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四 (2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四 (25)

1. 治腎虛痰方
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六十丸,空心生薑湯下。

八味丸,治陽虛腎寒,不能收攝邪水,冷痰溢上,或昏暈,夜喘上氣。

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、桂心各一兩。

半夏丸,此藥大治心火狂躁,腎水虛羸,能寬胸膈,化痰飲,降心火,補腎水真陰,進飲食,健行步,黑髭鬚,明耳目,服之十日見效。

半夏(四兩,大者二兩,湯泡七次,二兩同豬苓炒),豬苓(四兩,去皮,為末,用一兩半同半夏炒,紙鋪地上去火毒,去苓不用),破故紙(酒浸,同芝麻炒,去芝麻不用),沉香(各一兩)

上為末,用無灰酒糊丸如桐子大,次日將所存苓末銀石器內慢火炒乾,依前法出火毒,將藥同苓末收,每服五十丸,空心酒送下。

白話文:

治腎虛痰方

將藥材磨成粉末,煉蜜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六十丸,空腹用生薑湯送服。

八味丸:治療陽虛腎寒,導致無法收攝體內多餘水分,出現寒痰上溢,或昏暈、夜間喘息等症狀。做法是: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础上,再加入附子、桂枝各一兩。

半夏丸:此方主要治療心火旺盛導致狂躁,以及腎水虧虛等症狀,能寬胸理氣,化痰降火,滋補腎水真陰,增進食慾,改善行動能力,使鬚髮烏黑,耳目聰明,服用十天即可見效。 藥材包括:半夏(四兩,大的用二兩,用溫水泡七次,取二兩與豬苓同炒),豬苓(四兩,去皮,磨成粉末,取一兩半與泡過的半夏同炒,用紙鋪在下面去除火毒,炒好的豬苓不用),破故紙(用酒浸泡,與芝麻同炒,炒完芝麻不用),沉香(各一兩)。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無灰酒做成糊狀,捏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次日將剩下的豬苓粉末放在銀器中用小火炒乾,同樣方法去除火毒,再與其他藥粉混合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酒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