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下 (2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二·下 (20)

1. 治裡急後重方

御米殼(三兩,去項蒂,醋煮一宿),茯苓,白朮,車前子,五味子,烏梅肉(各一兩)
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二盞煎至一盞,空心溫服。

升陽除濕防風湯

方見前濕痢方

二奇散,治痢后里急後重。

枳殼,黃耆,防風(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用蜜湯調下,或米飲調亦得。

一方,治裡急後重。

好蛤粉,穿山甲(炒,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,空心用好酒調下。

白話文:

治裡急後重方:

取米殼三兩(去除蒂頭,用醋煮一夜),茯苓、白朮、車前子、五味子、烏梅肉各一兩,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五錢,加兩碗水煎成一碗,空腹溫服。

升陽除濕防風湯:

此方請參考之前的濕痢方。

二奇散:治療痢疾後的裡急後重。

取枳殼、黃耆、防風等量,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蜂蜜水或米湯調服。

一方:治療裡急後重。

取蛤粉和炒過的穿山甲等量,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一錢,空腹用好酒調服。

2. 治虛坐努責方

丹溪方,治痢疾氣行血積,但虛坐努責,此為亡血證。

當歸身尾(二錢),生地黃,生芍藥,桃仁,陳皮(各一錢)

上銼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這是丹溪的處方,用於治療痢疾導致氣滯血瘀的情況,特別是患者只虛坐著用力排便卻排不出,這顯示出有失血的症狀。

處方包含:當歸身尾(兩錢),生地黃,生芍藥,桃仁,陳皮(各一錢)。

以上藥材應切碎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