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七十七 (6)
卷七十七 (6)
1. 外治方
東垣導氣除濕湯,《活人書》曰:凡腳氣服補藥及用湯渫洗,皆醫之大禁也。為南方外感濕氣,乘虛襲人為腫痛而言,非為北方內受濕氣,注下腫痛而言也。蓋濕氣不能外達,宜淋渫開導,泄越其邪,此方洗之。婁氏曰:南方忌洗,北方宜洗。
威靈仙,防風,荊芥穗,當歸,地骨皮,升麻,白芍藥,蒴藋葉(各等分)
白話文:
東垣先生的導氣除濕湯是用來治療南方濕氣引起的腳氣腫痛。書中提到,腳氣患者不能服用補藥或用湯藥浸泡洗腳,因為南方腳氣是由外感濕氣引起,而北方腳氣是由內受濕氣引起。南方濕氣引起的腳氣需要用湯藥淋洗來疏通,排出濕邪。
婁氏則認為,南方氣候濕熱,洗腳容易加重濕氣,所以忌諱洗腳;而北方氣候乾燥,洗腳可以幫助去除體內濕氣,所以宜洗腳。
藥方中包含威靈仙、防風、荊芥穗、當歸、地骨皮、升麻、白芍、蒴藋葉等藥材,各取等份。
上銼細,用水二斗,煮取一斗,去渣,熱淋洗無時。
外應散,治腳氣,用此熏蒸淋洗。
石楠葉,矮橦葉,杉片,藿香,紫金皮,藁本,獨活,大蓼,白芷,紫蘇,羌活
上銼碎,加大椒五六十粒,蔥一握,用水二斗,煎七分,置盆內。令病者以足加其上,用厚衣蓋覆,熏蒸痛處候溫,可下手時,卻令人淋洗。(橦,音同。花可為布)
白話文: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治療腳氣病的藥方,名叫「外應散」。它包含了多種中藥材,需要先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然後用藥汁燻蒸患處,並用藥汁淋洗。這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,適合用於治療腳氣等病症。
五枝湯,洗腳氣。
用桃、椰、楮、桑、槐五件枝條,煎湯洗腳,消腫住痛,先吃酒三五杯。
一方,治腳氣衝心。
用白礬二兩,水一斗五升,略煎三五沸,浸洗。
一方,治寒濕腳氣不可忍者。
用團魚一個,水二斗,煮至一斗,去團魚用汁,加蒼耳、尋風藤、蒼朮各半斤,煎至七升,去渣,一盆盛之,乘熱熏蒸,待溫浸洗,神效。
一方,用蓖麻子七粒,去殼研爛,同蘇和香丸和勻,貼腳心,其痛即止。
白話文:
五枝湯:古代腳氣治療方法
五枝湯是用來治療腳氣的方劑。
配方:
- 桃枝、椰枝、楮枝、桑枝、槐枝各適量,煎湯洗腳。
功效:
- 消腫止痛
使用方法:
- 先喝三到五杯酒,再用藥湯洗腳。
其他腳氣治療方法:
一、治腳氣衝心:
- 白礬二兩,水一斗五升,略煎三到五沸,浸洗。
二、治寒濕腳氣不可忍:
- 團魚一個,水二斗,煮至一斗,去團魚,用煮好的湯汁,加入蒼耳、風藤、蒼朮各半斤,煎至七升,去渣,盛於盆中。
- 待湯水溫熱時,燻蒸患處,再浸洗,效果顯著。
三、治腳氣疼痛:
- 蓖麻子七粒,去殼研磨成粉末,與蘇合香丸混合均勻,貼於腳心,可立即止痛。
一方,用草烏末,以麴酒糟搗爛貼患處,即止。若無曲糟,用生薑汁亦可。
椒湯洗法
川椒(一兩),蔥(一握),姜(如掌大一塊)
上銼碎,用水一盆,煎湯洗之。
椒囊法
用川椒三斤,實於疏布袋中,寘火踏上,跣足踏椒囊。蓋椒性熱,加以火氣,則寒濕腳氣自然避去。或碎檳榔、熟艾各三分之一,尤妙。
一方,治腳赤腫。
杉皮,煎濃湯洗數次,立愈。
白話文:
有一個方法,用草烏末,用酒糟把它搗爛,貼在患處,就能止住疼痛。如果沒有酒糟,用生薑汁也可以。
椒湯洗法:
川椒一兩,蔥一把,姜一塊(如手掌大小)。
將上述藥材切碎,用一盆水煎湯,用來洗患處。
椒囊法:
用川椒三斤,裝在稀疏的布袋裡,放在火上,赤腳踩在椒囊上。因為椒性熱,再加上火氣,寒濕腳氣自然會避開。或者把檳榔、熟艾各三分之一切碎,一起裝在椒囊裡,效果更好。
另一個方法,治療腳赤腫:
用杉皮煎濃湯,洗幾次,就能馬上治好。
千金方,治嶺南腳氣,從足至膝脛腫滿,連骨疼者。
用蓖麻子葉,切蒸薄裹,三二易即消。
又方,治同前。
蒴藋根銼碎,和酒醋共三分,根一分,合蒸熟封裹腫上,二三日即消,亦治不仁。
一方,治腳氣連腿腫滿,久不瘥。
黑附子一兩,去皮臍,生用搗為末,生薑汁調如膏,塗敷腫上,藥干再塗之,候腫消為度。
一方,治腳氣。
用無名異化牛皮膠調勻,貼患處。
一方,治遠行腳腫,用之可行千里,輕便甚妙。
白話文:
《千金方》記載著嶺南地區腳氣的治療方法,患者腳腫至膝蓋,甚至骨頭疼痛。可以用蓖麻子葉切碎蒸熟,薄薄地包裹患處,換藥兩三次就能消腫。
另一個方法是將蒴藋根研磨成粉,用酒醋混合,以三份酒醋配一份藥材的比例,蒸熟後敷在腫脹的地方,兩三天就能消腫,也適用於麻木無感的症狀。
還有一種方法治療久治不愈的腳氣,可以用黑附子去皮和臍,研磨成粉,用生薑汁調成膏狀,塗抹在腫脹處,藥膏干了就再塗一次,直到腫消為止。
另外,用無名異和牛皮膠混合,貼在患處也能治療腳氣。
最後,還有一個方法可以治療遠行造成的腳腫,使用後可以輕鬆行走千里,非常有效。
防風,細辛,草烏(等分)
上為末,撒入鞋底內,如著前鞋,即以水微濕過,然後撒藥。
白話文:
把防風、細辛和草烏磨成粉末,平均地撒在鞋子底部。如果要穿這雙鞋子,先用水稍微溼潤一下,然後再撒上藥粉。
2. 治腳轉筋方
一方,治腳轉筋,疼痛攣急。
松節(二兩,銼細),乳香(一錢)
上以銀石器內,慢火略炒焦,存性,研細,每服一錢至二錢,木瓜酒調下。
一方,治腳轉筋。
取赤蓼莖細切,用水四合,酒二合,煎至四合,分二服。
一方,急將大蒜磨腳心,令遍熱即瘥。
一方,治腳氣,筋骨疼痛。
用金銀花為末,每服二錢,熱酒調下。或銼碎同木瓜、白芍藥、官桂、當歸、甘草,酒、水各半鍾,煎,去渣,空心熱服。
白話文:
一種方法可以治療腳部抽筋,疼痛攣急。
將松節(二兩,切碎)、乳香(一錢)放在銀器中,用小火慢慢炒至焦黃,保留藥性,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一錢到二錢,用木瓜酒調服。
另一種方法可以治療腳部抽筋。
取赤蓼莖切碎,加水四合、酒二合,煎煮至四合,分兩次服用。
還有一種方法,可以快速緩解腳部抽筋。
將大蒜磨成泥,塗抹在腳心,直到感到熱乎乎的,抽筋就會好了。
另一種方法可以治療腳氣,以及筋骨疼痛。
將金銀花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酒調服。或者將金銀花切碎,與木瓜、白芍、官桂、當歸、甘草一起,用酒和水各半煎煮,去渣,空腹熱服。
蔭按云:詢其病之由來,察其得之冷熱。蓋暑月久坐久立濕地者,則熱濕之氣蒸入經絡,病發必熱。若寒月久坐久立濕地者,則冷濕之氣上入經絡,痛發則四體酷冷。若當風取涼得之者,病發則皮肉頑痹,諸處瞤動。何故得者有冷有熱,蓋足有三陰三陽,寒中三陽,所患必冷;暑中三陰,所患必熱,故有表裡冷熱不同。熱者,治以冷藥;冷者,療以熱藥。
脾受陽毒,即熱頑。腎受陰濕,即寒痹。《千金方》云:醫者,意也。以意消息之耳,學者思之。
白話文:
陰按雲:
詢問患者的病因,觀察他們是因冷還是熱而患病。
一般來說,在炎熱的夏季,長時間坐在潮濕的地方或長時間站立在潮濕的地方,就會導致熱濕之氣蒸入經絡,發病時必感發熱。
若是在寒冷的月份,長時間坐在潮濕的地方或長時間站立在潮濕的地方,就會導致冷濕之氣上入經絡,發病時四肢會感到非常寒冷。
如果是在風中吹涼而患病,就會出現皮肉僵硬、麻木,四肢跳動等症狀。
為何患病的原因會有冷熱之分呢?因為足部有三個陰經和三個陽經。寒中三陽,患病時必感寒冷;暑中三陰,患病時必感發熱,所以表裡症狀會因冷熱而有所不同。
對於發熱的症狀,就應該用寒涼的藥物治療;對於寒冷的症狀,就應該用溫熱的藥物治療。
脾受陽毒,即熱頑。腎受陰濕,即寒痹。
脾臟受到陽氣的毒害,就會出現發熱頑固的症狀。腎臟受到陰濕的侵襲,就會出現寒冷麻痹的症狀。
《千金方》雲:醫者,意也。以意消息之耳,學者思之。
《千金方》說:醫生的本領在於意念,用意念去體察病人的病情,學習醫術的人要用心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