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1)
卷一·上 (1)
1. 脈法
脈經,曰:瘧脈自弦,微則為虛,代散則死。
要略,曰:瘧脈自弦,弦數多熱,弦遲多寒。弦而小緊者下之,弦遲者宜溫,弦緊者可發汗,浮大者可吐之。弦數者風發也,以飲食消息止之。
心法附錄,曰:瘧脈多弦,但熱則弦而帶數,寒則弦而帶遲。亦有病久,其脈極虛微而無力,似乎不弦者。然而必於虛微之中見弦,但不搏手耳,細察可見也。或曰:脈弦如刀刃者死,弦小者生。
白話文:
【脈法】
《脈經》提到:瘧疾的脈象多呈弦狀,如果脈象微弱就代表體虛,脈象若呈現間歇或散亂則是危急的徵兆,可能導致死亡。
《要略》指出:瘧疾的脈象本來就是弦狀,如果脈象弦且數,表示體內有熱;脈象弦且遲,表示體內有寒。脈象呈現弦而微緊,可用下法治療;脈象弦而遲,適合用溫法調理;脈象弦而緊,可以考慮發汗療法;脈象浮而大的,可用吐法治療。脈象弦且數,可能是風邪所致,這種情況需要通過飲食控制來阻止病情發展。
《心法附錄》進一步解釋:瘧疾的脈象多呈弦狀,如果有熱症,脈象會顯得弦而數;如果有寒症,脈象會顯得弦而遲。有些病人長期患病,脈象極度虛弱且無力,看起來似乎沒有弦象。然而,這種情況下仍可在虛弱中發現弦象,只是不會太強烈,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出。有人說:脈象如刀刃般堅硬的弦象,預示著死亡;脈象較細小的弦象,則表示尚有生存機會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