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 (5)
卷五 (5)
1. 論
治嗽,灸天突、肺俞二穴,大瀉肺氣。肺俞穴在三柱骨下兩旁各一寸五分。
一人患咳嗽,惡風寒,口燥干,心微痛,胸脅痞滿,脈浮緊而數,左大於右。蓋表盛裡虛,聞其素嗜酒肉,有積後因行房,涉寒冒雨,又忍飢,繼以飽食。先用人參四錢、麻黃連根節一錢半(或云:此丹溪神方),與二三帖,嗽止寒除後,改用厚朴、枳實、青皮、陳皮、瓜蔞仁、半夏為丸,與二十帖,用人參湯下,痞滿亦散而愈。
一人患乾咳嗽,聲啞。用人參、橘紅各一錢半,白朮二錢,半夏曲一錢,茯苓、桑白皮、天門冬各七分,甘草、青皮各三分,服五帖後,去青皮,再加五味二十粒,知母、地骨皮、瓜蔞子、桔梗各五分,作一帖,入姜煎,夏加黃芩五分,仍與四物湯,入童便、竹瀝、薑汁並炒黃柏,二藥晝夜相間服,兩月聲出而愈。
一人夜嗽多,脈大而浮。三拗湯加知母、黃芩,生薑煎。
白話文:
治療咳嗽,可以針灸天突穴和兩邊的肺俞穴,這樣能大幅瀉掉肺部的氣。肺俞穴在第三個脊椎骨下,左右兩旁各一寸五分的位置。
有個人患了咳嗽,怕風怕冷,口乾舌燥,心臟有點痛,胸部和肋骨覺得脹滿不舒服,脈象是浮在表面而且繃緊又跳得快,左邊的脈比右邊大。這應該是外表症狀很嚴重,但身體裡面卻很虛弱。打聽之下,知道他平常喜歡喝酒吃肉,身體裡有積食,後來又因為行房事、淋雨受寒、忍著肚子餓,接著又暴飲暴食。所以,先用了人參四錢、帶根節的麻黃一錢半(有人說是朱丹溪的妙方),開了兩三帖藥,咳嗽就停止、寒氣也消除了。之後改用厚朴、枳實、青皮、陳皮、瓜蔞仁、半夏做成藥丸,給他吃了二十帖,用人參湯送服,脹滿的感覺也消散而痊癒了。
另一個人患了乾咳,聲音沙啞。用了人參、橘紅各一錢半,白朮二錢,半夏曲一錢,茯苓、桑白皮、天門冬各七分,甘草、青皮各三分,吃了五帖藥後,去掉青皮,再加入五味子二十粒,知母、地骨皮、瓜蔞子、桔梗各五分,做成一帖,加薑一起煎煮,夏天加黃芩五分,仍然搭配四物湯,加入童子小便、竹瀝、薑汁,還有炒過的黃柏,這兩種藥白天晚上交替服用,兩個月後聲音就恢復了。
還有一個人是晚上咳嗽比較嚴重,脈象大而且浮在表面。用三拗湯再加知母、黃芩,用生薑煎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