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 (1)
卷二 (1)
1. 論中寒與傷寒不同
丹溪,曰:有卒中天地之寒氣曰中寒。仲景論傷寒,而未及乎中寒。先哲治冒大寒而昏中者,用附子理中湯,其議藥則得之矣。曰傷,曰中,未有議其異同者。夫傷寒有即病,有不即病,因其舊有鬱熱,風寒外束,肌腠自密,郁發為熱。病邪循經而入,以漸而深。初用麻黃桂枝輩微表而安,以病體不甚虛也。中寒則倉卒感受,其病即發而暴,因其腠理疏豁,一身受邪,難分經絡,無熱可發,溫補自解,此氣太虛也,不急治則死。
準繩,曰:中寒之證,身體強直,口噤不語,或四肢戰掉,或洒洒惡寒,或翕翕發熱,或卒然眩暈,身無汗者,此寒毒所中也。其異於傷寒何也?曰:傷寒發熱,而中寒不發熱也。仲景於傷寒詳之,而中寒不成熱者未之及,何也?曰:陽動陰靜,動則變生,靜則不變,寒雖陰邪,既鬱而成熱,遂從乎陽動。傳變不一,靡有定方,故極推其所之之病,不得不詳也。其不成熱者,則是邪中於陰形之中,一定而不移,不移則不變,不變則止在所中寒處而生病,是故略而不必詳也。治之,先用酒調蘇合香丸,輕則五積散加香附一錢、麝香少許,重則用姜附湯。若人漸蘇,身體回暖,稍能言語,須更問其別有何證。寒脈緊遲,挾氣帶洪,攻刺作痛,附子理中湯加木香半錢。挾風帶浮,眩暈不仁,加防風一錢;挾濕帶濡,腫滿疼痛,加白朮一錢;筋脈牽急,加木瓜一錢;肢節疼痛,加桂一錢。亦可灸丹田穴,以多為妙。大抵中在皮膚,則為浮。中在肉,則為疴,為重,為聚液,分裂而痛。中經絡,或痛在四肢,或痛在胸脅,或痛在脛背,或小腹痛引睪丸,或經脈引注臟腑之膜原,為心腹痛。或注連臟腑,則痛死不知人。中於筋骨,為筋攣骨痛,屈伸不利。中腑臟,則仲景述在《金匱要略》中。所謂肺中寒者,出濁涕。肝中寒者,兩臂不能舉,舌本強,善太息,胸中痛而不得轉側,則吐而汗出也。心中寒者,其人苦心中如啖蒜狀,劇者心痛微背,背痛徹心,譬如蟲蛀,其脈浮者,自吐乃愈。不言脾腎二臟中寒者,闕文也。然所謂中寒者,乃中五臟所居畔界之郭內,阻隔其經,臟氣不得出入,故病若真中臟則死矣。
白話文:
丹溪曰:
有突然受到天地間寒氣的侵襲,稱為中寒。仲景論述傷寒,卻未曾提及中寒。前賢治療因冒大寒而昏迷的人,使用附子理中湯,其用藥之道已經精準到位了。
說傷寒,說中寒,卻沒有人討論它們的區別。傷寒有立即發病的,也有不立即發病的。因為舊有的鬱熱,加上風寒外束,肌膚腠理緊閉,鬱積發熱。病邪循着經脈而入,逐漸加深。初期使用麻黃、桂枝之類的藥物,微微疏解表症,就能緩解,這是因為病體並不十分虛弱。
中寒則是指突然感受寒邪,病症馬上出現,且發作迅速猛烈,這是因為腠理疏鬆,全身受到寒邪侵襲,難以區分經脈,沒有熱氣可以發散,只能依靠溫補來緩解,這是因為元氣太虛弱了。如果不立即治療,就會有生命危險。
準繩曰:
中寒的症狀,身體僵直,口噤不語,或四肢顫抖,或微微發冷,或陣陣發熱,或突然眩暈,而且沒有汗出,這些都是寒毒入侵的表現。它與傷寒有什麼不同呢?
傷寒會發熱,而中寒不會發熱。仲景對傷寒論述詳盡,卻沒有提到中寒不發熱的情況,這是為什麼呢?
陽動陰靜,動則變化,靜則不變。寒雖然是陰邪,但一旦鬱積成熱,就會隨着陽氣而動,變化莫測,沒有固定的模式。所以必須仔細推究其發病機理,才能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。
而中寒不發熱,是因為邪氣侵襲了陰形的內部,固守不動,不變則無變化,只停留在受寒的地方而發病,所以不必詳述。
治療中寒,首先用酒調和蘇合香丸,輕症使用五積散加香附一錢、麝香少許,重症使用姜附湯。如果病人逐漸清醒,身體回暖,可以說話,就需要進一步詢問其他症狀。
寒脈緊而遲,挾帶氣而略洪,攻刺作痛,用附子理中湯加木香半錢。挾帶風而浮,眩暈麻木,加防風一錢;挾帶濕而濡,腫脹疼痛,加白朮一錢;筋脈牽引緊縮,加木瓜一錢;肢節疼痛,加桂枝一錢。也可以灸丹田穴,灸得越多越好。
總之,寒邪侵襲皮膚,就會表現為浮腫;侵襲肌肉,就會導致痠痛、沉重、積液、疼痛;侵襲經脈,就會出現四肢、胸脅、脛背疼痛,小腹疼痛引到睪丸,或經脈引注到臟腑的膜原,造成心腹疼痛;如果侵入臟腑,就會造成疼痛難忍,失去知覺。寒邪侵襲筋骨,就會引起筋攣骨痛,屈伸不利。寒邪侵襲臟腑,則由仲景在《金匱要略》中描述。
所謂肺中寒,就是會排出濁涕。肝中寒,就是兩臂抬不起來,舌根僵硬,經常嘆氣,胸痛不能翻身,則會嘔吐出汗。心中寒,就是覺得胸口苦悶,像吃了大蒜一樣,嚴重者心痛並連帶背痛,背痛穿透心臟,就像蟲子蛀蝕一樣,脈象浮的,就會自行嘔吐而痊癒。至於脾腎二臟中寒的描述,應該是遺漏了。
所謂中寒,是指寒邪侵襲五臟周圍的部位,阻礙經脈,臟氣不能進出,所以如果真的侵犯到臟腑,就會致命。
李氏,曰:傷寒循經漸入,中寒不問冬夏。或當風取涼,或坐地受冷,肅殺之氣,自皮膚卒入臟腑,昏倒,四肢拘攣,強直厥冷,與中風相似。但牙緊,四肢不動為異耳。急用蔥餅熨臍並灸氣海,手足溫暖可生。如極冷唇青,厥逆無脈,舌本短縮者,須臾即死。
白話文:
李氏說:傷寒是沿着經脈逐漸侵入身體的,中寒不分冬夏。有時候是因風吹受涼,有時候是坐在地板上受寒,寒邪的肅殺之氣,從皮膚直接侵入臟腑,導致患者昏倒,四肢僵硬攣縮,強直冰冷,與中風症狀相似。但牙齒緊閉,四肢完全不動是兩者的不同之處。要立即用蔥餅熨臍並灸氣海穴,手腳溫暖後即可生還。如果患者極度冰冷,嘴唇發青,厥逆無脈,舌根短縮,那很快就會死亡。
2. 論中寒本乎腎虛
選要,曰:夫寒者,天地嚴凝殺厲之氣也。人以腎為根本,惟腎則受寒,惟寒則傷腎。腎氣一虛,寒邪交作,急痛拘攣,戰掉強直,昏迷厥冷,口噤失音,此中寒也。無汗惡寒,頭痛面慘,發熱拘急,手足微冷,此感寒也。霍亂轉筋,洞泄下利,乾嘔吐逆,積飲停痰,此寒邪入於腸胃也。或為疝瘕,或為腳氣痿痹,或為腰膝冷痛,或為虛勞陰萎,或小腹急痛,皆寒邪所為也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寒冷是天地間嚴酷凝結、殺傷氣力的氣息。人體以腎臟為根本,腎臟最容易受到寒冷侵襲,而寒冷則會傷害腎臟。一旦腎氣虛弱,寒邪就會乘虛而入,導致急痛、拘攣、顫抖、僵硬、昏迷、厥冷、口噤失聲等症狀,這就是中寒。如果沒有汗、怕冷、頭痛、面色蒼白、發熱、身體拘緊、手腳微冷,則是感受了寒邪。霍亂、抽筋、腹瀉、嘔吐、積食、痰飲等,則是寒邪入侵腸胃所致。疝氣、腳氣、痿痹、腰膝冷痛、虛勞、陰痿、小腹急痛等,也都與寒邪有關。
3. 論中寒本乎內虛
丹溪,曰:中寒,有卒中天地之寒氣者,有口得寒物者,用藥主乎溫散,從補中益氣湯中加發散藥。屬內傷者十居八九,其法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必先用參、耆托住正氣,氣虛甚者少加附子,以行參、耆之氣。如果氣虛者,方可用此法。若胃氣太虛,必當溫散,理中湯相宜,甚者加附子。
戴氏,曰:此中寒,謂身受肅殺之氣,口傷生冷之物,因胃氣太虛,膚腠疏豁,病者脈沉細,手足厥冷,息微身倦,雖身熱亦不渴,倦言動者是也。宜急溫之,遲則不救矣。與熱證若相似而實不同。凡脈數者,或飲水者,煩躁動搖者,皆熱病。寒熱二證,若水火然,不可得而同治,誤則殺人。
白話文:
丹溪、戴氏論中寒之症:
丹溪說:中寒,有突然受天地寒氣者,也有因食用寒涼之物而致者,用藥以溫散為主,可在補中益氣湯中加發散藥物。
內傷引起的中寒占八九成,此類患者邪氣侵襲之處,正氣必虛,應先用人參、黃耆固護正氣,氣虛嚴重者可少加附子,以助人參、黃耆之氣行散。氣虛者可採用此法。
若胃氣太虛,則應溫散為主,理中湯適用,嚴重者可加附子。
戴氏說:此中寒是指身體感受肅殺之氣,或因食用生冷之物,加上胃氣太虛,肌膚腠理疏鬆,導致病者脈沉細、手足厥冷、呼吸微弱、身體倦怠,即使身體發熱也不渴,說話動作也顯得無力,此即中寒之症。
應當及時溫散寒氣,拖延治療恐難救治。此症與熱證看似相似,實則不同。凡脈象數而快、喜飲水、煩躁不安者,皆屬熱病。寒熱二證如同水火,不可同時治療,誤治恐致命。
蔭按:中寒者,寒邪直中三陰也。寒為天地殺厲之氣,多由氣體虛弱之人,或調護失宜,沖斥道路,一時為寒氣所中,則昏不知人,口噤失音,四肢強直,拘急疼痛者。先用熱酒、薑汁各半盞灌服,稍蘇後進理中湯。
李氏,曰:內傷勞役,感寒困倦,補中益氣湯加薑、附。如內傷生冷,感寒腹痛,附子理中湯。如內傷房室,感寒厥冷,四逆湯。脈脫,三建湯,煉臍法。
白話文:
蔭按:中寒是指寒邪直接侵入三陰經的病症。寒是天地間具有殺傷力的氣息,通常是由於身體氣血虛弱,或是調護不當,導致寒氣突然入侵,造成患者昏迷,口啞失聲,四肢僵硬,疼痛難耐。首先使用一半熱酒和一半薑汁灌服,待患者稍微清醒後,再服用理中湯進行治療。
李氏指出:內傷勞累過度,受寒感到疲憊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薑和附子來調理。若內傷是由於食用生冷食物,導致受寒腹痛,則可以使用附子理中湯。若內傷是因房事過度,導致受寒出現寒厥,則可以使用四逆湯。如果脈搏虛弱,則可以使用三建湯,並配合灸臍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4. 論寒中三陰
李氏,曰:中寒者,寒邪直中三陰也。倉卒難分經絡,急煎姜附理中湯救之。次審中脘疼痛,此寒中太陰也,理中湯,甚者加附子。若脈沉足冷,此中少陰也,四逆湯加吳茱萸。或臍腹疼痛,五積散加吳茱萸。若小腹疼痛,此中厥陰也,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,或五味子。如陰盛煩躁,熱藥冷飲,或加些涼藥為引。溫中散冷,補暖下元,陽氣復而寒自消矣。切忌吐下。方兼補血者,寒泣血故也。
白話文:
李氏說,體內寒氣入侵,直達三陰經脈。初期難以辨別經絡受損狀況,應立即用生薑、附子煎煮理中湯來急救。接著要觀察中脘部位是否疼痛,若有疼痛,則寒氣侵犯了太陰經脈,需服用理中湯,症狀嚴重者可加附子。若脈象沉細且四肢冰冷,則寒氣侵犯了少陰經脈,應服用四逆湯並加入吳茱萸。若臍腹部位疼痛,則可服用五積散加入吳茱萸。若小腹疼痛,則寒氣侵犯了厥陰經脈,應服用當歸四逆湯並加入吳茱萸或五味子。若陰氣盛而感到煩躁,即使服用熱藥也喜歡喝冷飲,可加入少許涼性藥物引導藥效。溫中散性寒,可補暖下元,使陽氣恢復,寒氣自然消散。切忌使用瀉吐藥物,方劑中應加入補血藥物,因寒氣入侵可導致出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