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2)

1. 論治濕分內外上下

準繩,云:濕有天之濕,霧露雨是也。天本乎氣,故先中表之榮衛。有地之濕,水泥是也。地本乎形,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。有飲食之濕,酒水乳酪之類是也,胃為水穀之海,故傷於脾胃。有汗液之濕,汗液亦氣也,止感於外。有人氣之濕,太陰濕土之所化也,乃動於中。治天之濕,當同司天法。濕上甚而熱者,平以苦溫,佐以甘辛,以汗為效而止。如《金匱要略》諸條之謂風濕相搏,身上疼痛者是也。治地之濕,當同在泉法。濕淫於內,治以苦熱,佐以酸淡,以苦燥之,以淡泄之。治飲食之濕,在中奪之,在上吐之,在下引而竭之。汗液之濕,同司天者治。雖人氣屬太陰脾土所化之濕者,在氣交之分也,與前四治有同有異,何者?土兼四氣,寒熱溫涼,升降浮沉,備在其中。脾胃者,陰陽異位,更實更虛,更逆更從,是故陽盛則木勝,合為風濕。至陽盛則火勝,合為濕熱。陰盛則金勝,合為燥濕。至陰盛則水勝,合為陰濕。為兼四氣,故淫泆上下中外,無處不到。大率在上則病嘔吐,頭重胸滿,在外則身重腫,在下則足脛胕腫,在中則腹脹,中滿痞塞。當分上下中外而治,隨其所兼寒熱溫涼,以為佐使。至若先因乘克,以致脾虛浸漬而成濕者,則先治勝克之邪。或脾胃本自虛而生濕者,則用補虛為主。或鬱熱而成濕者,則以發熱為要。或脾胃之濕,淫泆流於四臟筋骨皮肉血脈之間者,大概濕主乎否塞,以致所受之臟,澀不得通疏,本臟之病,因而發焉。其筋骨皮肉血脈受之,則發為痿痹,緩弱痛重,不任為用。所治之藥,各有所入,能入干此者,不能入於彼。且濕淫為病,《內經》所論,疊出於各篇。本草治濕,亦不一而見。凡切於治功者,便是要藥。今丹溪書乃止歸重蒼朮一味,豈理也哉。

白話文:

所謂濕氣,有來自天上的濕氣,如霧露雨水,因天之氣主宰著人體的表裡,所以先影響到人體的表層和內部的防禦功能。也有來自地上的濕氣,如泥土,因地之形主宰著人體的皮肉筋骨血脈,所以先傷害到人體的皮肉筋骨血脈。還有來自飲食的濕氣,如酒水乳酪等,因胃為水穀之海,所以傷害到脾胃。此外,還有來自汗液的濕氣,汗液也是氣,會影響到身體的表層。最後,還有來自人體本身的濕氣,由太陰濕土轉化而來,會影響到人體的內部。

治療來自天上的濕氣,應遵循司天法。如果濕氣上泛且伴有熱症,可使用苦溫之藥,並輔以甘辛之藥,以發汗止濕。例如《金匱要略》中所提到的風濕相搏,導致身上疼痛的症狀。治療來自地上的濕氣,應遵循在泉法。濕氣浸淫於內,可用苦熱之藥,輔以酸淡之藥,以苦燥之,以淡泄之。治療來自飲食的濕氣,應在中奪之,在上吐之,在下引而竭之。治療來自汗液的濕氣,則同治司天之濕。至於人體本身的濕氣,雖然屬於太陰脾土所化,但它是在氣交之分,治療方法與前四種濕氣有相同也有不同。這是因為土兼具四氣,寒熱溫涼,升降浮沉,都包含其中。脾胃屬於陰陽異位,會時而實時而虛,時而逆時而從,所以陽盛則木勝,合為風濕。至陽盛則火勝,合為濕熱。陰盛則金勝,合為燥濕。至陰盛則水勝,合為陰濕。由於兼具四氣,所以濕氣會淫泆上下中外,無處不到。總之,濕氣在上則會導致嘔吐,頭重胸滿,在外則會導致身重腫,在下則會導致足脛胕腫,在中則會導致腹脹,中滿痞塞。因此,治療時要分上下中外,根據其所兼寒熱溫涼,選擇佐使之藥。

如果濕氣是因為先前的邪氣乘克,導致脾虛浸漬而成的,則應該先治療勝克之邪。如果脾胃本身就虛弱而導致濕氣,則應以補虛為主。如果鬱熱導致濕氣,則應該以發熱為要。如果脾胃的濕氣淫泆流於四臟筋骨皮肉血脈之間,則要了解濕氣主要是阻礙氣血流通,導致所受之臟氣血不通暢,繼而導致本臟的病變。如果筋骨皮肉血脈受到濕氣的影響,則會導致痿痹,肢體酸軟疼痛,無力活動。治療濕氣的藥物,各有其入經,能入某經的藥物,不一定能入其他經。而且濕氣導致的病症,在《內經》中各篇都有論述。本草中治療濕氣的藥物也很多。凡是對治療濕氣有顯著效果的藥物,都是重要的藥物。現在丹溪書只強調蒼朮一味,這不符合道理。

傷濕為病,發熱惡寒,身重自汗,骨節疼痛,小便秘澀,大便多泄,腰腳痹冷,皆因坐臥卑濕,或冒雨露,或著濕衣所致,併除濕湯。具前諸證而腰痛特甚,不可轉側,如纏五六貫重者。濕氣入腎,腎主水,水流濕,從其類也,腎著湯、滲濕湯。小便秘,大便溏,雨淫腹疾故也,五苓散吞戊己丸。

戊己屬土,土剋水,因以得名。五苓散乃濕家要藥,所謂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傷濕而兼感風者,既有前項證,而又惡風不欲去衣被,或額上微汗,或身體微腫,汗漬衣濕,當風坐臥,多有此證。宜除濕湯、桂枝各半帖合服,令微發汗。若大發其汗,則風去濕在。已得汗而發熱不去者,敗毒散加蒼朮一錢,防己半錢。

白話文:

傷風濕就會生病,出現發燒怕冷、身體沉重自汗、關節疼痛、小便排泄困難、大便稀溏、腰腿麻木冰冷等症狀,都是因為長時間坐臥潮濕,或者淋雨受露,或者穿著濕衣服造成的,可以服用除濕湯。如果以上症狀中腰痛特別嚴重,不能翻身,感覺像背負著五六貫重的東西一樣,這是濕氣侵入腎臟,腎臟主水,水性濕潤,所以濕氣就順著性質流入腎臟,可以服用腎著湯或滲濕湯。小便排泄困難,大便稀溏,是因為雨水過多造成的腹瀉,可以服用五苓散並吞服戊己丸。

戊己屬於土,土剋水,因此用土屬性的藥物來治療水濕。五苓散是治療濕氣的要藥,所謂治療濕氣卻不利小便,不是真正的治法。傷風濕同時又感受風寒的,除了上面提到的症狀,還會有怕風不想脫衣服、額頭微微出汗、身體微微腫脹、汗漬浸濕衣服、風吹就感覺不舒服等症狀。這種情況應該服用除濕湯和桂枝各半帖混合服用,讓身體微微出汗。如果大量出汗,風寒就會被驅散,濕氣也會消失。已經出汗了,但發燒沒有退的,可以服用敗毒散,再加蒼朮一錢,防己半錢。

傷濕又兼感寒,有前諸證,但無汗,慘慘煩痛,宜五積散和除濕湯半帖,和五苓散半帖。傷濕而兼感風寒者,汗出身重,惡風喘滿,骨節煩疼,狀如歷節風,臍下連腳,冷痹不能屈伸。所謂風寒濕合而成痹,宜防己黃耆湯,或五痹湯。若因浴出,未解裙衫,身上未乾,忽而熟睡,攻及腎經,外腎腫痛,腰背攣曲,只以五苓散一帖,入真珠少許,下青木香丸,如此三服,臟腑才過,腫消腰直,其痛自止。濕熱相搏者,清熱滲濕湯。

白話文:

如果身體受傷又兼且受寒,有之前提到的症狀,但沒有出汗,感到身體沉重疼痛,可以用五積散和除濕湯各半帖,再加五苓散半帖。如果受傷又兼受風寒,就會出汗,身體沉重,怕風,呼吸困難,關節疼痛,像歷節風一樣,從肚臍以下到腳都疼痛,冷痹導致關節無法彎曲伸展。這種情況是風寒濕三者結合導致的痺症,可以用防己黃芪湯或五痹湯治療。如果因為洗澡後沒有脫衣服,身上未乾就睡覺,寒氣會入侵腎經,導致外腎腫痛,腰背僵硬彎曲,可以用五苓散一帖,加少許真珠,再配合青木香丸,連續服用三次,臟腑就會恢復正常,腫脹消退,腰背伸直,疼痛自然消失。如果濕熱相互搏鬥,可以用清熱滲濕湯治療。

其證肩背沉重疼痛,上熱,胸膈不利,及遍身疼痛者,拈痛湯。酒面乳酪停滯不能運化,而濕自內盛者,除濕散及蒼白二陳湯加消息之藥燥之。有破傷膚,因澡浴,濕氣從瘡口中入,其人昏迷沉重,狀類中濕,名曰破傷濕,宜白朮酒。

丹溪,曰:六氣之內,濕熱為病十居八九。濕有自外入者,有自內得者。陰雨地濕,皆從外入,治宜汗散,久則通疏滲泄之。內濕宜淡滲。濕在上,宜微汗而解。經曰:濕上甚而熱,治以苦溫,佐以甘辛,以汗為效而止也。不欲多汗,故不用麻黃、乾葛等劑。濕在中下,宜利小便,此淡滲治濕也。一云上部濕,蒼朮功烈,下部濕,宜升麻提之。蒼朮治濕,上下部都可用。二陳湯加酒芩、羌活、蒼朮,散風行濕最妙。《局方》用燥劑,為劫濕病也,濕得燥則豁然而收。脾胃受濕,沉困無力,怠惰好臥。去濕痰,須用白朮。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濕熱,宜蒼朮、茯苓、滑石。凡肥白人沉困怠惰,是氣虛,宜二朮、人參、半夏、草果、厚朴、芍藥。凡黑瘦而沉困怠惰者是熱,宜白朮、黃芩。風濕相搏,一身盡痛,用黃耆防己湯。若濕盛氣實者,以神佑丸、舟車丸下之。氣虛者,桑皮、茯苓、人參、葶藶、木香之類。如風濕身痛,微腫惡風,宜杏仁湯。

白話文:

如果患者出現肩背沉重疼痛、上半身發熱、胸悶氣短,以及全身疼痛的症狀,可以用拈痛湯治療。如果患者是因為飲酒、吃乳酪導致食物停滯,無法消化,並且體內濕氣過盛,可以用除濕散加上二陳湯,並加入一些燥濕的藥物來治療。如果患者是因外傷破損皮膚,在洗澡時濕氣從傷口進入體內,導致昏迷沉重,症狀類似濕邪入侵,稱為破傷濕,可以用白朮酒治療。

丹溪先生說,六氣之中,濕熱致病佔了八九成。濕氣有從外部侵入的,也有從體內產生的。陰雨天氣、潮濕環境都會導致濕氣從外部侵入,治療應該以發汗散濕為主,時間久了,再用通利水道、滲濕泄熱的方法。內濕則宜用淡滲的方法治療。濕氣在上半身,可以用微微發汗的方式來解。經書上說,濕氣在上半身嚴重,並且伴有發熱,可以用苦寒藥物,佐以甘辛藥物,以發汗解表的方式來治療。不應該過度發汗,所以不用麻黃、乾葛等藥物。濕氣在下半身,應該利尿排濕,這就是淡滲治療濕氣的方法。也有人說,上半身的濕氣可以用蒼朮治療,因為蒼朮藥性強勁;下半身的濕氣可以用升麻來提舉濕氣。蒼朮治療濕氣,上下半身都適用。二陳湯加上酒芩、羌活、蒼朮,散風行濕的效果最佳。《局方》裡用燥濕藥物,目的是為了劫除濕氣,濕氣遇到燥氣就會立即消散。脾胃受濕,就會出現沉重、乏力、懶惰、嗜睡的症狀。要去除濕痰,必須用白朮。凡是體型肥胖,並且出現沉重、乏力、懶惰的症狀,就是濕熱,可以用蒼朮、茯苓、滑石治療。凡是體型肥胖,膚色白皙,並且出現沉重、乏力、懶惰的症狀,是氣虛,可以用二朮、人參、半夏、草果、厚朴、芍藥治療。凡是體型瘦弱,膚色黝黑,並且出現沉重、乏力、懶惰的症狀,是熱證,可以用白朮、黃芩治療。風濕互相搏結,導致全身疼痛,可以用黃耆防己湯治療。如果濕氣盛而氣血實者,可以用神佑丸、舟車丸來瀉下濕氣。氣虛者,可以用桑皮、茯苓、人參、葶藶、木香等藥物治療。如果風濕導致身體疼痛、輕微腫脹、怕風,可以用杏仁湯治療。

李氏,曰:風寒暑暴傷,人便覺濕氣熏襲,人多不覺有自外入者,長夏鬱熱,山澤蒸氣,冒雨行濕,汗透沾衣,多腰腳腫痛。有自內得者,生冷麵酒滯脾,生濕鬱熱,多肚腹腫脹。西北人多內濕,東南人多外濕。又分上中下,濕在上,宜微汗。在中下,宜利二便或升提。濕初入,身沉重,多困倦,或肢節痛,或一身盡痛,甚則濕聚為痰,昏不知人,為直視,為鄭聲。上熏喘嗽,茯苓湯。首如蒙者,單蒼朮膏妙。著脾則浮黃腫滿,或臍下硬,退黃丸。如大便泄,朮附湯、三白湯、滲濕湯。濕,下先受之,著腎,故腰腳攣痛,獨活寄生湯、當歸拈痛湯、腎著湯、青娥丸。治外濕,當微汗通經絡,有汗,防己黃耆湯或羌活勝濕湯;無汗者,五苓散加蒼朮通經絡、神仙飛步丹、乳香黑虎丹。治內濕,當滲小便,利大便,滲劑五苓散。黃,加茵陳一倍;身痛,加羌活一倍;濕盛膨脹者,又當以車前、木通、葶藶,利水行氣為君,而以參、朮、茯苓為佐,或以二術為君,而以利水藥為佐。濕鬱肢脹,或遍身浮腫者,皆自內而出也,量虛實利之。如不利者,退黃丸妙。單中濕,用除濕湯。兼風,合桂枝湯,或防風湯、敗毒散;兼寒,合五積散,或姜附湯;兼暑,合五苓散。大抵百病兼風,則必惡風有汗,眩暈,兼寒則必惡寒無汗,或攣痛,兼暑則必面垢煩渴,兼濕則必腫滿沉倦。四氣互相兼併,惟寒濕濕熱為病尤多。以尿赤有渴為濕熱,以便清不渴為寒濕。昔有專用五積散治寒濕,防風通聖散治濕熱,宜哉。內外濕熱,通用燥脾並升散。燥脾、枳朮丸、大安丸、單蒼朮丸。除濕,通用二陳湯,或平胃散,加桑白皮為主。濕在上焦,加羌活、蒼朮;微汗,有熱,加黃芩;中焦濕,加豬苓、澤瀉滲利;熱,加黃連;下焦濕,加升麻、防風升提,熱加防己、黃柏、龍膽草。肥人多濕,加蒼朮、滑石;瘦人多熱,加黃芩、芍藥。沉困,加參、術,又四制蒼柏丸,三精丸。元氣實而濕熱甚者,導水丸,或除濕丹、舟車丸。

白話文:

李氏論濕

李氏說:風寒暑暴侵襲人體,人便會感覺到濕氣的侵襲。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濕氣是從體外侵入的。長夏時節,天氣炎熱,山澤蒸騰濕氣,冒雨行走,汗濕衣物,容易導致腰腳腫痛。

濕氣也有從體內產生的,生冷麵食、酒類傷脾胃,產生濕氣,導致脾胃鬱熱,多表現為肚腹腫脹。西北人多內濕,東南人多外濕。

濕氣又可以分為上中下三焦。濕在上焦,宜用微汗法治療。濕在中下焦,宜用利二便或升提法治療。

濕氣初入人體,身體沉重,容易困倦,或四肢關節疼痛,甚至全身疼痛。嚴重者,濕氣凝聚成痰,昏迷不醒,出現直視、鄭聲等症狀。

濕氣上熏,導致喘咳,可用茯苓湯治療。頭部如蒙蒙發熱,單用蒼朮膏效果最佳。

濕氣著脾,則會出現黃疸、腹脹或臍下硬塊,可用退黃丸治療。如伴有大便泄瀉,可用朮附湯、三白湯或滲濕湯治療。

濕氣下先受之,著腎,則會導致腰腳攣痛,可用獨活寄生湯、當歸拈痛湯、腎著湯或青娥丸治療。

治療外濕,宜用微汗法通經絡。有汗者,可用防己黃耆湯或羌活勝濕湯。無汗者,可用五苓散加蒼朮通經絡,或神仙飛步丹、乳香黑虎丹治療。

治療內濕,宜用滲小便,利大便的方法。可用五苓散作為滲濕劑。黃疸加茵陳一倍;身痛加羌活一倍;濕氣盛而膨脹者,可用車前、木通、葶藶利水行氣為君藥,參、朮、茯苓為佐藥,或用二術為君藥,利水藥為佐藥治療。

濕氣鬱結導致肢體腫脹,或全身浮腫者,皆是內濕外出的表現,需要根據虛實情況利水消腫。如利水效果不佳,退黃丸效果最佳。

單純的中焦濕氣,可用除濕湯治療。兼風者,合用桂枝湯,或防風湯、敗毒散;兼寒者,合用五積散,或姜附湯;兼暑者,合用五苓散。

大抵百病兼風,必惡風有汗,頭暈眼花;兼寒,必惡寒無汗,或肢體攣痛;兼暑,必面垢煩渴;兼濕,必腫滿沉倦。

四氣互相兼併,以寒濕和濕熱為病最多。尿赤有渴為濕熱,便清不渴為寒濕。古人專用五積散治療寒濕,防風通聖散治療濕熱,的確是恰當的。

內外濕熱,通用燥脾並升散法。燥脾可用枳朮丸、大安丸、單蒼朮丸治療。除濕通用二陳湯,或平胃散加桑白皮為主。

濕在上焦,加羌活、蒼朮;微汗有熱,加黃芩;中焦濕,加豬苓、澤瀉滲利;熱,加黃連;下焦濕,加升麻、防風升提,熱加防己、黃柏、龍膽草。

肥人多濕,加蒼朮、滑石;瘦人多熱,加黃芩、芍藥。沉困,加參、術,又可用四制蒼柏丸、三精丸治療。

元氣實而濕熱甚者,可用導水丸,或除濕丹、舟車丸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