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百零六 (4)
卷一百零六 (4)
1. 治咽嗌痛方
甘桔防風湯,治咽痛。
甘草(五錢),桔梗,防風(各三錢)
上銼,水煎服。丹溪治咽喉痛,用甘桔,加荊芥、當歸。
增損如聖湯,治風熱攻衝會厭,語聲不出,咽喉妨悶腫痛。
桔梗(二兩),甘草(炙,一兩半),枳殼(湯浸,去穰),防風(各半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煎去渣,入酥如棗許,攪勻,食後服。
白話文:
甘桔防風湯
功效: 治咽喉疼痛。
組成:
- 甘草(五錢)
- 桔梗(三錢)
- 防風(三錢)
用法: 以上藥物切碎,水煎服用。
丹溪(指醫家朱丹溪)治咽喉痛法: 使用甘桔防風湯,再加入荊芥、當歸。
增損如聖湯
功效: 治風熱侵襲會厭,導致聲音嘶啞、咽喉腫痛、呼吸不暢。
組成:
- 桔梗(二兩)
- 甘草(炙,一兩半)
- 枳殼(湯浸,去瓤)
- 防風(各半兩)
用法: 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水煎去渣,加入酥油(如棗核大小),攪拌均勻,飯後服用。
桔梗湯,治咽喉微覺腫痛,聲破難語。
桔梗,甘草(炙),當歸,馬勃(各一錢),麻黃(去節,五分),白殭蠶(炒),黃芩(各三分),桂枝(少許)
上銼作一服,水二盞煎至一盞,去渣,稍熱食後徐徐呷之。
桔梗湯,治咽喉疼痛,如有物妨悶。
桔梗(炒,五錢),半夏(湯泡七次,二錢半),人參,甘草(炙,各一錢半)
白話文:
桔梗湯可以治療喉嚨略微腫痛,聲音嘶啞難以說話。用桔梗、甘草(炙)、當歸、馬勃(各一錢)、麻黃(去節,五分)、白殭蠶(炒)、黃芩(各三分)、桂枝(少許),將藥材切碎,煎煮成一劑藥,水量由兩碗煎到一碗,去渣,微熱後飯後慢慢喝下。桔梗湯還可以治療喉嚨疼痛,感覺有東西堵住似的。用桔梗(炒,五錢)、半夏(湯泡七次,二錢半)、人參、甘草(炙,各一錢半)。
上㕮咀,每服一兩,水煎,食後溫服。
消毒散,治咽喉腫痛,小兒瘢疹,已出不勻,雖出不快,壯熱狂躁,咽膈窒塞,臥睡不安,大便秘澀。
牛蒡子(炒,六兩),甘草(二兩),荊芥穗(一兩)
上為粗末,作一服,水一盞煎七分,去渣,每食後溫服。
一方,治實熱咽痛。
黃連,荊芥,薄荷(各等分)
上為末,蜜薑汁調噙。
咽喉備急丹,實熱降收之。
白話文:
取藥材,每次服用一兩,用水煎煮,飯後溫熱服用。消毒散可以治療咽喉腫痛,小兒出疹不勻,出疹速度慢,伴隨高燒躁動不安,咽喉阻塞,睡覺不安穩,大便秘結等症狀。取牛蒡子(炒,六兩),甘草(二兩),荊芥穗(一兩)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一劑,用水一盞煎煮至七分,去渣,飯後溫熱服用。另一方可以用來治療實熱引起的咽喉疼痛。取黃連、荊芥、薄荷(各等分)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薑汁調和後含在口中。咽喉備急丹具有清熱降火的作用。
青黛,芒硝,白殭蠶(各一兩),甘草(四兩)
上為細末,用臘月內牛膽有黃者,盛藥其中,陰四十九日,多時尤妙,用時旋取。如腮喉閉,用皂子大塊,碾碎為末,以竹筒吹之咽喉內,愈。
發聲散,治咽痛妨悶,咽物則微痛,不宜寒涼藥過泄之,此妨悶虛熱也。
瓜蔞(一個),白殭蠶(微炒,半兩),桔梗(七錢半),甘草(炒,二錢)
上為細末,每用少許,干撒咽喉中,若腫痛左右有紅,或只一壁紫長大,水米難下,用此散一錢,朴硝一錢和勻,撒喉中咽津。如喉中生赤腫,或有小白頭瘡,用前散一錢匕,白礬研細半錢,撒。
白話文:
青黛、芒硝、白僵蠶(各一兩)、甘草(四兩):這些材料混合後研磨成細粉。使用臘月裡黃色的牛膽盛裝藥粉,陰乾四十九天,時間越長效果越好,使用時隨用隨取。對於腮腺或喉嚨阻塞的情況,可以將皁果大小的塊狀物碾碎為粉末,用竹筒吹進咽喉,可見效。
「發聲散」,適用於咽喉疼痛、呼吸困難的情況,吞嚥時會感到微痛,不適合過度使用寒涼藥物,因為這會導致虛熱。
瓜蔞(一個)、白僵蠶(微炒,半兩)、桔梗(七錢半)、甘草(炒,二錢):這些材料混合研磨成細粉,每次使用少量撒在咽喉中。如果有腫痛、左右側有紅色或單側紫色、腫大到難以吞嚥食物的現象,可以用這份散劑一錢,加上芒硝一錢混勻後撒在咽喉,然後嚥下唾液。如果咽喉出現紅腫或有小白頭瘡,使用前面提到的散劑一錢匕,與白礬研磨成細粉半錢後撒在咽喉。
升麻六物湯
升麻,梔子(各二錢),大青,杏仁,黃芩(各一錢半)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匕,水一小盞半、蔥白三莖煎至一盞,去渣,溫服。又法,黃柏蜜浸一宿,噙之咽汁勿絕,瘥。
加味四物湯,治虛火上升,喉痛並喉生瘡,喉痹熱毒,最能降火,甚妙。
當歸,川芎,黃柏(蜜水微炒),知母(去毛),天花粉(各一錢),熟地黃,白芍藥(各一錢二分),桔梗(一方作元參),甘草(各三錢)
白話文:
升麻六物湯由升麻、梔子、大青、杏仁、黃芩組成,將藥材研磨成粗粉,每次取五錢匕,用一小盞半水,加入三根蔥白,煎煮至一盞,去渣,溫服。另外也可以用黃柏蜜浸泡一夜,含在口中慢慢咽下汁液,直至病癒。
加味四物湯則用於治療虛火上炎導致的喉痛、喉嚨生瘡、喉痹熱毒,此方以當歸、川芎、蜜水微炒的黃柏、去毛的知母、天花粉、熟地黃、白芍藥、桔梗或元參、甘草等藥材組成,具有很好的降火效果。
上銼一劑,水煎,入竹瀝溫服。
代針散,治咽喉腫痛,氣息難通。
硇砂(少許,為君),白礬(皂角子大,為臣),牙皂(七分,為良),硝石(四兩,為相),黃丹(五錢,五方),巴豆(六個,六甲)
上為末,吹喉中。
解毒丸,治風熱上攻,咽喉腫痛,又治咽喉腫痛,欲死者,喉閉急也。
白殭蠶,南星(各等分)
上並生用,為細末,生薑自然汁調服,立愈。
白話文:
取藥材一劑,用水煎煮,加入竹瀝,溫熱服用。代針散,治療咽喉腫痛,呼吸不暢。硇砂(少量,為主藥),白礬(皂角子大小,為輔藥),牙皂(七分,為佐藥),硝石(四兩,為使藥),黃丹(五錢),巴豆(六個),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吹入喉嚨。解毒丸,治療風熱上攻,咽喉腫痛,以及咽喉腫痛危及生命,喉嚨緊閉的情況。白殭蠶和南星等量,研磨成細粉,用生薑汁調服,立即見效。
噙化丸,治咽喉腫痛,或聲不清,或聲啞,咽喉乾燥,或生瘡者,並治。
南薄荷葉,楝參(各五錢),生地黃(一兩),生甘草(二兩),白桔梗(三兩),山豆根(八錢),片腦(三分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龍眼大,二丸分三次,臨臥噙化。
噙化三黃丸,治咽喉痛,大效。
山豆根(一兩),硼砂(二錢),龍腦,麝香(各少許)
白話文:
噙化丸及噙化三黃丸方劑說明:
噙化丸,主治咽喉腫痛,聲音不清或嘶啞,咽喉乾燥,或生瘡等症狀。
組成:
- 南薄荷葉、楝參(各五錢)
- 生地黃(一兩)
- 生甘草(二兩)
- 白桔梗(三兩)
- 山豆根(八錢)
- 片腦(三分)
製法: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蜜搓成龍眼大小的丸子。
用法:
每次服二丸,分三次,睡前含服,待其慢慢融化。
噙化三黃丸,主治咽喉疼痛,療效顯著。
組成:
- 山豆根(一兩)
- 硼砂(二錢)
- 龍腦、麝香(各少許)
注釋:
- 方劑中所列藥材的計量單位:錢、兩、分,是古代藥材的計量單位,現代已不常用。
- 噙化:指將藥丸含在口中,慢慢融化吸收。
上為末,用青魚膽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三五丸,噙化津咽。
一方,治喉痛。
硼砂,膽礬,白殭蠶,陳霜梅(各等分)
上為末,和噙。
龍麝聚聖丹,治心脾客熱,毒氣攻衝,咽喉赤腫,頭痛,或生喉痹;或結硬不消,愈而復發,經久不愈;或舌本腫脹,滿口生瘡,飲食難嚥,並宜服之。
川芎(一兩),生地黃,犀角屑,羚羊角,琥珀(研),元參,連翹,桔梗,升麻,鉛白霜(各五錢),人參,赤茯苓,馬牙硝,片腦,麝香(各三錢),硃砂,牛黃(各二錢),硼砂(一兩),金箔(十五片)
白話文:
取青魚膽研磨成粉,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到五顆,含在口中慢慢融化,咽下汁液,可以治療喉嚨疼痛。
另一個方子,也是治療喉嚨痛的。將硼砂、膽礬、白殭蠶、陳霜梅等分研磨成粉,混合在一起,含在口中即可。
龍麝聚聖丹用於治療心脾積熱、毒氣入侵,導致咽喉紅腫、頭痛,或喉嚨閉塞,或腫塊堅硬不消,反覆發作,久治不愈;或舌根腫脹,滿口生瘡,吞咽困難等症狀。它由川芎、生地黃、犀角屑、羚羊角、琥珀、元參、連翹、桔梗、升麻、鉛白霜、人參、赤茯苓、馬牙硝、片腦、麝香、硃砂、牛黃、硼砂、金箔等藥材組成。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龍眼大,金箔為衣,每一丸,薄荷湯化下,或細嚼或噙化。如無薄荷,新水亦可,臥用之。
祛毒牛黃膏,治大人小兒咽喉腫痛,舌本強硬,滿口生瘡,涎潮喘急,飲食難進,咽膈不利。
牛黃(研,三錢半),元參,升麻(各三錢),人參,琥珀,犀角,桔梗,生地黃,硼砂(各半兩),雄黃,寒水石(煅,各一兩),蛤粉(水飛,四錢),硃砂,鉛白霜,腦子(各一錢)
上為細末,煉蜜九如小彈子大,金箔為衣,用磁器收貯,每服一丸,濃煎薄荷湯化下,或新汲水亦得,日進二三服,噙化亦得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煉製成龍眼大小的丸子,再用金箔包裹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薄荷湯化開服用,也可以直接細嚼或含化。如果沒有薄荷,用清水也可以,睡前服用。
此方具有解毒功效,用於治療成人和小孩咽喉腫痛、舌頭僵硬、滿口生瘡、口水多、呼吸急促、難以進食、吞嚥困難等症狀。
藥材包括:牛黃(研磨成粉,三錢半)、元參、升麻(各三錢)、人參、琥珀、犀角、桔梗、生地黃、硼砂(各半兩)、雄黃、寒水石(煅燒,各一兩)、蛤粉(水飛,四錢)、硃砂、鉛白霜、腦子(各一錢)。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煉製成小彈子大小的丸子,再用金箔包裹,用磁器容器保存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濃煎的薄荷湯化開服用,也可以用新鮮的水,一天服用兩到三次,也可以含化服用。
一方,治咽痛。
百藥煎(去黑皮),硼砂,甘草,生白礬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食後米飲調,細細呷之。
一方,治咽痛神效。
白殭蠶為末,以生薑自然汁調服。若咽喉生瘡損破,不用生薑,用之辛辣痛,又能散不收。
一方,治咽喉生瘡腫痛。
蓖麻子(一粒,去皮),朴硝(一錢)
上同研,新汲水作一服,連進二三服,神效。
一方,治喉痛。
山豆根含一片,細嚥津,極妙。
一方,燒筆頭灰,漿水飲下方寸匕。
一方,治咽喉卒腫,飲食不通。
白話文:
古代醫書記載了六種治療咽喉疼痛的方子:
第一種方子,用百藥煎(去黑皮)、硼砂、甘草、生白礬等分研末,每次服用一錢,飯後用米湯調服,慢慢吞嚥。
第二種方子,將白殭蠶研成粉末,用生薑汁調服。如果咽喉已經生瘡破損,則不要用生薑,因為生薑辛辣會加重疼痛,而且會散而不收。
第三種方子,將蓖麻子(去皮一粒)和朴硝(一錢)研磨在一起,用新汲的水沖服,連續服用兩三劑,效果顯著。
第四種方子,用山豆根含在口中,細細嚥下津液,效果極佳。
第五種方子,將筆頭燒成灰,用漿水調服,每次服用一寸匕。
第六種方子,用於治療咽喉突然腫脹,飲食不暢的症狀。
黃柏搗末,敷腫上,冷復易之,用苦酒和末佳。
一方,治咽痛,用諸藥不效者。此非咽痛,乃是鼻中生一條紅線,如發懸一黑泡,大如櫻珠,垂掛到咽門而止,口中飲食不入。
用深取牛膝根直而獨條者,洗淨,入好醋三五滴同研,就鼻孔滴二三點入去,則絲斷珠散,其病立安。
一方,治咽喉塞,鼻中瘡出,及乾嘔頭痛,食不下。
生雞子一個開頭,取白去黃,著米醋煨拌,溏火頓沸,起擎下,沸定,須頓三度,就熱飲醋盡,不過一二次,瘥。
白話文:
將黃柏研磨成粉末,敷在腫脹的地方,冷了就換新的,用苦酒和藥粉效果更好。
有一種方法可以治療用其他藥物都無效的咽喉痛。這不是一般的咽喉痛,而是鼻子裡長出一條紅線,像頭髮一樣懸掛著一個黑色的泡,大小像櫻桃,垂掛到咽喉口,導致吃東西都咽不下去。
取一根筆直、獨條的牛膝根,洗淨後滴入三五滴好醋,一起研磨,然後滴二三滴到鼻孔裡,這樣紅線就會斷掉,黑色泡也會消失,病症就會立刻好轉。
還有一種方法可以治療咽喉堵塞、鼻腔長瘡、乾嘔頭痛、食慾不振。
取一個生雞蛋,敲開取蛋白,去掉蛋黃,加入米醋煮拌,用文火煮沸,然後關火,再次煮沸,重複三次,趁熱喝完醋,一般一兩次就會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