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四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四 (11)

1. 治濕痰方

小黃丸,化痰止涎,除濕和胃,治胸膈不利。

黃芩(一兩),乾薑(二錢),白朮(半兩),半夏(薑製,五錢),澤瀉(三錢),黃耆(半兩)

上為末,蒸餅丸,白湯下。

神術丸,治痰飲或成窠囊者,行痰極效。

蒼朮(一斤,米泔浸一宿,切片,為末),生芝麻(半兩,用水二小盞研細取漿),大棗(十五枚,煮,取肉研細)

上和丸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溫湯下。一云溫酒空心下。

白話文:

治濕痰方

小黃丸: 此方能化痰止咳,消除濕氣,和胃理氣,治療胸部堵塞不適。

藥材包括:黃芩一兩、乾薑二錢、白朮半兩、半夏(薑製)五錢、澤瀉三錢、黃耆半兩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蒸熟的餅做成丸藥,用溫開水送服。

神術丸: 此方治療痰飲凝聚成包塊者,具有極佳的化痰功效。

藥材包括:蒼朮一斤(用米泔水浸泡一夜,切片磨粉)、生芝麻半兩(用少量水研磨取汁)、大棗十五枚(煮熟取肉研磨)。

將以上藥材混合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溫開水送服,也有人建議溫酒空腹服用。

2. 治酒食積痰方

順氣消食化痰丸,治飲食生痰,胸膈膨悶。

製半夏,膽南星,神麯(炒),杏仁(去皮尖),陳皮(去白),蘿蔔子(生用),葛根,山楂肉(炒),青皮(去穰,炒),蘇子(沉水者),香附子(制),麥芽(炒,各一兩)

上為末,薑汁浸蒸餅丸如桐子大,每五七十丸,食後臨臥茶、酒任下。一方加枳實、茯苓。

蔭按:星、半之辛,能燥濕痰,葛根之清能解酒熱,山楂、麥芽、神麯之消,能療飲食之痰,青皮、陳皮、蘇子、杏仁、卜子、香附之利能行氣滯之痰,痰去則胸膈之膨悶亦去矣。但星、半未注分兩,用者酌之。

開結枳實丸,宣導滯氣,消化痰飲,升降陰陽,通行三焦,盪滌腸胃,流暢大小腸,導膀胱,專主胸中痞逆,噁心嘔吐,飲酒不消,宿食停積,兩脅膨悶,咽嗌不利,上氣喘嗽,黃疸等證。

枳實(麩炒),白朮,半夏(制),南星(炮),白礬(枯),苦葶藶(炒),大黃,青皮(去穰,各五錢),黑牽牛(頭末,一兩),木香(三錢),大皂角(酥炙,去皮弦,一兩)

上為末,薑汁糊丸桐子大,每服五六十丸,白湯下。婦人乾血氣膈腫滿,或大便不通,小便不利,生薑蔥白湯下。一方有旋覆花一兩。

清氣化痰丸,清利胸膈,順氣化痰,寬中健脾,消導飲食,治痰之聖藥也。

半夏(八兩),南星(六兩),瓜蔞仁,黃連,紫蘇子(炒),陳皮(去白),枳實(麩炒),茯苓(去皮),蘿蔔子(炒),山楂(各四兩),乾生薑(二兩),甘草(炙),香附子(炒),黃芩(各二兩)

上將南星切作十字塊,半夏每個切作二塊,皂莢六兩,白礬三兩,多用水將南星、半夏、皂莢、白礬一處浸三宿,煮至南星心黑潤為度,取出去皂莢不用,將南星、半夏曬乾,同眾為末,水糊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八十丸,食遠或臨睡茶清送下。

黃瓜蔞丸,治食積痰,壅滯喘急。

瓜蔞仁,半夏,山楂,神麯(炒,各等分)

上為末,瓜蔞水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八十丸,竹瀝薑汁送下。

單石膏丸,治食積痰,痰火,並瀉胃火。

軟石膏(不拘多少)

上研細,醋糊丸如綠豆大,每服二十丸,白湯下。

清痰丸,專清中脘熱痰食積。

烏梅,枯礬,黃芩,蒼朮,陳皮,滑石(炒),青皮,枳實(各半兩),南星,半夏,神麯,山楂,乾生薑,香附(各一兩)

上為末,湯浸蒸餅丸如桐子大,每服六七十丸,白湯下。

黃白丸,治陰虛食積痰火。

黃連,瓜蔞仁,白朮,神麯,麥芽(各一兩),川芎(七錢),青黛(五錢),人中白(三錢)

上為末,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六十丸,白湯下。

丹溪方,治心腹膨脹,內多食積所致。

白話文:

[治療酒食引起的痰積方法]

「順氣消食化痰丸」,適用於飲食導致的生痰,以及胸部的脹悶感。

製半夏、膽南星、炒神麯、去皮尖的杏仁、去白的陳皮、生蘿蔔子、葛根、炒山楂肉、去穰炒青皮、選沉水的蘇子、製香附子、炒麥芽(每樣一兩)。

以上材料磨成粉末,用薑汁浸泡的蒸餅做成桐子大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到七十粒,飯後睡前可用茶或酒送服。另一個配方會加上枳實和茯苓。

「開結枳實丸」,有助於宣導阻塞的氣息,消化痰飲,調節陰陽,通暢三焦,清理腸胃,讓大小腸運行順暢,引導膀胱,主要用於胸部痞逆、噁心嘔吐、飲酒後的消化不良、食物殘留積聚、兩側脅部脹悶、咽喉不適、上氣喘咳、黃疸等症狀。

枳實、白朮、製半夏、炮南星、枯白礬、炒苦葶藶、大黃、去穰青皮(各五錢)、黑牽牛(頭末,一兩)、木香(三錢)、大皁角(酥炙,去皮弦,一兩)。

以上材料磨成粉末,用薑汁和糊做成桐子大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六十粒,用白湯送服。女性乾血氣膈腫滿,或大便不通,小便不利,可用薑蔥白湯送服。另一個配方會加上一兩的旋覆花。

「清氣化痰丸」,有助於清利胸部,順氣化痰,寬中健脾,消化食物,是治療痰的良藥。

製半夏(八兩)、炮南星(六兩)、瓜蔞仁、黃連、炒紫蘇子、去白陳皮、麩炒枳實、去皮茯苓、炒蘿蔔子、山楂(各四兩)、乾生薑(二兩)、炙甘草、炒香附子、黃芩(各二兩)。

將南星切成十字形塊狀,半夏每個切成兩塊,再加入六兩的皁莢和三兩的白礬,用水浸泡三天,然後煮到南星中心變黑潤為止,取出後去掉皁莢不用,將南星和半夏曬乾,與其他材料一起磨成粉末,用水糊做成桐子大的丸子,每次服用七八十粒,飯後或睡前用茶水送服。

「黃瓜蔞丸」,適用於食物積累造成的痰,呼吸急促。

瓜蔞仁、製半夏、山楂、炒神麯(各等份)。

以上材料磨成粉末,用瓜蔞水做成桐子大的丸子,每次服用七八十粒,用竹瀝薑汁送服。

「單石膏丸」,適用於食物積累的痰,痰火,以及胃火。

軟石膏(不限量)。

以上材料磨成細粉,用醋糊做成綠豆大的丸子,每次服用二十粒,用白湯送服。

「清痰丸」,專門清除中脘的熱痰和食物積累。

烏梅、枯白礬、黃芩、蒼朮、陳皮、炒滑石、青皮、麩炒枳實(各半兩)、炮南星、製半夏、炒神麯、山楂、乾生薑、香附(各一兩)。

以上材料磨成粉末,用湯浸蒸餅做成桐子大的丸子,每次服用六七十粒,用白湯送服。

「黃白丸」,適用於陰虛的食物積累和痰火。

黃連、瓜蔞仁、白朮、神麯、麥芽(各一兩)、川芎(七錢)、青黛(五錢)、人中白(三錢)。

以上材料磨成粉末,用薑汁浸蒸餅做成桐子大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六十粒,用白湯送服。

「丹溪方」,適用於心腹部的脹大,通常是因食物積累所導致。

薑製南星、製半夏、瓜蔞仁(各一兩半)、童便浸香附(一兩)、薑汁炒黃連(三兩)、礞石、蘿蔔子、連翹(各半兩)、麝香(少量)。

以上材料磨成粉末,用神麯糊做成丸子服用。另一個配方會加上半兩的陳皮。

「白玉丸」

巴豆(三十個,去油)、炮南星、製半夏、滑石、輕粉(各三錢)。

以上材料磨成粉末,用皁角仁浸泡的濃汁做成桐子大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到七粒,用薑湯送服。

「治療酒痰的方法」

青黛、瓜蔞仁。

以上材料磨成粉末,用薑汁蜂蜜做成丸子,含化,用以救護肺部。

「御愛紫宸湯」,有助於解除宿醉,嘔吐噁心,痰喘和無法進食。

陳皮、乾葛、良薑、丁香、炙甘草(各二兩)、藿香、檀香、茯苓、砂仁、葛花、官桂(各一兩)、木香(半兩,不可見火)。

以上材料切碎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