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八 (6)
卷二十八 (6)
1. 治感冒咳嗽方
丹溪方,治喘嗽遇冬則發,此寒包熱也,解表則熱自除。
枳殼,桔梗,麻黃,防風,陳皮,紫蘇,木通,黃芩
如嚴寒嗽甚,加杏仁,去黃芩。
上切片,水煎服,發散後用二陳湯逐痰。
丹溪方,治感冷則嗽,此膈上有痰。
桔梗,蒼朮,麻黃,木通,茯苓,枳殼,陳皮,半夏,片芩(炒),甘草
上咀片,生薑、水煎服。
加味理中湯,治肺胃俱寒,咳嗽不已。
甘草(炙),半夏(湯泡),茯苓(去皮),乾薑(不炒),白朮,橘紅,細辛,北五味,人參(等分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薑、棗煎,食前服。
單生薑丸,治寒嗽。
生薑切作薄片,焙乾為末,糯米糊丸如芥子大,空心米飲下三十丸。
加味香薷飲,治感暑而嗽。
香薷(三錢),厚朴,白扁豆(炒),五味子(各一錢半)
上銼,水煎服。
辰砂六一散,治暑乘肺,咳則口燥心煩,聲嘶吐沫。
滑石(六兩),甘草(一兩),辰砂(三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新汲水調服。
白朮湯,治感濕而嗽者,身體重痛,或自汗,或小便不利。
白朮(三錢),白茯苓,半夏,橘紅(各二錢),五味子(一錢),甘草(五分)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如小便不利,加澤瀉一錢半。
白話文:
治感冒咳嗽方
第一方:治冬天發作的咳嗽,屬於寒邪包藏裡熱。疏散表邪,裡熱自然消除。藥材包括枳殼、桔梗、麻黃、防風、陳皮、紫蘇、木通、黃芩。如果寒邪很重,咳嗽厲害,可以加杏仁,去掉黃芩。藥材切片,水煎服,發汗後再用二陳湯化痰。
第二方:治受寒引起的咳嗽,這是由於膈上痰濕阻塞。藥材包括桔梗、蒼朮、麻黃、木通、茯苓、枳殼、陳皮、半夏、炒黃芩、甘草。藥材研磨成片,用生薑水煎服。
第三方:治肺胃俱寒,咳嗽不止。藥材包括炙甘草、湯泡半夏、去皮茯苓、乾薑、白朮、橘紅、細辛、北五味子、人參(等量)。藥材研磨成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薑棗水煎服,飯前服用。
第四方:治寒邪引起的咳嗽。將生薑切成薄片,焙乾研磨成粉,用糯米糊做成如芥子大小的藥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三十丸。
第五方:治中暑引起的咳嗽。藥材包括香薷(三錢)、厚朴、炒白扁豆、五味子(各一錢半)。藥材切碎,水煎服。
第六方:治暑熱侵犯肺部,咳嗽時口乾心煩,聲音嘶啞,吐白沫。藥材包括滑石(六兩)、甘草(一兩)、辰砂(三錢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新汲取的水調服。
第七方:治濕邪引起的咳嗽,伴隨身體沉重疼痛,或自汗,或小便不利。藥材包括白朮(三錢)、白茯苓、半夏、橘紅(各二錢)、五味子(一錢)、甘草(五分)。藥材切碎,加三片生薑,水煎服。如果小便不利,可以加澤瀉一錢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