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
1. 卷九十三
2. 小便不禁
3. 論
原病式,曰:熱甚客於腎部,干於足厥陰之經,廷孔鬱結極甚,而氣不能宣通,則痿痹而神無所用,故液滲於膀胱而旋溺遺失,不能收禁也。
戴氏,曰:小便多者,乃下元虛冷,腎不攝水,以致滲滯,宜生料鹿茸丸。睡著遺尿者,此亦下元虛冷,治如前法。有盛喜致小便日夜無度,乃喜極傷心,心與小腸為表裡,宜分清飲合四七湯煎服,再以辰砂妙香散,或小菟絲子丸間服。小便數者,頻頻欲去而溺不多,但不痛耳,此腎與膀胱俱虛,客熱乘之,虛則不能制水,宜補腎丸、六味地黃丸。熱又水道澀而不利,八正散、或五苓散加黃柏、知母、麥門冬、木通。大便硬,小便數者,是謂脾約病,脾約丸主之。
丹溪,曰:小便不禁者,屬熱屬虛。熱者,五苓散加解毒;虛者,五苓散加四物。
王節齋,曰:小便不禁,或頻數,古方多以為寒,而用溫澀之藥,殊不知屬熱者多。蓋膀胱火邪妄動,水不得安,故不能禁而頻數來也。故年老人多頻數,是膀胱血少,陽火偏旺也,治法當補膀胱陰血,瀉火邪為主,而佐以收澀之劑,如牡蠣、山茱萸、五味之類,不可用溫藥也。病本屬熱,故宜瀉火,因水不足,故火動而致小便多,小便既多,水益虛矣,故宜補血。補血瀉火,治其本也;收之澀之,治其標也。
東垣,云:小便遺失者,肺金虛也,宜安臥養氣,禁勞役,以黃耆、人參之類補之。不愈當責有熱,加黃柏、生地黃。
樓氏,曰:下焦虛脫者澀之。經云:水泉不止者,是膀胱不藏也。仲景云:下焦竭則遺溺失便,其氣不能自禁制,不須治,久則愈。又云:下焦不歸,則遺溲。世用桑螵蛸、雞肶胵之類是也。
李氏,曰:小便不禁,出而不覺,赤者有熱,白者氣虛。實熱乃膀胱火動,四苓散合三黃湯,加五味子、山茱萸少許。虛熱四苓散合四物湯,加山梔,升麻。虛乃腎與膀胱氣虛,十全大補湯加益智仁,或縮泉丸、大菟絲子丸、二苓丸。遇夜陰盛愈多,內虛自汗者,秘元丹。內虛濕熱者,腎氣丸、八味丸減澤瀉、附子,加五味子、杜仲、破故紙、倍山茱萸。內虛寒冷者,古桂附湯,大菟絲子丸加肉桂。頻數而少,輕於不禁,勞心者,妙香散、桑螵蛸散。勞役傷脾者,補中益氣湯。脾約證見傷寒。下虛內損,則膀胱不約,便溺自遺,或尿後餘瀝,皆火盛水不得安,治宜補膀胱陰血,瀉火邪為主,而佐以牡蠣、山茱萸、五味子之類,不可用溫藥,古方補陰丸最妙。婦人產後傷胞,小兒胞冷,雞肶胵散主之。
白話文:
[討論]
原本的疾病模式指出,如果體內的熱度過高,影響到腎臟功能,並幹擾了腳部肝經的運行,導致氣血在經絡中嚴重阻塞,使得氣血無法正常流通,就會出現肢體無力、精神混亂的情況,於是尿液會滲漏至膀胱,造成尿失禁,無法控制排尿。
戴氏認為,小便頻繁可能因為下焦(腎和膀胱)虛弱、寒冷,腎臟無法正常控制水分,導致水分滯留,應服用鹿茸丸。若在睡夢中尿牀,同樣是下焦虛弱、寒冷,治療方式同上。有些人因為過度開心,導致小便日夜無度,這是因為過度開心傷害了心臟,心臟與小腸互為表裡,應服用分清飲合四七湯,再輔以辰砂妙香散,或者小菟絲子丸。如果頻繁想要小便,但每次尿量不多且沒有疼痛感,這可能是腎和膀胱都虛弱,受到異常熱度影響,腎臟無法控制水分,應服用補腎丸、六味地黃丸。若小便時感到灼熱且排尿困難,可使用八正散,或者五苓散加上黃柏、知母、麥門冬、木通。如果大便乾硬,小便頻繁,這被稱為脾約病,可服用脾約丸。
丹溪提到,無法控制小便的情況,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熱,或者是虛弱造成的。如果是熱,可服用五苓散加上解毒藥;如果是虛弱,可在五苓散基礎上加四物湯。
王節齋表示,無法控制小便,或者頻繁小便,古人多認為是因為寒冷,所以會使用溫暖收斂的藥物,但實際上,多數情況是由於體內有熱。膀胱受到火熱影響,水份無法安定,所以無法控制小便,頻繁小便。因此,老年人多有頻繁小便的情況,這是因為膀胱的血液減少,火氣旺盛。治療應以補充膀胱的陰血,消除火熱為主,輔以收斂的藥物,如牡蠣、山茱萸、五味子等,避免使用溫熱藥物。因為病因是熱,所以要清除火熱;由於水份不足,火熱活動導致小便增多,小便增多後,水份更顯不足,所以需要補血。補血和清除火熱,是治療根本;收斂,是治療表面。
東垣說,尿失禁可能是因為肺部虛弱,應該多休息,禁止勞累,可以服用黃耆、人參等補品。如果未見好轉,可能有熱,可以加黃柏、生地黃。
樓氏表示,對於下焦虛弱脫離的情況,可以使用收斂藥物。經典中提到,如果小便無法控制,是因為膀胱無法儲存尿液。張仲景指出,下焦虛弱,會有尿失禁的情況,氣血無法自我控制,不需要特別治療,一段時間後就會好轉。他也提到,下焦無法歸位,會有尿失禁的情況。常用的藥物有桑螵蛸、雞肶胵等。
李氏表示,無法控制小便,無意識地排出,若是尿液呈紅色,可能是有熱;若是尿液呈白色,可能是氣虛。如果是實熱,即膀胱火熱,可以服用四苓散合三黃湯,加上少量的五味子、山茱萸。如果是虛熱,可以服用四苓散合四物湯,加上山梔子、升麻。如果是虛弱,即腎和膀胱氣虛,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加上益智仁,或者縮泉丸、大菟絲子丸、二苓丸。如果夜晚陰盛時尿量更多,內虛自汗,可以服用祕元丹。如果內虛且有濕熱,可以服用腎氣丸、八味丸去掉澤瀉、附子,加上五味子、杜仲、破故紙、加倍的山茱萸。如果內虛且寒冷,可以服用古桂附湯,大菟絲子丸加上肉桂。如果頻繁小便,但尿量不多,輕微到無法控制,勞心者,可以服用妙香散、桑螵蛸散。如果勞累傷及脾臟,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。脾約證見於傷寒。下焦虛弱,內部受損,膀胱無法控制,小便自行排出,或者尿後仍有殘餘,都是因為火熱過盛,水份無法安定。治療應以補充膀胱的陰血,消除火熱為主,輔以牡蠣、山茱萸、五味子等,不可使用溫熱藥物。古方中的補陰丸非常有效。婦女產後傷及子宮,小孩子宮寒冷,可以服用雞肶胵散。
4. 治內熱小便不禁方
茯苓琥珀湯,治膏粱濕熱內蓄,不得施化,膀胱竅澀,小便頻數而短少,脈沉緩,時時帶數。
茯苓,豬苓,白朮,琥珀(各半兩),澤瀉(一兩),滑石(七錢),甘草(炙),桂(去皮,各三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五錢,煎長流水一盞,空心食前調下。待少時,以美膳壓之。
解毒四苓湯,治有熱小便不禁。
白朮,茯苓,豬苓,澤瀉,黃連,黃柏,梔子,山茱萸(各一錢),五味子(十五粒)
上銼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【治療內熱導致的小便失禁的處方】
這是一帖名為「茯苓琥珀湯」的處方,適用於因過度食用高脂厚味食物或濕熱在體內積蓄,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運作代謝,膀胱排尿通道不順,出現頻繁但尿量少的情況,且脈象沉緩偶帶急促。
所需藥材有:茯苓、豬苓、白朮、琥珀(各15克)、澤瀉(30克)、滑石(21克)、炙甘草、肉桂(去皮,各9克)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約15克,用一大杯清水煎煮,空腹或飯前服用。稍等片刻後,再進食美味的食物。
另一帖「解毒四苓湯」,適用於有熱氣導致的小便失禁情況。
所需藥材有:白朮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黃連、黃柏、梔子、山茱萸(各3克)、五味子(約15粒)。
將這些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