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二

2. 中寒

3. 論中寒與傷寒不同

丹溪,曰:有卒中天地之寒氣曰中寒。仲景論傷寒,而未及乎中寒。先哲治冒大寒而昏中者,用附子理中湯,其議藥則得之矣。曰傷,曰中,未有議其異同者。夫傷寒有即病,有不即病,因其舊有鬱熱,風寒外束,肌腠自密,郁發為熱。病邪循經而入,以漸而深。初用麻黃桂枝輩微表而安,以病體不甚虛也。中寒則倉卒感受,其病即發而暴,因其腠理疏豁,一身受邪,難分經絡,無熱可發,溫補自解,此氣太虛也,不急治則死。

準繩,曰:中寒之證,身體強直,口噤不語,或四肢戰掉,或洒洒惡寒,或翕翕發熱,或卒然眩暈,身無汗者,此寒毒所中也。其異於傷寒何也?曰:傷寒發熱,而中寒不發熱也。仲景於傷寒詳之,而中寒不成熱者未之及,何也?曰:陽動陰靜,動則變生,靜則不變,寒雖陰邪,既鬱而成熱,遂從乎陽動。傳變不一,靡有定方,故極推其所之之病,不得不詳也。其不成熱者,則是邪中於陰形之中,一定而不移,不移則不變,不變則止在所中寒處而生病,是故略而不必詳也。治之,先用酒調蘇合香丸,輕則五積散加香附一錢、麝香少許,重則用姜附湯。若人漸蘇,身體回暖,稍能言語,須更問其別有何證。寒脈緊遲,挾氣帶洪,攻刺作痛,附子理中湯加木香半錢。挾風帶浮,眩暈不仁,加防風一錢;挾濕帶濡,腫滿疼痛,加白朮一錢;筋脈牽急,加木瓜一錢;肢節疼痛,加桂一錢。亦可灸丹田穴,以多為妙。大抵中在皮膚,則為浮。中在肉,則為疴,為重,為聚液,分裂而痛。中經絡,或痛在四肢,或痛在胸脅,或痛在脛背,或小腹痛引睪丸,或經脈引注臟腑之膜原,為心腹痛。或注連臟腑,則痛死不知人。中於筋骨,為筋攣骨痛,屈伸不利。中腑臟,則仲景述在《金匱要略》中。所謂肺中寒者,出濁涕。肝中寒者,兩臂不能舉,舌本強,善太息,胸中痛而不得轉側,則吐而汗出也。心中寒者,其人苦心中如啖蒜狀,劇者心痛微背,背痛徹心,譬如蟲蛀,其脈浮者,自吐乃愈。不言脾腎二臟中寒者,闕文也。然所謂中寒者,乃中五臟所居畔界之郭內,阻隔其經,臟氣不得出入,故病若真中臟則死矣。

李氏,曰:傷寒循經漸入,中寒不問冬夏。或當風取涼,或坐地受冷,肅殺之氣,自皮膚卒入臟腑,昏倒,四肢拘攣,強直厥冷,與中風相似。但牙緊,四肢不動為異耳。急用蔥餅熨臍並灸氣海,手足溫暖可生。如極冷唇青,厥逆無脈,舌本短縮者,須臾即死。

白話文:

丹溪先生說,突然遭受天地間的寒氣侵襲,我們稱之為「中寒」。張仲景在他的著作中討論了「傷寒」,但並沒有提及到「中寒」。前輩哲人在治療那些因遭受極度寒冷而昏迷的人時,會使用附子理中湯,他們在選擇藥物上已經做得很好了。然而,對於「傷寒」和「中寒」之間的差異,卻鮮有人進行過討論。傷寒有可能立即發病,也可能不會立即發病,這取決於患者體內原本是否存在鬱熱。如果風寒從外部束縛住身體,肌膚毛孔就會緊閉,鬱熱無法散發,反而會轉化為體內的熱。病邪沿著經絡進入,病情逐漸加重。在病體並非極度虛弱的情況下,初期使用麻黃、桂枝等藥材進行表徵治療,通常可以穩定病情。然而,中寒是在短時間內遭受寒氣侵襲,病情迅速爆發且猛烈。由於肌膚毛孔開放,全身都受到寒氣侵襲,難以分辨寒氣影響的是哪個具體的經絡。此外,患者體內沒有熱氣可以發散,因此需要溫補來自我解救。這是因為體質極度虛弱,如果不立即治療,患者可能就會死亡。

在標準規範中提到,中寒的症狀包括身體僵硬,口齒緊閉無法言語,或者四肢顫抖,或者全身發冷,或者發燒,或者突然感到頭暈,身體表面無汗。這些都是寒毒侵襲的表現。它和傷寒有何區別呢?傷寒會發燒,而中寒則不會。張仲景在描述傷寒時非常詳細,但他並沒有提到中寒不會導致發燒的原因。這是因為陽性活動而陰性靜止,活動會導致變化,靜止則不會。寒氣雖然屬於陰邪,但一旦鬱結在體內形成熱氣,就會跟隨陽性活動而變化。這種變化多種多樣,沒有固定的模式,所以張仲景必須詳細描繪所有可能的病情發展。而對於那些不會轉化為熱氣的中寒情況,邪氣只停留在陰形之中的固定位置,不會移動,不會變化,只會在被寒氣侵襲的位置產生病痛,因此他並未做詳細的描述。在治療上,首先應使用酒調制的蘇合香丸,病情較輕的可以使用五積散,加入一錢的香附和少量麝香。病情嚴重的則應使用薑附湯。如果患者逐漸恢復意識,身體開始回暖,並且能夠說話,那麼就應該進一步詢問患者還有什麼其他症狀。如果寒脈緊且遲緩,伴有氣滯和洪脈,針灸後出現劇烈疼痛,那麼應該使用附子理中湯,並加入半錢的木香。如果伴有風邪,出現頭暈和麻木,應加入一錢的防風。如果伴有濕邪,出現腫脹和疼痛,應加入一錢的白朮。如果肌肉緊繃,應加入一錢的木瓜。如果關節疼痛,應加入一錢的桂皮。同時也可以灸丹田穴,次數越多越好。

一般來說,如果寒氣停留在皮膚層,病情就比較輕微。如果寒氣深入肌肉,病情就會更嚴重,可能會出現水腫,並且會有劇烈的疼痛。如果寒氣影響經絡,可能會導致四肢、胸部、肋骨、小腿、背部、小腹、睪丸等部位的疼痛,或者心臟和腹部的疼痛。如果寒氣影響到臟腑,甚至可能導致患者失去知覺,劇烈疼痛直至死亡。如果寒氣影響到筋骨,可能會導致筋攣和骨痛,關節活動受限。如果寒氣影響到腑臟,張仲景在《金匱要略》中有詳細的描述。例如,肺部受寒,可能會導致流鼻涕。肝臟受寒,可能會導致雙臂無法抬起,舌根僵硬,經常嘆息,胸部疼痛且無法轉側,並且會嘔吐和出汗。心臟受寒,患者可能會感覺心臟像吃了大蒜一樣痛苦,嚴重的可能會心痛,背痛,背痛會穿透到心臟,就像被蟲蛀一樣,脈搏浮動,只有嘔吐才能痊癒。未提及脾臟和腎臟受寒,可能是遺漏了。然而,所謂的中寒,是指寒氣侵襲了五臟所在的區域,阻塞了經絡,使得臟器的氣血無法正常流通,因此會產生疾病。如果真的寒氣深入臟器,患者可能會死亡。

李氏說,傷寒是沿著經絡逐漸入侵的,而中寒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都可能發生。有些人可能在風中取涼,或者坐在地上受寒,寒氣會突然從皮膚進入臟腑,使人昏迷,四肢抽搐,僵硬厥冷,與中風的症狀很相似。但中寒和中風的不同之處在於,中寒患者牙齒緊咬,四肢無法動彈。在這種情況下,應立即使用蔥餅敷在肚臍上,並灸氣海穴,如果手腳回暖,就有生還的希望。但如果患者極度寒冷,嘴脣發青,脈搏消失,舌頭縮短,那麼患者很快就會死亡。

4. 論中寒本乎腎虛

選要,曰:夫寒者,天地嚴凝殺厲之氣也。人以腎為根本,惟腎則受寒,惟寒則傷腎。腎氣一虛,寒邪交作,急痛拘攣,戰掉強直,昏迷厥冷,口噤失音,此中寒也。無汗惡寒,頭痛面慘,發熱拘急,手足微冷,此感寒也。霍亂轉筋,洞泄下利,乾嘔吐逆,積飲停痰,此寒邪入於腸胃也。或為疝瘕,或為腳氣痿痹,或為腰膝冷痛,或為虛勞陰萎,或小腹急痛,皆寒邪所為也。

白話文:

【對於中寒的根本在於腎虛的討論】

精選重點如下:寒,是自然界中嚴酷凍結、充滿殺伐之氣的存在。人體的健康根基在於腎,一旦腎受到寒氣侵襲,寒氣就會傷害腎臟。當腎氣一但虛弱,寒邪就會乘虛而入,導致劇烈疼痛、肌肉緊繃、戰慄抽搐、意識模糊、四肢厥冷、口閉無法言語,這就是所謂的中寒症狀。如果出現無汗怕冷、頭痛臉色蒼白、發燒且身體僵硬、手腳略感冰冷,這表示是受到寒氣影響。若發生霍亂、肌肉抽筋、嚴重腹瀉、乾嘔反胃、胸腔有積水或痰液停留,這是寒邪進入腸胃的徵兆。或者形成疝氣、婦科病變、腳部疾病、肌肉萎縮麻痺、腰膝冷痛、虛弱勞損、男性生殖器萎縮,或是下腹部劇痛,這些都是寒邪造成的結果。

5. 論中寒本乎內虛

丹溪,曰:中寒,有卒中天地之寒氣者,有口得寒物者,用藥主乎溫散,從補中益氣湯中加發散藥。屬內傷者十居八九,其法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必先用參、耆托住正氣,氣虛甚者少加附子,以行參、耆之氣。如果氣虛者,方可用此法。若胃氣太虛,必當溫散,理中湯相宜,甚者加附子。

戴氏,曰:此中寒,謂身受肅殺之氣,口傷生冷之物,因胃氣太虛,膚腠疏豁,病者脈沉細,手足厥冷,息微身倦,雖身熱亦不渴,倦言動者是也。宜急溫之,遲則不救矣。與熱證若相似而實不同。凡脈數者,或飲水者,煩躁動搖者,皆熱病。寒熱二證,若水火然,不可得而同治,誤則殺人。

蔭按:中寒者,寒邪直中三陰也。寒為天地殺厲之氣,多由氣體虛弱之人,或調護失宜,沖斥道路,一時為寒氣所中,則昏不知人,口噤失音,四肢強直,拘急疼痛者。先用熱酒、薑汁各半盞灌服,稍蘇後進理中湯。

李氏,曰:內傷勞役,感寒困倦,補中益氣湯加薑、附。如內傷生冷,感寒腹痛,附子理中湯。如內傷房室,感寒厥冷,四逆湯。脈脫,三建湯,煉臍法。

白話文:

【丹溪】表示:所謂中寒,一種是突然受到外界的寒冷侵襲,另一種是因為攝入了冰冷的食物。治療上主要使用溫暖和散寒的藥物,可從補中益氣湯中添加一些散寒的藥物。屬於內傷導致的情況佔八九成,原則上,病邪聚集的地方,必定是氣血虛弱處。必須先使用人參、黃耆等藥物來穩定正氣,對於氣血非常虛弱的人,可以少量添加附子,以幫助人參、黃耆的效果。只有在氣血虛弱的情況下,這種方法才適用。若胃氣非常虛弱,就必須使用溫暖和散寒的藥物,理中湯是個好選擇,嚴重者可以加入附子。

【戴氏】認為:這類的中寒,指的是身體遭受寒冷侵襲,或是口腹攝入生冷食物,由於胃氣過度虛弱,皮膚毛孔開放,患者會出現脈搏細微,手腳冰冷,呼吸微弱,身體疲倦,即使身體發熱也不會感到口渴,且說話和動作都顯得無力。應該立即進行溫暖治療,否則可能無法挽回。這種情況和熱證看似相似,實際上完全不同。凡是脈搏快速,或者喜歡喝水,容易焦躁不安的人,都是熱病。寒證和熱證,就像水和火一樣,不能同時治療,一旦錯誤,可能危及生命。

進一步解釋:中寒,指的是寒邪直接侵襲三陰經絡。寒氣是天地間的殺戮之氣,多發生在氣體虛弱的人身上,或是因為保護不當,在外出時被寒氣侵襲,一時間被寒氣所困,就會出現昏迷,口齒緊閉,四肢僵硬,肌肉緊繃疼痛。首先應使用熱酒和薑汁各半杯灌服,待患者稍微恢復意識後,再服用理中湯。

【李氏】說:如果因為勞累而感受寒氣,導致疲倦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薑和附子。若因食用生冷食物,感受寒氣導致腹痛,應使用附子理中湯。若是性生活過度,感受寒氣導致四肢冰冷,可用四逆湯。若脈象消失,可使用三建湯,並採用臍部熱敷的方法。

6. 論寒中三陰

李氏,曰:中寒者,寒邪直中三陰也。倉卒難分經絡,急煎姜附理中湯救之。次審中脘疼痛,此寒中太陰也,理中湯,甚者加附子。若脈沉足冷,此中少陰也,四逆湯加吳茱萸。或臍腹疼痛,五積散加吳茱萸。若小腹疼痛,此中厥陰也,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,或五味子。如陰盛煩躁,熱藥冷飲,或加些涼藥為引。溫中散冷,補暖下元,陽氣復而寒自消矣。切忌吐下。方兼補血者,寒泣血故也。

白話文:

李氏說,所謂中寒,指的是寒邪直接侵襲到人體的三陰經脈。在這種情況下,很難立即分辨出具體是哪條經絡受影響,所以應立即煎煮姜附理中湯來急救。

如果接下來發現上腹部有疼痛感,這就是寒邪侵入了太陰經脈,應該服用理中湯,病情嚴重時可加入附子。

如果脈搏沉弱,腳部冰涼,這是寒邪進入了少陰經脈,應該服用四逆湯,並添加吳茱萸。

或者肚臍周圍有疼痛感,可以服用五積散,再加入吳茱萸。

如果小腹疼痛,這是寒邪進入了厥陰經脈,應該服用當歸四逆湯,加入吳茱萸,或者五味子。

如果體內寒氣過盛,出現煩躁,熱性的藥物可以用冷飲的方式服用,或者加入一些涼性藥物做為引導。

溫暖中焦,驅散寒氣,補充和溫暖下焦的元氣,等到陽氣恢復,寒氣自然就會消失。千萬要避免嘔吐和瀉下。

在處方中加入補血的藥物,是因為寒氣會讓血液凝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