齦宣露。

每旦以鹽末擦牙後,用熱湯含漱百遍,不過五日,齒即牢密。

一方,用蚯蚓糞水和為泥,燒令極赤,研如粉,臘月豬脂和敷上,日二次,瘥。

白話文:

主治

治打動牙齒。

藥方組成

  • 點椒(五錢)
  • 天靈蓋(二錢)
  • 紅內消(二錢)
  • 白芷(二錢)

用法用量

  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  • 牙齒鬆動時,撒於患處即可。
  • 若牙齒已脫落,但牙齦仍有血絲未止,亦可將藥粉撒於牙齦間。

主治

治打動牙齒。

藥方組成

  • 蒺藜根(適量)

用法用量

  • 將蒺藜根燒成灰,敷於鬆動的牙齒處,可使牙齒穩固。

主治

治牙齦及口脣生瘡疼痛。

藥方組成

  • 晚蠶蛾(一錢)
  • 五倍子(一錢)
  • 密陀僧(一錢)

用法用量

  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
  • 取少量藥粉敷於瘡患處,直至有津液流出。

主治

治牙齦外露。

用法用量

  • 每日早晨用鹽末刷牙後,用熱水漱口一百次,連續五天,牙齒即可牢固。

主治

治牙齦外露。

藥方組成

  • 蚯蚓糞(適量)
  • 豬脂(適量)

用法用量

  • 將蚯蚓糞用水和成泥,燒至通紅,研磨成粉末。
  • 取臘月豬脂與藥粉混合,每日塗抹於患處兩次,直至痊癒。

以上諸方安固動牙之雜劑。

取牙不犯手方

草烏,蓽撥(各半兩),川椒,細辛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每用少許揩患牙內外,其牙自落。

取牙不犯手方

風化石灰,白山查根(各五錢),玉簪花,南星(各三錢),蓽撥(二錢),蟾酥(五分)

上為末,每取少許於患處,點三次,其牙自落。

取蛀牙本分法

硼砂(成塊者),硃砂(各一錢),硇砂(二錢),川烏(七個),砒(二錢,色黃白有光星者即倍),附子尖(十四個,各為末),蟾酥(七個)

白話文:

以上列舉的藥方,都是用來治療牙齒鬆動或需要拔除的藥劑。

其中,有一個藥方叫做「取牙不犯手方」,使用草烏、蓽撥、川椒、細辛等藥材,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少量塗抹在患牙內外,就能使牙齒自然脫落。

另一個「取牙不犯手方」則使用風化石灰、白山查根、玉簪花、南星、蓽撥、蟾酥等藥材,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少量塗抹在患處,連續塗抹三次,就能使牙齒自然脫落。

另外,還有一個叫做「取蛀牙本分法」的藥方,使用硼砂、硃砂、硇砂、川烏、砒、附子、蟾酥等藥材,研磨成粉末,用於治療蛀牙。

上和勻,五月五日合得佳,點藥於牙根上,良久用手指揩下,次用後敷藥:

防風,荊芥,乳香(各等分)

上為末,揩牙落處,並用些子塞牙落孔中。

溶牙方

馬肉(十兩,切片),信,巴豆(各等分,為末)

上以信、巴二味拌馬肉內令勻,石器盛,候出蟲,焙乾研末,於牙疼處出些血,點上隨落,妙。

以上諸方俱取壞牙之劑。

白話文:

這篇文章介紹了三個古代中醫藥方,用於治療牙齒問題。第一個藥方建議在五月初五將藥物塗抹在牙根處,並用手指擦拭。第二個藥方使用防風、荊芥、乳香等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於擦拭牙齒掉落處並塞入牙孔。第三個藥方是溶牙方,它使用馬肉、信石和巴豆等藥材混合在一起,放置一段時間後,將藥粉塗抹在牙齦上,據說可以治療牙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