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百零四 (2)
卷一百零四 (2)
1. 脈法
左寸脈浮緩,為傷風,鼻塞鼻流清涕。右寸脈浮洪而數,為鼻衄鼻齇。
白話文:
左手心脈跳動輕飄且緩慢,可能是感冒風邪導致的症狀,表現爲鼻子堵塞或流出清水樣鼻涕;右手心跳快速、有力且在表層,可能是因爲鼻出血或者鼻炎引起的症狀。
2. 治鼻塞方
通竅湯,治肺感風寒,鼻塞聲重,流涕。
防風,羌活,藁本,升麻,乾葛,川芎,蒼朮(各一錢),白芷(五分),麻黃,川椒,細辛,甘草(各三分)
上銼一劑,加生薑三片、蔥白一根,同煎熱服。
白話文:
通竅湯
功效: 治療肺部感受風寒,鼻塞聲音沉重,流鼻涕等症狀。
藥材:
- 防風、羌活、藁本、升麻、乾葛、川芎、蒼朮(各一錢)
- 白芷(五分)
- 麻黃、川椒、細辛、甘草(各三分)
用法:
- 將所有藥材切碎,共為一劑。
- 加入生薑三片、蔥白一根,一同煎煮至沸騰。
- 熱服。
麗澤通氣湯,治鼻不聞香臭。
黃耆(一錢六分),蒼朮(一錢二分),羌活,獨活,防風,升麻,葛根,白芷,甘草(炙,各八分),麻黃(存節,冬加之),川椒(各四分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生薑三片、棗二枚、蔥白三寸水煎,食遠溫服。忌一切冷物及風寒處坐臥行立。
溫肺湯,治鼻不聞香臭,眼多眵淚。
麻黃(四錢,不去節),升麻,黃耆(各二錢),羌活,防風,葛根,甘草(炙,各一錢),丁香(二分)
白話文:
「麗澤通氣湯」用來治療鼻子聞不到香臭。
黃芪(一錢六分),蒼朮(一錢二分),羌活,獨活,防風,升麻,葛根,白芷,甘草(炙,各八分),麻黃(留節,冬天加用),川椒(各四分)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生薑三片、紅棗兩枚、蔥白三寸加水煎煮,飯後溫服。忌食一切冷物,以及在風寒處坐臥行走。
「溫肺湯」用來治療鼻子聞不到香臭,眼睛分泌過多眼屎和淚水。
麻黃(四錢,不需去節),升麻,黃芪(各二錢),羌活,防風,葛根,甘草(炙,各一錢),丁香(二分)
上為粗末,分二服,每服水二盞、蔥白二莖煎至一盞,去渣,稍熱食遠服。
禦寒湯,治寒氣風邪,傷於皮毛,令人鼻塞咳嗽上喘。
黃耆(一錢),蒼朮(七分),人參,升麻,陳皮(各五分),防風,白芷,款冬花,佛耳草,甘草(炙,各三分),羌活,黃柏,黃連(各二分)
上作一服,水煎,稍熱食遠服。
溫衛湯,治鼻不聞香臭,目中溜火,氣寒血熱,冷淚多,臍下冷,陰汗,足痿弱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粗末,分成兩份,每份用兩盞水,加入兩根蔥白,煎煮至一盞,去除藥渣,稍微加熱後趁熱服用,距離飯食時間要遠一些。
禦寒湯用於治療寒氣風邪侵襲,傷及皮毛,導致鼻塞咳嗽上氣喘。
黃耆一錢,蒼朮七分,人參、升麻、陳皮各五分,防風、白芷、款冬花、佛耳草、甘草(炙)各三分,羌活、黃柏、黃連各二分。
以上藥材製成一劑,用水煎煮,稍微加熱後趁熱服用,距離飯食時間要遠一些。
溫衛湯用於治療鼻腔失去嗅覺,眼睛有火氣,氣虛血熱,眼淚多且冰冷,肚臍下冰冷,陰汗出,雙腿軟弱無力。
黃耆,蒼朮,升麻,柴胡,羌活,知母,當歸身(各一錢),人參,甘草,白芷,防風,黃柏,澤瀉(各五分),陳皮,青皮,木香,黃連(各三分)
上㕮咀作一服,水煎,食遠日晴明服之。
防風湯,治鼻塞不聞香臭。
防風(半兩),升麻(一兩),麻黃(七錢半),木通(一兩二錢半),梔子(七枚),石膏(研,三兩),官桂(五錢)
白話文:
黃耆、蒼朮、升麻、柴胡、羌活、知母、當歸各一錢,人參、甘草、白芷、防風、黃柏、澤瀉各五分,陳皮、青皮、木香、黃連各三分,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做成一劑,用水煎煮,飯後晴朗的天氣服用。
此方名為防風湯,主治鼻塞,聞不到香臭氣味。
防風半兩,升麻一兩,麻黃七錢半,木通一兩二錢半,梔子七枚,石膏研磨成粉末三兩,官桂五錢。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煎,食後溫服,日再。
羌活散,治腦有鬱熱,遇寒鼻塞。
羌活,麻黃(去根節),前胡,白茯苓,川芎,黃芩,蔓荊子,枳殼(麩炒),細辛,防風,石膏,菊花,甘草(各等分)
上㕮咀,每服一兩,生薑四片、薄荷三葉水煎,溫服。
人參湯,治肺氣上攻,鼻塞不通。
白話文:
取藥材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煎煮,飯後溫熱服用,每天服用兩次。這個藥方叫做羌活散,用於治療頭部鬱熱、遇寒鼻塞。
羌活散的藥材包括:羌活、麻黃(去根節)、前胡、白茯苓、川芎、黃芩、蔓荊子、枳殼(麩炒)、細辛、防風、石膏、菊花、甘草,各取等量。
取藥材,每次服用一兩,加入生薑四片、薄荷三葉,用水煎煮,溫熱服用。這個藥方叫做人參湯,用於治療肺氣上攻、鼻塞不通。
人參,茯苓,黃芩,陳皮(去白),羌活,麻黃(去根節),蜀椒(去目及閉口者,炒去汗,各一錢半)
上作一服,水煎,食後服。
增損通聖散,治肺氣不和,鼻塞不利。
鼠黏子,桔梗,桑白皮,紫菀(各一錢半),荊芥穗(二錢),甘草(生用,七分)
上㕮咀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煎,食後服。
辛荑湯,治肺氣不利,頭目昏眩,鼻塞聲重,咯唾稠黏。
辛夷(去毛),川芎,白芷,甘菊花,前胡,石膏,白朮,陳皮(去白),生地黃,赤茯苓,薄荷(各一兩),甘草(炙,二兩)
白話文:
增損通聖散可以用人參、茯苓、黃芩、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羌活、麻黃(去除根節)、蜀椒(去除眼睛和閉口的部分,炒去汗水,每味藥一錢半)煎成一劑,飯後服用,可以治療肺氣不和、鼻塞不通。
辛荑湯則是用鼠黏子、桔梗、桑白皮、紫菀(每味藥一錢半)、荊芥穗(二錢)、甘草(生用,七分)加生薑五片煎成一劑,飯後服用,可以治療肺氣不利、頭目昏眩、鼻塞聲音沉重、痰液稠黏。
辛夷(去除毛)、川芎、白芷、甘菊花、前胡、石膏、白朮、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生地黃、赤茯苓、薄荷(每味藥一兩)、甘草(炙,二兩)一起煎服,可以治療肺氣不利,頭目昏眩,鼻塞聲重,咯唾稠黏。
上銼,每服五錢,水煎,食遠服。
犀角散,治肺熱鼻乾,無涕,心神煩悶。
犀角屑,木通,升麻,赤茯苓,黃耆,馬牙硝,杏仁(去皮尖,炒,各半兩),麥門冬(去心,一兩),硃砂(研),龍腦(研),甘草(炙,各一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食後竹葉湯調下。
通關散,治腦風鼻息不通,不聞香臭,或鼻流清涕,多嚏,肩項拘急,頭目昏痛,惡風怯寒。
白話文:
上銼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犀角散,用來治療肺熱鼻乾,沒有鼻涕,心神煩悶。
犀角屑、木通、升麻、赤茯苓、黃耆、馬牙硝、杏仁(去皮尖,炒,各半兩)、麥門冬(去心,一兩)、硃砂(研磨)、龍腦(研磨)、甘草(炙烤,各一分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飯後用竹葉湯調服。
通關散,用來治療腦風鼻息不通,聞不到香味和臭味,或者鼻流清涕,經常打噴嚏,肩頸僵硬,頭昏眼花,怕風怕冷。
白附子(炮),原蠶蛾(瓦上焙黃),益智(去皮),蒺藜(炒去角),薄荷,苦參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溫酒調下,不拘時。
一方,治鼻不聞香臭。
細辛,白芷,防風,羌活,當歸,川芎,半夏,桔梗,陳皮,茯苓(各一錢),薄荷(三錢)
上銼一劑,水煎,食遠服。
蓽澄茄丸,專治鼻塞不通。
蓽澄茄(五錢),薄荷葉(三錢),荊芥穗(一錢半)
白話文:
將白附子(炮製)、原蠶蛾(瓦上焙黃)、益智(去皮)、蒺藜(炒去角)、薄荷、苦參(各一兩)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溫酒調服,不限時間。此方用於治療鼻不聞香臭。
另外,將細辛、白芷、防風、羌活、當歸、川芎、半夏、桔梗、陳皮、茯苓(各一錢)和薄荷(三錢)切碎,煎煮服用,飯後食用。
蓽澄茄丸專治鼻塞不通,以蓽澄茄(五錢)、薄荷葉(三錢)、荊芥穗(一錢半)製成。
上為末,煉蜜丸如芡實大,每服一丸,噙化,津嚥下。
菖蒲散,治鼻內窒塞不通,不得喘息。
菖蒲,皂角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用一錢,綿裹塞鼻中,仰臥少時。
通草散,治鼻齆,氣息不通,不聞香臭,並鼻瘜肉。
木通,細辛,附子(各等分)
上為末,蜜和,綿裹少許,納鼻中。
透天丸,治鼻孔壅塞,不聞香臭,久不愈者。
雄黃,龍腦葉,石菖蒲(各二兩),片腦(二錢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芡實。每次服用一丸,含在口中慢慢融化,將藥液吞下。
菖蒲散用於治療鼻腔阻塞不通,呼吸困難。
將菖蒲、皂角等量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一錢,用棉花包裹塞入鼻孔中,仰臥片刻。
通草散用於治療鼻塞、呼吸不暢、嗅覺失靈,以及鼻息肉。
將木通、細辛、附子等量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調和,用棉花包裹少量,塞入鼻孔中。
透天丸用於治療鼻孔阻塞,嗅覺失靈,久治不愈者。
將雄黃、龍腦葉、石菖蒲各二兩,片腦二錢研磨成細末。
上各另為細末,入片腦同研,蜜丸如雞頭肉大,絹帛包裹紮作紐子,入鼻孔即效。
一方,治鼻不聞香臭,多年者亦治。
用生蔥分作三段,早用蔥白,午用蔥管中截,晚換管末梢一截,塞入鼻中,令透里方效。
一方,治鼻塞不通。
用小薊一把,水二升煮取一升,去渣,分服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與片腦一起混合,用蜂蜜做成如雞頭肉大小的丸子,用絹帛包裹成紐狀,塞入鼻孔即可見效。
另一方法,治多年鼻塞不通,聞不到香臭。
用生蔥分為三段,早上用蔥白,中午用蔥管中段,晚上用蔥管末端,塞入鼻孔,直到藥力透入鼻腔內部才會有效。
另一方法,治鼻塞不通。
用小薊一把,加水兩升煮至一升,去渣,分次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