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七十八 (4)
卷七十八 (4)
1. 治肩背痛方
通氣防風湯,肩背痛不可回顧者,此太陽氣鬱而不行,以風藥散之。脊痛項強,腰似折,項似拔者,此太陽經不通也。
羌活,獨活(各一錢),藁本,防風,甘草(各五分),川芎,蔓荊子(各三錢)
上銼,水煎服。
當歸拈痛湯,治濕熱為病,肢節煩痛,肩背沉重,胸膈不利,及遍身疼痛,下注於足脛,痛不可忍。
羌活,甘草,黃芩(酒炒),茵陳(酒炒,各五錢),人參,升麻,苦參(酒洗),葛根,蒼朮(各二錢),白朮(一錢半),當歸身,知母(酒洗),防風,茯苓,澤瀉,豬苓(各三錢)
上㕮咀,每服一兩,水煎,空心溫服。
加減當歸飲子,治肩背忽痛。
當歸,防風,柴胡,生地(姜酒炒),大黃(各一兩半),芍藥,黃芩,人參(各一兩),黃連(半兩),滑石(六兩),甘草(一兩三錢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煎,食後服。
升麻柴胡湯,治肩背痛,汗出,小便數而少者,此風熱乘肺,使肺氣鬱甚也,當瀉風熱則愈。
升麻,柴胡,黃耆(各一錢),羌活,防風,人參,甘草,陳皮(各五分),藁本(三分),青皮,黃芩,白豆蔻(各二分)
上㕮咀,作一服,水煎,通口服。如面色白脫氣短者,不可服。
黃耆八珍湯,治勞力,或看書著棋久坐而致脊背疼者,服此或服補中益氣湯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,當歸,川芎,芍藥,熟地黃(砂仁,沉香炒),黃耆
上銼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【治療肩背痛的處方】
-
『通氣防風湯』:適用於肩背痛到無法轉頭的情況,這是因為太陽經絡的氣血運行不順暢,我們用具有散風作用的藥物來治療。脊椎疼痛、頸部僵硬,腰部像被折斷,頸部像被拉扯,這都是太陽經絡不暢通的表現。 藥方:羌活、獨活(各約3克)、藁本、防風、甘草(各約1.5克)、川芎、蔓荊子(各約9克)。將以上藥材混合,用水煎煮服用。
-
『當歸拈痛湯』:主要治療濕熱引發的疾病,症狀包括四肢關節疼痛、肩背沉重、胸膈部不舒適,以及全身疼痛,特別是小腿部位的疼痛難忍。 藥方:羌活、甘草、黃芩(酒炒)、茵陳(酒炒,各約15克)、人參、升麻、苦參(酒洗)、葛根、蒼朮(各約6克)、白朮(約4.5克)、當歸身、知母(酒洗)、防風、茯苓、澤瀉、豬苓(各約9克)。將以上藥材混合,每次服用30克,用水煎煮,在空腹時溫服。
-
『加減當歸飲子』:主要治療突然出現的肩背疼痛。 藥方:當歸、防風、柴胡、生地(薑酒炒)、大黃(各約45克)、芍藥、黃芩、人參(各約30克)、黃連(約15克)、滑石(約180克)、甘草(約39克)。將以上藥材混合,每次服用15克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-
『升麻柴胡湯』:主要治療肩背痛、出汗,小便頻繁但量少,這是風熱影響肺部,導致肺氣過度鬱結的情況,應該用瀉風熱的藥物來治療。 藥方:升麻、柴胡、黃耆(各約3克)、羌活、防風、人參、甘草、陳皮(各約1.5克)、藁本(約0.9克)、青皮、黃芩、白豆蔻(各約0.6克)。將以上藥材混合,作為一次的用量,用水煎煮,整日都可以服用。如果臉色蒼白、氣短的人,不適合服用。
-
『黃耆八珍湯』:主要治療因勞累、長時間坐著看書或下棋導致的脊背疼痛,可以服用這個處方或者補中益氣湯。 藥方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熟地黃(砂仁、沉香炒)、黃耆。將以上藥材混合,用水煎煮服用。
2. 治項頸強痛方
加味二陳湯,治項強不能回顧,動則微痛,其脈弦而數實,此痰熱客太陽經也,用此治之愈。
陳皮,半夏,茯苓,甘草,黃芩(酒洗),羌活,紅花
上銼,水煎服。
養神湯,治精神短少不得睡,項筋腫急難伸。禁甘溫,宜苦寒。
柴胡,升麻(各四錢),黃耆,橘皮(各一錢),甘草,半夏(各七分),蒼朮,歸身,麥芽,黃連(各五分),人參,白朮,川芎(各三分),黃芩(酒二分),黃柏,木香(各一分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煎,稍熱服,不拘時。
木瓜煎,治筋急,項不得轉側。
木瓜(二個),沒藥(研,二兩),乳香(研,二錢半)
上將木瓜切蓋子,去穰,納二味於中,用蓋子合了,竹籤簽定,飯上蒸三四次,研爛成膏子,每服三五匙,用生地黃汁半盞,無灰酒二盞和之,用八分一盞,熱化服。
《本事方》云:有人患此證,自午後發至黃昏時定。予曰:此患必先從足起。經言:足十二經絡各有筋,惟足太陽之筋,自足至項。大抵筋者,肝之合也。日中至黃昏,天之陽,陽中之陰也。又云:陽中之陰,肝也,自離至兌,陰旺陽弱之時,故靈寶畢法云:離至乾,腎氣足而肝氣弱,肝腎二臟受陰氣,故發於是時。予授此方,三服而愈。
椒附散,治腎氣上攻,項背不能轉移。
大附子(一枚,六錢重者,去皮臍,為末)
上未,每服二大錢,用好椒二十粒,用白曲填滿,水一盞半,生薑七片,通煎至七分,去椒,入鹽,空心服。《本事方》云:予一親戚患項筋痛,連背髀不可轉移,服諸風藥皆不效,予嘗憶千金髓有腎氣攻背強一證,予處此方與之,一服頓瘥。自爾與人,皆無不驗。蓋腎氣自腰夾脊,上至曹溪穴,然後入泥丸宮。
曹溪一穴,非精於搬運者不能透,今逆行至此,不得通用,椒以引歸經則安矣,氣上達,椒下達,故服之愈。
一方,治風項強不得顧視。
穿地作坑,燒令通赤,以水灑之令冷,納生桃葉鋪其席下,臥之,令項在葉上,以衣著項邊,令氣上蒸,病人汗出,良久即瘥。
又方,治頭項強不得顧視。
蒸黑大豆一升,令變色,納囊中枕之。
白話文:
[治療頸部僵硬疼痛的處方]
加味二陳湯,適用於頸部僵硬到無法轉頭,稍微動作就會感到輕微疼痛的情況,且脈搏呈現弦緊且頻率較快的狀態。這是因為痰熱影響了太陽經絡,使用這個配方可以改善這種情況。
配方包含: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黃芩(需以酒洗)、羌活、紅花。將這些材料磨碎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養神湯,適用於精神萎靡、失眠、頸部肌肉腫脹緊繃導致伸展困難的情況。應避免食用甜溫的食物,而適合苦寒的食物。
配方包含:柴胡、升麻、黃耆、橘皮、甘草、半夏、蒼朮、當歸身、麥芽、黃連、人參、白朮、川芎、黃芩(需以酒洗)、黃柏、木香。將這些材料磨碎,每次取五錢,用水煎煮後趁溫熱服用,無需拘泥於時間。
木瓜煎,適用於筋骨緊繃,以致於頸部無法轉動的情況。
配方包含:木瓜、沒藥(需研磨)、乳香(需研磨)。將兩個木瓜切開頂部,挖去果肉,將沒藥和乳香放入其中,再蓋上木瓜頂部,用竹簽固定,放在飯上蒸三四次,待其軟爛成膏狀,每次取三五匙,加入半碗生地黃汁,兩碗無灰酒,取八分之一碗熱化後服用。
《本事方》記載:有人患有此症,自午後開始發作直至黃昏時分。我說:此病必定先從腳部開始。經書提到:足部的十二條經絡各有相應的筋,只有足太陽經的筋從腳延伸至頸部。大體而言,筋是肝臟的外在表現。從中午到黃昏,是天地間陽氣最盛的時段,同時也是陽氣中的陰氣開始增強的時刻。另一種說法是:陽氣中的陰氣,即是肝氣,在從離至兌的時段,正是陰氣旺盛而陽氣衰弱的時刻,所以《靈寶畢法》中提到:從離至乾,腎氣充足而肝氣衰弱,肝腎二臟受到陰氣的影響,因此在這段時間發作。我傳授此方,病人服用了三次就痊癒了。
椒附散,適用於腎氣上衝,導致頸背無法轉動的情況。
配方包含:大附子(一個,約六錢重,去皮,切成粉末)。將附子磨成粉末,每次取二大錢,與二十粒花椒一同使用,用白麴填充花椒,加入一盞半的水,以及七片生薑,一起煎煮至剩七分,去掉花椒,加入適量鹽巴,空腹服用。《本事方》記載:我有一位親戚患有頸部肌肉疼痛,連帶背部和大腿無法轉動,服用各種風濕藥物都沒有效果。我曾記得《千金髓》中有提到腎氣上衝導致背部僵硬的一例,我用這個方子治療他,他服用一次就立刻好轉。從那以後,我將此方傳授給其他人,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腎氣自腰部沿脊椎向上,直到曹溪穴,然後進入腦部。曹溪穴是一個非常深奧的穴位,若非精通調息的人無法穿透。現在腎氣逆流至此,無法順利流通,花椒可以將其引導回經絡,使其安定下來。花椒性質向下,因此服用後可以得到改善。
一方,適用於風濕導致頸部僵硬無法轉頭的情況。
在地上挖一個坑,將其燒至通紅,再澆水讓其冷卻,然後鋪上生桃葉,讓病人躺在上面,讓頸部置於葉子上,並用衣物圍繞在頸部旁邊,讓蒸汽上升,病人會出汗,過一段時間後就會好轉。
又方,適用於頭頸部僵硬無法轉頭的情況。
將一升黑大豆蒸熟,待其顏色改變後,放入布袋中當作枕頭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