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七十六 (2)
卷七十六 (2)
1. 脈法
內經,曰:肝脈大急沉皆為疝。心脈搏滑急為心疝。肺脈沉搏為肺疝。又三陽急為瘕,三陰急為疝。又太陰脈滑,則病脾風疝。陽明脈滑,則病心風疝。太陽脈滑,則病腎風疝。少陽脈滑,則病肝風疝。
脈經,曰:寸口弦緊為寒疝,弦則衛氣不行,衛氣不行則惡寒,緊則不飲食。厥陽脈浮而遲,浮則為風,虛遲則為寒疝繞臍痛。若發則自汗出,手足受寒,其脈沉。
脈訣舉要,曰:疝脈弦急,積聚在裡,牢急者生,弱急者死。沉遲浮澀,疝瘕寒痛,痛甚則伏,或細或動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說,肝脈急促沉重都是疝氣。心脈搏動滑利急促是心疝。肺脈沉重搏動是肺疝。三陽脈急促是瘕,三陰脈急促是疝。太陰脈滑利,就會得脾風疝。陽明脈滑利,就會得心風疝。太陽脈滑利,就會得腎風疝。少陽脈滑利,就會得肝風疝。
《脈經》說,寸口脈弦緊是寒疝,弦則衛氣不通,衛氣不通就會怕冷,緊則不思飲食。厥陽脈浮而遲,浮則為風,虛遲則為寒疝繞臍疼痛。若發作就會自汗出,手足冰冷,其脈沉。
《脈訣舉要》說,疝氣脈象弦急,積聚在裡,牢固急促者可活,虛弱急促者會死。脈象沉遲浮澀,是疝氣瘕結寒痛,痛得厲害就會隱伏,脈象或細或動。
2. 治濕熱疝方
丹溪加減二陳湯,凡治七疝,多用熱藥而獲效者,即《內經》從治之法耳。須用寒涼藥監製之,不可純用大熱之劑,如烏頭、附子之類。久服多服必變劇不可治矣,但宜以二陳湯為主,佐以諸藥。
陳皮(去白),半夏(洗泡,七次),白茯苓,甘草(炙),枳實(麩炒),橘核,梔子(炒),山楂(各等分)
白話文:
丹溪 [加減二陳湯] 方解:
凡是治療七疝,多用熱藥而見效的,這正是《內經》中所說的從治之法。然而,治療七疝必須用寒涼藥物來監製,不可完全使用大熱的藥物,例如烏頭、附子之類。長期服用或服用過量,必然會使病情加重,難以治癒。因此,應以二陳湯為主,佐以其他藥物。
方劑組成:
- 陳皮(去白):去除白色部分。
- 半夏(洗泡,七次):洗淨並泡七次。
- 白茯苓:
- 甘草(炙):炙製。
- 枳實(麩炒):用麩炒製。
- 橘核:
- 梔子(炒):炒製。
- 山楂:以上藥物各等份。
上銼,水煎,入生薑汁,熱辣飲之。如有瘀血作痛者,加玄胡索、桃仁泥。如有氣作痛者,加木香、茴香、楝實等藥。如六脈沉細,手足厥冷者,加附子、乾薑、肉桂之類以佐之。如睪丸痛甚者,加荔枝核、乳香、沒藥為細末,調入本方煎內,或另用順流水調服亦可。如木腎腫大如升斗者,本方去甘草,加海藻、昆布、荔枝核、茴香、川楝等藥,為順流水調服,作丸子亦可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加入生薑汁,趁熱服用。若有瘀血作痛,可加玄胡索和桃仁泥;若有氣痛,可加木香、茴香、楝實等藥;若六脈沉細,手足厥冷,可加附子、乾薑、肉桂等藥輔助;若睪丸疼痛嚴重,可將荔枝核、乳香、沒藥研磨成細粉,加入藥方煎煮後服用,或用清水調服亦可;若腎臟腫大如升斗,將藥方中甘草去除,加入海藻、昆布、荔枝核、茴香、川楝等藥,用清水調服或製成丸劑服用。
十味蒼柏散,治疝作急痛。
蒼朮(鹽炒),香附(鹽炒),黃柏(酒炒,以上為君),青皮,玄胡索,益智,桃仁(以上為臣),茴香(為佐),附子(鹽炒),甘草(以上為使)
上銼,每服五錢,水煎,服後一痛,過則不再作矣。
橘核散,治疝,此方能分濕熱寒鬱多少,用之甚捷,但亦不可多服久服。
橘核,桃仁,梔子,吳茱萸(各炒),川烏(炮,各等分)
白話文:
十味蒼柏散用來治療疝氣發作時劇烈疼痛。配方包含蒼朮、香附、黃柏、青皮、玄胡索、益智、桃仁、茴香、附子、甘草,其中蒼朮、香附、黃柏為主要藥材,青皮、玄胡索、益智、桃仁為輔助藥材,茴香為引導藥材,附子、甘草為使藥材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水煎服下,服藥後一次疼痛緩解,之後就不會再發作。
橘核散也用來治療疝氣,此方能根據患者濕熱寒鬱的程度調整用藥,效果迅速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不可服用過多或長期服用。配方包含橘核、桃仁、梔子、吳茱萸、川烏,所有藥材都需經過炒製或炮製,比例相同。
上研,水煎服。
一方,治諸疝,定痛速效。
枳實(十五個,一作橘核),山梔子(炒),山楂(炒),吳茱萸(炒,各等分)
上為末,酒糊丸服,或為末,生薑水煎服,或長流水,空心調下二錢。濕勝,加荔枝核,炮。
又方,治疝痛劫藥。
川烏頭(細切),梔子仁(炒,各等分)
上為末,用順流水入薑汁調服,或以白湯丸服,或水煎服亦可,此藥神效。蓋烏頭治外束之寒,梔仁治內郁之熱也。
又方,治疝痛。
山楂(炒,四兩),橘核,茴香(炒),山梔(炒,各二兩),柴胡,牡丹皮,桃仁(炒,各一兩),八角茴香(炒),吳茱萸(炒,各半兩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清水煎煮後服用,可以治療各種疝氣,止痛效果迅速。
另外一種方法,也是用來治療疝氣,止痛效果很快。將枳實、山梔子、山楂、吳茱萸等藥材,磨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丸劑服用,也可以用生薑水煎服,或是用清水調服,每次服用兩錢,空腹服用。如果濕氣過盛,可以加一些炮製過的荔枝核。
另一種治療疝痛的藥方,叫做「劫藥」。將川烏頭和梔子仁切碎,磨成粉末,用流水沖泡,加入薑汁調服,也可以做成丸劑用白湯服用,或是用清水煎煮。這個藥方效果奇佳,因為烏頭可以治療外在的寒邪,梔仁可以治療內在的熱邪。
還有一種治療疝痛的藥方,用山楂、橘核、茴香、山梔、柴胡、牡丹皮、桃仁、八角茴香、吳茱萸等藥材,將所有藥材炒過,磨成粉末,然後服用。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
又方,治陽明受濕熱,傳入太陽,惡寒發熱,小腹連毛際間悶痛不可忍者。
山梔,桃仁,枳核(俱炒),山楂(各等分)
上入薑汁,用順流水蕩起,同煎沸,熱服。一方,加吳茱萸,治食積與瘀血成痛,及冷熱不調,疝氣。
一方,定疝痛,諸疝發時用。
海石,香附
上為末,生薑汁入湯調服,亦治心痛。
川楝散,治諸疝,定痛如神。
橘核(炒),川楝肉,山楂(各一錢半),香附(炒),青皮(醋炒),吳茱萸,玄胡索,小茴香(炒),山梔子(炒黑),蒼朮(各一錢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酒糊丸,每丸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鹽湯送服。
另外一種方劑,用於治療陽明經受濕熱,傳入太陽經,出現惡寒發熱,小腹連同毛際間悶痛難忍的症狀。
藥材包括山梔子、桃仁、枳核(炒)、山楂(各等份)。
將以上藥材加入薑汁,用順流水將藥渣沖洗乾淨,一同煎煮沸騰,趁熱服用。另一種方劑,在上述藥材基礎上加入吳茱萸,用於治療食積與瘀血導致的疼痛,以及冷熱不調、疝氣。
還有一種方劑,專治疝痛,當疝氣發作時使用。
藥材包括海石、香附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生薑汁加入湯水中調服,也能治療心痛。
川楝散,專治各種疝氣,止痛效果神奇。
藥材包括橘核(炒)、川楝肉、山楂(各一錢半)、香附(炒)、青皮(醋炒)、吳茱萸、玄胡索、小茴香(炒)、山梔子(炒黑)、蒼朮(各一錢)。
濕勝加荔枝核炒一錢。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,食前服。
立效散,治疝,因食積作痛。
青皮(醋炒,一錢二分),山楂(醋炒,一錢半),小茴香(鹽水炒),枳實(麩炒),蒼朮(米泔浸一宿,炒),香附子,吳茱萸,山梔(炒黑),川楝肉(各一錢)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,食前服。
梔附湯,治寒疝入腹,心腹卒痛,及小腸膀胱氣㽲痛,脾腎氣攻攣急,極痛不可忍,屈伸不能,腹中冷,重如石,自汗不止者宜。
山梔仁(四兩半,炒過),大附子(一枚,炮熟,銼散)
白話文:
濕氣過重,可以加入炒過的荔枝核一錢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生薑三片,用清水煎煮,飯前服用。
立效散,用於治療疝氣,因飲食積聚導致疼痛。
青皮(用醋炒,一錢二分),山楂(用醋炒,一錢半),小茴香(用鹽水炒),枳實(用麩炒),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一夜,炒),香附子,吳茱萸,山梔(炒至黑色),川楝肉(各一錢)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生薑三片,用清水煎煮,飯前服用。
梔附湯,用於治療寒疝入腹,心腹突然疼痛,以及小腸膀胱氣滯疼痛,脾腎氣虛導致痙攣疼痛,極度疼痛難忍,屈伸不便,腹部冰冷,沉重如石,自汗不止者。
山梔仁(四兩半,炒過),大附子(一枚,炮熟,切碎)。
上每服二錢,水一盞,酒半盞,煎至七分,入鹽一撮,溫服即愈。
守效丸,治㿉疝不痛者要藥。
蒼朮,南星,白芷,山楂(各一兩),川芎,橘核(一云枳實,炒),海石(各五錢,一方半夏)
上為末,神麯糊丸服。秋冬加吳茱萸,有熱加山梔一兩,堅硬加朴硝半兩,又或加青皮、荔枝核。
活腎丸,治木腎不痛。
蒼朮,黃柏,枸杞子,滑石(各七錢),南星,半夏,山楂,白芷,神麯(各五錢),昆布,吳茱萸(各三錢)
白話文:
每次服用兩錢藥材,用水一盞、酒半盞煎煮,直到藥汁剩下七分,加入少許鹽,溫熱服用即可痊癒。
守效丸,是治療不疼痛的疝氣的重要藥方。
藥材包括蒼朮、南星、白芷、山楂(各一兩)、川芎、橘核(或用枳實,炒)、海石(各五錢,或用半夏代替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神麴糊做成丸劑服用。秋冬季節可以加入吳茱萸,如果發熱可以加山梔子一兩,如果堅硬可以加朴硝半兩,也可以加青皮、荔枝核。
活腎丸,是治療不疼痛的腎虛症的藥方。
藥材包括蒼朮、黃柏、枸杞子、滑石(各七錢)、南星、半夏、山楂、白芷、神麴(各五錢)、昆布、吳茱萸(各三錢)。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如熱加山梔,寒加附子,氣加香附、玄胡索,血加桃仁,氣塊加薑黃、莪朮。
梔桂丸,疝氣,按之不痛者屬虛。
桂枝,山梔子(炒),烏頭(炮,細切)
上為細末,薑汁打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四五十丸,白湯下,空心。
葵子湯,治膀胱有熱,腹脹,陰囊腫疼,小便不通。
赤茯苓,木豬苓,葵子,枳實(麩炒),滑石,瞿麥,木通(各一錢),黃芩(炒,七分),車前子(八分),甘草(炙,六分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酒和成糊狀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鹽湯送服。如果患者發熱,可以加入山梔子;如果患者畏寒,可以加入附子;如果患者氣滯,可以加入香附、玄胡索;如果患者血瘀,可以加入桃仁;如果患者氣塊,可以加入薑黃、莪朮。
梔桂丸是用來治療疝氣的,按壓時沒有疼痛的屬於虛證。
將桂枝、炒山梔子、炮製後細切的烏頭研磨成細粉,用薑汁調成糊狀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四十五丸,空腹用白湯送服。
葵子湯是用來治療膀胱有熱、腹脹、陰囊腫痛、小便不通的。
將赤茯苓、木豬苓、葵子、麩炒枳實、滑石、瞿麥、木通(各一錢)、炒黃芩(七分)、車前子(八分)、炙甘草(六分)一起煎煮服用。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,食前服。
加減柴苓湯,治諸疝,和肝腎,順氣消疝,治濕熱之劑。
柴胡,半夏,茯苓,甘草,白朮,澤瀉,豬苓,山楂,山梔,荔枝核(各等分)
上銼,每服八錢,加生薑,煎服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加入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,飯前服用。這方名叫「加減柴苓湯」,用來治療各種疝氣,可以調和肝腎,順氣消疝,主治濕熱引起的疝氣。藥材包括柴胡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白朮、澤瀉、豬苓、山楂、山梔、荔枝核,各取等量。將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八錢,加入生薑,煎煮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