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6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·上 (63)

1. 脈法

脈經,曰:陽微陰弦,則胸痹而痛,責其虛也。今陽虛知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,以其脈陰弦故也。胸痹之病,喘息咳唾,胸痹痛,短氣,寸口脈沉而遲,關上小緊弦數。心脈微急為痛,微大為心痹,引背痛。脈短而數者心痛。澀者心痛。脈浮大弦長者死。

脈訣舉要,曰:沉弦細動,皆是痛證。心痛在寸,腹痛在關,下部在尺,脈象顯然。

白話文:

【脈法】

《脈經》提到:當身體的陽氣微弱,陰氣過盛,就會出現胸部悶痛的情況,這是在責備身體的虛弱。現在因為陽氣虛弱,所以知道上焦之所以會有胸悶心痛的情況,就是因為脈象顯示出陰氣過盛。胸悶的疾病特徵包含喘息、咳嗽、吐痰、胸痛和呼吸短促。在寸口部位的脈象呈現沈重且緩慢,關上的脈象呈現微緊且弦狀,偶爾還會快速跳動。心臟的脈象如果微弱且急促,表示有心痛的症狀;如果脈象稍微大些,可能有心臟阻塞的問題,會牽連到背部疼痛。如果脈象短且頻繁跳動,可能會有心痛的問題。脈象如果呈現澀的狀態,也是心痛的表現。如果脈象呈現浮大弦長,那情況就很危險了。

《脈訣舉要》提到:脈象呈現沈重、弦狀、細微或跳動,都可能是疼痛的症狀。心痛的脈象通常在寸部,腹部疼痛的脈象通常在關部,下部的疼痛脈象通常在尺部,脈象的差異是很明顯的。

2. 通治一切心痛方

加味二陳湯,凡痛皆有痰黏胃,通用此湯,隨證加減。

陳皮,半夏,白茯苓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上銼,加生薑,水煎服。風寒初起無汗加麻黃,有汗加桂枝。裡寒加草豆蔻,濕加蒼朮、川芎,熱加山梔、鍋墨、童便或少加炒乾姜反佐之,冷加丁香、良薑,氣虛加參朮,血虛加當歸,大虛厥逆加姜附,肝火加青黛、青皮、黃連,痰飲加白螺殼、滑石、南星。食積加砂仁、香附,瘀血加韭汁、桔梗。

蟲痛加苦楝根或木香、檳榔,急痛加胡椒,略用斑蝥炒過。痛不可忍,加細茶乳香或石𨢑。凡痛攻走腰背,發厥嘔吐,諸藥不效者,加蒼朮、川芎、山梔,探吐積痰碗許,乃愈。

白話文:

這是一個適用於各種心痛症狀的治療方法,稱為「加味二陳湯」。基本上,大多數的心痛都和胃部有痰濕有關,所以這個湯劑能廣泛應用,但需根據具體症狀進行調整。

所需藥材包括:陳皮、半夏、白茯苓(每樣約一錢),以及炙甘草(五分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再加入生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如果因風寒初期而無汗,可添加麻黃;若有汗則加入桂枝。若屬於內寒型,應加草豆蔻;濕重時,加入蒼朮和川芎;有熱象時,可添加山梔、鍋墨或童便,或者少量炒乾姜來輔助調節;在寒冷情況下,可加丁香和良薑;氣虛者加黨參和白朮;血虛者加當歸;若屬極度虛弱且肢體逆冷,則加薑附;肝火旺時,加入青黛、青皮和黃連;有痰飲問題時,添加白螺殼、滑石和南星;食積問題,加砂仁和香附;有瘀血情況,則加韭汁和桔梗。

若是因為蟲害導致的疼痛,可加苦楝根或木香、檳榔;若疼痛急劇,可加胡椒,並酌量使用炒過的斑蝥。若疼痛到無法忍受,可以添加細茶、乳香或石𨢑。所有疼痛蔓延至腰部和背部,引起昏厥和嘔吐,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下,可加蒼朮、川芎和山梔,用以催吐,將痰積吐出一碗左右,病情就會好轉。

3. 治寒心痛方

薑桂湯,治初起胃脘寒痛。

乾薑,良薑,官桂(各七分),藿香,蒼朮,厚朴(薑汁製),陳皮,甘草(炙),木香,茴香(酒炒),枳殼(麩炒),砂仁,香附(炒,各等分)

上銼一劑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痛甚,加乳香。手足厥冷,脈沉伏,加附子,去良薑。

加味平胃散,治男婦小兒心腹疼痛不止,及嘔吐噁心並皆治之。

蒼朮(米泔浸),良薑(青油炒,各一兩),草果(一兩五錢),陳皮,厚朴(各三錢),五靈脂,甘草(炙,各七錢),小茴香(炒,五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大匙,水酒或臘醋調,熱服不拘時,神效。

丁胡三建湯,治冷心疼,面青唇黑,手足厥冷。

丁香,良薑,官桂(各一錢半)

上銼一劑,水一鍾,煎七分,用胡椒五十粒,炒黃色為末,調入湯藥內,頓服。

扶陽助胃湯,治寒氣客於腸胃之間,胃脘當心而痛。

附子(炮去皮臍,二錢),乾薑(炮,一錢半),草豆蔻,益智仁,楝參,甘草(炙),官桂,白芍藥(各一錢),吳茱萸,陳皮,白朮(各五分)

上銼,如麻豆大,都作一服,水二盞,加生薑三片,棗二枚,同煎至一盞,去柤溫服,食前。

朮附湯,治寒厥暴心痛,脈微氣弱。

附子(炮,五分),白朮(二錢),甘草(炙,一錢)

上銼作一服,水一盞半,加生薑五片,棗一枚,煎至一盞,去柤溫服,食前。

落盞湯,治急心痛。

陳皮,香附子,良薑,吳茱萸,石菖蒲(各等分)

上水煎,先用碗一個,入香油三五點在內,小盞蓋之,將藥淋下,熱服。

丁香止痛散,治心氣痛不可忍。

良薑(五兩),丁香(半兩),茴香(炒),甘草(炙,各一兩半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沸湯點服。

順氣術香散,治氣不升降,胸膈痞悶,時或引痛,及酒食過傷,噫氣吞酸,心脾刺痛,女人一切血氣刺痛。

蒼朮(米泔浸),桔梗,茴香(炒),乾薑(炮),陳皮(去白),厚朴(薑製),砂仁,丁皮(不見火),良薑,肉桂,甘草(炙,各三兩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加生薑三片,棗二枚,水煎熱服,或用鹽少許,點沸湯下亦可。

燒脾散,治飲啖生冷果菜,停留中焦,心脾冷痛。

乾薑,草果,厚朴(姜炒),砂仁,神麯(炒),麥芽(炒),陳皮,良薑,甘草(炙,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淡鹽湯點服。

溫胃湯,治服寒藥多,致脾胃虛弱,胃脘痛。

益智仁(五錢),薑黃,乾生薑,白豆蔻,澤瀉(各三分),黃耆(七分),人參,厚朴,甘草(炙),砂仁(各二分),陳皮(一分)

上㕮咀,每服八錢,水煎,食前服。

加味四七湯,治風冷寒邪,客搏心腹作痛。

桂枝,白芍藥,半夏(制),紫蘇(各一錢半),茯苓,厚朴(薑製),枳殼,甘草(炙,各一錢)

上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棗二枚,水煎,食遠服。

訶子散,治心脾冷痛不可忍,一服效。又治九種心痛,霍亂吐瀉。

訶子(煨,去核),厚朴(薑製),乾薑(炮),草果陳皮,良薑(炒),茯苓,神麯(炒),麥芽,甘草(炙,各一錢)

上㕮咀,作一服,水煎,入鹽少許,食遠服。

卻痛散,治心氣冷痛不可忍者。

五靈脂(去砂),蒲黃(炒,各一錢),肉桂,石菖蒲,當歸,木香,胡椒(各一錢半),川烏(炮,二錢)

上銼,水煎,入鹽少許,米醋少許,食前服。

愈痛散,治心胃急痛。

五靈脂(去砂),玄胡索(炒,去皮),蒼朮(煨),良薑(炒),當歸(洗,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熱醋湯調下,不拘時。一方,蓬朮易蒼朮,名定痛散。用熱酒、醋湯下二錢,治證同。

桂靈散,治心腹大痛,危急者。

良薑(麩炒),厚朴,五靈脂(明淨者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熱醋湯調下,立止。世不可缺此。

勝金散,治卒心脾痛。

五靈脂(水淘,炒,一兩),玄胡索,桂枝,當歸(酒洗),香附(炒,各七錢),沒藥,草果(各五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溫酒調,食前服。

草豆蔻丸,治客寒犯胃作痛,得熱則止,熱痛亦可用,止可一二服。或云治氣弱心痛亦妙。

草豆蔻(麵裹煨,一錢四分),橘紅,吳茱萸(湯泡),人參,黃耆,益母,白殭蠶(各八分),生甘草,炙甘草,當歸身,青皮(各六分),澤瀉(小便多者減半),半夏(各一錢),桃仁(去皮尖,七個),麥芽(炒一錢半),神麯(炒),柴胡(脅不痛減半),薑黃(各四分)

上為末,桃仁另研如泥和勻,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白湯下,食遠服。

小草丸,治胸痹心痛逆氣,膈中飲食不下。

小草,桂心,川椒,乾薑,細辛(各三兩),附子(炮,五錢)
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丸,米飲下,忌葷膩生冷。

二胡散,治冷氣,心腹㽲痛。腹中急痛也。

玄胡索(一方用延胡索),胡椒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,溫酒調服。

二炒香良散,治心腹㽲痛。

香附(炒),良薑(炒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入鹽少許,米飲調服。二味須另研,若同炒則不效。

鐵刷湯,治心脾積痛,婦人血氣刺痛,中酒惡心,腸鳴泄瀉。

良薑(炒,二兩),茴香(炒,七錢),蒼朮(制),甘草(炙,各二兩八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,姜鹽湯送下。

果附湯,治寒氣心痛。

附子,草果,良薑(各等分)

上銼,酒煎服,立效。

桂枝生薑枳實湯(金匱),治心中痞厥,逆心懸痛。

桂枝,生薑(各一兩),枳實(五個)

上銼,以水六升煮取三升,分溫三服。

大建中湯(金匱),治心胸中大寒,痛嘔不能飲食,腹中寒,上衝皮起,出見有頭足,上下滿而不可觸。

蜀椒(二合,去汗),乾薑(四兩),人參(二兩)

上銼,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,去渣,內加飴一升,微火煎取一升半,分溫再服。如一炊頃,可飲粥二升,後更服當一日食糜,溫覆之。

瓜蔞薤白半夏湯,治胸痹不得臥,心痛徹背者。

瓜蔞實(一枚),薤白(三兩),半夏(半斤),白酒(一斗)

上四味同煮至四升,服一升,日三服。

烏頭赤石脂丸,治中寒,心如啖蒜狀劇者,心痛徹背,背痛徹心。

烏頭(炮,二錢半),附子(炮,半兩),蜀椒,乾薑(炮),赤石脂(各一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先食服一丸,日三服,不效,稍加服。

桂心散,治寒疝,心腹四肢逆冷,全不飲食。

桂心(二兩,去皮)

為末,熱酒調下一錢匕,不計時候。

梅硫丸,治心痛累效。

冰梅(一個,去核),生硫黃(為末)

上相和搗勻,以可丸為度作一丸,白湯下,立愈,病不再作。此方酸熱以收散寒,凡服辛劑反甚者,改服酸劑,立愈也。

二姜丸,治心腹冷痛,暖胃消痰。

乾薑(炮),良薑(去皮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麵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,食後橘皮湯下。

大沉香丸,治冷氣攻衝,心腹刺痛,亦治卒暴心痛。

沉香(不見火),乾薑(炮),薑黃,辣桂,檀香(不見火,各四錢),白豆蔻仁(二兩),白芷,大臺烏藥,甘松,甘草(各四兩),香附(一斤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錢,食前細嚼,用生薑湯送下。

四聖丹,治心痛,肚腹痛,陰證絞腸沙,神效。

五靈脂,桃仁(麩炒黃色,去皮尖),草烏(水泡,一日一換,浸七日,去皮尖,切片,新瓦焙乾,各一兩),青黛(一兩,內二錢入藥,八分為衣。)
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或十七丸,用艾葉七片,炒出煙,黃酒一鍾,入鍋,去艾,取溫酒下。

三因倉卒散,治氣自腰腹間攻心,痛不可忍,腹中冰冷,自汗如洗,手足攣急厥冷。

山梔子(大者四十九個,連皮搗爛,炒),大附子(一枚,炮去皮臍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酒煎八分,溫服。

九痛丸,治九種心痛。

附子(炮,三兩),生狼牙(炙香,一錢半),巴豆人參,乾薑,吳茱萸(各一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丸,空心溫酒下。

抽刀散,治急心痛。

白姜(五兩,用巴豆霜一錢,同炒赤,去豆不用),良薑(五兩,用斑蝥二十五枚同炒黑,去蝥),菖蒲(五兩,半生半炒),糯米(六兩一分,炒黃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空心溫酒調下。昔一人,醉臥星夜,天明脾疼攻刺,百藥罔效,後服此,頓愈。乃知風露入脾,故用二薑、菖蒲散邪,巴豆、斑蝥借氣伐根,繼以養脾之劑調之,更不復作。

神保丸,治心膈氣築痛甚者,及氣滯腹痛,又治諸刺痛流入背膂及脅下者。膂,音呂,脊骨也。

木香,胡椒(各三錢),全蠍(七個),巴豆(十個,去心皮)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丸如麻子大,硃砂為皮,每服五丸,柿蒂燈心湯下。腹痛,柿蒂生薑湯下。血刺痛,炒姜醋湯下。

奪命丸,治心痛或急心痛,或絞腸痧,或積聚不思飲食,或酒痛、冷痛,小兒咳嗽瀉痢,婦人血塊積聚,並皆治之,神效。

沉香,廣木香,乳香,丁香(微炒),苦葶藶(各五分),皂角(三分),巴豆(去皮,炒黃,四錢)

上先將七味搗為細末,後將巴豆研細同入一處,再研勻,用熟棗肉為丸如豌豆大,油單紙包裹,量病人大小,重者三丸,輕者二丸,皆以涼水送下。

神靈丹,專治急心痛,立效。

漢防己(二錢),五靈脂,蒲黃(微炒,各一兩),良薑(五錢),斑蝥(二十個,良薑炒黃色,去蝥不用)

上為細末,醋糊丸如皂角子大,每服一丸,艾醋湯下。痛甚碾為末,調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