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三 (11)
卷二十三 (11)
1. 截諸瘧方
上㕮咀,水一盞半煎至一盞,去渣,露一宿,臨發早作二服溫服。忌熱物片時。
一方,治久瘧不愈,一服便止,永不發,其效如神。
常山,檳榔(各一錢),丁香(半錢),烏梅(一個)
上銼作一服,用好酒一盞浸一宿,臨發日清晨飲之。
經驗截瘧神方
常山,秦艽,木通,川山甲(醋炙黃,各一錢),辰砂(半錢,另研),烏梅(去核),大棗(各七個)
上銼,以水三盞煎至一盞,先以棗和辰砂末,食後服藥。
六和湯
人參,草果,知母,貝母,檳榔,烏梅,白芷,柴胡(各一錢,酒拌),常山(二錢)
上銼,加生薑三片、棗一枚,酒、水同煎,露一宿,臨發前二時服。
截瘧方
柴胡,蒼朮,蘇葉,檳榔(半尖半圓者),常山(黑豆等分炒,去豆),青皮,陳皮,知母,貝母,草果,甘草,烏梅(一個),厚朴(量用)
上銼,水二鍾煎至一鍾,留當發日五更溫服。一日忌茶油膩魚生冷。雖用常山,以豆炒熟,而檳榔用雌雄半,則有以制常山,不至吐瀉。
人參截瘧飲,治虛人,截瘧,一切瘧疾並可截之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當歸,青皮(麩炒),厚朴(薑汁炒),柴胡,黃芩,知母,常山(酒浸),草果(去殼),鱉甲(醋炙,各八分),烏梅(一個),桂枝,甘草(各三分)
上銼一劑,生薑一片、棗二枚、桃腦七個水煎,露一宿,臨發日五更空心溫服。渣待日午再煎服,糖拌烏梅下藥。切忌雞、魚、豆腐、麵食及房勞怒氣。
驅瘧飲,治諸瘧久不愈者。
草果,青皮,陳皮,人參,茯苓,半夏,厚朴,蒼朮,檳榔,白朮,甘草(各一兩),良薑(五錢)
上㕮咀,每服七錢,生薑五片、棗二枚、烏梅一個水煎,食遠服。
溫脾散,治久瘧不愈。
紫河車(即金線重樓),綠豆(各一兩),生甘草(五錢),砒(一錢五分,另研)
上為末,每服五分,發前一日夜深新汲水調服。十歲者減半,再幼又減,孕婦不可用。忌葷腥、生冷、酒、面三日。合服此藥並不吐,雖砒有毒,有三味得解。
蔭按:此方劫病之捷,勝於他方,但虛弱久病羸瘦之人終不可輕用。如吐不止者,以生綠豆細研,新汲水調,多飲即止。
養胃丹,治久瘧,二三年不愈者。
人參,茯苓,藿香,草果(各一兩),半夏(炮),陳皮,厚朴(薑汁炒,各一兩半),蒼朮(米泔炒),常山(酒蒸,二兩),甘草(炙,五錢),烏梅(四十九個,去核)
上為末,淡薑湯打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薑湯下。
祛邪丸,治新瘧脈浮大,寒熱往來。
麻黃(四兩),常山,大黃,知母,甘草(各二兩)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面東服十五丸,欲汗冷水下,欲下露姜飲下,欲吐甘草煎湯露過下。
白話文:
截諸瘧方
第一方:將藥材煎煮,服用前一晚靜置,清晨溫服兩次。服藥期間忌食熱物。此方治久瘧不愈,一服即止,效果神奇。
第二方:治久瘧不愈,服用後瘧疾不再發作,療效顯著。將藥材研磨,用好酒浸泡一夜,清晨服用。
經驗截瘧神方:將藥材煎煮,飯後先服用大棗和硃砂末,再服用藥湯。
六和湯:將藥材與生薑、大棗同煎,靜置一夜,於發病前兩小時服用。
截瘧方:將藥材煎煮,清晨服用。服藥當天忌食茶、油膩食物、魚生及冷食。方中雖用常山,但因炒熟並搭配雌雄檳榔,可避免嘔瀉。
人參截瘧飲:治虛弱體質者瘧疾,適用於各種瘧疾。將藥材煎煮,靜置一夜,清晨空腹溫服。中午再服用藥渣煎煮的藥湯,並加入糖拌烏梅。忌食雞、魚、豆腐、麵食,並避免房事、動怒。
驅瘧飲:治久治不愈的瘧疾。將藥材研磨,每次服用七錢,與生薑、大棗、烏梅同煎,飯後服用。
溫脾散:治久瘧不愈。每次服用五分,發病前一天晚上服用。十歲以下兒童減半,更小的兒童再減量,孕婦禁用。忌食葷腥、生冷、酒、麵食三日。此方雖有砒霜,但因有其他藥材解毒,故不會引起嘔吐。 此方療效迅速,但體虛久病者慎用。如嘔吐不止,可用生綠豆研末服用。
養胃丹:治久瘧不愈。將藥材研磨成丸藥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祛邪丸:治新發瘧疾,脈象浮大,寒熱往來。將藥材煉蜜製成丸藥,每次服用十五丸,視情況用冷水、薑湯或甘草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