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七十八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十八 (2)

1. 脈法

脈經,曰:少陰脈浮而弱,弱則血不足,浮則為風,風血相搏,則疼痛如掣。盛人脈澀小,短氣,自汗出,歷節疼不可屈伸,此皆飲酒汗出,當風所致也。寸口脈沉而弱,沉則主骨,弱則主筋,沉則為腎,弱則為肝。汗出入水中,因水傷心,歷節黃汗出,故曰歷節也。味酸則傷筋,筋傷則緩,名曰泄。咸則傷骨,骨傷則痿,名曰枯。枯泄相搏,名斷泄。榮氣不通,衛不獨行,榮衛俱微,三焦無所御,四屬斷絕,身體羸瘦,獨足腫大,黃汗出,脛冷,假令發熱,便為歷節也。病歷節,疼痛不可屈伸。

白話文:

少陰脈浮而弱,弱則血不足,浮則為風,風血相搏,則疼痛如掣。

少陰脈浮在表面而且力量微弱,力量弱就表示血液不足,浮在表面就代表著風邪入侵。風邪和血液互相搏鬥,就會造成疼痛,這種疼痛就像被拉扯一樣。

盛人脈澀小,短氣,自汗出,歷節疼不可屈伸,此皆飲酒汗出,當風所致也。

體質強壯的人,脈象緊澀微弱,呼吸短促,容易自汗,而且四肢關節疼痛,無法屈伸,這些都是因為飲酒出汗,遇到風寒所致。

寸口脈沉而弱,沉則主骨,弱則主筋,沉則為腎,弱則為肝。

寸口脈沉在裡面而且力量微弱,沉則代表著骨骼,弱則代表著筋脈,沉則代表著腎臟,弱則代表著肝臟。

汗出入水中,因水傷心,歷節黃汗出,故曰歷節也。

汗液在水中出入,是因為水氣損傷了心臟,導致四肢關節疼痛並伴隨黃色的汗液,所以稱為歷節。

味酸則傷筋,筋傷則緩,名曰泄。鹹則傷骨,骨傷則痿,名曰枯。枯泄相搏,名斷泄。

酸味的食物會傷筋,筋傷就會變得鬆弛,稱為泄。鹹味的食物會傷骨,骨傷就會變得痿弱,稱為枯。枯和泄互相搏鬥,就叫做斷泄。

榮氣不通,衛不獨行,榮衛俱微,三焦無所御,四屬斷絕,身體羸瘦,獨足腫大,黃汗出,脛冷,假令發熱,便為歷節也。

營氣不通暢,衛氣不能獨立運作,營衛都衰弱,三焦失去保護,四肢筋骨失去滋養,身體消瘦,單腳腫大,黃色的汗液,小腿冰冷,如果再加上發熱,就會變成歷節。

病歷節,疼痛不可屈伸。

患有歷節的人,關節疼痛,無法屈伸。

總結

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少陰脈、盛人脈和寸口脈的病理特徵,以及歷節的病因和症狀。其中提到了風寒、水氣、飲食等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,並強調了營衛氣血、三焦和四肢筋骨之間的關係。

2. 治遍身痛方

羌活鞠藭湯,治風寒濕氣感之,一身盡痛,不能轉側,發熱口渴,手不能近,叫呼不止,及腳氣,腰腿不能動履,百節走注疼痛,並皆治之。

羌活(二錢),蒼朮(米泔浸),川芎(各一錢五分),白芷,南星(薑汁炒),當歸,黃芩(酒炒),黃柏(酒炒),神麯(炒),桃仁,桂枝(各一錢),防己,紅花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羌活鞠藭湯,用於治療風寒濕氣入侵身體,導致全身疼痛、無法翻身、發熱口渴、手不能靠近身體、不停地喊叫,以及腳氣、腰腿無法活動、百節痠痛等症狀。

藥方如下:

  • 羌活(二錢)
  • 蒼朮(米泔浸泡)
  • 川芎(各一錢五分)
  • 白芷
  • 南星(薑汁炒)
  • 當歸
  • 黃芩(酒炒)
  • 黃柏(酒炒)
  • 神麯(炒)
  • 桃仁
  • 桂枝(各一錢)
  • 防己
  • 紅花(各五分)

在上倍羌活、桂枝,在下加牛膝、木通。

上銼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煎。病在上,食後;病在下,空心服。

痛風丸,治上中下疼痛。

南星(薑製),蒼朮(米泔水浸),黃柏(酒炒,各二兩),川芎,神麯(炒,各一兩),白芷,桃仁(各五錢),威靈仙(酒拌),羌活,桂枝(各三錢),防己,龍膽草(各四錢),紅花(一錢半)

上為末,曲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空心白湯下。

白話文:

上方(上半身疼痛用)

  • 羌活、桂枝各適量

下方(下半身疼痛用)

  • 牛膝、木通各適量

用法

  • 將藥方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,水煎服用。
  • 上半身疼痛者,飯後服用;下半身疼痛者,空腹服用。

痛風丸

  • 此方可治上中下三焦疼痛。

藥材

  • 南星(用薑汁製)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)、黃柏(酒炒)、川芎、神麴(炒)各二兩
  • 白芷、桃仁各五錢
  • 威靈仙(酒拌)、羌活、桂枝各三錢
  • 防己、龍膽草各四錢
  • 紅花一錢半

製法

  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
  • 每次服用一百丸,空腹用白湯送服。

加味二陳湯,治風痰壅滯,周身疼痛。

陳皮,半夏,茯苓,甘草,南星,羌活,蒼朮,白芷,酒芩

上銼,水煎,加竹瀝、薑汁服。挾瘀血者,加桃仁、紅花。

加味四物湯,治白虎歷節風。

當歸,川芎,白芍藥,熟地(砂仁炒),桃仁,牛膝,陳皮,茯苓,白芷,龍膽草,甘草

白話文:

加味二陳湯,用來治療風痰阻滯導致的全身疼痛。

方劑組成: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南星、羌活、蒼朮、白芷、酒芩。

製法: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加入竹瀝和薑汁服用。如果有瘀血,可以加桃仁和紅花。

加味四物湯,用來治療白虎歷節風。

方劑組成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(砂仁炒)、桃仁、牛膝、陳皮、茯苓、白芷、龍膽草、甘草。

上水煎服。如痛在上屬風,加羌活、桂枝、威靈仙。在下屬濕,加牛膝、防己、木通、黃柏。氣虛者,加人參、白朮、龜板。有痰加南星、半夏、生薑。若血虛者,倍當歸、川芎,佐以桃仁、紅花。

丹溪方,治痛風神效。

赤芍藥,青皮,威靈仙,防風,木鱉子(各一錢半),紫威,臺芎(各七分半),甘草(五分)

上切,作一服,酒煎服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如果疼痛部位在上半身,屬於風邪所致,則加入羌活、桂枝、威靈仙。若疼痛部位在下半身,屬於濕邪所致,則加入牛膝、防己、木通、黃柏。若患者體虛氣弱,則加入人參、白朮、龜板。若患者有痰症,則加入南星、半夏、生薑。若患者血虛,則將當歸、川芎的份量加倍,並加入桃仁、紅花輔助。

此方為丹溪先生所創,治療痛風效果極佳。

方劑如下:

赤芍、青皮、威靈仙、防風、木鱉子(各一錢半)、紫威、臺芎(各七分半)、甘草(五分)。

將上述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,用酒煎煮後服用。

現代醫學說明

蒼朮復煎散,治寒濕相合,腦後痛,惡寒,項筋脊強,肩背胛攣痛,膝臏痛,無力行步,能食,自覺沉重。

蒼朮(四兩),羌活(一錢),升麻,柴胡,藁本,澤瀉,白朮(各五分),黃柏(三分),紅花(少許)

上銼為末,先將蒼朮用水二碗煎至二大盞,去渣,下諸藥煎至一盞。空心溫服,微汗為效。忌酒面。

犀角升麻湯,治足陽明經絡受風毒,傳入經絡,血凝滯下行,致鼻額唇頰皆痛。

白話文:

蒼朮復煎散可以治療寒濕結合導致的腦後疼痛、畏寒、脖子僵硬、肩膀背部胛骨疼痛、膝蓋疼痛、無力行走等症狀,雖然能吃但感覺身體沉重。方劑用蒼朮四兩、羌活一錢、升麻、柴胡、藁本、澤瀉、白朮各五分、黃柏三分、紅花少許,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,先用兩碗水煎蒼朮至剩下兩大盞,去除藥渣後,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至一盞,空腹溫服,微微出汗即可見效。忌酒和麵食。

犀角升麻湯治療足陽明經絡受風毒侵襲,風毒沿著經絡傳入,導致血液凝滯向下運行,造成鼻子、額頭、嘴唇、臉頰疼痛。

犀角(一兩),升麻,防風,羌活(各三兩),川芎,白附子,白芷,黃芩(各半兩),甘草(二錢)

上銼,每服四錢,水煎,食後臥服,日二三次。

丹溪方,治飲酒濕痰痛風。

黃柏(酒炒),威靈仙(酒炒,各五錢),蒼朮(米泔水浸),羌活,甘草(炙,各三錢),陳皮(去白),芍藥(各一錢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或二錢,沸湯入薑汁調下。

二妙散,治筋骨疼痛,因濕熱者。

黃柏(酒浸,焙乾,二兩),蒼朮(米泔浸,四兩)

白話文:

犀角一兩,升麻、防風、羌活各三兩,川芎、白附子、白芷、黃芩各半兩,甘草二錢,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清水煎煮,飯後睡前服用,每天兩到三次,這是丹溪方,用於治療飲酒濕痰所致的痛風。

黃柏用酒炒,威靈仙用酒炒,各五錢,蒼朮用米泔水浸泡,羌活、甘草炙烤,各三錢,陳皮去掉白色部分,芍藥各一錢,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或二錢,用沸水加入薑汁調和服用,這是二妙散,用於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筋骨疼痛。

黃柏用酒浸泡後焙乾,二兩,蒼朮用米泔水浸泡,四兩。

上為細末,沸湯入薑汁調服,或用蒸餅為丸,姜鹽湯送下。二味皆有雄壯之氣,表實氣實者,加酒少許佐之。有氣加氣藥,血虛加補血藥,痛甚者加生薑汁,熱服。

定痛丸,治風濕一切痛。

乳香,沒藥,金星草,五靈脂,地龍(去土),木鱉子(去殼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溫酒化下,或作小丸亦可。

白話文:

方劑一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沸水沖泡,加入薑汁調勻服用,也可以用蒸餅做成丸藥,用薑鹽湯送服。這兩種藥材都有強壯的功效,如果患者是表實氣實者,可以加少許酒一同服用。如果有氣虛者,可以添加補氣藥;如果有血虛者,可以添加補血藥;如果疼痛劇烈,可以加入生薑汁,熱服。

方劑名稱

定痛丸

功效

治療風濕引起的各種疼痛。

組成

乳香、沒藥、金星草、五靈脂、地龍(去除泥土)、木鱉子(去除外殼),各等份。

製法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煉蜜搓成彈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一丸,溫酒化服,也可以做成小丸藥。

活絡丹,治諸風濕毒留滯經絡,注於腳間,筋脈拘攣,腰腿沉重,一切痛風走注,或腳筋吊痛,上衝心腹。

川烏,草烏,乳香,沒藥,地龍,南星(各六兩)
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心,冷酒、荊芥煎湯任下。

天麻丹,治諸風癱瘓,及白虎歷節風。

烏頭(八兩),蒼朮(四兩),荊芥,防風,天麻(各二兩),全蠍(一兩)

白話文:

活絡丹

活絡丹主要用於治療風濕毒氣滯留經絡,導致腳部筋脈拘攣、腰腿沉重、痛風發作、腳筋抽痛、疼痛上衝心腹等症狀。

組成:

  • 川烏、草烏、乳香、沒藥、地龍、南星(各六兩)

用法: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服用,用冷酒或荊芥煎湯送服。

天麻丹

天麻丹主要用於治療各種風癱瘓,以及白虎歷節風。

組成:

  • 烏頭(八兩)、蒼朮(四兩)、荊芥、防風、天麻(各二兩)、全蠍(一兩)

用法: (此處未明確說明用法,僅列出藥材組成。)

上為細末,用豆腐和勻作餅,入銅銚,以水滿煮藥至半沉半浮,存性為度,取出待半乾,為丸如桐子大,以硃砂為衣。臨臥時先嚼木瓜一片,以好酒吞下二三十丸,服後覺昏沉吐涎痰,一二時為效。

虎骨丸,治經絡凝滯,骨節疼痛,筋脈攣急,遇陰寒愈甚。

乳香(另研),沒藥(另研),赤芍藥,當歸,熟地(砂仁炒),虎骨(酥炙,各一兩),血蠍(二錢半,另研)

上為末,用木瓜一枚切破去子,入乳香末一錢在內,麻纏定,毋令透氣,用好酒二升煮,酒盡取木瓜,去皮研爛,入蜜,杵和為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酒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與豆腐混合均勻,製成餅狀。放入銅銚中,加滿水煮藥,直到藥材半沉半浮,保持藥性為度。取出後晾至半乾,搓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以硃砂為外衣。睡前先嚼食一片木瓜,用好酒吞服二三十粒丸藥。服藥後會感到昏沉,並吐出涎痰,一兩個時辰後見效。

虎骨丸用於治療經絡阻塞、骨節疼痛、筋脈攣縮,遇冷加重的症狀。

將乳香、沒藥、赤芍藥、當歸、熟地(砂仁炒)、虎骨(酥炙,各一兩)、血蠍(二錢半,另研)研磨成粉末。取一個木瓜,切開去籽,放入乳香粉末一錢,用麻線綁緊,防止空氣進入。用二升好酒煮木瓜,酒煮完後取出木瓜,去皮研磨成泥狀,加入蜂蜜,充分搗勻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五十粒,用酒送服。

定痛丸(一名虎骨散),治風毒邪氣乘虛攻注經絡之間,痛無常處,晝靜夜甚,不得睡臥,筋脈拘攣,不得屈伸。

蒼耳子(微炒),骨碎補,自然銅,血竭,白附子(炮),赤芍藥,當歸,肉桂,白芷,沒藥,防風,牛膝(各三兩),五加皮,天麻,檳榔,羌活(各一兩),虎脛骨(酥炙),龜板(酥炙,各二兩)

白話文:

定痛丸(一名虎骨散)

功效: 治理風毒邪氣乘虛而入,侵襲經絡,導致疼痛無固定位置,白天輕微,夜間加重,無法安睡,筋脈拘攣,難以屈伸。

配方:

  • 蒼耳子(微炒):三兩
  • 骨碎補:三兩
  • 自然銅:三兩
  • 血竭:三兩
  • 白附子(炮):三兩
  • 赤芍藥:三兩
  • 當歸:三兩
  • 肉桂:三兩
  • 白芷:三兩
  • 沒藥:三兩
  • 防風:三兩
  • 牛膝:三兩
  • 五加皮:一兩
  • 天麻:一兩
  • 檳榔:一兩
  • 羌活:一兩
  • 虎脛骨(酥炙):二兩
  • 龜板(酥炙):二兩

說明:

  • 此方名為“定痛丸”,又名“虎骨散”。
  • 藥材用量以“兩”為單位。
  • “酥炙”指用油脂煎烤,使藥性更加溫和。
  • 方中以蒼耳子、骨碎補、自然銅等藥材祛風除濕、活血止痛;白附子、赤芍藥、當歸等藥材溫經散寒、活血化瘀;肉桂、白芷、沒藥等藥材溫通經絡、止痛消腫;牛膝、五加皮、天麻等藥材補肝腎、強筋骨;虎脛骨、龜板等藥材補益肝腎、強筋壯骨。

現代醫學理解:

此方可能具有一定的止痛、抗炎、消腫等作用,但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溫酒調服。

加減虎骨散,治白虎歷節諸風,骨節疼痛,晝夜不可忍者。

虎脛骨(三兩),沒藥(五錢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服。

活血丹,與四物蒼朮各半湯相表裡,治遍身骨節疼痛,如神。

熟地(三兩,砂仁炒),當歸,白朮,白芍藥,續斷,人參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八十丸,仍切四物湯與蒼朮各半,水煎,間服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錢,用溫酒調服。

治療白虎歷節引起的各種風邪症狀,骨節疼痛,晝夜難忍。

虎脛骨三兩,沒藥五錢。

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調服。

與四物湯、蒼朮各半一起服用,治療全身骨節疼痛,療效如同神藥。

熟地三兩(用砂仁炒),當歸、白朮、白芍藥、續斷、人參各一兩。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酒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七八十丸,同時也要服用四物湯和蒼朮各半,用水煎煮,間隔服用。

張子元方,治氣血兩虛,有痰濁陰火痛風。

人參,山藥,海石,南星(各一兩),白朮,熟地(砂仁炒),黃柏(酒炒),龜板(酥炙,各二兩),鎖陽,乾薑(燒灰存性,各半兩)

上為末,酒糊丸服。

潛行散,治血虛,陰火痛風,及腰半以下濕熱注痛。

黃柏(四兩,酒浸,焙乾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煎四物湯調下,多服取效。

趁痛散,治產後走動,氣血升降失常,留滯關節,筋脈引急,遍身疼痛,甚則腰背不能俯仰,手足不能屈伸。兼治男子痛風。

白話文:

張子元方,用來治療氣血兩虛、有痰濁陰火痛風的方劑。

藥材包括人參、山藥、海石、南星(各一兩)、白朮、熟地(用砂仁炒過)、黃柏(用酒炒過)、龜板(酥炙過,各二兩)、鎖陽、乾薑(燒成灰後保留藥性,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丸子服用。

潛行散,用來治療血虛、陰火痛風,以及腰部以下濕熱導致的疼痛的方劑。

藥材包括黃柏(四兩,用酒浸泡後,烘乾)。

將黃柏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煎好的四物湯調服,多服用即可見效。

趁痛散,用來治療產後活動,氣血升降失常,導致關節留滯、筋脈緊繃、全身疼痛,嚴重者腰背無法彎曲,手腳無法屈伸的方劑。同時也可用於治療男性痛風。

牛膝,當歸,官桂,白朮,黃耆,獨活,生薑(各五分),韭白(一錢二分半)

上水煎,食遠服,或加桑寄生尤妙。

乳香黑虎丹,治諸風寒濕客於經絡,渾身骨節疼痛。

蒼朮(三兩),草烏(五兩),羌活,白芷,川芎,五靈脂,自然銅(醋淬七次),當歸(各二兩),乳香(一兩)

上為細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百草霜為衣。每服五七十丸,臨臥溫酒下,忌熱物。

活血應痛丸,治血脈凝滯,遍身麻木,上攻頭面,虛腫耳鳴,項強背急,下注腰腿重痛,腳膝拘攣,常服活血氣,壯筋骨。

白話文:

牛膝、當歸、官桂、白朮、黃耆、獨活、生薑各五分,韭白一錢二分半,加水煎煮,飯後服用,或加桑寄生效果更佳。

乳香黑虎丹,用於治療因風寒濕邪入侵經絡而引起的全身骨節疼痛。

蒼朮三兩,草烏五兩,羌活、白芷、川芎、五靈脂、自然銅(醋淬七次)、當歸各二兩,乳香一兩,研磨成細粉,用酒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以百草霜包裹。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睡前溫酒送服,忌食熱物。

活血應痛丸,用於治療血脈凝滯導致的全身麻木、頭面部上攻、虛腫耳鳴、項強背急、腰腿重痛、腳膝拘攣等症狀,常服可活血氣、壯筋骨。

蒼朮(六兩),草烏(二兩),金毛狗脊(四兩),香附(七兩),陳皮(五兩),沒藥,威靈仙(各三兩)
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溫酒下。忌桃李雀鴿諸血。

乳香黑虎丹,治諸風寒濕,渾身骨節疼痛。

草烏,蒼朮,生薑(各一斤),連須蔥(半斤)

上四味同搗勻,盦,春五夏三秋七冬十,每日拌一次,曬乾。

五靈脂,乳香,沒藥(各五錢),穿山甲(二兩),自然銅(一兩)

白話文:

藥方

  • 蒼朮:六兩
  • 草烏:二兩
  • 金毛狗脊:四兩
  • 香附:七兩
  • 陳皮:五兩
  • 沒藥:三兩
  • 威靈仙:三兩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丸,溫酒送服。忌食桃李、雀肉、鴿肉等含血的食物。

功效

此方名為「乳香黑虎丹」,主治各種風寒濕邪引起的渾身骨節疼痛。

製作方法

  • 草烏:一斤
  • 蒼朮:一斤
  • 生薑:一斤
  • 連須蔥:半斤

將以上四味藥材一起搗碎混合均勻,製成藥餅。春五夏三秋七冬十,每天攪拌一次,曬乾備用。

  • 五靈脂:五錢
  • 乳香:五錢
  • 沒藥:五錢
  • 穿山甲:二兩
  • 自然銅:一兩

備註

  • 藥材用量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進行調整。
  • "春五夏三秋七冬十" 指的是每天攪拌藥餅的次數,春夏季節攪拌次數少,秋冬季節攪拌次數多,這是根據季節氣候變化來調節藥效。

上為末,醋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熱酒下,間日服,尤妙。婦人血海虛冷,肚腹疼痛,臨臥醋湯下,止服三十丸,不可過多。忌生冷物,但覺麻木為效。孕婦勿服。

古龍虎丹,治一切痰火、癱瘓、痛風、咳喘脹滿。

蒼朮(半斤,須用生薑十二兩搗汁,或入童便同拌成餅),草烏(四兩或半斤,用生蔥四兩搗汁,拌成餅,俱攤壁上,陰乾)

腳疾加黃柏半斤。

上為末,麵糊丸如桐子大,酒下五十丸,即吐。如欲下行用薑湯下。吐下後俱宜薑湯和胃。

麒麟竭散,治寒濕傳於經絡,以致氣血凝滯,疼痛不可忍者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醋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熱酒送服,隔天服用一次,效果最佳。婦女如果血海虛冷,肚子疼痛,睡前可以用醋湯送服三十丸,不可過量。忌吃生冷食物,只要感覺麻木就表示藥效發揮了。孕婦禁止服用。

龍虎丹可以治療一切痰火、癱瘓、痛風、咳嗽喘息、腹脹等症狀。

將蒼朮(半斤)用生薑(十二兩)搗汁,或者加入童便一起拌成餅狀,草烏(四兩或半斤)用生蔥(四兩)搗汁,拌成餅狀,將兩者都攤放在牆壁上陰乾。

如果治療腳疾,要再加入黃柏半斤。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酒送服,會立即嘔吐。如果想要藥效向下運行,可以用薑湯送服。嘔吐之後,都應該用薑湯調理胃氣。

麒麟竭散可以治療寒濕入侵經絡,導致氣血凝滯,疼痛難忍的症狀。

血竭,乳香,沒藥,白芍藥,當歸,水蛭(炒令煙盡),麝香(各二錢),虎脛骨(酥炙,半兩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溫酒調下,食前服。

天麻散,治風濕疼痛,黃腫。

天麻,全蠍(各四兩),地黃,木瓜(各二兩),沒藥,乳香,川山甲(各一錢),川芎,烏頭,牛膝(酒浸一宿,各二錢),當歸(三錢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空心,溫酒調服。

虎骨散,治骨髓中痠疼。

虎骨(四錢),芍藥(一兩六錢),生地黃(八兩,姜酒炒)

白話文:

血竭、乳香、沒藥、白芍藥、當歸、水蛭(炒至煙消)、麝香(各二錢),虎脛骨(酥炙,半兩),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溫酒調服,飯前服用。此方名為天麻散,用於治療風濕疼痛、黃腫。

天麻、全蠍(各四兩)、地黃、木瓜(各二兩)、沒藥、乳香、川山甲(各一錢)、川芎、烏頭、牛膝(酒浸一夜,各二錢)、當歸(三錢),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空腹溫酒調服。

虎骨(四錢)、芍藥(一兩六錢)、生地黃(八兩,薑酒炒),研磨成粉末,此方名為虎骨散,用於治療骨髓痠痛。

上以清酒一升浸,曝乾,復入酒中,取酒盡為度,搗末,每服二錢,酒調,日三服。一方無地黃,有乳香三錢。

金棗丹,治一切風疾。

川烏(去皮臍,生用),防風,兩頭尖,香白芷,獨活,荊芥,蔓荊子(各四兩),白朮,羌活,細辛(各半兩),全蠍,威靈仙,天麻,殭蠶(各二兩),木香,雄黃,乳香(各一兩),蒼朮(泔浸,八兩),川芎(五兩),何首烏(一兩八錢),沒藥,草烏(各一兩五錢),藁本(二兩五錢),當歸(三兩)

白話文:

取川烏(去皮臍,生用)、防風、兩頭尖、香白芷、獨活、荊芥、蔓荊子(各四兩)、白朮、羌活、細辛(各半兩)、全蠍、威靈仙、天麻、殭蠶(各二兩)、木香、雄黃、乳香(各一兩)、蒼朮(泔浸,八兩)、川芎(五兩)、何首烏(一兩八錢)、沒藥、草烏(各一兩五錢)、藁本(二兩五錢)、當歸(三兩),先用清酒浸泡一升,曬乾後再浸入酒中,直到酒全部被吸收為止,然後搗碎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酒調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另外,也可以不加地黃,改用乳香三錢。此方稱為金棗丹,可以治療各種風疾。

上為細末,以糯米糊丸如棗樣大,金箔為衣,每服一丸。傷風流涕,好酒調服。諸般頭風,細茶調服,薄荷湯亦可。中風不語,生薑湯調下;左癱右瘓,好酒調下。白虎歷節風,遍身走痛,生薑湯或好酒調服。破傷風昏倒在地,牙關緊急,用好酒調服,仍敷患處。雷頭風並乾癬麻痹,溫酒調服。

洗頭風,溫酒調服。偏正頭疼及夾腦風,研為末,吹鼻孔中,吐涎,再用生薑汁調藥,塗太陽穴,仍用茶清調服。瘋狗咬傷,噙水洗淨敷之。蜈蚣傷,噙水洗過敷之。蛇傷,入白礬少許,敷患處,以津唾調擦亦可。蠍傷,唾調搽。痔漏,口漱漿水洗過,敷之。多年惡瘡,口不合者,口漱鹽水,洗過敷,徐合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糯米糊製成如棗子大小的藥丸,用金箔包裹。每次服用一丸。傷風流涕時,用好酒調服;各種頭風,用細茶或薄荷湯調服;中風不語,用生薑湯調服;左癱右瘓,用好酒調服。白虎歷節風,全身疼痛,用生薑湯或好酒調服。破傷風昏倒在地,牙關緊閉,用好酒調服,並敷於患處。雷頭風和乾癬麻痹,用溫酒調服。

洗頭風,用溫酒調服。偏正頭疼和夾腦風,將藥末吹入鼻孔,吐出涎液後,再用生薑汁調藥塗抹太陽穴,並用茶水調服。瘋狗咬傷,用清水洗淨敷於患處。蜈蚣傷,用清水洗淨敷於患處。蛇傷,加入少量白礬,敷於患處,也可以用唾液調擦。蠍傷,用唾液調擦。痔漏,用漿水漱口洗淨後敷於患處。多年惡瘡,口無法合攏的,用鹽水漱口洗淨後敷於患處,慢慢使之癒合。

嗽喘,桑白皮湯調服。紅絲魚眼褲腳,腦疽,發背,疔瘡,裡外臁瘡,用自己小便洗過,井水調敷,薄紙貼上,再用裡外擦之。丹瘤,井花水調藥,毛翎掃三二次。水發灸瘡,口噙水洗過,知大可方止。

九藤酒,治遠年痛風,及中風左癱右瘓,筋脈拘急,日夜作痛,叫呼不已等證,其功甚速。

青藤,鉤鉤藤,紅藤(即理有藤),丁公藤(又名風藤),桑絡藤,菟絲藤(即無根藤),天仙藤(即青木香),五味子藤(俗名紅消),忍冬藤(各二兩),陰地蕨(一名地茶,取根,四兩)

白話文:

咳嗽喘息可以用桑白皮湯治療。

對於紅絲魚眼、腦疽、發背、疔瘡、裡外臁瘡等皮膚病,可以先用自己的小便清洗患處,再用井水調和藥膏敷在患處,用薄紙覆蓋,最後用藥膏在患處上下擦拭。

治療丹瘤可以用井花水調和藥膏,用毛翎刷患處三次。

治療水發灸瘡可以用口含清水漱口,然後再用清水洗患處,直到傷口不再腫大即可。

九藤酒是治療多年痛風,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、筋脈拘急、日夜疼痛、叫喊不止等症的藥酒,效果非常快。

九藤酒的藥材包括青藤、鉤鉤藤、紅藤、丁公藤、桑絡藤、菟絲藤、天仙藤、五味子藤、忍冬藤,以及陰地蕨的根。各藥材的用量分別為二兩,陰地蕨的根用量為四兩。

上細切,以無灰酒一大斗,盛瓷壇內,其藥用真綿包裹,放酒中浸之,密封壇口,不可泄氣,春秋七日,冬十日,夏五日,每服一盞,日三服。病在上,食後及臥後;病在下,空心食前服。

黃耆酒,治風寒濕痹,身體頑麻,皮膚燥癢,筋脈攣急,語言蹇澀,手足不遂等證。

黃耆,防風,桂枝,天麻,萆薢,石斛,虎脛骨(酥炙),白芍藥,當歸,雲母粉,白朮,茵芋葉,木香,仙靈脾,甘草,川續斷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黃耆酒的製作方法與功效

將藥材切成細末,用無灰酒一大斗(約六升)浸泡。將藥材用真綿包裹好,放入盛滿酒的瓷壇中,密封壇口,不可漏氣。浸泡時間根據季節而定:春秋浸泡七天,冬季浸泡十天,夏季浸泡五天。每次服用一盞(約100毫升),每日三次。

服用時間:

  • 病症在上半身,應在飯後及睡前服用。
  • 病症在下半身,應在空腹或飯前服用。

功效:

黃耆酒可治療風寒濕痹、身體麻木、皮膚乾燥瘙癢、筋脈攣縮、說話困難、手足不靈活等症狀。

藥材配方:

  • 黃耆 一兩
  • 防風 一兩
  • 桂枝 一兩
  • 天麻 一兩
  • 萆薢 一兩
  • 石斛 一兩
  • 虎脛骨(酥炙) 一兩
  • 白芍藥 一兩
  • 當歸 一兩
  • 雲母粉 一兩
  • 白朮 一兩
  • 茵芋葉 一兩
  • 木香 一兩
  • 仙靈脾 一兩
  • 甘草 一兩
  • 川續斷 一兩

注:

  • 以上藥材份量僅供參考,實際用量需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調整。

上細切,以生絹袋盛,用無灰好酒一斗,納磁壇中,封口,勿令泄氣,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,每服一盞,溫飲之。

木通湯,一男子因感風濕,得白虎歷節風,遍身抽掣疼痛,足不能履地者三年,百方不效。一日夢服木通湯愈,遂以四物湯加木通服,不效。後以木通二兩,銼細,長流水煎汁,頓服後遍身癢甚,體發紅丹如小豆大粒,隨手沒去,汗出至腰而止,上體不痛矣。次日又照前煎服,身體又發紅丹,方出汗至足底,汗乾,遍身舒暢而無痛矣。後以此法治數人皆驗。

桑枝煎,治諸痛風,服此方良。許學士云:治河間,予嘗病兩臂痛,服諸藥不效。依此作數劑,臂痛尋愈。桑枝一小升,細切,炒香,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升,—日服盡,無時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成細絲,用生絲布袋裝好,放入沒有灰塵的陶罐中,倒入一斗好酒,封口,不要讓酒氣散發出來。春天放置五天,夏天放置三天,秋天放置七天,冬天放置十天。每次喝一盞,溫熱飲用。

有一位男子因為感受風濕,得了白虎歷節風,全身抽搐疼痛,三年來無法走路,各種方法都試過無效。有一天他夢見喝了木通湯就好了,於是就用四物湯加入木通服用,但沒有效果。後來他用兩兩木通,切碎,用長流水煎煮汁液,一次喝完之後全身奇癢,身體發紅,出現像小豆子一樣的紅疹,用手一碰就消失,汗水一直流到腰部才停止,上半身不再疼痛了。第二天又按照同樣方法煎煮服用,身體再次出現紅疹,汗水一直流到腳底,汗水乾了之後,全身舒暢,沒有疼痛了。後來用這種方法治療了幾個人,都得到了驗證。

桑枝煎用於治療各種痛風,服用此方效果很好。許學士說:在治河間的時候,我曾經患過雙臂疼痛,服用了很多藥物都無效。按照此方服用幾劑之後,手臂疼痛很快就好了。取一小升桑枝,切碎,炒香,用三升水煎煮,取二升,一天服用完,不限時間。

控涎丹,治一身及兩脅走痛,痰挾死血者。

甘遂(麵裹煨),大戟(制),白芥子(炒,各等分)

上為末,加桃仁泥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丸,漸加至十丸,臨臥薑湯下。

白話文:

控涎丹

功效: 治理全身及兩肋疼痛,痰積瘀血者。

藥方:

  • 甘遂(用麵粉包裹後煨熟)
  • 大戟(經過炮製)
  • 白芥子(炒熟)

以上三味藥材等量,研磨成粉末,加入桃仁泥混合製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五至七丸,逐漸增加至十丸,睡前用薑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