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八十八 (2)
卷八十八 (2)
1. 治杖瘡托裡方
托裡散,治杖瘡、金瘡及一切瘡毒,因氣血虛不能成膿,或膿成不能潰斂,膿水清稀,久而不瘥。
人參(氣虛多用),黃耆(鹽水炒),白茯苓,當歸(酒拌),芍藥(酒炒),熟地黃(各一錢),白朮,陳皮(各七分)
上銼,水煎服。
當歸補血湯,治杖瘡、金瘡等證,血氣損傷,肌熱,大渴引飲,目赤面紅,晝夜不息,其脈洪大而虛,重按全無。此血氣大虛也,誤服涼藥必死。
黃耆(炙,一兩),當歸(酒洗,二錢)
上銼,水煎服。
聖愈湯,治杖瘡、金瘡、癰疽,膿血出多,熱躁不安,或晡熱作渴等證。
人參,川芎,生地黃(酒洗),熟地黃(酒洗,各一錢),當歸(酒洗),黃耆(各五分)
上銼,水煎服。
十全大補湯,治杖瘡,氣血俱虛,腫痛不消,腐而不潰,潰而不斂;或惡寒發熱,自汗盜汗,飲食少思,肢體倦怠,若怯弱之人,患處青腫而肉不壞者,服之自愈;若有瘀血,砭刺早者,服之自消;或潰而膿水清稀,肌肉不生,或口乾作渴而欲飲湯者,尤宜服之。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甘草(炙),當歸,川芎,白芍藥(炒),熟地(砂仁炒),黃耆(各一錢),肉桂(五分)
上銼作一劑,加薑棗,水煎服。
參附湯,治金瘡、杖瘡,失血過多,或膿瘀大泄,陽隨陰走,上氣喘急,自汗盜汗,氣短頭暈等證。
人參(四錢),附子(炮,去皮臍,三錢)
上銼,水煎服。陽氣脫陷者,倍用之。
益氣養榮湯,治杖後潰爛,久不愈者。
人參,白朮(倍用),茯苓,當歸(酒拌),芍藥,熟地(砂仁炒),陳皮,香附,貝母,桔梗,甘草(各一錢)
上㕮咀,水煎服。往來寒熱加柴胡、地骨皮,口乾加五味子、麥門冬,膿清加黃耆,膿多加川芎,肌肉遲生加白蘞、肉桂。
白話文:
[治療受擊傷口內服調理方]
託裡散:適用於因外力如棍棒或利器造成的傷口,以及所有類型的傷口感染,當身體氣血虛弱無法形成膿包,或者即使有膿包卻無法自然破潰收口,傷口滲出的膿水清稀,久久不見好轉的情況。所需藥材有人參(若氣血較虛弱可增加使用量)、黃耆(用鹽水炒過)、白茯苓、當歸(酒拌)、芍藥(酒炒)、熟地黃(各取一錢)、白朮、陳皮(各取七分)。將上述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當歸補血湯:適用於棍棒傷、刀傷等情況,當血氣受損,肌肉燥熱,極度口渴想喝水,眼睛紅赤,臉色紅潤,日日夜夜持續,脈搏雖大但虛弱,深壓則無。這代表血氣嚴重虛弱,若誤服涼性藥物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所需藥材有黃耆(炙烤,取一兩)、當歸(酒洗,取二錢)。將上述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聖愈湯:適用於棍棒傷、刀傷、膿腫,當大量膿血排出,感到熱燥不安,或在傍晚時發燒口渴等症狀。所需藥材有人參、川芎、生地黃(酒洗)、熟地黃(酒洗,各取一錢)、當歸(酒洗)、黃耆(各取五分)。將上述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十全大補湯:適用於棍棒傷,當氣血皆虛弱,腫痛無法消除,傷口腐爛卻無法潰爛,潰爛後卻無法收口;或出現怕冷發燒,自汗盜汗,食慾不佳,身體疲倦乏力,對於體質虛弱的人,傷處雖青腫但肉質未壞的情況,服用後自然會痊癒;若有瘀血,及早針刺,服用後瘀血自然會消散;或潰爛後膿水清稀,肌肉不長,或口乾舌燥想喝湯水,更適合服用。所需藥材有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甘草(炙)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藥(炒)、熟地(砂仁炒)、黃耆(各取一錢)、肉桂(取五分)。將上述藥材切碎,加入薑棗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參附湯:適用於刀傷、棍棒傷,當失血過多,或大量膿血排出,導致陽氣隨陰血流失,呼吸急促,自汗盜汗,氣短頭暈等症狀。所需藥材有人參(取四錢)、附子(炮製,去皮臍,取三錢)。將上述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若陽氣嚴重流失,可加倍使用。
益氣養榮湯:適用於受擊後傷口潰爛,久久不癒合的情況。所需藥材有人參、白朮(加倍使用)、茯苓、當歸(酒拌)、芍藥、熟地(砂仁炒)、陳皮、香附、貝母、桔梗、甘草(各取一錢)。將上述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若出現寒熱交替,可添加柴胡、地骨皮;若口乾,可添加五味子、麥門冬;若膿水清稀,可添加黃耆;若膿包多,可添加川芎;若肌肉遲遲不長,可添加白蘞、肉桂。
2. 治杖瘡外敷方
五黃散,治杖瘡,止痛。
黃丹,黃連,黃芩,黃柏,大黃,乳香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新水調成膏,用緋絹帛上攤貼。
沒藥散,治杖瘡,止痛,令瘡不移。
密陀僧,沒藥,乳香(各一兩),干胭脂(一兩半),膩粉(半兩)
上為細末,次入龍腦少許,若多更妙,燒蔥與羊骨髓生用,同研如泥,攤在緋帛上貼之。
血灰散,治杖瘡。
石灰(七升),新豬血(一斗)
上二味和為丸,熟燒之,破,更丸,燒三遍止,為末,敷上。一方釜下土為細末,以油和塗訖,臥羊皮上。一方未破者,用韭菜蔥頭杵爛貼,冷即易之。一方用金鳳花科連根帶葉搗爛塗患處,如干再塗,一夜血散即愈。如冬月無鮮的,秋間收,陰乾為末,水和塗之,亦效。一方並打傷,皮不破,內損者,用蘿蔔搗爛罨之。
一方用豬膽汁塗之,亦妙。一方用綠豆粉微炒,雞子清調,塗上。一方用大黃末、童便調敷之。一方用隔年風化石灰不拘多少,取新汲井水一碗,銀簪子順攪千餘下如膏,鵝翎刷上患處,即佳。
乳香定痛散,治杖瘡、金瘡、及一切瘡瘍,潰爛疼痛。
乳香,沒藥(各五錢),滑石,寒水石(煅,各一兩),冰片(一錢)
上為末,擦患處,痛即止,甚效。
豬蹄湯,治一切癰疽、杖瘡潰爛,消腫毒,去惡肉。
當歸,赤芍藥,白芷,羌活,露蜂房(蜂多者佳),生甘草(各五錢)
上用豬蹄一隻、水五碗煮熟,取清湯,入煎藥,煎數沸,去渣,溫洗,隨用膏藥貼之。
洗藥方,先用此藥水洗,好的更快。
防風,荊芥,苦參(各等分)
上煎,水洗後,敷生肌散。一方用荊芥、土當歸、生蔥煎湯洗。一方只用蔥一味煎洗,亦可。
生肌散
乳香,沒藥
上為細末,撒上,即止痛生肌。
杖瘡丹,此方甚妙。
劉寄奴(六錢),馬鞭草(四錢,即鐵掃帚)
上為末,蜜調敷,如濕者,干撒。
鬱金膏,貼杖瘡及一切腫毒。
鬱金(四兩),生地黃,生豬脂(熬,去渣,淨油一斤)
上二味銼片,入豬油內煎枯,去藥渣,入淨黃蠟半斤化開,又入好潮腦一兩,瓷罐收入,每用一兩加官粉二錢,溶化攪勻,攤油紙上貼之。
杖瘡膏,並治頑瘡、天疱、臁瘡,神效。
密陀僧(四兩),香油(八兩)
上同入鍋內文武火熬,用柳枝數根一順勤攪,不要住手,待熬成黑色,滴水成珠,油紙攤,貼患處。當時痛止,拘流膿水,自然生肉。如有疔甲,貼藥即止。
不二膏
大黃,黃柏,黃連(各一兩),乳香,沒藥,輕粉(各一錢),血竭,孩兒茶(各二錢),片腦(二分),水銀(三錢,用官粉三分,吐涎以銀磨)
上為末合和,以豬脂四兩煉去渣,入黃蠟一兩再煎,濾過入藥,柳枝攪勻,隨瘡大小攤紙貼之。
白龍膏,治杖瘡及遠年近日一切頑瘡。
黃蠟,黃香(去黑渣,各二兩),香油(三兩,頓溫),乳香(另研),沒藥(另研,各五分)
上先將蠟入瓷碗內慢火化開,用箸敲碗邊,續續入黃香、乳、沒,取碗離火,入溫香油於內,攪勻待冷,入水缸內,去火毒,三日取出,油紙攤藥貼患處,立效。
杖瘡膏藥,治受杖責後,如死血腫痛,宜先刺出惡血,然後以此膏貼之,三四日平復。或早失調理成癰者,貼之即散;及治諸般癰疽瘡,癰毒已潰未潰,貼之無不神效。
甘草,肉桂,蛇蛻,蟬蛻,露蜂房,連翹,白芷,白及,白蘞,白朮,蒼朮,人參,玄參,苦參,芍藥,南星,升麻,厚朴,梔子,百合,金銀花,天花粉,川歸,川芎,川山甲(另研),羌活,獨活,黃連,黃芩,黃柏,大黃,生地,紅花,蘇木,柴胡,鱉甲(酥炙為末),青木香,何首烏,防風,荊芥穗,藿香,雲母石,花蕊石(各一兩),亂髮(壯年無病男子者,一塊),乾蟾(一隻,即風難),鳳凰胎(一隻,即殼中不轉頭雞黃也,陰乾用),桃柳桑枝(各五莖)
上各細切,用香油六斤重浸藥三五日,入鍋內熬黑色,去渣,入黃丹三斤,別用槐柳枝不住手攪,膏成候溫,入後藥末:
乳香,沒藥,龍骨,輕粉,血竭(各一兩),麝香(二錢)
上攪勻,瓷器收貯,臨期看瘡大小攤用。
棒瘡疔痂膏藥,止疼痛,拔血水,消腫,去疔痂。
乳香,沒藥,孩兒茶,雄黃(各三錢),輕粉(一錢),官粉(一兩),黃蠟(一兩)
上先將豬脂入鍋煉出油,冷定,卻將諸藥研成細末,入油攪勻,隨將黃蠟化開收入一處,又攪勻,用油紙攤成膏藥,貼患處,量瘡大小貼之。極能去疔痂,收膿水,消腫止痛。
去疔痂藥
用雞子清加麝香少許銀簪打成稀水,照疔痂處輕輕用簪子尖點上,上不多時,其疔痂化爛,取去,上撒藥,外貼膏藥,一日一換,化盡死肉之後,三四日換一次,不數日如初。
藥蛆方,治杖瘡潰爛生蛆。
用皂礬煅過為末,干撒其內,蛆即死。如未應,佐以柴胡梔子散以清肝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