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七十七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十七 (1)

1.

,曰:腳氣之疾,《內經》名為厥病,至漢名為緩風,宋齊之後,始謂之腳氣。名雖不同,其實一也。所得之由,皆由脾腎兩經虛弱,坐臥行動之間,為風寒暑濕之氣所幹,流注而成。得此病之始,多不令人便覺,會因他病,乃始發動,或奄然大悶,經三兩日方覺之,先從腳起;或緩弱疼痹,行起忽倒;或兩脛腫滿,或足膝枯細;或心中怔忡,小腹不仁,大小便秘澀;或舉動轉筋,骨節痠疼;或惡聞食氣,見食吐逆;或胸滿氣急,壯熱增寒。傳足六經,外證與傷寒類焉,但卒然腳痛為異,而其為候也不一,治法當究其所自來。若寒中三陽,所患必冷;暑中三陽,所患必熱。脈浮而弦者,起於風;濡而弱者,起於濕;洪而數者,起於熱;遲而澀者,起於寒也。風者汗之,濕者燥之,熱者清之,寒者溫之。又當隨四時表裡虛實而治之,切不可用補劑及湯淋洗,此醫家之大戒也。蓋補則氣實,多致不救;洗淋則邪毒入內,亦難治矣。治之不早,使毒氣入腹衝心,攻築作痛,喘滿上氣,嘔吐異常,此則漸致傾危,其可忽也。

白話文:

腳氣這個病,在《內經》裡叫做厥病,到了漢代稱為緩風,宋齊以後才開始稱作腳氣。名字雖然不同,但實際上都是同一個病。發病的原因,都是因為脾腎兩條經脈虛弱,在坐著、躺著、行動的時候,受到風寒暑濕之氣的侵襲,而導致這些氣流注到身體裡引起的。一開始得病的時候,大多不會讓人察覺,常常因為其他疾病的影響才開始發作,有時候會突然感到昏沉悶痛,過三兩天才能察覺到,從腳部開始;有時候會感到四肢無力、疼痛麻痺,走路時突然跌倒;有時候會出現小腿腫脹、腳踝膝蓋瘦弱;有時候會感到心慌意亂、腹部麻木不仁、大小便不順暢;有時候會手腳抽筋、骨頭關節痠痛;有時候會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感到噁心,看到食物就想吐;有時候會感到胸悶氣短,體溫忽高忽低。腳氣會影響全身六條經脈,外在症狀和傷寒類似,但突然發作的腳痛是不同的,而且症狀也不盡相同,治療方法要根據病因來決定。如果是在寒冷的季節得病,患者一定會感到冷;如果是在炎熱的季節得病,患者一定會感到熱。脈象浮而弦的,是由風引起的;脈象濡而弱的,是由濕引起的;脈象洪而數的,是由熱引起的;脈象遲而澀的,是由寒引起的。風要以汗法治療,濕要以燥法治療,熱要以清法治療,寒要以溫法治療。還要根據季節、體表與內裡、虛實的不同來治療,絕對不能使用補藥或用水浸洗,這是醫家的大忌。因為補藥會讓氣血充盈,很容易導致病情難以控制;用水浸洗會讓寒邪毒氣侵入身體,也很難治癒。如果治療不及时,毒氣會進入腹部,衝擊心臟,造成腹痛、喘息、氣喘上氣、嘔吐等異常情况,最终会危及生命,不可轻忽。

東垣,曰:腳氣之疾,實水濕之所為也。蓋濕之害人,皮肉筋脈而屬於下。然亦有二焉,一則自外而感,一則自內而致,其治法自應不同,故詳而論之。其為病也,有證無名。腳氣之稱,自晉蘇敬始,關中河朔無有也,惟南方地下水寒,其清濕之氣中於人,必自足始,故經曰:清濕襲虛,則病起於下。或者難曰:今茲北方,其地則風土高寒,其人則腠理致密而亦有此疾者,是豈地濕之氣,感之而為也。答曰:南方之疾,自外而感者也。北方之疾,自內而致者也,何以言之?北方之人常食潼乳,又飲酒無節,過傷而不厭。潼乳之為物,其形質則水也,酒醴亦然,人之水穀入胃,胃氣蒸騰,其氣與味,宣之於經絡,化之為血氣,外榮四肢,內注五臟六腑,周而復始,以應刻數焉,是謂天地之紀,此皆元氣充足,脾胃之氣無所傷而然也。苟元氣不充,則胃氣之本自弱,飲食既倍,則脾胃之氣有傷,既不能蒸化所食之物,其氣與味,亦不能宣暢旁通,其水濕之性,流下而致之,其自外而入者止於下,脛腫而痛。自內而致者,乃或至於手節也。經曰:足脛腫曰水。太陰所至,為重跗腫,此但言其自外者也。所治之法,前人方論備矣。自內而治者,治法則未有也。楊大受云:腳氣是為壅疾,治以宣通之劑,使氣不能成壅也,壅既成而盛者,砭惡血而去其重勢。經曰:蓄則腫熱,砭刺之後,以藥治之(致,音稚,密也。砭,音貶,石針也。以石刺病也。《山海經》:高氏之山多針石)。又曰:北方地高陵居,風寒冷冽,其俗飲潼酪而肉食,凡飲潼酪以飲多飲速者為能。經云:因而大飲則氣逆。又云:食入於陰,長氣於陽,今陽反行陰道,是為逆也。夫乳酪醇酒者,濕熱之物,飲之屬也,加以奉養太過,亦滋其濕,水性潤下,氣不能呴(許御切,音昫,氣以溫之也),故下注於足脛,積久而成腫痛,此飲食下流之所致也。刺志論云:谷入多而氣少,得之有所脫血,濕居下也,況潼酪醇酒之濕熱,甚於谷者也。至真要大論云:太陰之勝,火氣內郁,流散於外,足脛跗腫,此之謂也。故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、五臟陰陽,揆度以為常也。若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,則胃氣不能施化,脾氣不能四布,故下流乘其肝腎之位,注於足脛,加之房事不節,陰盛陽虛,遂成痼疾。

白話文:

東垣說,腳氣病是由於體內水濕過多造成的。濕氣容易侵犯人體的皮肉筋脈,尤其容易往下沉積。腳氣的病因有兩種,一種是外感濕氣,一種是內傷濕氣,治療方法自然有所不同,所以要詳細分析。腳氣這個病症,古時候沒有明確的病名。直到晉朝蘇敬才開始使用「腳氣」這個稱呼,關中和河朔地區都沒有這個病名,只有南方地下水寒冷,濕氣容易入侵人體,而且從腳部開始,所以《內經》說:「清濕襲虛,則病起於下。」有人可能會問,現在北方地區地勢高寒,風土寒冷,當地人體質強健,腠理緻密,卻也有人患腳氣,這是否也是受濕氣入侵所致?我回答說,南方人的腳氣是外感濕氣造成的,而北方人的腳氣則是內傷濕氣造成的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因為北方人常吃乳酪,又愛喝酒,不節制飲食,過度損傷身體。乳酪和酒本身都帶有水濕,人體吃下去之後,胃氣蒸騰,氣味和精華被輸送到經絡,化為血氣,滋養四肢,並灌注五臟六腑,循環往復,遵循天地運行的規律。這就是元氣充沛,脾胃健壯,沒有受傷的情況下,正常運行的方式。一旦元氣不足,胃氣就會虛弱,飲食過度,就會損傷脾胃,脾胃無法充分消化吸收食物,氣味和精華也無法順暢流通,水濕就會往下流積,導致腳氣。外感濕氣只會影響到腳部,引起小腿腫痛;而內傷濕氣則可能蔓延到手部關節。經書上說:「足脛腫曰水。」太陰經循行部位出現腫脹,稱為跗腫,這只說的是外感濕氣。針對外感濕氣的治療方法,前人的醫書都已記載得很詳細。針對內傷濕氣的治療方法,古人還沒有完整的論述。楊大受說,腳氣是一種氣血瘀滯的病症,治療時應該使用宣通氣血的藥物,使氣血暢通,避免瘀滯。如果瘀滯已成,而且很嚴重,就需要用砭石針刺去除瘀血,減輕病情。經書上說:「蓄則腫熱,砭刺之後,以藥治之。」(致,音稚,密也。砭,音貶,石針也。以石刺病也。《山海經》:高氏之山多針石。)還說:「北方地高陵居,風寒冷冽,其俗飲潼酪而肉食,凡飲潼酪以飲多飲速者為能。」經書上說:「因而大飲則氣逆。」又說:「食入於陰,長氣於陽,今陽反行陰道,是為逆也。」乳酪和醇酒都是濕熱之物,容易滋生濕氣。再加上過度進補,也會加重濕氣,水濕性向下流,氣血不足以溫煦身體,就會下注到小腿,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腫痛。這是飲食過度,水濕下流造成的。 《刺志論》中說:「谷入多而氣少,得之有所脫血,濕居下也,況潼酪醇酒之濕熱,甚於谷者也。」《至真要大論》中說:「太陰之勝,火氣內郁,流散於外,足脛跗腫,此之謂也。」所以,食物進入胃部,經過消化吸收,精華向上輸送到脾臟,脾臟再將精華散佈到全身,最後歸於肺臟,然後通過肺臟調節水液,向下輸送到膀胱,水液遍佈全身,與五臟六腑的經絡互相聯繫,遵循一年四季的變化,陰陽平衡的規律,保持正常的生理狀態。如果飲食過度,腸胃受損,胃氣無法運化,脾氣無法散佈,水濕就會趁機流到肝腎部位,下注到小腿。再加上房事不節,陰盛陽虛,就會形成頑固的腳氣病。

蔭按:李東垣論南方腳氣,外感清濕作寒治;北方腳氣,內傷酒乳,作濕熱治,此實前人之未發者,後學疑之,遂成南北二派。以理論之,不必以南北分寒熱。凡外感寒濕者,皆屬寒濕,不必南方為然。凡內傷酒乳者,皆屬濕熱,不必北方為然,但隨脈證及詢其病之由來,察其得之寒熱,臨證立方施治可也。

蔭又按:孫真人云,古人少有此疾,自永嘉南渡,衣冠之人多有之,皆濕鬱於內所致也。故凡四時之中,皆不得久坐、久立濕冷之地,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脫衣洗足,當風取涼,皆成腳氣。若暑月久坐、久立濕地,則濕熱之氣蒸人經絡,病發必熱,而四肢皆痠疼,煩悶跗腫,寒熱,此又山野農夫多有之,以久濕傷於外也。

白話文:

李東垣認為,南方腳氣是外感風寒濕氣所致,應以清熱化濕為治;北方腳氣則是內傷酒乳所致,應以清熱利濕為治。這種南北分派的說法,是後人沒有深入理解才造成的。實際上,無論南北,凡是外感寒濕者,都應該以寒濕證論治;凡是內傷酒乳者,都應該以濕熱證論治。我們應該根據患者的脈象、症狀以及病史,仔細辨別其病因是寒濕還是濕熱,再根據情況選方施治。

孫真人也指出,腳氣在古代很少見,直到南渡以後,衣冠階層才開始普遍出現,都是因為濕氣鬱結在體內所致。因此,一年四季都要注意,不可長時間坐在潮濕寒冷的地方,也不可酒醉之後汗出脫衣洗腳,更不可在風中吹涼,這些都會導致腳氣。尤其是在夏季,長時間坐在濕地,濕熱之氣就會蒸入經絡,導致發熱、四肢痠痛、煩悶跗腫、寒熱等症状,這也是農夫們常患的疾病,都是因為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所致。

若冬月久坐、久立濕冷之地者,則濕冷之氣,上入經絡,病發則四肢皆酷冷轉筋,世有勤工力學之士,久坐久立於濕地,冷風乘入經絡,不覺成病也。若欲使之不成病者,初覺則灸患處二三十壯則愈,不復發矣。又經云:當風取涼,醉以入房,能成此病。又云:婦人產後取涼,多有此疾,深宜慎之。

《內經》論南方者,其地下水土弱,霧露之所蒸也,江東嶺南,大率如此,春夏之交,山林蒸郁,風濕毒氣為甚,足或感之,遂成瘴毒腳氣。其候則腳先屈弱,漸至痹疼,脛微腫,小腹不仁,頭痛心煩,痰壅吐逆,時作寒熱,便溲不通,甚者攻心而勢逆,治之誠不可緩。支法存所以留意經方,偏善此術者,豈非江左嶺表,此疾得之多歟。

白話文:

冬天長時間坐在或站立在潮濕寒冷的地方,濕冷之氣就會侵入經絡,導致四肢冰冷抽筋。有些人因為工作繁忙,長時間坐在或站立在潮濕的地方,冷風乘虛而入,不知不覺就生病了。想要預防這種情況,一開始感覺到不適時,就在患處灸灼二十到三十壯,就能痊癒,不再復發。另外,古籍記載,在風中吹涼,喝醉酒後馬上進房,也可能導致這種疾病。還說婦女生產後受寒,也容易患上這種病,要特別注意。

《黃帝內經》提到南方地區,由於地勢低窪,土壤潮濕,容易產生霧氣和露水,江東和嶺南地區大多如此。春夏之交,山林蒸發,風濕毒氣很重,腳部容易受到影響,導致瘴氣腳氣。這種病症的表現是腳先無力,逐漸發展成麻木疼痛,小腿略微腫脹,腹部沒有知覺,頭疼心煩,痰多嘔吐,時而發熱,大小便不通,嚴重者會影響心臟,病情急劇惡化,一定要及時治療。那些精通經方,擅長治療這種疾病的醫師,大多來自江東和嶺南地區,因為這些地方患這種病的人比較多。

(支法存、仰道人,晉之名醫也)

東垣,云:《外臺》所錄,皆謂南方卑濕霧露所聚之地,其民腠理疏,陽氣不能外固,因而履之則清濕襲虛,病起於下,此因血虛氣弱,受清濕之邪氣,與血並行於膚腠,邪氣盛,正氣少,故血氣澀,澀則痹。虛則弱,故令痹弱也,後人名曰腳氣。初覺即灸患處二三十壯,以導引濕氣外出,及飲醪醴,以通經散邪所制之方,寒藥少,熱藥多,多用麻黃、川烏、姜附之屬。《內經》云:濕淫於外,以苦發之,麻黃苦溫,發之者也;川烏辛熱,走而不守,通行經絡;姜附辛甘大熱,助陽退陰,亦能散清濕之邪。又察足之三陰三陽,是何經絡所起,以引用藥為主治,復審六氣中何氣當之,治以佐使之藥。孫真人云:醫者,意也,隨時增損,初無定方,真知言哉。《千金》云:脈大而緩,宜服續命湯二劑,立瘥。若風盛,宜作越婢湯加白朮二兩。若脈浮大而緊轉駚,宜作竹瀝湯,此最惡脈也;若細而駚者,亦惡。脈微而弱,宜服風引湯,此人脈多是因虛而得之。若大虛短氣力乏,可間作補湯,隨病冷熱而用之,若未愈,更服竹瀝湯即止。竹瀝湯若不及熱服,輒停在胸膈,更為人患,每服當使極熱。若服竹瀝湯得下者,必佳也。若加服數劑,病及脈勢未折,而苦脹滿者,可以大鱉湯下之。湯勢盡而不得下,可以湯為丸,助湯令下,下後更服竹瀝湯,令脈勢折,將息料理乃佳。

白話文:

東垣說,《外臺》記載,南方潮濕多霧露的地方,人們的皮膚毛孔疏鬆,陽氣不足以抵禦外邪,因此容易受到濕氣侵襲,導致疾病從下半身開始。這是因為血虛氣弱,受到濕邪侵襲,濕邪與血一起在皮膚毛孔中運行,邪氣旺盛,正氣衰弱,所以血氣運行不暢,造成痺痛。虛則弱,所以痺痛也伴隨乏力。後人稱此病為腳氣。

剛開始感覺不適時,就用艾灸患處二十到三十壯,引導濕氣排出體外。同時喝些醪醴,服用通經散邪的藥方,寒藥少,熱藥多,多用麻黃、川烏、乾薑附子等。

《內經》說:濕邪侵襲於外,用苦味藥物來驅散它。麻黃苦溫,有發散之效;川烏辛熱,走而不守,能通暢經絡;乾薑附子辛甘大熱,助陽退陰,也能散解濕邪。

還要觀察足部的三陰三陽經脈,是哪條經脈受損,以此來選擇主治藥物。再根據六氣中的何種氣候影響,選擇佐使藥物。

孫真人說:醫術關鍵在於用心,要根據病情變化增減藥量,沒有固定的方子。這話說得實在。

《千金》說:脈象洪大而緩慢,宜服用續命湯兩劑,馬上就會痊癒。如果風邪盛行,宜服用越婢湯加白朮兩兩。如果脈象浮大而緊,又轉為滑數,宜服用竹瀝湯,這是最不好的脈象;如果脈象細小而滑數,也是不好的脈象。脈象微弱,宜服用風引湯,這種脈象大多是因虛而得病。如果身體極度虛弱,氣力衰竭,可以間隔服用補湯,根據病情的寒熱來選擇藥物。如果病症未愈,再服用竹瀝湯即可。

竹瀝湯如果不及時加熱服用,容易停留在胸膈,反而加重病情。每次服用都要盡量加熱。如果服用竹瀝湯後能排便,預後良好。如果服用幾劑後,病情和脈象沒有好轉,還伴有腹脹滿,可以用大鱉湯來治療。如果服用湯藥後不能排便,可以將湯藥製成丸藥,輔助湯藥排便。排便後再服用竹瀝湯,使脈象轉好,然後注意休息調養即可。

活人,云:治腳氣屬冷者,小續命湯煎成,旋入生薑自然汁,服之最快。

丹溪,曰:腳氣須用升提之藥,提起其濕,隨氣血用藥。治濕治氣,使痛除腫退即罷藥。如腳氣衝心,宜四物湯加炒黃柏,再於湧泉穴用附子末津唾調敷,上以艾灸泄引熱下。濕熱,食積痰流注者,用蒼朮、黃柏、防己各一兩,南星、川芎、白芷各七錢,犀角、檳榔各一兩為末,酒糊丸。肥人加痰藥,血虛加牛膝、龜板。轉筋皆屬血熱,四物湯加酒芩、紅花;若筋動於足大指,上至大腿,近腰結住,此因奉養厚又為風寒而作,必加蒼朮、南星,以疏其邪。

白話文:

活人說,治療寒性腳氣,可以用小續命湯煎好後,加入生薑汁,效果最快。

丹溪說,治療腳氣需要用升提的藥物,把濕氣提起來,並根據氣血情況用藥。治好濕氣和氣,疼痛消除腫脹消退後就停藥。如果腳氣衝到心臟,可以用四物湯加入炒黃柏,然後在湧泉穴用附子末和唾液調和敷上,再用艾灸引導熱氣向下。對於濕熱、食積痰液流注的,可以用蒼朮、黃柏、防己各一兩,南星、川芎、白芷各七錢,犀角、檳榔各一兩研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丸藥。肥胖者加痰藥,血虛者加牛膝、龜板。轉筋都是血熱引起的,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酒芩、紅花;如果筋絡運動從腳大拇指開始,向上到腿部,靠近腰部就卡住,這是因為飲食豐盛,又受風寒所致,必須加蒼朮、南星,來疏散邪氣。

心法附錄,曰:腳氣有濕熱,有食積流注,有風濕,有寒濕。勝濕以蒼朮、白朮、防己、川芎為主,或六物附子湯,或當歸拈痛湯。腳氣氣鬱甚者,舟車丸、除濕丹。有飲者,東垣開結導飲丸。腳氣解表用麻黃左經湯等藥,隨經選用。有兼痰氣寒濕者,五積散加木瓜。若雙解,以大黃左經湯、東垣羌活導滯湯。若理血,以八味丸,或四物加羌活、天麻,又或四物加黃柏、南星,或健步丸。若疏風養血,用獨活寄生湯最效。春夏氣溢,腫而痛者,用香蘇散加五加皮、木瓜、檳榔、川楝子。熱而紅腫者,敗毒散加木瓜、蒼朮。秋冬以後用五積散加木瓜、牛膝、檳榔、吳茱萸。

白話文:

心法附錄

書中說,腳氣的病因有濕熱、食積流注、風濕、寒濕。

治療濕氣,以蒼朮、白朮、防己、川芎為主藥,也可以使用六物附子湯或當歸拈痛湯。

腳氣氣鬱嚴重,可以使用舟車丸、除濕丹。

有飲邪,可以參考東垣的開結導飲丸。

腳氣需要解表,可以用麻黃左經湯等藥物,根據經絡選擇使用。

兼有痰氣寒濕,可以用五積散加上木瓜。

同時需要解表和理氣,可以使用大黃左經湯或東垣的羌活導滯湯。

需要理血,可以用八味丸,或者四物湯加上羌活、天麻,或者四物湯加上黃柏、南星,也可以使用健步丸。

需要疏風養血,以獨活寄生湯最為有效。

春夏氣盛,腫痛,可以使用香蘇散加上五加皮、木瓜、檳榔、川楝子。

熱而紅腫,可以用敗毒散加上木瓜、蒼朮。

秋冬以後,可以用五積散加上木瓜、牛膝、檳榔、吳茱萸。

戴氏,曰:腳氣逼肺喘嗽,宜小青龍湯,入檳榔煎服;喘急者,此係入腹,用蘇子降氣湯;畏食者,平胃散加木瓜;嘔逆,加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藿香。日久不愈,腳脛枯細,或寒或熱,或冷或癢,或一腳偏患軟弱顫曳,狀如偏風者,小續命湯加木瓜或獨活寄生湯。腳心腫痛,用大聖散入木瓜、豆淋酒調服一錢,仍用川椒、白芷、草烏煎湯洗,切不可令下及妄用寒藥,得溫則消散矣。

白話文:

戴氏說:腳氣逼迫肺部,導致喘咳,應該服用小青龍湯,並加入檳榔煎服用;如果喘不過氣,說明腳氣已經入腹,應該使用蘇子降氣湯;如果畏食,應該服用平胃散,再加入木瓜;如果嘔吐逆氣,應該加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藿香。

如果久治不愈,腳脛枯細,或者寒熱交替,或者冷癢交替,或者一隻腳偏軟無力,像中風一樣顫抖,則應該服用小續命湯,加入木瓜或獨活,以及寄生湯。

如果腳心腫痛,應該服用大聖散,加入木瓜和豆淋酒調服一錢,同時用川椒、白芷、草烏煎湯洗腳,切忌不要讓藥物下行,也不要亂用寒涼藥物,只要溫熱藥物就能消散腫痛。

葉氏,曰:腳氣始發甚微,病者多不自覺,亦有覺而自謂病小,隱忍冀瘥,及至日積月累,病勢漸深,或入心則恍惚謬妄,嘔吐不食,或入腎則腰腳腫,小便不通,沖胸喘急,即求救治,遂難措手。正謂腳氣為危疾者,多坐夫不早治之故也。《千金方》云:病者初覺,便灸所患處二三十壯,則愈。《針經》曰:有道以來,必有道以去。灸之,導引其濕熱外出,此良法也。又加濕氣壅滯,不得消散者,非下之不可。蓄熱腫盛者,必寒涼乃宜,若所謂切不可令下,及妄用寒藥者,自相矛盾矣。予觀此二者,皆不可偏廢,但要量病施治,毋得執疑一說也。又曰:《活人書》云,腳氣最忌補劑及湯淋洗。殊不知人之元虛,得此疾作,則氣血日衰,必使發無休息,不加滋補,其病何愈。外感濕氣淋渫,恐助濕邪,若內受濕氣不能外達,則洗之以開導其壅,泄越其邪也,治者須參此意。

白話文:

葉氏說:腳氣剛開始發病的時候非常輕微,病人大多沒有察覺,即使察覺了,也認為病症很小,就隱忍著希望自己能夠自行痊癒。等到日積月累,病情逐漸加深,如果病邪入心,就會出現神志恍惚、胡言亂語、嘔吐不思飲食的情況;如果病邪入腎,就會腰腿腫脹、小便不通、胸悶氣喘,這時再尋求救治,就難以應付了。正所謂腳氣是一種危疾,大多是因為沒有及早治療而造成的。

《千金方》說:病人剛開始感覺到病症的時候,就應該在患處灸治二三十壯,就能夠痊癒。《針經》說:既然有病,就一定要用方法來去除它。灸治可以引導濕熱外出,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。此外,濕氣鬱積在體內無法散去,就必須用瀉下法來治療。如果熱毒鬱結導致腫脹嚴重,就必須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。有些人說絕對不能使用瀉下法,也不能使用寒涼的藥物,這就自相矛盾了。我認為這兩種方法都不可偏廢,一定要根據病情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,不能執著於某一種說法。

葉氏還說: 《活人書》說腳氣最忌補藥和湯水洗浴。殊不知,人體元氣虛弱,得了腳氣後,氣血就會逐漸衰退,必須讓病人休息,不加強滋補,病症如何能痊癒?外感濕氣淋漓,恐怕會加重濕邪,如果內受濕氣無法外達,就應該用洗浴的方法來疏通鬱結,排出邪氣。治療者應該參考這種觀點。

樓氏,曰:南方忌洗,北方宜洗。

李氏,曰:腳氣須分乾溼。濕者,筋脈弛長而軟,或浮腫,或生瘡,謂之濕腳氣,宜利濕疏風。干,即熱也。乾者,筋脈蜷縮攣痛,枯細不腫,謂之乾腳氣,宜潤血清燥。內因好食乳酥醇酒,濕熱下流肝腎,加之房勞,故富貴之人,亦有腳疾。外因久坐、久立濕地,或貧苦跋涉,山溪瘴毒,夏月則感濕熱之氣,發則四肢多熱。冬月則感濕冷之氣,發則四肢多冷。加以當風取涼,汗出洗足,醉後入房,故成此疾。外感止於下脛腫痛,內傷或至手節周身。初起察其起處,隔蒜灸之最妙。濕勝則腫,除濕湯加檳榔、防己;脛腫者,紅花蒼柏丸。肥人加痰藥。赤裂腫痛甚者,用甘遂為末,水調敷腫處,另用甘草,煎湯,服之立消。或敗毒散加蒼朮、大黃搜風順氣丸。濕兼寒則痛,五積散、不換金正氣散、附子六物湯、勝駿丸。濕兼風則走注不常,烏藥順氣散、地仙丹。甚者,用赤芍、草烏等分,酒糊丸服以劫之。挾瘀血者,復元通聖散合消風散。濕兼熱則腫痛異常,加味蒼柏散、二炒蒼柏散、清燥湯。食積,濕痰下注者,檳榔蒼柏丸。軟痹者,乃膏粱火乘肝腎,以致血氣澀則痹厥不仁,虛則軟緩無力或麻木不舉,三妙丸、搜風順氣丸。然腎主骨,虛則骨軟。陽虛,附虎四斤丸。陰虛,虎潛丸、腎氣丸。腳軟筋痛者,大補陰丸去地黃,加白芍藥、知母、甘草,倍牛膝。肝主筋,虛則腳膝頑麻,養真丹。肝腎脾俱虛者,五獸三匱丹。凡濕氣在下,隨氣血痰藥中,加防風、蒼朮升提其濕。衝心則恍惚,嘔吐不食,脈乍大乍小者死,宜木香流氣飲、蘇子降氣湯吞養正丹。有火者,四物湯加黃柏以降之,再用附子末,津調塗湧泉穴,引勢下行。入腹不仁,喘急欲死者,木萸散。腹脹煩躁者,松節湯。入肺喘咳,小青龍湯加檳榔。入肝,頭目昏眩,喘滿逼促,烏藥平氣散。入腎,腰腳腫脹,小便不利,目額皆黑,左尺絕者死,牛膝散加大黃救之。如少陰腎氣入心,乃水剋火也,急宜八味丸救之。有腳氣寒熱,足腫,心煩體痛垂死者,杉節湯。不食,加砂仁、青皮、木瓜,外用桃、柳、桑、槐、楮五枝,煎湯洗之。消腫住痛,須先吃酒三五杯,最忌熱藥蒸泡,恐逼邪入經絡。故治腳氣,以疏通氣道為佳。濕熱流注三陰經絡,火鬱成毒,腫上於三陽,寒熱嘔惡,身痛且重者,左經湯主之,或香蘇散加木瓜、檳榔。七情,再加五加皮、木香。痛,加赤芍藥、忍冬藤、當歸。三陰里證,胸滿怔忡,遍體轉筋,二便閉澀或自利者,羌活導滯湯、除濕丹、導水丸、搜風順氣丸。挾痰者,三花神佑丸。挾食積者,開結導飲丸。裡虛者,獨活寄生湯、換腿丸。表裡兼見者,左經湯加大黃。腳跟痛有血熱者,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牛膝。有痰者,加木瓜或開結導飲丸。腳轉筋有血熱者,四物湯加酒芩、紅花。有筋動於足大指,上至大腿近腰結子者,此奉養厚,因風寒而作,又當加蒼朮、南星。感濕者,除濕丹,常用松節二兩,乳香一錢,慢火焙存性,為末,每一錢木瓜煎酒調服。有踝上生一孔,約深半寸,至下半日疼異者,此濕毒注成漏也,用人中白炙出水,滴入瘡口,其痛遂減,不數日即愈。

白話文:

樓氏、李氏論腳氣

樓氏說:南方氣候濕熱,不宜洗腳;北方氣候乾燥,宜洗腳。

李氏說:腳氣要分為濕腳氣和乾腳氣。

  • 濕腳氣:筋脈鬆弛而軟,可能浮腫,也可能生瘡,宜用利濕疏風的藥物治療。
  • 乾腳氣:筋脈收縮攣痛,乾燥瘦小不腫,宜用潤血清燥的藥物治療。

內因:喜食乳酪、奶油、醇酒,濕熱下注肝腎,再加上房事過度,所以富貴之人也會有腳疾。

外因:久坐、久立濕地,或貧苦勞累,山溪瘴氣,夏季感受濕熱之氣,則發病時四肢多熱;冬季感受濕冷之氣,則發病時四肢多冷。另外,當風受涼、汗出洗足、酒醉後入房,也容易導致腳氣。

症狀:外感引起的腳氣,止於小腿腫痛;內傷引起的腳氣,則可能蔓延至手部關節,甚至全身。

治療

  • 初期:觀察腳氣發病部位,用隔著蒜頭灸的方法治療效果最佳。
  • 濕盛:腫脹明顯,用除濕湯加檳榔、防己;小腿腫脹,用紅花蒼柏丸。肥胖者加痰藥。
  • 赤裂腫痛:用甘遂研成粉末,用水調敷腫處;另用甘草煎湯服用,可立即消腫。或用敗毒散加蒼朮、大黃,或用搜風順氣丸。
  • 濕兼寒:疼痛明顯,用五積散、不換金正氣散、附子六物湯、勝駿丸。
  • 濕兼風:疼痛部位不定,用烏藥順氣散、地仙丹。嚴重者,用赤芍藥、草烏等份,用酒糊做成丸藥服用,以驅除病邪。
  • 挾瘀血:用復元通聖散合消風散。
  • 濕兼熱:腫痛異常,用加味蒼柏散、二炒蒼柏散、清燥湯。
  • 食積:濕痰下注,用檳榔蒼柏丸。
  • 軟痹:膏粱厚味過度,火氣上炎肝腎,導致血氣凝滯,產生痹厥麻木,虛弱無力,甚至麻木癱瘓。用三妙丸、搜風順氣丸。腎主骨,腎虛則骨軟;陽虛,用附虎四斤丸;陰虛,用虎潛丸、腎氣丸。
  • 腳軟筋痛:用大補陰丸去地黃,加白芍藥、知母、甘草,並倍量牛膝。肝主筋,肝虛則腳膝僵硬麻木,用養真丹。肝腎脾俱虛,用五獸三匱丹。
  • 濕氣在下:無論何種藥方,都應加防風、蒼朮,以升提濕氣。
  • 衝心:心神恍惚、嘔吐不食、脈象忽大忽小,預後不佳,宜用木香流氣飲、蘇子降氣湯,並服養正丹。
  • 有火:用四物湯加黃柏以清熱,再用附子末,用唾液調和後塗抹湧泉穴,引火下行。
  • 入腹:腹痛麻木,呼吸急促,危及生命,用木萸散。
  • 腹脹:煩躁不安,用松節湯。
  • 入肺:喘咳,用小青龍湯加檳榔。
  • 入肝:頭昏眼花、呼吸急促胸悶,用烏藥平氣散。
  • 入腎:腰腳腫脹、小便不利、目額皆黑、左尺脈消失,預後不佳,用牛膝散加大黃救治。少陰腎氣入心,水剋火,應立即用八味丸救治。
  • 寒熱:腳腫、心煩、身體疼痛,危及生命,用杉節湯。不食,加砂仁、青皮、木瓜。外用桃、柳、桑、槐、楮五種樹枝煎湯洗腳。

治療原則

  • 消腫止痛,應先飲酒三五杯。
  • 最忌熱藥蒸泡,以免逼邪入經絡。
  • 治療腳氣,以疏通氣道為佳。

濕熱流注三陰經絡:火氣鬱結化毒,腫脹上至三陽經絡,寒熱交替、嘔吐惡心、全身疼痛,用左經湯治療,或香蘇散加木瓜、檳榔。

七情導致:加上五加皮、木香。

疼痛:加赤芍藥、忍冬藤、當歸。

三陰里證:胸悶心悸、全身抽筋、大小便閉塞或自利,用羌活導滯湯、除濕丹、導水丸、搜風順氣丸。

挾痰:用三花神佑丸。

挾食積:用開結導飲丸。

裡虛:用獨活寄生湯、換腿丸。

表裡兼見:用左經湯加大黃。

腳跟痛:有血熱,用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牛膝。有痰,加木瓜或開結導飲丸。

腳轉筋:有血熱,用四物湯加酒芩、紅花。

筋動於足大拇指:向上至大腿靠近腰部,形成結節,多因奉養過度,感受風寒引起,應加蒼朮、南星。

感濕:用除濕丹。

常用藥方:松節二兩,乳香一錢,慢火焙乾,研成粉末,每次一錢,用木瓜煎湯調服。

踝上生孔:深約半寸,半日後疼痛加劇,是濕毒流注形成漏孔,用人中白炙烤出水,滴入瘡口,可減輕疼痛,數日後即可痊癒。

蔭按:虞氏曰:病有內外之殊,治無表裡之異,宜通用蒼朮、白朮之類,以治其濕。知母、黃柏、黃芩之類,以去其熱。當歸、芍藥、虎潛丸之類,以調其血。木瓜、檳榔之類,以行其氣。羌活、獨活,以利關節而散風濕。兼用木通、防己、川牛膝之類,引藥下行及消腫去濕,以為此證,大法不過如此。

東垣曰:濕淫所勝,治以苦溫,以苦辛發透關節,勝濕為佐,以苦寒泄之;流濕清熱為臣,故立當歸拈痛湯治之,其效捷於影響,學者更宜詳究焉。

白話文:

虞氏認為,疾病有內外之分,治療方法也因表裡而異,應該使用蒼朮、白朮等藥物治療濕氣,用知母、黃柏、黃芩等藥物去除熱氣,用當歸、芍藥、虎潛丸等藥物調和血液,用木瓜、檳榔等藥物疏通氣血,用羌活、獨活等藥物舒緩關節疼痛並散除風濕。另外,可以配合使用木通、防己、川牛膝等藥物引導藥力下行,消腫去濕。總的來說,治療濕氣的原則就是這樣。

東垣則認為,濕邪過盛,應該用苦溫之藥治療,以苦辛之藥疏通關節,以苦寒之藥瀉濕為輔,用苦寒之藥清熱作為臣藥。因此,他創立了當歸拈痛湯來治療濕邪,效果顯著,值得後人深入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