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三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三 (10)

1. 截諸瘧方

驅瘧湯,治一切久新瘧疾,一劑截住,神效。

常山,草果(煨),知母,貝母(去心,各等分)

上銼,每服四錢,虛弱老人小兒只須三錢,酒一盞略煎八分,不可過熟,熟則不效。發日天明後去渣熱服。渣以酒浸,至將發前再煎,熱服,奇效如神,不能備述。一方用雌雄檳榔,無草果,名不二飲。一方用檳榔,無貝母,煎法俱同。

洞虛子云:至元十五年,阿術都元帥南征之時,因患瘧疾,百法不效,至於維揚,召官醫診之。余親識石其姓者,忽為有司驅至帳前,但見虎符已下,官員露刀守衛元帥臥榻,石公自謂必死。既而傳命曰:元帥久患瘧疾,只今便要安可。石公尤畏之極,信手撮成一劑,服之即效,大有賞賚。

後數年,其藥僕從余遊宦南荒,彼中官吏將校例苦瘧,因獲此方,隨用即效,遂大行於世。復會維揚石公,再請訂正,石公曰:尚欠陳皮一味。余從而用之,則鮮效矣。後悟其相戲,但依前法四味為的,至今四十年矣。嘗有婦人每日午後發熱,眾醫百計循經用藥,日久愈重。

余道此四味令服,醫士莫肯聽從。余曰:此純熱瘧疾,平日治之如探囊取物耳。勉其服之,即瘥。但人惡其酒氣。余家親戚老幼才有瘧疾,俱能服之,元無惡味。余因用酒先煮過常山曬乾,入藥只用水煎服,亦妙。不可例謂常山為吐藥而不用,萬萬無一人曾吐者。蓋瘧者,痰疾也。

常山專能治痰,有微吐者,乃痰藥相敵而然。亦有自然吐者,世俗命曰醉瘧,豈常山之使然乎。

常山飲,治瘧疾發散不愈,漸成勞瘵。

常山,草果,知母(各三兩二錢),良薑(二兩),烏梅(去核),甘草(各一兩六錢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、生薑五片、棗一枚煎七分,溫服。

截瘧常山飲

川常山,草果,檳榔,知母,甘草(炙),烏梅,穿山甲(慢火煨胖,各等分)

上細末,每服五錢,水、酒各半盞煎至八分,露星月一宿,發前二時溫服,欲吐則順之。一云清晨冷服,忌熱湯一日。

七寶飲,治一切瘧,或先寒後熱,或先熱後寒,不問鬼瘧食瘧,並皆治之。(一云尺寸脈來弦滑浮大者,以此吐之)

常山(一錢),厚朴,青皮,陳皮,炙甘草,檳榔,草果仁(各半錢)

上細切作一服,酒、水各半盞,寒多加酒,熱多加水,煎八分,去渣,露一宿,再將渣如前煎,另放,亦露一宿,來日當發之早,蕩溫面東服,少歇再服藥渣,大有神效。一云空心冷服,忌熱茶湯一日,至午食溫粥。

萬安散,治一切瘧疾,得病之初,以其氣壯,進此藥以取效,氣虛胃弱及妊婦不宜服之。

蒼朮(米泔浸),厚朴(薑汁炒),陳皮(去白),甘草(炙),常山(酒浸),檳榔(各一錢半)

白話文:

截諸瘧方

驅瘧湯:治各種久治不癒或新發的瘧疾,一劑即可根治,效果神奇。

藥方組成:常山、草果(煨)、知母、貝母(去心),各等份。

用法:將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四錢(約12克),體虛的老人和小孩服用三錢(約9克)。用一盞酒煎煮至八分滿,不可煎煮過度,煎過頭就沒效了。瘧疾發作當天,天亮後去渣服用藥汁。藥渣用酒浸泡,至瘧疾將發作前再次煎煮,趁熱服用,效果神奇,無法盡述。另有一方用雌雄檳榔代替草果,名為「不二飲」;也有一方不用貝母,只用檳榔,煎煮方法相同。

洞虛子記載:至元十五年,阿術都元帥南征時患瘧疾,百治無效。到了揚州,召來官醫診治。我認識一位姓石的醫生,被官吏強行帶到元帥帳前。只見虎符已下,官員持刀守衛元帥臥榻,石醫生自知性命難保。然後傳下命令說:元帥久患瘧疾,必須立即治好。石醫生非常害怕,隨手抓藥配成一劑,元帥服用後立刻見效,並得到大量賞賜。

幾年後,石醫生的藥僕跟隨我到南方做官,南方官吏和將校常患瘧疾,於是用了這個方子,效果非常好,因此廣為流傳。後來我又在揚州見到石醫生,再次請他修改方劑,石醫生說:還缺少陳皮一味。我加了陳皮,效果反而不好。後來我意識到他是開玩笑的,仍然只用原來的四味藥,至今已四十年了。曾經有個婦女每天下午發熱,許多醫生用各種方法、按照經絡用藥,時間久了病情反而加重。

我告訴她用這四味藥,醫生們都不肯聽從。我說:這是純熱性的瘧疾,平時治療它就像探囊取物一樣容易。我勸她服用,病情很快就好了。只是有些人嫌藥有酒味。我家裡老幼如有瘧疾,都能服用此藥,並沒有什麼異味。我曾經用酒先煮常山曬乾,入藥只用水煎服,效果也很好。不要因為常山是吐藥就不敢用,我從來沒見過有人服用後嘔吐的。瘧疾是痰疾,常山專治痰,有些人服用後略有嘔吐,那是因為痰藥相剋造成的。也有人自然嘔吐,俗稱「醉瘧」,難道是常山引起的嗎?

常山飲:治療瘧疾發散不癒,逐漸發展成勞瘵(慢性消耗性疾病)。

藥方組成:常山、草果、知母(各三兩二錢)、良薑(二兩)、烏梅(去核)、甘草(各一兩六錢)。

用法:將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錢(約15克),用一盞水,加生薑五片、大棗一枚煎煮至七分滿,溫服。

截瘧常山飲:

藥方組成:川常山、草果、檳榔、知母、甘草(炙)、烏梅、穿山甲(慢火煨至膨脹),各等份。

用法: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錢(約15克),用半盞水、半盞酒煎煮至八分滿,露置於月光下過夜,瘧疾發作前兩小時溫服,想吐就順其自然。也有人說清晨冷服,忌喝熱湯一天。

七寶飲:治療各種瘧疾,無論先寒後熱,還是先熱後寒,不論是鬼瘧(感染性瘧疾)、食瘧(飲食不潔引起的瘧疾),都能治療。(也有人說,脈象是寸口脈來弦滑浮大者,用此方吐之)

藥方組成:常山(一錢)、厚朴、青皮、陳皮、炙甘草、檳榔、草果仁(各半錢)。

用法:將藥材切碎,作一劑,用半盞水、半盞酒煎煮至八分滿,去渣,露置過夜,再用藥渣如前煎煮,也露置過夜。第二天瘧疾發作前,溫熱後面向東方服用藥汁,稍作休息後再服用藥渣,效果極好。也有人說空腹冷服,忌喝熱茶湯一天,中午吃溫熱的粥。

萬安散:治療各種瘧疾,疾病初期,由於正氣尚盛,服用此藥效果最佳,氣虛體弱者及孕婦不宜服用。

藥方組成:蒼朮(米泔水浸泡)、厚朴(薑汁炒)、陳皮(去白)、甘草(炙)、常山(酒浸)、檳榔(各一錢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