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64)
卷一·上 (64)
1. 脈法
脈經,曰:脈細小緊急,病進在中,腹中刺痛。陰弦則腹痛。弦急小腹痛。尺脈實,小腹痛,當利之。心腹痛,不得息,脈細小遲者,生;脈大而疾者,死。腹痛脈反浮大而長者,死。
白話文:
根據《脈經》所述,如果脈搏顯得纖細、緊繃且急促,這表示病情正在惡化,且患者可能會感到腹部有如針刺般的疼痛。若脈象呈現陰弦,則可能預示著腹部疼痛。脈象弦急,則可能是小腹疼痛的徵兆。當尺脈(手腕內側的脈搏)顯得強勁時,表示小腹疼痛,這種情況下,可能需要通利治療。
當心腹部位疼痛,且患者呼吸困難,如果脈象細小且緩慢,這通常意味著生命跡象尚存;反之,如果脈象強大且快速,則可能代表死亡風險高。對於腹部疼痛,但脈象反而浮大且長的患者,這種情況通常被視為死亡的徵兆。
2. 治內寒腹痛方
薑桂湯,治寒腹痛。
乾薑,肉桂,良薑(各七分),枳殼(麩炒),陳皮,砂仁,厚朴(薑汁炒),吳茱萸(炒,各一錢),香附(一錢半),木香(五分,另研入服),甘草(炙,三分)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痛不止,加玄胡索、茴香、乳香。寒極,手足冷,加附子,去茱萸、良薑。泄瀉,去枳殼。
香砂理中湯,治綿綿痛而無增減,欲得熱手按,及喜熱食者是寒。
人參,白朮(炒),乾薑(炮),甘草(炙),藿香,砂仁(各一錢)
上銼,加薑棗,煎服。
厚朴湯,治脾胃虛寒,心腹滿,及秋冬客寒犯胃,時作疼痛。
厚朴(薑製),陳皮(去白,各二兩),茯苓(一兩),乾薑,甘草(各五錢)
上銼,每服八錢,加生薑,水煎服。
高良薑湯,治因寒,心腹大痛。
高良薑,厚朴(薑製),官桂(各一錢)
上銼,作一服,水煎服。一方加當歸。
厚朴溫中湯,治胃虛冷,脹滿疼痛。
厚朴,陳皮(各一錢),茯苓,草豆蔻,甘草(炙),木香(各五分),乾薑(三分半)
上銼,加生薑,水煎服。
附子粳米湯,治腹中寒氣,雷鳴切痛,胸膈逆滿嘔吐。
附子(一個,炮),半夏(一兩二錢五分),甘草(半兩),大棗(十個),粳米(半升)
上銼,以水八升,煮米熟為度,去渣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益智散,治一切冷氣攻心,脅臍腹脹滿絞痛。
川烏(炮,去皮臍,四兩),益智仁,乾薑(炮),青皮(去穰,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加生薑三片,棗二枚,水煎溫服,食前。
桂萸湯,治胸滿氣噫,下部冷,臍腹㽲痛。
半夏(二兩),生薑(六兩),陳皮(去白,四兩),桂(一兩),吳茱萸(湯泡,五十粒)
上㕮咀,用水十升煮取四升,分五服,空心,食前。
草豆蔻湯,治臍腹虛脹作痛。
草豆蔻,黃耆(春夏勿用),益智仁,甘草(炙),半夏,枳實(麩炒,各五分),青皮,陳皮(各六分),川歸,茯苓(各七分),神麯(炒,四分),木香(三分),澤瀉(一錢)
上銼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煎,溫服。
益胃散,治因服寒藥過多,致腹痛不止。
人參,厚朴,白豆蔻,甘草(炙),薑黃,乾薑,砂仁,澤瀉(各三分),益智仁(六分),陳皮,黃耆(各七分)
上銼,作一服,加生薑,水煎服。
霹靂散,治腹疼,脈微欲絕。
附子(一枚,炮,取以冷灰培之,去皮臍。)
上銼,每服五錢,入真臘茶一錢,同研細為末,分作二服,每用水一盞煎七分,去渣,入蜜一匙,稍冷服。
益智和中丸,治心腹中大痛,煩躁冷汗自出。
草豆蔻仁(四錢),益智仁(一錢三分),砂仁(七分),甘草(炙,二錢半),黃耆,當歸身,人參,乾薑,麥門冬,神麯,陳皮(各五分),桂枝,桂花(各一錢半),大麥芽(炒,三錢半),黃連,生地(姜酒炒,各一錢),薑黃(三分),木香(二分)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溫水下,細嚼亦得。
白話文:
【治療內寒腹痛的方劑】
薑桂湯,用於治療因寒冷引起的腹痛。 成分:乾薑、肉桂、良薑各約2.5克,炒過的枳殼、陳皮、砂仁、薑汁炒過的厚朴、炒過的吳茱萸各約3克,香附約4.5克,磨碎的木香約1.5克,炙甘草約0.9克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混合,加入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如果痛感未止,可以添加玄胡索、茴香、乳香。若體內寒冷至極,手腳冰冷,可添加附子,但要去除茱萸和良薑。若有泄瀉症狀,應去除枳殼。
香砂理中湯,適用於持續性腹痛,且喜愛熱敷和熱食的人,通常由寒冷導致。 成分:人參、炒白朮、炮製的乾薑、炙甘草、藿香、砂仁各約3克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混合,加入薑和棗,煎煮後服用。
厚朴湯,用於治療脾胃虛寒,腹部脹滿,以及秋冬季節受寒導致胃部時常疼痛。 成分:薑製厚朴、去白的陳皮各60克,茯苓30克,乾薑、炙甘草各15克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混合,每次服用約24克,加入生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高良薑湯,適用於因寒冷導致的心腹劇烈疼痛。 成分:高良薑、薑製厚朴、官桂各約3克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混合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另一種配方則會添加當歸。
厚朴溫中湯,適用於胃虛寒,腹部脹滿和疼痛。 成分:厚朴、陳皮各約3克,茯苓、草豆蔻、炙甘草、木香各約1.5克,乾薑約1.1克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混合,加入生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附子粳米湯,適用於腹部寒氣,腸胃疼痛,胸膈逆滿,嘔吐。 成分:炮製的附子1個,半夏約37.5克,炙甘草約15克,大棗10個,粳米約250克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混合,加入8公升水,煮至米熟即可,去渣,溫服約330毫升,每日三次。
益智散,適用於各種由寒冷引起的胸部、腰部、腹部脹滿和絞痛。 成分:炮製的川烏約120克,益智仁、炮製的乾薑、去瓤的青皮各約30克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約9克,加入三片生薑,兩個棗,用水煎煮後溫服,飯前服用。
桂萸湯,適用於胸部脹滿,呼吸困難,下腹部冷,肚臍周圍疼痛。 成分:半夏60克,生薑180克,去白的陳皮40克,桂皮10克,湯泡過的吳茱萸50粒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切碎,加入10公升水煮至剩4公升,分成五次服用,飯前空腹服用。
草豆蔻湯,適用於肚臍周圍虛弱脹痛。 成分:草豆蔻、黃耆(春夏季節不用)、益智仁、炙甘草、半夏、炒過的枳實各約1.5克,青皮、陳皮各約1.8克,川芎、茯苓各約2.1克,炒過的神麯約1.3克,木香約0.9克,澤瀉約3克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混合,加入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後溫服。
益胃散,適用於因服用過多寒性藥物導致的腹痛不止。 成分:人參、厚朴、白豆蔻、炙甘草、薑黃、乾薑、砂仁、澤瀉各約0.9克,益智仁約1.8克,陳皮、黃耆各約2.1克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混合,加入生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霹靂散,適用於腹痛,脈搏微弱。 成分:炮製的附子1個,去皮去蒂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混合,每次服用約15克,加入真臘茶約3克,研成細末,分成兩次服用,每次加入一碗水煮至剩七分,去渣,加入一匙蜂蜜,稍冷後服用。
益智和中丸,適用於心腹部劇烈疼痛,煩躁,冷汗自出。 成分:草豆蔻仁約12克,益智仁約3.9克,砂仁約2.1克,炙甘草約7.5克,黃耆、當歸身、人參、乾薑、麥門冬、神麯、陳皮各約1.5克,桂枝、桂花各約4.5克,炒過的大麥芽約10.5克,黃連、生地(薑酒炒)各約3克,薑黃約0.9克,木香約0.6克。 製法: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,用湯浸蒸餅做成丸,大小如同梧桐子,每次服用20-30丸,溫水送服,細嚼也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