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八十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十二 (3)

1. 治口舌麻木方

止麻清痰飲,治口舌麻木,延及嘴角頭目,或嘔吐痰涎等證。

黃連,半夏,瓜蔞仁,黃芩,茯苓,桔梗,枳殼(麩炒),天麻,橘紅(各一錢二分),南星(用生薑、明礬、皂角同煮透,無白星者,一錢),細辛,甘草(各五分)

血虛加當歸一錢,氣虛加人參一錢。

上加生薑一片,水煎,入竹瀝半酒盞、生薑自然汁三四匙,食遠溫服。忌動氣生冷炙煿魚腥發氣之物。

白話文:

【治療口舌麻木的處方】

這是一帖名為「止麻清痰飲」的藥方,適用於治療口舌麻木的情況,甚至蔓延至嘴角、頭部和眼睛周圍,或是有嘔吐痰液的症狀。

藥方成分包括:黃連、半夏、瓜蔞仁、黃芩、茯苓、桔梗、炒過的枳殼、天麻、橘紅(以上各1.2錢),以及煮過的南星(用生薑、明礬、皁角一同煮至完全熟透,確保無白色部分,約1錢),細辛、甘草(各0.5錢)。

若是因為血虛導致的麻木,可添加當歸1錢;若是由於氣虛,則應加入人參1錢。

將上述藥材與一片生薑一同用水煎煮,最後加入半杯竹瀝和三到四茶匙的生薑汁,飯後一段時間趁溫熱服用。在治療期間,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、生冷食物、燒烤油炸類食物、魚類及易引起身體不適的食物。

2. 治閤眼麻木方

補氣升陽和中湯,一婦人病,診得六脈中俱弦洪緩相合,按之無力。弦在上,是風熱下陷入陰中,陽道不行,其證閉目則渾身麻木,晝減而夜甚,覺而開目則麻木漸退,久則絕止,常開其目,則此證不作,是以不敢閤眼,致不得臥,身體皆重,時有痰嗽,覺胸中不利,煩躁,氣短喘促,肌膚充盛,飲食不減,大小便如常,此非風邪,乃氣不行也,治宜補益肺氣,自愈。如經脈中陰火乘其陽分,火動為麻木者,當兼去其陰火則安矣。

黃耆(一錢),人參,白芍藥(各六分),佛耳草,炙甘草(各八分),白朮,歸身,陳皮(各四分),蒼朮,草豆蔻(各三分),甘草(生用),黃柏,白茯苓,澤瀉,升麻,柴胡(各二分)

上切作一服,水煎,食遠服。

沖和補氣湯,治閤眼則麻木,開則不麻,四肢無力,痿厥醋心,目昏眩等證。

黃耆(二錢),人參,白朮,蒼朮,陳皮,芍藥,澤瀉,豬苓(各一錢),甘草,升麻(各五分),羌活(七分),獨活,川歸,黃柏(各三分),柴胡,神麯,木香,草豆蔻,黃連,麻黃(不去節,各二分)

上切作二服。

白話文:

【治療閉眼後眼睛麻木的處方】

有位婦女患病,診斷後發現她的脈象呈現弦、洪、緩的特徵,且按壓時感覺軟弱無力。脈象上部弦象顯著,顯示風熱下陷,進入體內陰分,導致陽氣無法正常運行。其症狀為閉上眼睛全身就會感到麻木,白天較輕微,夜晚則更嚴重;一旦睜開眼睛,麻木感會逐漸消退,時間長了麻木感就完全消失。因此她不敢閉眼,導致無法安睡,全身感到沉重,偶爾咳嗽帶痰,胸悶不適,心情煩躁,呼吸短促,肌肉充盈,但食慾未減,大小便也正常。這並非風邪所致,而是氣血運行不暢。治療應著重於補肺益氣,病症自然痊癒。如果體內陰火過旺,影響到陽分,導致麻木,應同時清除體內的陰火。

使用黃耆(1錢)、人參、白芍藥(各6分)、佛耳草、炙甘草(各8分)、白朮、歸身、陳皮(各4分)、蒼朮、草豆蔻(各3分)、生甘草、黃柏、白茯苓、澤瀉、升麻、柴胡(各2分)等藥材。將這些藥材切碎,加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
【和諧補氣湯】,適用於閉眼後麻木,睜眼則麻木消失,四肢乏力,肢體疲倦,心悸,視物模糊等症狀。

使用黃耆(2錢)、人參、白朮、蒼朮、陳皮、芍藥、澤瀉、豬苓(各1錢)、甘草、升麻(各5分)、羌活(7分)、獨活、川芎、黃柏(各3分)、柴胡、神麯、木香、草豆蔻、黃連、麻黃(不去節,各2分)。將這些藥材切碎,分兩次服用。

3. 治腿腳麻木方

導氣湯,治兩腿麻木沉重。

黃耆(二錢),甘草(一錢半),青皮(一錢),升麻,柴胡,當歸尾,澤瀉,陳皮(各五分),五味子(三十粒),紅花(少許)

經驗三妙丸,治濕熱下流,兩腳麻木,或如火熱。

蒼朮(六兩,米泔浸一宿,炒),黃柏(四兩,酒拌炒),川牛膝(去蘆,二兩,酒浸一宿)

上為末,麵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空心淡鹽湯下。

白話文:

【治療腿腳麻木的處方】

使用「導氣湯」來治療雙腿麻木及沉重感。

藥材包含:黃耆(約7.5克),甘草(約4.5克),青皮(約3克),升麻,柴胡,當歸尾,澤瀉,陳皮(各約1.5克),五味子(約30粒),紅花(少許)。

「經驗三妙丸」專治因濕熱下注導致的雙腳麻木,或有如火燒般的感覺。

所需藥材為:蒼朮(約180克,先用米泔水浸泡一夜後炒製),黃柏(約120克,與酒拌和後炒製),川牛膝(去蘆,約60克,酒浸泡一夜後使用)。
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後,用麵糊搓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,每次服用五七十顆,應在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