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八 (20)
卷二十八 (20)
1. 治咳嗽喉中作聲方
射干麻黃湯,咳而上氣,喉中水雞聲,此湯主之。
射干(三兩),麻黃,生薑(各四兩),細辛,紫菀,款冬花(各三兩),五味子,半夏(各半升),大棗(七枚)
上九味,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,去上沫,納諸藥煮取三升,分溫三服。
白前湯,治咳逆上氣,身體浮腫,短氣腫滿,旦夕倚壁不得眠,喉中水雞鳴。
白前,紫菀,半夏,大戟(各三兩)
上㕮咀,以水一斗浸一宿,明旦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(喉如水雞聲者為實,以上二方治之)
一方,治久患㗇呷咳嗽,喉中作聲,不得眠。
白前為末,溫酒調二錢匕。(《衍義》云:白前保定肺氣)
獨參湯,一男子五十餘歲,病傷寒咳嗽,喉中聲如齁,與獨參湯一服而鼾聲徐,至二三帖咳嗽亦漸退,凡服二三斤,病始全愈。(喉如鼾聲為虛,以上二方治之)
白話文:
【治療咳嗽喉嚨發出聲音的處方】
有個處方叫做「射干麻黃湯」,適用於咳嗽且呼吸困難,喉嚨像有水雞叫聲的情況。這個處方的主要成分包括:射干三兩、麻黃、生薑各四兩、細辛、紫菀、款冬花各三兩、五味子和半夏各半升、以及七枚大棗。先用十二升水煮麻黃到水滾兩次,去掉上面的泡沫,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溫服。
另外有個「白前湯」,適用於咳嗽反覆,身體浮腫,呼吸短促,胸脹滿,早晚只能靠著牆睡覺,喉嚨像有水雞鳴叫的狀況。主要成分為白前、紫菀、半夏、大戟各三兩。將這些藥材切碎,用十升水浸泡一夜,第二天煮取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(如果喉嚨聲音像水雞聲,這表示病情較重,以上兩個處方可用來治療)
有一個單方,用於長期患有劇烈咳嗽,喉嚨發出聲音,無法入眠的情況。使用白前磨成粉末,用溫酒調和兩錢匙服用。(根據《衍義》記載:白前能穩定肺部功能)
另有一個「獨參湯」的處方,曾有一名五十多歲的男子,因感冒引起咳嗽,喉嚨聲音像打鼾,服用獨參湯後鼾聲緩解,服用幾帖後咳嗽也逐漸減輕,總共服用幾斤後,病情才完全康復。(如果喉嚨聲音像鼾聲,這表示病情較虛弱,以上兩個處方可用來治療)
2. 治咳嗽肺脹方
一方,治肺脹而嗽,動喘滿,氣急息重,法主收斂。
訶子,海粉,黃芩,青黛,杏仁,五味子
上為末,蜜丸,噙化。
訶黎丸,治肺脹喘滿氣急,身重及勞嗽,乾咳無痰等證。
方見前乾咳嗽條。
加味四物湯,治肺脹而嗽,或左或右不得眠,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。
當歸,川芎,芍藥,地黃(酒炒),桃仁,訶子,青皮
上銼,水煎,加竹瀝、薑汁服。
白話文:
[治療咳嗽肺部腫脹的處方]
第一個處方,主要用於治療肺部腫脹導致的咳嗽,呼吸困難且容易喘,感覺氣短且呼吸沉重,其原則是收斂。
使用訶子,海粉,黃芩,青黛,杏仁,五味子這些草藥,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蜂蜜搓成丸狀,服用時含在口中使其溶解。
「訶黎丸」,適用於肺部腫脹導致的呼吸困難和身體沉重,以及因勞累引起的咳嗽,乾咳無痰等症狀。
此處方詳情請參照前面乾咳無痰的相關條目。
「加味四物湯」,用於治療肺部腫脹引起的咳嗽,或是患者側躺一邊時無法入眠,這種情況多是由於痰液與淤血阻礙氣流所致。
使用當歸,川芎,芍藥,地黃(需用酒炒過),桃仁,訶子,青皮這些草藥,將這些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服用時加入竹瀝和薑汁。
3. 治暴嗽方
千金方,治暴熱嗽。
杏仁,紫蘇子(一升),陳皮(一兩),柴胡(四兩)
上㕮咀,以水一斗煮三升,分三服。
一方,治痰暴嗽。
白蜆殼洗淨,研細,粥飲下。
一方,治暴嗽屬痰者。
砒霜(一錢),白礬(一兩,飛過,細研)
上先將砒霜安放茶盞內,卻將白礬末鋪蓋,火煅為末,烏梅肉丸如綠豆大,硃砂為衣,每服二丸,紫蘇湯下。
千金方,治暴嗽。
百部藤根搗自然汁,和蜜等分,沸煎成膏,咽之。
白話文:
[治療突然劇烈咳嗽的處方]
這處方來自「千金方」,用於治療因極度熱氣而引發的劇烈咳嗽。
所需藥材有:杏仁、紫蘇子(一升)、陳皮(一兩)、柴胡(四兩)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入十鬥水煮至剩下三升,然後分成三次服用。
另一處方,專治痰多的劇烈咳嗽。
首先,將白蜆殼清洗乾淨,研磨成細粉,然後以粥湯一同吞服。
再一個處方,適用於因痰多引起的劇烈咳嗽。
砒霜(一錢)、白礬(一兩,需經過煅燒,研磨成細粉)。
首先將砒霜放在茶杯內,然後撒上白礬粉,用火煅燒成粉末,再以烏梅肉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外層裹上硃砂,每次服用兩粒,以紫蘇湯送服。
此處方亦來自「千金方」,用於治療突然劇烈咳嗽。
取百部藤根搗碎,榨出汁液,與蜂蜜等量混合,加熱煮成膏狀,慢慢吞服。
4. 治久嗽方
九仙丸,治一切咳嗽久嗽,乃擊其惰歸之劑也。
人參,款冬花,桑白皮,桔梗,五味子,阿膠,烏梅(各一兩),貝母(去心,五錢),御米殼(去頂隔,蜜炙黃,二兩)
上銼,每服四錢,水煎服。
人參款冬花散,治喘嗽久不已者。
人參(去蘆),款冬花(各五錢),知母,貝母,半夏(各三錢),粟殼(炒黃,一兩)
上㕮咀,每服八錢,水一盞半、烏梅一個煎八分,食後、臨臥溫服。
人參湯,治遠年嗽。
麻黃(去節),杏仁(去皮尖),紫菀(各一兩),阿膠(七錢),陳皮,桑白皮,五味子,粟殼(制,各五錢),人參,甘草(炙,各四錢),麥冬(去心,三錢)
上㕮咀,每服一兩,水煎,食後溫服。
人參紫菀湯,治肺氣不調,咳嗽喘急,久不愈者。
人參,紫菀,甘草(各二錢),五味子,桂枝(各二錢半),款冬花,杏仁(各半兩),縮砂,罌粟殼(去穰,姜炒制,各一兩)
上㕮咀,每服四錢,加生薑五片、烏梅二枚,水煎服。
一方,治諸般嗽不已。
人參,陳皮(去白),桔梗,杏仁(去皮尖;炒,),五味子,木香,石膏,粟殼(制),烏梅,甘草(炙)
上㕮咀,每服八錢,齏水二盞煎八分,食後溫服。
人參理肺散,治喘嗽不止。
麻黃(去節,炒黃),當歸,木香(各一兩),人參(二兩),杏仁(麵炒),米殼(炒,各三兩)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煎服。
人參清肺湯,治肺胃虛熱,咳嗽喘急,坐臥不安,並治久年勞嗽,唾血腥臭。
人參,阿膠(炒),杏仁(炒,去皮尖),地骨皮,知母,烏梅(去核),桑白皮,甘草(炙),罌粟殼(去蒂蓋,蜜炙,各等分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加生薑、棗子各一枚,水煎,食後溫服。
貝母散,治咳嗽多日不愈。
貝母(去心),桑白皮,五味子,甘草(炙,各半兩),知母(一錢半),款冬花(二兩),杏仁(去皮尖,三兩)
上㕮咀,每服一兩,加生薑三片水煎,食後溫服。或煉蜜丸如龍眼大,臨臥噙化。
貝母湯,治嗽久不瘥。
貝母(去心,薑製),陳皮(去白),半夏,柴胡,乾薑(生用),桂心,五味子(各一兩),黃芩,桑白皮(各半兩),木香,甘草(各二錢半)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,加杏仁七個去皮尖、生薑七片,水煎,去渣,熱服。有姓蔣者,其妻積年嗽,制此方授之,一服瘥。以治諸般嗽,悉愈。
人參散,治諸咳嗽喘急,語言不出,年久者四五服,近日者三四服,神效。
人參,知母,貝母,半夏,杏仁,馬兜鈴(去皮用肉),麻黃(不去節,各半兩),天仙藤(二兩)
上㕮咀,每服八錢,水二盞、烏梅一個、蜜一匙煎至八分,去渣,溫服,食後、臨臥服。忌酒、醋、雞、面、咸、酸、生冷。
白話文:
治久嗽方
九仙丸:治療各種久咳,是攻其虛弱、使其恢復的藥方。 配方:人參、款冬花、桑白皮、桔梗、五味子、阿膠、烏梅(各一兩),貝母(去心,五錢),麥芽殼(去頂隔,蜜炙黃,二兩)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水煎服。
人參款冬花散:治療久咳不止、喘息的藥方。配方:人參(去蘆)、款冬花(各五錢),知母、貝母、半夏(各三錢),麥芽殼(炒黃,一兩)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八錢,加水一盞半、烏梅一個,煎至八分,飯後、睡前溫服。
人參湯:治療多年咳嗽的藥方。配方:麻黃(去節)、杏仁(去皮尖)、紫菀(各一兩),阿膠(七錢),陳皮、桑白皮、五味子、麥芽殼(制,各五錢),人參、甘草(炙,各四錢),麥冬(去心,三錢)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兩,水煎,飯後溫服。
人參紫菀湯:治療肺氣失調、咳嗽喘息、久治不愈的藥方。配方:人參、紫菀、甘草(各二錢),五味子、桂枝(各二錢半),款冬花、杏仁(各半兩),縮砂仁、罌粟殼(去穰,薑炒制,各一兩)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加生薑五片、烏梅二枚,水煎服。
一方:治療各種久咳不止的藥方。配方:人參、陳皮(去白)、桔梗、杏仁(去皮尖,炒)、五味子、木香、石膏、麥芽殼(制)、烏梅、甘草(炙)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八錢,加水二盞煎至八分,飯後溫服。
人參理肺散:治療喘咳不止的藥方。配方:麻黃(去節,炒黃)、當歸、木香(各一兩),人參(二兩),杏仁(麵炒)、麥芽殼(炒,各三兩)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水煎服。
人參清肺湯:治療肺胃虛熱、咳嗽喘息、坐臥不安,以及多年勞累引起的咳嗽、咳血腥臭的藥方。配方:人參、阿膠(炒)、杏仁(炒,去皮尖)、地骨皮、知母、烏梅(去核)、桑白皮、甘草(炙)、罌粟殼(去蒂蓋,蜜炙,各等分)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生薑、棗子各一枚,水煎,飯後溫服。
貝母散:治療咳嗽多日不愈的藥方。配方:貝母(去心)、桑白皮、五味子、甘草(炙,各半兩),知母(一錢半),款冬花(二兩),杏仁(去皮尖,三兩)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兩,加生薑三片水煎,飯後溫服。或煉蜜丸如龍眼大,睡前含服至溶化。
貝母湯:治療久咳不癒的藥方。配方:貝母(去心,薑製)、陳皮(去白)、半夏、柴胡、乾薑(生用)、桂心、五味子(各一兩),黃芩、桑白皮(各半兩),木香、甘草(各二錢半)。用法: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錢,加杏仁七個(去皮尖)、生薑七片,水煎,去渣,熱服。
人參散:治療各種咳嗽喘息、說話困難的藥方,久病者服用四五次,近期者服用三四次,效果顯著。配方:人參、知母、貝母、半夏、杏仁、馬兜鈴(去皮用肉)、麻黃(不去節,各半兩),天仙藤(二兩)。用法: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八錢,加水二盞、烏梅一個、蜂蜜一匙,煎至八分,去渣,溫服,飯後、睡前服用。忌酒、醋、雞肉、麵食、鹹、酸、生冷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