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五 (9)
卷二十五 (9)
1. 治風熱方
上作一服,水煎,食後溫服。
龍腦飲子,治蘊積邪熱,咽喉腫痛,眼赤口瘡,心煩鼻衄。丹溪云:上中二焦藥也。
砂仁,瓜蔞根(各三兩),藿香葉(二兩四錢),石膏(四兩),甘草(蜜炙,六兩),梔子仁(十二兩)
上為末,每服二錢至三錢,用新汲水入蜜調下。傷寒餘毒,潮熱虛汗,除蜜,入竹青,煎服。
天竺散,治臟腑積熱,煩躁多渴,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。
山梔子(去殼),連翹(各三錢),甘草(三兩二錢),雞冠,雄黃(五分),瓜蔞根(一兩六錢),鬱金(皂角水煮,切片,焙乾,三錢)
上為末,每服一錢,食後臨臥新汲水調下。
薄荷煎,治口舌生瘡,痰涎壅塞,咽喉腫痛。
薄荷葉(一斤,取頭末三兩半),甘草(半兩,取末二錢半),川芎(半兩,取末二錢),砂仁(半兩,取末二錢),片腦(半錢,另研)
上為細末,煉蜜和,丸如龍眼大,不拘時任意噙化。《和劑方》中無片腦,有桔梗。
上清散,治上焦風熱,耳鼻壅塞,頭目不清。
川芎,荊芥穗,薄荷葉(各五錢),桔梗,石膏,朴硝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一字,口噙水鼻內搐之,加龍腦三分,尤妙。
上清丸,治心肺有熱,上焦痰火咳嗽。
蘇薄荷(一兩),川芎(五錢),硼砂(三錢,另研),桔梗(二錢),甘草(一錢),龍腦(二分,另研)
上為末,煉蜜丸如小圓眼大,每服一丸,臨臥含化,或食後以茶清咽之。
上清丸,治咽喉腫痛,痰涎壅塞。
薄荷(一斤),桔梗(五兩),甘草(四兩),川芎,防風(各二兩),砂仁(五錢)
上為末,煉蜜丸如皂子大,不時噙化。一方有黃芩,無防風。
上清丸,治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,咳嗽煩熱,能清聲潤肺,寬膈化痰,爽氣安神。
薄荷,百藥煎(各四兩),縮砂(一兩),桔梗,甘松,訶子,元明粉,硼砂,寒水石(各五錢),片腦(一錢)
上為細末,甘草熬膏丸如桐子大,每服一丸,噙化,或嚼三五丸,茶湯下。
清咽太平丸,治膈上有火,早間咯血,兩頰常赤,咽喉不清。
薄荷葉(十兩),桔梗(三兩),甘草,川芎,防風,烏犀角,柿霜(各二兩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櫻桃大,不拘時噙化。
龍腦丸,治大人小兒一切蘊熱毒氣不散,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失音。
龍腦,牛黃,硃砂,硼砂(各等分)
上為末,黃蠟丸如米粒大,每服三五丸,浸甘草人參湯下。
龍腦川芎丸,消風化滯,除熱消痰,通利七竅,爽氣清神,但是上焦風痰熱壅,咽膈不利,並宜服之。
桔梗(一兩半),甘草,川芎,防風(各一兩),薄荷(三兩三錢),白豆蔻(五錢),砂仁(二錢),片腦(五分)
白話文:
治風熱方
**龍腦飲子:**治療積聚的邪熱,咽喉腫痛,眼睛紅腫,口瘡,心煩意亂,鼻出血。丹溪先生說:這是治療上焦和中焦的藥方。
配方:砂仁、瓜蔞根(各三兩),藿香葉(二兩四錢),石膏(四兩),甘草(蜜炙,六兩),梔子仁(十二兩)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到三錢,用新汲取的開水加蜂蜜調服。如果是傷寒病後的餘毒,伴有潮熱和虛汗,則去掉蜂蜜,加入竹葉煎服。
**天竺散:**治療臟腑積熱,煩躁口渴,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。
配方:山梔子(去殼)、連翹(各三錢),甘草(三兩二錢),雞冠花、雄黃(各五分),瓜蔞根(一兩六錢),鬱金(用皂角水煮過,切片曬乾,三錢)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飯後睡前用新汲取的開水調服。
**薄荷煎:**治療口舌生瘡,痰涎壅塞,咽喉腫痛。
配方:薄荷葉(一斤,取頭尾三兩半),甘草(半兩,取末二錢半),川芎(半兩,取末二錢),砂仁(半兩,取末二錢),冰片(半錢,另研磨)
用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蜂蜜調和,製成龍眼大小的丸藥,不拘時間,隨時噙化服用。(《和劑方》中此方沒有冰片,有桔梗。)
**上清散:**治療上焦風熱,耳鼻阻塞,頭暈目眩。
配方:川芎、荊芥穗、薄荷葉(各五錢),桔梗、石膏、朴硝(各一兩)
用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字(古代重量單位),含在口中或用棉籤蘸藥粉塞入鼻中。加入龍腦三分,效果更佳。
**上清丸(一):**治療心肺有熱,上焦痰火咳嗽。
配方:蘇薄荷(一兩),川芎(五錢),硼砂(三錢,另研磨),桔梗(二錢),甘草(一錢),龍腦(二分,另研磨)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小圓珠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一丸,睡前含化,或飯後用茶水送服。
**上清丸(二):**治療咽喉腫痛,痰涎壅塞。
配方:薄荷(一斤),桔梗(五兩),甘草(四兩),川芎、防風(各二兩),砂仁(五錢)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皂子大小的丸藥,隨時噙化服用。(另一方有黃芩,沒有防風。)
**上清丸(三):**治療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,咳嗽煩熱,能清熱潤肺,化痰寬膈,舒暢氣機,安神寧心。
配方:薄荷、百藥煎(各四兩),縮砂仁(一兩),桔梗、甘松、訶子、芒硝、硼砂、寒水石(各五錢),冰片(一錢)
用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甘草熬制的膏藥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一丸,噙化,或嚼三到五丸,用茶水送服。
**清咽太平丸:**治療膈上火熱,清晨咯血,兩頰常紅,咽喉不清。
配方:薄荷葉(十兩),桔梗(三兩),甘草、川芎、防風、烏犀角、柿霜(各二兩)
用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蜂蜜製成櫻桃大小的丸藥,不拘時間,隨時噙化服用。
**龍腦丸:**治療大人小孩一切蘊積的熱毒之氣不散,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失聲。
配方:龍腦、牛黃、硃砂、硼砂(各等分)
用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黃蠟製成米粒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到五丸,用甘草人參湯送服。
**龍腦川芎丸:**消風化滯,清熱化痰,通利七竅,舒暢氣機,清心明目。治療上焦風痰熱壅塞,咽膈不利者,也宜服用。
配方:桔梗(一兩半),甘草、川芎、防風(各一兩),薄荷(三兩三錢),白豆蔻(五錢),砂仁(二錢),冰片(五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