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 (3)
卷三 (3)
1. 論注夏
丹溪,曰:注夏屬陰虛,元氣不足,夏初春末,頭疼腳軟,食少體熱者是也。宜補中益氣湯去柴胡、升麻,加炒黃柏、白芍藥。挾痰者,加南星、半夏、陳皮煎服,又或用生脈散。
李氏,曰:內傷勞役,或素氣血虛弱病暑者,一以滋補為主,慎用大熱大冷之劑。暑中尿赤者,清暑益氣湯。暑輕力倦者,補中益氣湯,或為丸。中暍,暫加香薷、扁豆。陰虛者,滋陰降火湯,腎氣湯。三伏炎蒸,大熱傷氣,養生家謂此時縱酒恣色,令人內腎腐爛,至秋方凝,甚則化水而死。時常御暑,體實者,香薷飲、益元散,虛者忌用。蓋脾虛者,不必因暑勞役,及乘涼致病,每遇春末夏初,頭疼腳軟,食少體熱,名注夏病。宜補中益氣湯去升、柴,加黃柏、芍藥、五味子、麥門冬,有痰加半夏、薑汁,實三伏卻暑之聖藥也。如氣衰,精神不足,煩渴懶食者,生脈散、誘行丸,通用謝傳萬病無憂散。
白話文:
丹溪先生說:夏季疲倦(注夏)是由於體內陰氣虛弱,元氣不夠充沛所致,尤其在夏天開始或是春天將結束時,會出現頭痛、腳軟無力、食慾減退、身體發熱等症狀。治療上應選擇補中益氣湯,但要去除柴胡和升麻,加入炒過的黃柏和白芍藥。若患者同時夾雜有痰的情況,可再加入南星、半夏和陳皮來煎煮服用,或者使用生脈散。
李氏認為:對於那些平時工作勞累,或本來就氣血虛弱的人,一旦遇上暑熱,應以滋補調理為主,要小心避免使用極寒或極熱的藥物。如果暑熱導致小便顏色偏紅,可以使用清暑益氣湯;如果暑熱輕微,只是覺得疲倦乏力,則可選擇補中益氣湯,也可以做成丸藥服用。對於中暑情況,可短期內加入香薷和扁豆。對於陰虛的人,應使用滋陰降火湯,以及腎氣湯。在三伏天的酷熱蒸騰下,高溫容易損耗體內的氣,有養生專家提醒,在這個時期過度飲酒和縱欲,會導致內腎腐爛,直到秋季才會凝固,嚴重的話甚至會化為水而死亡。在日常防暑上,對於體質較壯實的人,可以選擇香薷飲和益元散,但對於體質虛弱的人則不宜使用。因為脾虛的人,不一定是在暑熱、勞累或受涼後才會生病,通常在春末夏初就會出現頭痛、腳軟無力、食慾不振、身體發熱等現象,這就是所謂的夏季疲倦症。在治療上,可選擇補中益氣湯,但要去掉升麻和柴胡,加入黃柏、芍藥、五味子和麥門冬,如果有痰的問題,還可加入半夏和薑汁,這是三伏天消暑的最佳藥方。若感到氣力衰退,精神不濟,口渴不想吃東西,可用生脈散和誘行丸,或通用謝傳萬病無憂散。
2. 脈法
經,曰:脈虛身熱,得之傷暑。脈弦細芤遲,脈虛而微弱,或浮大而散,或隱不見。
許學士,云:傷暑,其脈弦細芤遲,何也?《內經》曰:寒傷形,熱傷氣。蓋傷氣而不傷形,則氣消而脈虛弱,所謂弦細芤遲,皆虛脈也。仲景以弦為陰,而朱肱亦曰中暑脈細弱,則皆虛脈也,可知矣。
脈訣舉要,曰:暑傷於氣,所以脈虛弦細芤遲,體狀無餘。
丹溪,曰:暑脈微弱,按之無力,又脈來隱伏。
白話文:
[脈法]的部分內容如下:
在古籍裡提到,如果脈搏顯得虛弱而身體發熱,這通常是因為中暑所導致的。脈象可能呈現出弦細、芤遲,或是虛弱微小,甚至可能出現脈搏浮大而散,或者隱而不顯。
許學士解釋說,為什麼中暑後,脈象會呈現弦細芤遲呢?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寒氣傷害身體,熱氣則傷害氣息。由於中暑是傷害了氣息而並未直接傷害身體,因此氣息消耗,脈象就會變得虛弱。所謂的弦細芤遲,都屬於虛弱的脈象。張仲景認為弦脈代表陰性,而朱肱也表示中暑時脈象會細弱,這都顯示出虛弱的脈象,由此可見一斑。
在《脈訣舉要》中寫道,由於暑氣傷害了氣息,所以脈象會呈現虛弱、弦細和芤遲,身體其他症狀並不明顯。
丹溪先生也指出,中暑的脈象會顯得微弱,按壓下去感覺不到力量,而且脈象可能隱而不顯。
3. 治中暑煩渴方
香薷飲,治伏暑引飲,口燥咽乾,腹痛霍亂,或吐或瀉,並皆治之。
香薷(一斤),厚朴(薑汁炙),白扁豆(微炒,各半斤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入酒少許,煎七分,沉冷,不拘時服。一方加黃連四兩,薑汁同炒令黃色,名黃連香薷飲。如有搐搦,加羌活。
徐氏曰:世俗用於暑月中煎飲,然氣虛者不可過多,蓋厚朴泄氣藥也。
蔭按:用是方於伏熱之時,自覺酷暑蒸炎,或遠行傷於暑熱,服一二劑誠當。今人坐高堂廣廈之中,身對冰盤,口啖瓜果,暑氣原淺,每求此藥服之,是謂誅伐太過。
香薷湯,驅暑和中通用。
香薷(二兩),厚朴(薑汁炒),白扁豆(炒),茯神(各一兩),甘草(炙,半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不拘時,沸湯點服,鹽湯亦得。或只㕮咀,每服七錢,水煎服。
潑火散(一名地榆散),治傷暑煩躁,口苦舌乾,頭痛惡心,不思飲食,及中暑昏迷,不省人事,欲死者,並治血痢。
地榆,赤芍藥,黃連(去須),青皮(去白,各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漿水調服。如無,只以新汲水亦得。若血痢,水煎服。
白虎湯,治暑熱發渴。
石膏(五錢),知母(二錢),甘草(一錢),粳米(一撮)
上銼作一服,水煎米熟,去渣,溫服。加人參一錢半,名人參白虎湯;加蒼朮一錢,名蒼朮白虎湯。
益元散(一名六一散,一名天水散),治中暑,身熱煩渴,小便不利。
滑石(六兩,水飛),甘草(一兩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新汲水調服。如心神恍惚,每料加辰砂三錢,用白沸湯調下,名辰砂益元散;如莖中痛,加蒲黃三兩,加薄荷少許,名雞蘇散。加青黛少許,名若玉散。治療並同。
桂苓甘露飲,治伏暑引飲過多,肚腹膨脹,小便不利,濕熱為患者。
茯苓,澤瀉(各一兩),豬苓(去皮),白朮(炒),桂心(炒,各五錢),滑石(四兩),石膏,寒水石(各二兩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熱湯、冷水任調下,入蜜少許尤好。張子和方加人參、藿香各半兩,甘草、葛根各一兩,木香二錢半。
玉露散,治暑渴。
寒水石,滑石,石膏,甘草,瓜蔞根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五錢,新汲水調服。
竹葉石膏湯,治伏暑內外熱熾,煩躁大渴。
石膏(半兩),麥門冬(去心),人參(各二錢),半夏(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上㕮咀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、青竹葉十四片、糯米一撮,水煎服。
春澤湯,治伏暑發熱,煩渴引飲,小便不利。
澤瀉(三錢),豬苓,茯苓,白朮(各二錢),人參,麥門冬(去心,各一錢半),桂心(一錢)
上㕮咀,每服七錢,水一鍾半加燈心二十莖,煎一鍾,食遠服。渴甚,去桂,加五味子、黃連各二錢。
丹溪方,治暑渴。
生地黃,麥門冬(去心),牛膝,萸柏(炒),知母,葛根,甘草
上銼,水煎服。
枇杷葉散,治中暑伏熱,煩渴引飲,嘔噦噁心,頭目昏眩。
香薷(七錢半),白茅根,麥門冬(去心),乾木瓜,甘草(炙,各一兩),丁香,陳皮,厚朴(薑汁炒),枇杷葉(炙,各五錢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如煩躁,冷水調下。
柴胡天水散,治中暑脈數,盜汗不止,發寒熱者,此熱在肺分。
柴胡(三錢),黃芩(二錢),滑石(二錢半),甘草(炙,一錢)
上為末,水煎服,或白湯調亦好。一方有人參二錢。
酒煮黃連丸,治伏暑發熱煩渴,嘔吐噁心。
黃連(十二兩),好酒(五斤)
上以酒煮黃連,干為末,滴水丸如桐子大,熱湯下三五十丸,胸膈涼,不渴為驗。
三黃石膏湯,治暑毒深入,結熱在裡,譫語煩渴,不欲近衣,大便秘結,小便赤澀。
黃連(三錢),黃柏,山梔子,元參(各一錢),黃芩,知母(各一錢五分),石膏(三錢),甘草(七分)
上銼,水煎服。
龍鬚散,治中暑昏悶,不省人事,及泄瀉霍亂作渴,一服即愈,亦能解暑毒。
甘草(炙,一兩),五倍子(生用,一方作五味子),白礬(生),烏梅(去核,各二兩),飛羅面(一兩,一方用清明日面,佳)
上為末拌勻,每服二錢,新汲水調下。
千里水葫蘆,治路上行人,暑熱作渴,茶水不便,用此藥備之,俟渴時即用一丸噙化,止渴生津,清熱,止嗽化痰,甚妙。
硼砂,柿霜,烏梅肉,薄荷葉,白沙糖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用烏梅肉為丸,每用一丸噙化。
水葫蘆丸(一名旅行丸),治冒暑毒,解煩渴,生津液。
川百藥煎(三兩),麥門冬(去心),烏梅肉,白梅肉,乾葛,甘草(各五錢),人參(二錢)
上為細末,麵糊丸如雞頭實大,每服一丸,含化。夏月出行,一丸可度一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