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八十一 (1)
卷八十一 (1)
1. 論
內經,曰: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也(痹者閉也,三氣雜至,則壅閉經絡,血氣不行,而病為痹,即痛風不仁之屬)。其風氣勝者為行痹(遊行不定,走注歷節疼痛之類),寒氣勝者為痛痹(陰寒之氣客於肌肉筋骨之間,則凝結不散,陽氣不行,故痛不可當,亦名痛風,骨節攣痛也).濕氣勝者為著痹也(肢體重著不移,或為疼痛,或為頑木不仁,濕從土化,病多發於肌肉,浮腫重墜)。其有五者,以冬遇此者為骨痹,以春遇此者為筋痹,以夏遇此者為脈痹,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,以秋遇此者為皮痹(遇此者,指上文之三氣也。冬主骨,春主筋,夏主脈,土旺之時主肌肉,秋主皮,故邪氣之至,各有所應)。其內舍五臟六腑者,五臟皆有合病,久而不去者,內舍於其合也(皮肉筋骨脈,皆有五臟之合,病在外而久不去,則各因其合而內連於臟矣)。故骨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腎;筋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肝;脈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心;肌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脾;皮痹不已,復感於邪,內舍於肺。所謂痹者,各以其時重(平聲)感於風寒濕之氣也(舍者,邪入而居之也。時調氣王之時,五臟各有所應也,病久不去而復感於邪,氣必更深,故內舍其合而入於臟)。凡痹之客五臟,肺痹者,煩滿喘而嘔(肺在上焦,其脈循胃口,故為煩滿喘而嘔);心痹者,脈不通,煩則心下故暴,上氣而喘,嗌乾善噫,厥氣上則恐(心合脈而痹氣居之,故脈不通,心脈起於心中,其支者上挾咽,其直者卻上肺,故病此諸證。厥氣,陰氣也,心火衰則邪乘之,故神怯而恐);肝痹者,夜臥則驚,多飲,數小便,上為引如懷(肝藏魂,肝氣痹則魂不安,故主夜臥驚駭,肝脈下者過陰器,抵少腹,上者循喉嚨之後,上入頑顙,故為病如此);腎痹者,善脹,尻以代踵,脊以代頭(腎者胃之關,腎氣痹,則陰邪乘胃,故腹善脹。尻以代踵者,足攣不能伸也。脊以代頭者,身僂不能直也。以腎脈入跟中,上腨內,出膕內廉,貫脊屬腎,故為是病);脾痹者,四肢懈惰,發咳嘔汁,上為大塞(脾主四肢,故令懈惰。其脈屬脾絡胃,上膈挾咽,今其氣痹不行,故發咳嘔汁。甚則上焦否隔,為大塞不通也);腸痹者,數飲而出不得,中氣喘爭,時發飧泄(腸痹者,兼大小腸而言,腸間病痹,則下焦之氣不化,故雖數飲而水不得出,水不出則本末俱病,故與中氣喘爭,蓋其清濁不分,故時發飧泄);胞痹者,少腹膀胱按之內痛,若沃以湯,澀於小便,上為清涕(胞,膀胱之脬也。膀胱氣閉,故按之則內痛。水閉不行,則蓄而為熱,故若沃以湯,且澀於小便也。膀胱之脈從巔入絡腦,故上為清涕。胞、脬,俱音拋。又五脈五臟之痹,見《素問·五臟生成論》)。
白話文:
當痹病侵犯五臟的時候,會出現以下症狀:
- 肺痹:胸悶、氣喘、嘔吐。(肺臟位於上焦,其經脈循行經過胃部,所以會出現胸悶、氣喘、嘔吐的症狀。)
- 心痹:脈搏不通,心煩不安,心口疼痛,呼吸困難,咽喉乾燥,容易打嗝,感到恐懼。(心臟與脈絡相連,痹病侵犯心臟,就會導致脈搏不通。心臟的經脈從心臟出發,一部分通向咽喉,一部分通向肺部,所以會出現心煩、心口疼痛、呼吸困難等症狀。厥氣是陰氣,心火衰弱就會被邪氣乘虛而入,導致精神萎靡、恐懼。)
- 肝痹:夜晚睡覺時容易驚醒,愛喝水,頻尿,感覺胸部有氣上湧。(肝臟藏魂,肝氣被痹阻,就會導致魂魄不安,所以會出現夜間驚醒。肝臟的經脈向下經過生殖器,到達小腹,向上經過喉嚨後部,進入頭部,所以會出現頻尿、胸部有氣上湧等症狀。)
- 腎痹:腹部容易脹滿,雙腿彎曲不能伸直,腰部彎曲不能直立。(腎臟是胃的關口,腎氣被痹阻,就會導致陰邪入侵胃部,所以腹部會脹滿。雙腿彎曲不能伸直,是足部經脈被阻導致的。腰部彎曲不能直立,是腎臟經脈被阻導致的。)
- 脾痹:四肢無力,咳嗽、嘔吐痰液,上腹部脹滿。(脾臟主司四肢,所以脾氣被痹阻,就會導致四肢無力。脾臟的經脈與胃部相連,通向膈肌,上達咽喉,脾氣被痹阻,就會出現咳嗽、嘔吐痰液等症狀。嚴重者上焦氣機阻滯,會出現上腹部脹滿。)
- 腸痹:經常喝水但排不出,胸悶氣短,偶爾腹瀉。(腸痹指的是大腸和小腸都受到痹病的侵犯。腸道被痹阻,就會導致下焦的氣機不化,所以即使喝很多水,也排不出來。水排不出來就會導致上下焦都受影響,所以會出現胸悶氣短、腹瀉等症狀。這是因為腸道中清濁不分,所以會出現腹瀉。)
- 胞痹:小腹膀胱部位按壓時疼痛,像被熱水燙過一樣,排尿困難,鼻涕清稀。(胞指的是膀胱。膀胱的氣機被痹阻,所以按壓就會疼痛。水液不能排出,就會積聚成熱,所以感覺像被熱水燙過一樣,而且排尿困難。膀胱的經脈從頭頂進入,與腦部相連,所以會出現鼻涕清稀的症狀。)
(五臟五經的痹病,可以參閱《素問·五臟生成論》。)
又,曰:痹之為病,不痛何也。痹在於骨則重,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,在於筋則屈不伸,在於肉則不仁,在於皮則寒,故具此五者,則不痛也(具此五者,則筋骨皮肉血脈之間,氣無不痹,故不得為痛)。凡痹之類,逢寒則蟲,逢熱則縱(蟲謂皮中如蟲行,縱謂縱緩不相就。蟲,《甲乙經》作急,於義為得,蓋逢寒則筋攣,故急,逢熱則筋弛,故縱也)。
蔭按:風氣勝者為行痹,寒氣勝者為痛痹,濕氣勝者為著痹,既曰勝,則受病有偏重矣。治行痹者,散風為主,而以除寒祛濕佐之,大抵添以補血之劑,所謂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也;治痛痹者,散寒為主,而以疏風燥濕佐之,大抵添以補火之劑,所謂熱則流通,寒則凝塞,通則不痛,痛則不通也;治著痹者,燥濕為主,而以祛風散寒佐之,大抵添以補脾之劑,蓋土旺則濕勝而氣足,自無頑麻也。通用蠲痹湯加減主之,痛甚者佐以松枝酒。
白話文:
另外,有人說,痹病為什麼不痛呢?痹病如果在骨頭裡,就會沉重;在血管裡,就會血液凝固不流暢;在筋腱裡,就會屈伸困難;在肌肉裡,就會失去知覺;在皮膚裡,就會感到寒冷。因此,如果這五個地方都有痹病,就不會感到疼痛,因為這些地方的筋骨、皮肉、血脈之間,都已經被痹氣阻塞,所以無法產生疼痛感。所有痹病的種類,遇到寒冷就會收縮,遇到熱就會舒緩。收縮是指感覺像蟲子在皮膚裡爬行,舒緩是指筋骨鬆散,彼此沒有連接。這裡的「蟲」字,《甲乙經》中寫作「急」,意思是指遇到寒冷,筋腱就會收縮,所以「急」;遇到熱,筋腱就會鬆弛,所以「縱」。
按語:風氣盛行,稱為行痹;寒氣盛行,稱為痛痹;濕氣盛行,稱為著痹。既然說盛行,就表示患者在某個方面特別容易受到影響。治療行痹,以散風為主,並輔以除寒祛濕,通常還要加入補血的藥物,因為治風要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;治療痛痹,以散寒為主,並輔以疏風燥濕,通常還要加入補火的藥物,因為熱則流通,寒則凝塞,流通則不痛,不通則痛;治療著痹,以燥濕為主,並輔以祛風散寒,通常還要加入補脾的藥物,因為脾土旺盛,濕氣就會被抑制,氣血充盈,就不會有麻木的感覺。通常可以用蠲痹湯加減主治,疼痛嚴重的患者可以輔以松枝酒。
又有患痹日久,腿足枯細,膝頭腫大,名曰鶴膝風,此三陰本虧,寒邪襲於經絡,遂成斯證,宜服虎膠丸,外貼普救萬應膏,則漸次可愈,失此不治,則成痼疾,而為廢人矣,患者知之。
袖珍論,曰:凡痹病目有五種,筋痹、脈痹、骨痹、皮痹、肌痹是也。多由體虛之人,腠理空疏,為風寒濕三氣所侵,不能隨時驅散,留滯經絡,久而為痹。其為病也,寒多則掣痛,風多則引注,濕多則重著。其病在筋者,則屈而不能伸,應乎肝,其證夜臥多驚,飲食少,小便數;其病在脈者,則血凝而不流,應乎心,其證令人痿黃,心下鼓,氣卒然逆喘不通,嗌乾善噫;其病在骨者,則重而不能舉,應乎腎,其證手足不遂而多痛,心腹脹滿;其病在皮者,多寒,遇寒則急,遇熱則縱,應乎肺,其證皮膚無所知覺,氣奔喘滿;其病在肌肉者,多不仁,應乎脾,其證四肢懈怠,發咳嘔吐,診其脈,大而澀或來急而緊,俱為脾之候也。治之當辨其所感風寒濕三氣,注於何部,分其表裡,須從偏勝者,主以藥餌。又有停蓄支飲亦令人痹,又當隨證治之。至如白虎歷節,遍身痛者,無非風寒濕三氣乘之。巢氏曰:飲酒當風,汗出入水,遂成斯疾。久而不愈,令人骨節蹉跌,恐為癲癇之病。如有此證,治之宜早。
白話文:
如果有人長期患有痹病,導致腿腳瘦弱,膝蓋腫大,稱為鶴膝風,這是因為三陰經氣虛弱,寒邪侵襲經絡而引起的。建議服用虎膠丸,並外貼普救萬應膏,慢慢就能痊癒。如果錯過治療,就會變成慢性病,最終成為廢人,患者要牢記這一點。
《袖珍論》中提到,痹病主要分為五種:筋痹、脈痹、骨痹、皮痹、肌痹。大多是由體虛的人,腠理疏鬆,受到風寒濕三氣侵襲,無法及時驅散,停滯在經絡中,久而久之就變成痹病。
痹病的症狀,寒邪入侵則疼痛,風邪入侵則疼痛牽引,濕邪入侵則沉重感。
- 筋痹:筋脈屈伸不利,屬於肝經,表現為夜間多驚,食慾不振,小便頻繁。
- 脈痹:血脈凝滯不通,屬於心經,表現為面色萎黃,心下悸動,呼吸急促,咽乾口渴,容易打嗝。
- 骨痹:骨頭沉重難以抬起,屬於腎經,表現為肢體麻木疼痛,腹部脹滿。
- 皮痹:皮膚對冷熱感知遲鈍,屬於肺經,表現為皮膚麻木,呼吸急促,胸悶氣喘。
- 肌痹:肌肉麻木無力,屬於脾經,表現為四肢乏力,咳嗽嘔吐,脈象沉澀或滑數,都是脾虛的表現。
治療痹病應根據所感風寒濕三氣,侵襲部位,以及表裡分型,針對偏勝的病氣,用藥治療。
另外,長期飲酒導致體內水分停滯,也會造成痹病,也需要根據症狀進行治療。
白虎歷節,全身疼痛,都是風寒濕三氣入侵引起的。巢氏說:喝酒時吹風,出汗後受寒,就會導致這種疾病。如果長期不治,會導致骨節疼痛,甚至演變成癲癇。如果出現這種症狀,一定要及早治療。
李氏,曰:痹者,氣閉塞不通流也,或痛癢,或麻痹,或手足緩弱,與痿相類。但痿屬內因,血虛火盛,肺焦而成,痹屬風寒濕三氣侵入而成,然外邪非血氣虛則不入,此所以痹久亦能痿。又痹為中風之一,但純乎中風則陽受之,痹兼風寒濕三氣則陰受之,所以為病更重。觀宋明醫錢仲陽,自患周痹偏廢,不能全愈可見。經言春為筋痹,夏為脈痹,夏為肌肉痹,秋為皮痹,冬為骨痹,言皮脈肌筋骨,各以時而受風寒濕之邪也。大概風濕多侵乎上,有肩背麻木,手腕硬痛;寒濕多侵乎下,腳腿木重。若上下俱得,身如板夾,腳如石墜,須分風寒濕多少治之。風多,痛走不定;寒多,掣痛,周身拘急,手足冷痹,與痛風無異;濕多,浮腫重著,一處不移。風多,烏藥順氣散、三痹湯、越婢湯、單稀簽丸;寒多,五積散加天麻、附子,或蠲痹湯;寒濕,五積交加散;濕多,川芎茯苓湯、當歸拈痛湯、防己黃耆湯、羌活勝濕湯、續斷丸。又冷痹,身寒不熱,腰腳沉冷,即寒痹之甚者,三痹湯合三五七散,或舒筋湯、附子理中湯;又熱痹,或濕生熱,或風寒鬱熱,身上如鼠走,唇口反縱,肌肉變色,宣明升麻湯。風寒濕熱痹,二妙蒼柏散等分,加虎脛骨、防風減半,水煎服。初起強硬作痛者,宜疏風豁痰;沉重者,宜流濕行氣。久病須分氣血虛實,痰瘀多少治之。氣虛痹者,關節不充,一身如從水中出,陽虛陰盛也,四君子湯加肉桂、生附,或川附丸;血虛痹者,皮膚不仁,濟生防風湯,或黃耆建中湯去飴加桂枝。挾瘀血者,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、竹瀝、薑汁;挾痰者,手足麻痹,多睡眩暈,濟生茯苓湯或二陳湯加竹瀝、薑汁。腎脂枯涸不行,髓少精弱,凍慄攣急者,十全大補湯、地仙丹。通用五痹湯,擦痹法。初病驟用參耆歸地,則氣血滯而邪郁經絡不散。虛者,烏頭粥行濕,流氣散主之。凡味酸傷筋則緩,味鹼傷骨則痿,令人發熱,變為痛痹、麻木等證。慎疾者,須戒魚腥麵醬酒醋肉屬。陽助火,但可量吃。若厚味過多,下必遺溺,上必痞悶,先用二陳湯加芍藥黃連降火,然後用本證藥。
吳氏,曰:痿證大都主熱,痹證大都主寒。然痿證亦有寒者,痹證亦有熱者,此不可泥也。
白話文:
李氏論痹症
李氏說:「痹症的病因是氣血流通受阻,導致不通暢。症狀可能表現為疼痛、癢、麻木、肢體無力,與痿症(痿證)相似。但痿症屬於內因,由血虛火盛,導致肺部受損而引起;痹症則是由風寒濕三氣入侵所致。不過,外邪入侵必須依賴血氣虛弱才能得逞,所以痹症久拖不治也會演變成痿症。
痹症也是中風症的一種,但純粹的中風是由陽氣受損引起,痹症則兼具風寒濕三氣,屬於陰氣受損,因此病情更為嚴重。宋代名醫錢仲陽就曾患周痹,偏廢一方,最終未能完全康復,可見其病之難治。
《經書》記載:「春為筋痹,夏為脈痹,夏為肌肉痹,秋為皮痹,冬為骨痹。」意思是說,皮、脈、肌、筋、骨,在不同的季節容易受到風寒濕邪的侵襲。
一般來說,風濕多侵犯上半身,導致肩背麻木、手腕疼痛;寒濕多侵犯下半身,導致腳腿沉重、行動不便。若上下半身同時受侵,則全身僵硬,腳像灌鉛般沉重,需要根據風寒濕的比例進行治療。
風多則疼痛不定;寒多則疼痛劇烈,全身拘緊,手足冰冷麻木,與痛風類似;濕多則浮腫沉重,位置固定不動。
針對不同的病因,可以用以下藥物治療:
- 風多:烏藥順氣散、三痹湯、越婢湯、單稀簽丸
- 寒多:五積散加天麻、附子,或蠲痹湯
- 寒濕:五積交加散
- 濕多:川芎茯苓湯、當歸拈痛湯、防己黃耆湯、羌活勝濕湯、續斷丸
此外,還有以下特殊情況:
- 冷痹:身體冰冷,腰腳沉重冰冷,屬於寒痹加重的情況,可用三痹湯合三五七散,或舒筋湯、附子理中湯。
- 熱痹:可能是濕氣化熱,或風寒鬱積化熱,症狀表現為身上有如鼠走,嘴脣口角歪斜,肌肉變色,可用宣明升麻湯。
風寒濕熱痹,可以用二妙蒼柏散等量,加虎脛骨、防風減半,水煎服。
初起症狀為僵硬疼痛,宜疏風豁痰;症狀沉重,宜利濕行氣。
久病需要根據氣血虛實、痰瘀多少進行治療:
- 氣虛痹:關節無力,全身無力,如從水中出來般,屬於陽虛陰盛,可用四君子湯加肉桂、生附,或川附丸。
- 血虛痹:皮膚麻木無感,可用濟生防風湯,或黃耆建中湯去飴加桂枝。
- 挾瘀血:可用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、竹瀝、薑汁。
- 挾痰:手足麻木,嗜睡頭暈,可用濟生茯苓湯或二陳湯加竹瀝、薑汁。
- 腎精虧虛:腎精虧虛,導致肢體麻木,畏寒拘緊,可用十全大補湯、地仙丹。
通用方:五痹湯,擦痹法。
初病不宜驟用參耆歸地,以免氣血停滯,邪氣鬱結於經絡而不散。
虛寒者,可用烏頭粥行濕,流氣散為主。
需要注意的是,酸味傷筋則導致肢體無力,鹼味傷骨則導致痿症,並會引起發熱,轉化為痛痹、麻木等症狀。
因此,患者應忌食魚腥、麵醬、酒醋、肉類等食物。陽氣助火,可以少量食用,但過食厚味會導致腹瀉、胸悶,先用二陳湯加芍藥黃連降火,再用上述藥物治療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