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八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八 (4)

1. 治感冒咳嗽方

加味二陳湯,治感冒風寒咳嗽。

陳皮(去白),半夏(制),茯苓,紫蘇,麻黃,杏仁(各一錢),桔梗(七分),甘草(炙,三分)
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
寧嗽化痰湯,治感冒風寒咳嗽。

紫蘇(一錢二分),陳皮,半夏,茯苓,枳殼(麩炒),桔梗,前胡,乾葛,麻黃(冬月倍,夏月減),杏仁(炒,去皮尖),桑白皮(各一錢),甘草(四分)
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,食遠熱服。

清肺飲,治時氣咳嗽。

紫蘇葉,陳皮,白茯苓,前胡,杏仁,香附,山梔仁(炒,各一錢),桔梗,桑白皮(各一錢半),枳實(七分),黃連(三分),甘草(二分)

上銼,加生薑、蔥白,水煎,食後熱服。

三拗湯,治感冒風邪寒冷,鼻塞聲重,語音不出,咳嗽多痰,胸滿,短氣喘急。

麻黃(不去節),杏仁(不去皮尖),甘草(生,各等分)

上銼,每服五錢,加生薑三片,水煎,溫服。加荊芥、桔梗,名五拗湯。一方用半夏、枳實。如風寒鬱熱夜咳者,加知母、黃芩;咽痛甚者,煎成加朴硝少許。

華蓋散,治肺受風寒,咳嗽痰壅。

紫蘇子(炒),赤茯苓(去皮),陳皮(去白),桑白皮,杏仁(去皮尖,炒),麻黃(去根節,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上作一服,生薑三片水煎,食後溫服。

金沸草散,治肺經受風,頭目昏疼,咳嗽聲重,涕唾稠黏。

荊芥穗(一錢),麻黃,前胡(各一錢半),旋覆花(一錢二分),赤芍藥,半夏,甘草(炙,各七分)

上銼,加生薑三片、棗一枚,水煎,食遠服。

紫蘇飲,治肺感風寒咳嗽。

紫蘇,麻黃,杏仁,桑白皮,青皮,五味子,甘草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煎七分,溫服。一方加半夏、陳皮、人參、生薑,煎服。

參蘇飲,治外感風寒,咳嗽氣逆,血蘊上焦,發熱氣促,或咳血衄血,咳嗽不止。

人參,紫蘇葉,半夏(薑汁拌炒),陳皮(去白),茯苓,桔梗,枳殼(麩炒),前胡,葛根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
杏參飲,治嗽。

杏仁,人參,款冬花,麻黃,前胡,柴胡,桑白皮,桔梗,半夏,五味子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生薑五片水煎,通口服。

杏蘇飲,治上氣喘嗽,面目浮腫。

柴蘇葉(七分),大腹皮,五味子,烏梅肉,杏仁泥(各五分),陳皮,桔梗,麻黃(去根節),桑白皮(蜜炙),阿膠珠(各二分半),紫菀茸(三分半),甘草(炙,二分)

上銼,加生薑五片,水煎,溫服。

易簡杏子湯,治一切咳嗽,不問外感風寒,內傷生冷,及痰飲停積,悉皆治之。

杏仁(去皮尖,炒),人參,茯苓,細辛,半夏,官桂,乾薑,芍藥,五味子,甘草(炙,各等分)

白話文:

治感冒咳嗽方

加味二陳湯: 治療感冒風寒咳嗽。藥材:陳皮(去白)、半夏(制)、茯苓、紫蘇、麻黃、杏仁(各一錢)、桔梗(七分)、甘草(炙,三分)。將藥材研磨後,加入三片生薑,水煎服。

寧嗽化痰湯: 治療感冒風寒咳嗽。藥材:紫蘇(一錢二分)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枳殼(麩炒)、桔梗、前胡、乾葛、麻黃(冬月加倍,夏月減量)、杏仁(炒,去皮尖)、桑白皮(各一錢)、甘草(四分)。將藥材研磨後,加入三片生薑,水煎,飯後溫服。

清肺飲: 治療季節性咳嗽。藥材:紫蘇葉、陳皮、白茯苓、前胡、杏仁、香附、山梔仁(炒,各一錢)、桔梗、桑白皮(各一錢半)、枳實(七分)、黃連(三分)、甘草(二分)。將藥材研磨後,加入生薑、蔥白,水煎,飯後溫服。

三拗湯: 治療感冒風邪寒冷,鼻塞聲重,聲音嘶啞,咳嗽痰多,胸悶,呼吸急促。藥材:麻黃(不去節)、杏仁(不去皮尖)、甘草(生,各等分)。將藥材研磨後,每服五錢,加入三片生薑,水煎,溫服。加荊芥、桔梗,則名為五拗湯。另一方使用半夏、枳實。若為風寒鬱熱導致夜咳者,加知母、黃芩;咽喉疼痛嚴重者,煎好後加入少量朴硝。

華蓋散: 治療肺部受風寒,咳嗽痰多。藥材:紫蘇子(炒)、赤茯苓(去皮)、陳皮(去白)、桑白皮、杏仁(去皮尖,炒)、麻黃(去根節,各一錢)、甘草(炙,五分)。將藥材研磨後,加入三片生薑水煎,飯後溫服。

金沸草散: 治療肺經受風,頭痛頭暈,咳嗽聲音嘶啞,鼻涕唾液稠黏。藥材:荊芥穗(一錢)、麻黃、前胡(各一錢半)、旋覆花(一錢二分)、赤芍藥、半夏、甘草(炙,各七分)。將藥材研磨後,加入三片生薑、一枚大棗,水煎,飯後服。

紫蘇飲: 治療肺部感受風寒咳嗽。藥材:紫蘇、麻黃、杏仁、桑白皮、青皮、五味子、甘草(各等分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服二錢,用一盞水煎至七分,溫服。另一方加半夏、陳皮、人參、生薑,煎服。

參蘇飲: 治療外感風寒,咳嗽氣逆,血瘀上焦,發熱氣促,或咳血鼻出血,咳嗽不止。藥材:人參、紫蘇葉、半夏(薑汁拌炒)、陳皮(去白)、茯苓、桔梗、枳殼(麩炒)、前胡、葛根(各一錢)、甘草(炙,五分)。將藥材研磨後,加入三片生薑,水煎服。

杏參飲: 治療咳嗽。藥材:杏仁、人參、款冬花、麻黃、前胡、柴胡、桑白皮、桔梗、半夏、五味子(各等分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服三錢,用五片生薑水煎,服用。

杏蘇飲: 治療上氣喘咳,面部浮腫。藥材:柴蘇葉(七分)、大腹皮、五味子、烏梅肉、杏仁泥(各五分)、陳皮、桔梗、麻黃(去根節)、桑白皮(蜜炙)、阿膠珠(各二分半)、紫菀茸(三分半)、甘草(炙,二分)。將藥材研磨後,加入五片生薑,水煎,溫服。

易簡杏子湯: 治療各種咳嗽,不論是外感風寒、內傷生冷,以及痰飲停積,皆可使用。藥材:杏仁(去皮尖,炒)、人參、茯苓、細辛、半夏、官桂、乾薑、芍藥、五味子、甘草(炙,各等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