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三

2. 中暑

3. 論暑病與熱病不同

活人書,云:夏月發熱,惡寒頭疼,身體肢節痛重,其脈洪盛者,熱病也。冬傷於寒,因暑氣而發為熱病,治法與傷寒同。中暑與熱病,外證相似,但熱病者脈盛,中暑者脈虛,以此別之。《甲乙經》云:脈盛身寒,得之傷寒,脈虛身熱,得之傷暑。蓋寒傷形而不傷氣,所以脈盛。熱傷氣而不傷形,所以脈虛。又有濕溫與中暑同,但身涼不渴為異耳。

白話文:

【談論暑病與熱病的不同】

在《活人書》中提到,夏天如果出現發燒、畏寒、頭痛及全身關節疼痛且脈搏強勁洪大的症狀,這就是熱病。若是在冬天受寒,在夏天因為暑氣而引發的病,其治療方法和一般的傷寒相同。

中暑與熱病在外顯症狀上很類似,但是兩者的區別在於熱病的脈象強烈,而中暑的脈象則較虛弱,我們可以藉由脈象來判斷。

《甲乙經》中說到,脈象強烈但身體寒冷,這是因為受了寒;脈象虛弱但身體發熱,這是因為中了暑。因為寒氣會傷害身體的形質但不會傷害氣血,所以脈象會強烈;而熱氣會傷害氣血但不會傷害形質,所以脈象會虛弱。

另外,還有一種叫濕溫的疾病,其症狀與中暑類似,但主要差別是濕溫患者身體感覺涼爽且不會口渴。

4. 論暑有冒有傷有中淺深之異

戴氏,曰:暑有冒、有傷、有中。或腹痛水瀉者,胃與大腸受之。噁心者,胃口有痰飲。此二者,冒暑也。可用黃連香薷飲。或身熱頭疼,燥亂不安,或身如針刺者,此為熱傷肉分也,當以解毒湯,白虎湯加柴胡,氣虛加人參,此為傷暑。或咳嗽發寒熱,盜汗不止,脈數者,熱在肺經,火乘金也,此謂中暑,宜清肺湯、柴胡湯、天水散之類治之。氣傷甚者,清暑益氣湯。

李氏,曰:中暑歸心,神昏卒倒,傷暑肉分,周身煩躁,或如針刺,或有赤腫。蓋天氣浮於地表,故人氣亦浮於肌表也。冒暑入腸胃,腹痛惡心,嘔瀉。伏暑即冒暑,久而藏伏三焦腸胃之間。熱傷氣而不傷形,旬月莫覺,變出寒熱不定,霍亂吐瀉,膨脹中滿,瘧痢煩渴,腹痛下血等證。但暑病多無身痛,間有痛者,或為燥浴水濕相搏耳。

白話文:

戴氏指出,暑熱對人的影響可分為冒暑、傷暑和中暑三種情況。若是出現腹痛與水瀉的症狀,這表示胃部和大腸受到暑熱影響。如果感到噁心,則可能是胃口中有痰飲。這兩種情況,都屬於冒暑的情況。治療上,可以使用黃連香薷飲。

或者身體發熱、頭痛,且感覺燥熱不安,甚至全身像被針刺一樣,這可能是熱度影響到肌肉組織,應以解毒湯或白虎湯加柴胡來治療,若氣虛可再加入人參,這種情況稱為傷暑。若出現咳嗽、寒熱交錯、盜汗不止,且脈象數動,這是肺經受熱,火氣旺盛,稱為中暑,應該用清肺湯、柴胡湯、天水散等藥物來治療。對於氣傷嚴重者,則需用清暑益氣湯。

李氏認為,中暑會影響到心臟,導致精神混亂,突然倒下;傷暑則會讓全身皮膚組織感到煩躁,甚至出現紅腫,就像被針刺一樣。因為天氣炎熱,所以人體的氣也會浮在肌膚表面。冒暑進入腸胃,就會產生腹痛、噁心、嘔吐、瀉肚的症狀。潛伏性的暑熱,就是冒暑久留,藏匿在三焦和腸胃間。熱度傷害氣,而不傷害形體,可能十天半月都察覺不到,但會引發不穩定的寒熱交錯,以及霍亂、嘔吐、瀉肚、脹氣、中滿、瘧疾、痢疾、口渴、腹痛出血等症狀。但暑病通常不會造成身體疼痛,偶爾會有的疼痛,可能是因乾燥環境下洗澡,身體受潮濕所引起。

5. 論暑分動靜陰陽

東垣,曰:靜而得之為中暑。中暑陰證,當發散也。或避暑熱,納涼於深堂大廈,或過服生冷得之者,名曰中暑。其病必頭痛惡寒,身形拘急,肢體疼痛而心煩,肌膚大熱,無汗。為房室之陰寒所遏,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,世多以大順散主之是也。動而得之為中熱。中熱者陽證,為熱傷元氣,非形體受病也。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,名曰中熱。其病必苦頭痛,發燥熱,惡熱,捫之肌膚大熱,必大渴引飲,汗大泄,無氣以動,乃為天熱外傷肺氣,人參白虎湯主之。

王安道,曰:暑熱之氣一也,皆夏月中傷其邪而為病焉,豈以一暑熱分為陰陽二證而名之耶。其避暑於深堂大廈,及恣食藏冰瓜果,寒涼之物,正經所謂口得寒物,身犯寒氣之病耳。自當同秋冬即病陰證傷寒處治,不可名中暑也。

白話文:

【討論暑氣影響的動靜陰陽差異】

東垣先生說:在靜態下感染暑氣,稱為中暑。這種中暑屬於陰性症狀,應當要進行發汗治療。有的人為了躲避炎熱的天氣,在深宅大樓裡納涼,或者過度食用冰冷的食物而得到的病,就被命名為中暑。這種病會有頭痛、畏寒、身體緊繃、肢體疼痛、心裡煩躁、皮膚發熱、不出汗等症狀。這是因為房間內的寒氣抑制了全身的陽氣,使得陽氣無法正常運行,大多數情況下,會使用大順散來治療。若是在活動狀態下感染暑氣,則被稱為中熱。中熱屬於陽性症狀,是由熱度損傷了根本的元氣,而不是身體表面受到病害。像是行人在烈日下行走或是農夫在田裡工作時因勞動而得到的病,就叫作中熱。這類病患會有嚴重的頭痛、燥熱、怕熱、皮膚發熱、極度口渴想喝水、大量出汗、沒有力氣等症狀,這是因為高溫導致體內肺氣受損,應該用天熱外傷肺氣的人參白虎湯來治療。

王安道先生說:暑熱是一種氣候,都是在夏天受到這種氣候影響而產生的疾病,難道可以將同一種暑熱分成陰性和陽性的兩種症狀嗎?那些在深宅大樓裡避暑,或者肆意吃冰凍的瓜果和寒涼食物的人,他們所得到的病,就是經典上所說的,口裡吃到寒涼的東西,身體接觸到寒氣的病。這種病應當按照秋冬季節的陰性症狀傷寒病來處理,不能稱之為中暑。

6. 論暑傷五臟為證不同

陳無擇,曰:暑熱喜歸心,心中之,使人噎悶,昏不知人。入肝則眩暈頑痹。入脾則昏睡不覺。入肺則喘滿痿躄。入腎則消渴。凡中暍,始治之,切不得用冷,唯宜溫養,得冷則死。道途中無湯,即以熱土熨臍中,仍使更溺其上,概可見矣。凡覺中暑,急嚼生薑一大塊,水送下。如已迷悶,嚼大蒜一大瓣,水送下。如不能嚼,水研灌之,立醒。

劉宗厚,曰:暑暍之證,變易不等,豈止歸五臟也,冷熱當憑脈證用之。蓋人之形氣有虛實,所感有輕重。輕則後時而發,至秋成瘧痢是也。重則即時發者,如以上之證。至有輕變重,重變輕,亦自感有淺深,傳有兼併爾。況人之形志苦樂不一,豈得無變異乎。大抵四時之證皆然。

白話文:

陳無擇表示,暑熱天氣容易影響心臟,一旦影響到心臟,會讓人感到胸悶、頭昏,甚至失去意識。如果暑熱進入肝臟,可能會導致頭暈目眩和頑固性的麻痺。暑熱影響脾臟的話,會使人昏睡不醒。若暑熱影響到肺部,可能會引起喘息困難和肢體無力。暑熱影響腎臟,則可能導致口乾舌燥,極度口渴。對於中暑的治療,剛開始的時候絕對不能使用冷療,應該採用溫暖的方式來照顧,否則可能會致命。如果在路上沒有熱湯,可以用熱土敷在肚臍上,再讓人往上面撒尿,效果就會顯現出來。一旦發現自己中暑,應立即嚼一大塊生薑,用水吞服。如果已經出現頭昏眼花的症狀,可以嚼一大瓣大蒜,用水吞服。如果無法咀嚼,可以用水磨碎後灌服,很快就能醒過來。

劉宗厚則認為,中暑的症狀多變,並非只侷限於五臟。冷熱的治療方式應根據脈象和症狀來決定。因為人的體質有虛弱和強壯之分,受到暑熱影響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。輕微的影響可能在一段時間後才會發病,例如秋天時可能變成瘧疾或腹瀉。嚴重的影響則可能馬上發病,就像上述的症狀一樣。有些情況下,輕微的影響可能轉變成嚴重的,而嚴重的也可能減輕,這取決於受暑熱影響的程度以及影響的範圍。加上人的身體和情緒狀態各不相同,當然會有變化的可能。基本上,四季的疾病都是如此。

7. 論暑熱傷氣為痿厥諸證

東垣,曰:夫脾胃虛弱,必上焦之氣不足,遇夏天熱盛,損傷元氣,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精神不足,兩腳痿軟,遇早晚寒厥,日高之後,陽氣將旺,復熱如火,乃陰陽氣血俱不足也。或四肢困倦,精神短少,懶於動作,胸滿氣促,肢節沉疼。或氣高而喘,身熱而煩,心下痞悶,小便黃而少,大便溏而頻。或利出黃糜,或如泔色,或渴或不渴,不思飲食,自汗體重,或汗少者,血先病而氣不病也。其脈中得洪緩,若濕氣相搏,必加之以遲遲,病雖互換少差,其天暑濕令則一也,宜以清燥之劑治之。或有所遠行勞倦,逢大熱而渴,渴則陽氣內伐,內伐則熱舍於腎,腎者水臟也,今不能勝火,則骨枯髓虛,足不任身,發為骨痿者,生於火熱也。此濕熱成痿,令人骨乏無力,或熱厥而陰虛,或寒厥而氣虛。厥者,四肢如在火中為熱厥,四肢寒冷者為寒厥。寒厥則腹中有寒,熱厥則腹中有熱,為脾主四肢故也。

按:宗厚曰:此論暑熱證候即同冬月傷寒,傳變為證之不一也。彼為寒邪傷形,此則暑熱傷氣,若真氣元氣虛甚,必有於一時不救者,與傷寒陰毒頃刻害人實同。故東垣啟是病例,大開後人之盲聵矣。學者當審究其機宜,與痿門兼看。

白話文:

東垣先生說:當脾胃功能虛弱時,上半身的能量必然不足。在夏季酷熱的情況下,元氣會受到損傷,使人感到疲憊想睡,四肢無力,精神萎靡,雙腳軟弱無力。早晚天氣轉涼時,四肢會感覺冰冷,但到了日照充足的時候,身體又像火燒一樣熱,這顯示身體的陰陽氣血都處於不足的狀態。

可能出現四肢乏力,精力減退,行動遲緩,胸口悶脹,呼吸急促,關節沉重疼痛。也可能會呼吸困難,身體熱且煩躁,胃部悶堵,小便黃且量少,大便稀且頻繁。或者排泄物呈現黃色糊狀,或者像米泔水一樣,可能口渴也可能不渴,食慾不振,身體沉重且自汗,或者出汗不多,這表示血液已經生病,但氣還未生病。如果脈象呈現洪緩,且濕氣過重,脈象會變得更慢。病情雖然可能偶爾有些好轉,但是夏天的酷熱和濕氣依然存在,應使用清燥的藥物來治療。

若長途跋涉或勞累後,在極熱的天氣下口渴,口渴表示體內的陽氣被消耗,消耗後,熱度會積聚在腎臟。腎臟是主管水份的器官,如果不能承受火熱,就會導致骨頭乾枯,骨髓虛弱,雙腳無法支撐身體,進而產生骨痿的症狀,這是因為火熱引起的。這是因濕熱導致的痿症,讓人感到全身無力,或因熱度過高導致陰虛,或因寒冷導致氣虛。四肢像在火中燒灼的狀況稱為熱厥,四肢冰涼的狀況稱為寒厥。寒厥表示腹部有寒氣,熱厥表示腹部有熱氣,這都是因為脾臟主管四肢的原因。

根據宗厚先生的解釋:這段討論說明瞭夏季的熱度對人體的影響,就像冬季的寒風一樣,會導致各種不同的症狀。冬季的寒風會傷害身體的外在,而夏季的熱度則會傷害身體的氣。如果真氣和元氣非常虛弱,可能會在一瞬間無法挽救,這和冬季的寒風對人體的危害是一樣的。因此,東垣先生提出的這個案例,大大地開闡了後人的視野。學習者應該深入研究其中的原理,並同時參考其他相關的疾病。

8. 論中暑宜補真氣

東垣,曰:夫脾胃虛弱,遇六七月間,河漲霖雨,諸物皆潤,人汗沾衣,身重短氣,甚則四肢痿軟,行步不正,腳攲眼黑,此腎水與膀胱俱竭之狀也,當急救之。滋肺氣以補水之上源,又使庚大腸不受邪熱,不令汗大泄也。汗泄甚則津液亡,神無所依。經云:津液相成,神乃自生。津者,庚大腸所主。三伏之義,為庚金受囚也。若亡津液,汗大泄,濕令亢甚,則清肅之氣亡。燥金受囚,風木無制,故風濕相搏,骨節煩疼,一身盡痛。亢則害,承乃制也。五月常服五味子,是瀉丙火,補庚金大腸,益五臟之元氣。壬膀胱之寒,已絕於巳,癸腎水已絕於午,今更逢濕旺,助熱為邪,西方北方之寒清絕矣。聖人立法,夏月宜補者,補天元真氣,非補熱火也,令人夏食寒是也。為熱傷元氣,以人參、麥門冬、五味子生脈。脈者,元氣也。

丹溪,曰:夏月陽氣盡出於地,人之腹屬地,氣於此時浮於肌表,散於皮毛,腹中之陽虛矣。經曰:夏氣在經絡,長夏氣在肌肉。所以表實者里必虛,世言夏月伏陰在內,此陰字,有虛之義,若作陰冷看,誤甚矣。前人治暑,有用玉龍丹、大順散、桂苓丸,單煮良薑。與縮脾飲,用草果等。蓋以涼臺水館,陰木寒泉,水果冰雪之傷,自內及外,不用溫熱,病何由安,非為伏陰而用也。火令之時,流金鑠石,何冷之有。孫真人生脈散,令人夏月服之,非虛而何。

白話文:

【討論中暑應補充真氣】

東垣先生表示,當脾胃功能較弱,尤其是在六、七月間,正值河水漲溢、雨水連綿的季節,周圍環境濕度高,人們容易出汗,導致衣物濕透,身體感到沉重且呼吸短促。嚴重的情況下,可能會出現四肢乏力,行走不穩,腳步踉蹌,視線模糊的現象,這都是腎臟和膀胱機能衰竭的徵兆,必須立即施救。應該滋養肺部功能來補充水分的來源,同時讓大腸避免受到邪熱的侵襲,防止過度排汗。若排汗過多,會導致體內津液流失,使精神失去依託。根據古籍記載,津液充足,精神才能自然生成。津液主要由大腸控制。在三伏天,大腸的功能受到限制。如果津液大量流失,排汗過多,濕氣過盛,那麼清肅之氣就會消失。大腸功能受限,肝木失去控制,因此風濕兩邪相互作用,造成骨節疼痛,全身疼痛。當某種力量過度強烈時,會對身體造成傷害,只有適當的調節才能達到平衡。五月時常服用五味子,可以抑制心火,補充大腸的功能,增強五臟的元氣。膀胱的寒氣在巳時已經消逝,腎臟的水氣在午時也已經耗盡,現在再遇到濕氣旺盛,助長了熱邪,西北方的寒涼之氣已經完全消失。聖賢們制定的夏季補養法,是要補充天空的真正氣息,並非補充熱氣,而是讓人們夏天食用寒涼的食物。因為熱邪會傷害元氣,所以可以使用人參、麥門冬、五味子等藥材來生發脈動。脈動,就是元氣的表現。

丹溪先生表示,在夏季,地面上的陽氣全部散發出來,人體腹部屬地,因此在此時,腹部的氣會上升到肌膚表面,散發到皮毛之間,使得腹部的陽氣變得虛弱。古籍上說:夏季的氣候影響經絡,長夏的氣候影響肌肉。所以,外表看似強壯的人,其內部往往虛弱。有人認為夏季身體內部存在陰冷,但這裡的“陰”字,其實是指虛弱的意思,如果誤解為陰冷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前人治療中暑,會使用玉龍丹、大順散、桂苓丸,單獨煮薑湯或縮脾飲,這些藥方都含有草果等成分。這些藥方主要是用於因涼亭、水館、陰暗的樹木、寒冷的泉水以及冰冷的水果和雪糕等造成的內外兼受的傷害,而不是因為身體虛弱而使用的。在酷熱的季節,即使金石也會融化,哪裡還有寒冷可言。孫真人提倡的生脈散,讓人們在夏季服用,正是因為夏季人體內部虛弱的緣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