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 (1)
卷四 (1)
1. 論濕為諸證
經,云:諸濕腫滿,皆屬脾土。濕勝則濡瀉,地之濕氣,感則害人皮肉筋脈。
原病式,曰:諸痙強直,積飲痞膈,中滿霍亂,吐下,體重跗腫,肉如泥,按之不起,皆屬於濕。(跗,音膚,足背也)
統旨,云:風寒暑濕,皆能中人。惟濕氣積久,留滯關節,久而能病,非如風寒暑之暴。中濕之證,關節痛重,浮腫喘滿,䐜脹煩悶,昏不知人。其脈必沉而緩,或沉而微細,宜除濕湯、白朮酒。
白話文:
經書上說,各種濕腫滿脹,都屬於脾土的病變。濕氣過盛就會導致流泄,地上的濕氣侵入人體,就會傷害皮肉筋脈。
原病式記載,各種抽搐僵直、積聚水飲導致胸悶、腹脹、霍亂、嘔吐、腹瀉、身體沉重、足背腫脹、肉體像泥巴一樣,按壓下去沒有彈性,這些都是濕氣造成的。
統旨中提到,風寒暑濕都能侵入人體,但濕氣積聚久了,停留在關節處,慢慢就會造成病症,不像風寒暑氣那樣突然發作。中濕的症狀是關節疼痛沉重、浮腫喘滿、腹脹煩悶、昏迷不醒。脈象一定沉而緩,或沉而微弱,應該使用除濕湯、白朮酒治療。
2. 論濕為痿為痹為痛為腫所挾寒熱不同
經,曰:因於濕,首如裹,濕熱不攘,大筋緛短,小筋弛長。緛短為拘,弛長為痿。因於氣為腫,四維相代,陽氣乃竭。(裹者,若以物蒙裹也。攘,退也)
蔭按:宗厚發丹溪曰:濕者,土之濁氣,首為諸陽之會,其位高,其氣清,其體虛,故聰明系焉。濁氣熏蒸,清道不通,沉重不利,似乎有物蒙之。失而不治,濕鬱為熱,熱留不去,大筋緛短者,熱傷血,不能養筋,故為拘攣。小筋弛長者,濕傷筋,不能束骨,故為痿弱。因於濕,首如裹,各三字為句,濕熱不攘以下,各四字為句,文整而意明。
第四章,因於氣為腫,下文不敘,恐有脫簡。然王注曰:素常氣疾,濕熱加之,氣濕熱爭,故為腫也。邪氣漸盛,正氣漸微,陽氣衰少,致邪代正,氣不宣通,故四維發腫。諸陽受氣於四肢也,但今人見膝間關節腫疼,全以為風治者,多誤矣。
白話文:
經書上說:因為濕氣,頭部會像被東西蒙住一樣,濕熱不退,大筋就會縮短,小筋就會鬆弛延長。縮短就會導致拘攣,鬆弛延長就會導致痿弱。因為氣引起的腫脹,四肢會交替腫脹,陽氣就會耗竭。(裹,指像用東西包裹起來一樣。攘,指退去)
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也。濕氣勝者,為著痹也。其多汗而濡者,陽氣少,陰氣盛也。傷於寒濕,肌膚盡痛,名曰肌痹。
蔭又按:濕證挾寒,內甚則腹痛下利,外甚則四肢沉重疼痛,或肌肉濡潰,痹而不仁也。挾風,多外甚而身重痛,汗出。挾熱內甚則瀉痢。外甚則或痛、或熱、或腫、發黃。如此等證,雖內傷外感不同,況有錯雜之邪合至,當論其先後多少,分治可也。
經,曰:寒濕之中人也,皮膚不收,肌肉堅緊,榮血泣,衛氣去,故曰虛。虛者,聶、闢、氣不足。按之則氣足以溫之,故快然而不痛。(營血澀於脈中,衛氣去於脈外,所以為虛。言語輕小曰聶,足弱不能行曰闢。氣虛作痛者,按之可以致氣,氣至則陽聚陰散,故快然而痛止)
白話文:
風寒濕三種氣候因素交雜在一起,就會導致痹症。其中濕氣較重的,稱為著痹。患者容易出汗且身體濕潤,說明陽氣不足,陰氣過盛。如果因為受寒濕侵襲而導致全身肌肉疼痛,稱為肌痹。
此外,濕邪夾雜寒氣,如果病情嚴重,會導致腹痛、腹瀉,外部則會出現四肢沉重疼痛,甚至肌肉潰爛、麻木不仁。若濕邪夾雜風氣,則多表現為身體沉重疼痛,容易出汗。如果濕邪夾雜熱氣,內部則可能出現腹瀉,外部則可能出現疼痛、發熱、腫脹、發黃等症狀。
這些病症雖然有內傷和外感之分,且邪氣種類錯綜複雜,但只要根據發病先後和病情的輕重程度,進行分別治療即可。
古籍中記載,寒濕侵入人體,会导致皮肤失去收缩能力,肌肉变得紧绷,血液循环不畅,卫气外泄,因此稱為虛證。虛證的表現包括:言语轻微、步履艰难、氣力不足。按壓患處時,可以暫時使氣血流通,因此會感到舒服,但不會疼痛。
蔭又按:東垣曰:此清虛之地氣傷人也,必從足始,故地之濕氣,感則害人皮肉筋脈。夫百病之變,皆生於風雨寒暑,及飲食居處,陰陽喜怒。《針經》解云:若身形不虛,外邪不能傷也。
要略,曰:太陽病,關節疼痛而煩,脈沉而細者,此名中濕,亦曰濕痹。其候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。但當利其小便。一身盡痛發熱,日晡所劇者,此名風濕。此病傷於汗出當風,或久傷冷所致也。風濕,脈浮身重,汗出惡風。風濕相搏,身體疼痛,不能轉側,不嘔不渴,脈浮虛而澀。風濕相搏,骨節疼煩,掣痛不得屈伸。近之則痛劇,汗出短氣,小便不利,惡風不欲去衣,或身微腫也。
白話文:
東垣認為,這是一種因身體虛弱,受到外邪侵襲而引起的病症,通常從足部開始,濕氣入侵會傷害皮肉筋脈。各種疾病的變化,都源於風雨寒暑、飲食起居以及情緒變化。針灸經典中說,如果身體強壯,外邪就無法入侵。
太陽病,關節疼痛且煩躁,脈象沉細,稱為中濕,也叫濕痹。這種病症通常伴隨小便不利,大便反常地通暢。治療重點在於利尿。全身疼痛發熱,下午病情加重,稱為風濕。這種病症可能是汗出受風,或長期受寒所致。風濕病的症狀是脈象浮大,身體沉重,容易出汗,怕風。風濕相搏,則身體疼痛,難以轉側,不嘔不渴,脈象浮虛且澀。風濕相搏,骨節疼痛且煩躁,抽痛難以屈伸,靠近則疼痛加劇,容易出汗,呼吸急促,小便不利,怕風不願脫衣,甚至身體略微浮腫。
蔭按:以上論風濕寒濕之異。
濕家之為病,一身盡疼,發熱,身色如熏黃也。濕家病,身疼發熱,面黃而喘,頭痛鼻塞而煩,其脈大,自能飲食,腹中和無病,病在頭中寒濕,故鼻塞,納藥鼻中則愈。
蔭按:以上前一病,本濕熱證例而論,不言熱,無治法。當分出之濕家者,唯東南方濕熱證多。丹溪曰:濕熱相火為病,十居八九。東垣有濕熱證例,詳見熱門。
白話文:
以上是關於風濕和寒濕的區別。
濕氣導致的疾病,全身都會疼痛,發熱,皮膚顏色像被燻黃一樣。濕氣病症會讓人全身疼痛發熱,臉色發黃並且喘不過氣,頭痛鼻塞而煩躁,脈象有力,也能正常飲食,肚子裡沒有明顯病症。病症主要在頭部,因為寒濕入侵,所以鼻塞,把藥物塞入鼻孔就能治癒。
以上論述濕熱證的病症,卻沒有提到熱症,也沒有治療方法。應該區分一下,只有東南方的濕熱證比較多。丹溪先生說:濕熱和相火導致的疾病,佔了九成。東垣先生有關於濕熱證的論述,詳見熱門章節。
3. 論中濕為脾虛所致
陳無擇,曰:脾虛多中濕,故曰濕流關節,中之多使人腹脹,四肢關節疼痛而煩,久則浮腫喘滿,昏不知人。挾風則眩暈嘔噦。兼寒則攣拳掣痛。治之不得猛發汗,及灼艾泄瀉,惟利小便為佳也。
劉宗厚,曰:按脾虛中濕,內因多中滿、痞膈、瀉痢,外感多為痿痹、胕腫、疼痛等證。蓋脾主肌肉爾,況有挾風寒暑熱不一,詳前人以挾風與濕在表者,宜解肌。兼寒與濕,在半表半裡者,宜溫散,宜滲泄。惟濕熱在裡宜下。裡虛者,宜分消,實脾土為上。外感非脾虛,宜汗之、灸之,要在適中病情也。
白話文:
陳無擇說:脾虛容易導致濕邪入侵,因此說濕邪流注關節。濕邪在內部,容易使人腹脹,四肢關節疼痛而煩躁,時間久了就會出現浮腫、喘滿,昏迷不醒。如果同時伴有風邪,就會出現眩暈、嘔吐。如果同時伴有寒邪,就會出現肢體拘攣、抽搐疼痛。治療時,不可猛烈發汗,也不可使用艾灸或瀉下藥物,最好是利尿排濕。
劉宗厚說:脾虛導致濕邪內蘊,內因多表現為腹部滿脹、胸膈痞悶、瀉痢等症狀;外感則多表現為痿痹、胕腫、疼痛等症狀。因為脾臟主管肌肉,所以濕邪入侵脾臟容易導致肌肉萎縮或腫脹疼痛。此外,濕邪可能夾雜風寒暑熱等不同的邪氣。根據前人的經驗,如果風邪和濕邪在表層,宜解肌散表。如果寒邪和濕邪在半表半里,宜溫散寒濕,宜滲泄利濕。如果濕熱在裡,宜瀉下清熱。如果是脾虛,宜溫補脾土,以健脾化濕。如果外感不是脾虛引起的,可以發汗或灸治,但要根據病情適當調整治療方法。
4. 論治濕大法
賈真孫,曰:濕為土氣,熱能生濕,故夏熱則萬物濕潤,秋涼則萬物乾燥。濕病本不自生,因熱而怫鬱,不能宣行水道,故停滯而生濕也。況脾土脆弱之人,易為感受。豈必水不流而後為濕哉。人只知風寒之威嚴,不知暑濕之炎暄,感人於冥冥之中也。《原病式》云:諸痙項強,積飲等證,皆屬於濕。或胕腫體寒而有水氣,必小便赤少。或渴,是蓄熱入里極深,非病寒也。大抵治法,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。故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,宜桂、苓、甘露、木香、葶藶、木通治之。守貞師曰:葶藶木香散下神芎丸,此藥下水濕,消腫脹,利小便,理脾胃,無出乎此也。腹脹腳腫甚者,舟車丸下之。濕熱內深發黃,茵陳湯下之,或佐以防己、黃耆。一身盡腫痛,或無汗,是濕流關節,邪氣在表,宜五苓散加官桂、蒼朮微汗之,不可大汗。若自汗出多,熱燥津液,內水不利,切勿利之,重損津液也,宜防風白朮甘草湯主之。其濕證有二,濕熱證多,濕寒證少,當以脈證明辨之,如脈滑數,小便赤澀,引飲自汗為濕熱證,若小便自利清白,大便瀉利,身疼無汗,為濕寒證。治之宜五苓散加生附、蒼朮、木瓜主之。
白話文:
賈真孫曰:濕為土氣,熱能生濕,故夏熱則萬物濕潤,秋涼則萬物乾燥。濕病本不自生,因熱而鬱積,不能宣行水道,故停滯而生濕也。況脾土脆弱之人,易為感受。豈必水不流而後為濕哉。人只知風寒之威嚴,不知暑濕之炎暄,感人於冥冥之中也。
《原病式》云:諸痙項強,積飲等證,皆屬於濕。或胕腫體寒而有水氣,必小便赤少。或渴,是蓄熱入里極深,非病寒也。大抵治法,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。故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,宜桂、苓、甘露、木香、葶藶、木通治之。
守貞師曰:葶藶木香散下神芎丸,此藥下水濕,消腫脹,利小便,理脾胃,無出乎此也。腹脹腳腫甚者,舟車丸下之。濕熱內深發黃,茵陳湯下之,或佐以防己、黃耆。
一身盡腫痛,或無汗,是濕流關節,邪氣在表,宜五苓散加官桂、蒼朮微汗之,不可大汗。若自汗出多,熱燥津液,內水不利,切勿利之,重損津液也,宜防風白朮甘草湯主之。
其濕證有二,濕熱證多,濕寒證少,當以脈證明辨之,如脈滑數,小便赤澀,引飲自汗為濕熱證,若小便自利清白,大便瀉利,身疼無汗,為濕寒證。治之宜五苓散加生附、蒼朮、木瓜主之。
解釋:
賈真孫認為濕氣是土氣,熱氣能生濕氣,所以夏天炎熱,萬物濕潤,秋天涼爽,萬物乾燥。濕病不是自己產生的,而是因為熱氣鬱積在體內,不能正常運行水分,所以停滯在體內而產生濕氣。脾土虛弱的人更容易受到濕氣的影響。
《原病式》中記載:痙攣、脖子僵硬、積水等症狀都屬於濕症。如果身體浮腫,體寒,有水氣,那麼小便一定會偏紅、量少。如果口渴,說明熱氣積蓄在體內很深,不是因為寒氣所致。治療濕氣,最重要的是調理脾胃、清熱利尿。
守貞師認為葶藶木香散配合神芎丸可以去除水濕、消腫、利尿、調理脾胃,是治療濕氣的最佳方案。腹脹腳腫嚴重者,可以服用舟車丸。濕熱積聚在體內,導致皮膚發黃,可以服用茵陳湯,也可以搭配防己、黃耆一起服用。
如果全身腫痛,沒有汗,說明濕氣流入關節,邪氣在體表,可以服用五苓散加入官桂、蒼朮微微出汗,不能大量出汗。如果自汗出得多,說明熱氣耗傷津液,體內的水分不能正常運行,不要過度利尿,以免損害津液,可以服用防風白朮甘草湯。
濕證分為濕熱證和濕寒證,濕熱證比較常見,濕寒證比較少見,需要根據脈象辨證。如果脈象滑數,小便偏紅、澀,口渴、自汗,就是濕熱證。如果小便清白,大便稀溏,身體疼痛,沒有汗,就是濕寒證。治療濕寒證可以服用五苓散加入生附子、蒼朮、木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