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七十 (2)
卷七十 (2)
1. 脈法
內經,曰:寸口脈中短者,頭痛也。
脈經,曰:陽眩則頭痛。又曰:寸口脈浮,中風,發熱頭痛。脈緊頭痛,是傷寒。脈緊上寸口者,傷風頭痛。脈訣云:頭痛短澀應須死,浮滑風痰皆易除。
脈訣舉要,曰:頭痛陽弦,浮風緊寒,風熱洪數,濕細而堅。氣虛頭痛,雖弦必澀,痰厥則滑,腎厥堅實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說,寸口脈搏短促的人,會頭痛。
《脈經》說,頭昏眼花就會頭痛。又說,寸口脈搏浮起的,是中風,發燒頭痛。脈搏緊的,是傷寒頭痛。脈搏緊上寸口的,是傷風頭痛。《脈訣》說,頭痛脈搏短澀的,預示著死亡,脈搏浮滑的是風痰,容易治癒。
《脈訣舉要》說,頭痛脈搏弦緊的是陽氣不足,浮脈是風邪,緊脈是寒邪,洪數脈是風熱,濕脈細而堅實的是濕邪。氣虛頭痛的,雖然脈搏弦緊,但一定會澀;痰厥的,脈搏會滑;腎厥的,脈搏會堅實。
2. 治風寒頭痛方
加味二陳湯,治諸頭痛,隨證加減。
陳皮,半夏,白茯苓,甘草,川芎,白芷(各一錢)
上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太陽經頭痛,惡風寒,脈浮緊,加羌活、麻黃、川芎。陽明自汗,發熱,惡寒,脈浮緩長,加升麻、葛根、白芷。渴者,宜合白虎湯加吳茱萸、白芷。少陽寒熱往來,脈弦,加柴胡、黃芩。
白話文:
加味二陳湯
主治: 各種頭痛,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物。
藥方:
- 陳皮、半夏、白茯苓、甘草、川芎、白芷(各一錢)
加藥:
- 生薑三片
用法: 水煎服。
加減:
- 太陽經頭痛,惡風寒,脈浮緊: 加羌活、麻黃、川芎。
- 陽明自汗,發熱,惡寒,脈浮緩長: 加升麻、葛根、白芷。
- 渴者: 宜合白虎湯,加吳茱萸、白芷。
- 少陽寒熱往來,脈弦: 加柴胡、黃芩。
如三陽胸膈宿痰,痛久不止,令人喪明,宜合川芎茶調散探吐;太陰體重腹痛,脈沉必有痰,加蒼朮、南星;少陰寒厥,脈沉細,加附子、細辛;厥陰吐沫厥冷,脈浮緩,加吳茱萸;頭頂項背俱痛者,宜合羌吳萸湯。肥人加二術,瘦人加酒芩,風熱加蔓荊子、川芎、酒芩。苦頭痛加細辛,巔頂痛加藁本、升麻、防風。
白話文:
如果患有三陽經絡所致的胸膈積痰,疼痛久久不癒,甚至導致失明,應該使用川芎茶調散來探吐痰液。
若屬於太陰經絡體重、腹痛,脈象沉伏,則必定有痰積,應加入蒼朮、南星。
若是少陰經絡寒厥,脈象沉細,則需加入附子、細辛。
如果屬於厥陰經絡,伴隨嘔吐泡沫、身體冰冷,脈象浮緩,應加入吳茱萸。
頭頂、項背部都疼痛者,應該使用羌吳萸湯。
體型肥胖者需加二術,瘦弱者需加酒芩。
若伴隨風熱症狀,需加入蔓荊子、川芎、酒芩。
若感到苦痛,應加入細辛;如果頭痛集中於頭頂,則需加入藁本、升麻、防風。
因感冒而頭痛,加羌活、防風、藁本、升麻、柴胡、葛根之類。氣虛頭痛,加黃芩、人參。血虛頭痛,加川芎、芍藥、酒黃柏。
醫壘元戎方,治三陽頭痛。
羌活,防風,荊芥穗,升麻,葛根,白芷,石膏,柴胡,川芎,芍藥,細辛,蔥白(各等分)
上銼,每服五錢,水煎服。
三五七散,治風寒入腦,陽虛頭痛。
防風(去蘆,四兩),山茱萸(去核),茯苓(各三兩),細辛(一兩五錢),乾薑(炮,三兩),附子(三個,炮去臍)
白話文:
因為感冒而頭痛,要加上羌活、防風、藁本、升麻、柴胡、葛根之類藥材。氣虛頭痛,要加黃芩、人參。血虛頭痛,要加川芎、芍藥、酒黃柏。
這是《醫壘元戎方》裡治療三陽頭痛的方子:
羌活、防風、荊芥穗、升麻、葛根、白芷、石膏、柴胡、川芎、芍藥、細辛、蔥白(各等分)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服。
這是《三五七散》裡治療風寒入腦、陽虛頭痛的方子:
防風(去蘆頭,四兩)、山茱萸(去核)、茯苓(各三兩)、細辛(一兩五錢)、乾薑(炮製,三兩)、附子(三個,炮製去臍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食前調下。
羌活附子湯,治冬月大寒犯腦,令人腦痛,齒亦痛,名曰腦風。
麻黃,黃耆(各一錢),附子(炮),防風,白芷,殭蠶,黃柏(各七分),羌活,蒼朮(各五分),升麻,甘草(各二分),佛耳草(三分,無嗽不用)
上㕮咀,作一服,水煎服。
麻黃附子細辛湯,治三陰三陽經不流行,而風寒氣逆,為寒厥頭痛,其脈沉細。
麻黃,細辛(各六錢),附子(一個,去皮臍,生用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用溫酒調和,飯前服用。這是治療冬月大寒侵犯腦部,導致頭痛、牙痛,稱為腦風的羌活附子湯。藥方如下:麻黃、黃耆各一錢,附子(炮製)、防風、白芷、殭蠶、黃柏各七分,羌活、蒼朮各五分,升麻、甘草各二分,佛耳草三分(若無咳嗽則不用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粗粉,製成一劑,用水煎服。
這是治療三陰三陽經氣不通暢,因風寒逆襲導致寒厥頭痛,脈象沉細的麻黃附子細辛湯。藥方如下:麻黃、細辛各六錢,附子(去皮臍,生用)一個。
上銼,用水三升三合,先煮麻黃令沸,減七合,掠去上沫,納諸藥,煎取一升,去柤,分三服。
川芎神功散,治風寒上攻頭目,令人偏正頭痛。
川芎,川烏,白芷,南星,麻黃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上切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水煎,食後服。
三因芎辛散,治傷風寒生冷,及氣虛痰厥,頭痛如破,兼眩暈嘔吐。
附子(去皮臍,生用),烏頭(去皮,生用),南星,乾薑,甘草(炙),川芎,細辛(各一錢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用三升三合水,先煮沸麻黃,再減少七合水量,去除藥液表面的浮沫,加入其他藥材,煎煮至剩下一升,去除藥渣,分三次服用。
川芎神功散,用於治療風寒上攻頭目,引起偏頭痛或正頭痛。
處方:川芎、川烏、白芷、南星、麻黃各一錢,甘草五分。
將藥材切碎,製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三因芎辛散,用於治療傷風寒引起的頭痛、頭暈、噁心嘔吐,以及氣虛痰厥引起的頭痛。
處方:附子(去皮臍,生用)、烏頭(去皮,生用)、南星、乾薑、甘草(炙)、川芎、細辛各一錢。
上銼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茶芽少許,水煎服。
小芎辛湯,治風寒在腦,或感濕邪,頭痛腦暈,及眉稜眼眶痛者。
川芎(三錢),細辛,白朮(各二錢),甘草(一錢)
上銼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煎,食後服。
石膏散,治陽明經頭痛,大效。
川芎,石膏,白芷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四錢,茶清調下。
吳茱萸湯,治厥陰頭項強痛,或吐痰沫厥冷,其脈浮緩。
吳茱萸,生薑(各半兩),人參(二錢半)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做成一劑藥,加入生薑五片和少許茶芽,用清水煎服。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風寒侵襲頭部,或感受濕邪導致頭疼、頭暈,以及眉棱骨和眼眶疼痛。
將川芎、細辛、白朮和甘草切碎,做成一劑藥,加入生薑五片,用清水煎服,飯後服用。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陽明經頭痛,效果顯著。
將川芎、石膏和白芷等量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四錢,用茶水送服。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厥陰經頭項強直疼痛,或伴隨吐痰沫、四肢厥冷,脈象浮緩的症狀。
上切作一服,加大棗一枚,水煎服。
芎術除眩湯,治感寒濕,眩暈頭重痛極。
川芎,白朮,附子(生用,各一錢),官桂,甘草(各五分)
上加生薑七片,棗一枚,水煎服。
芎辛丸,治頭疼,面赤煩悶,咽乾,上膈風痰,頭目昏暈,百節疼痛,背項拘急。
川芎,防風,殭蠶,獨活(各一兩),桔梗(三兩),麻黃,細辛,白附子,羌活,甘草(各四兩),薄荷,荊芥(各一兩半)
白話文:
將藥材上切成一份,加入大棗一枚,用水煎服。芎術除眩湯主要用於治療因寒濕侵襲導致的頭暈目眩、頭重痛等症狀。藥材包括川芎、白朮、生附子、官桂、甘草,另外加入生薑七片、大棗一枚,用水煎服。芎辛丸則用於治療頭疼、面紅煩躁、咽喉乾燥、上焦風痰、頭昏眼花、全身疼痛、背部僵硬等症狀。藥材包括川芎、防風、殭蠶、獨活、桔梗、麻黃、細辛、白附子、羌活、甘草、薄荷、荊芥。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清茶下,食後服。
定風餅子,治偏正頭痛。
草烏頭(微炮),細辛(各半兩),川芎(二兩),白芷,防風,天麻,甘草(炙,各一兩)
上為末,薑汁丸如龍眼大,捏作餅子,每服一餅,食後茶湯下。
如聖餅子,治風寒伏留陽經,氣厥,痰飲,一切頭痛。
防風,天麻,半夏(生者,各半兩),南星(洗),乾薑,川芎,川烏(各一兩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丸,用清茶送服,飯後服用。定風餅子可以治療偏頭痛。草烏頭(微炮製),細辛(各半兩),川芎(二兩),白芷,防風,天麻,甘草(炙,各一兩),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,用薑汁製成龍眼大小的藥丸,捏成餅狀,每次服用一餅,飯後用茶湯送服。如聖餅子可以治療風寒伏留陽經,氣厥,痰飲,以及各種頭痛。防風,天麻,半夏(生者,各半兩),南星(洗淨),乾薑,川芎,川烏(各一兩)。
上為細末,用薑汁糊和丸,如雞實大,捻作餅子,每服三五餅,食後用荊芥湯或茶酒細嚼送下。
一方加細辛,一方。有甘草一兩。
天香散,治年久頭風頭痛不得愈者。
天南星,半夏(湯泡),川烏(去皮),白芷(各等分)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,入生薑自然汁小半盞,煎至八分,食遠服。
川芎羌活散,專治頭風頭痛。
川芎,細辛,蔓荊子(各二錢),藁本(二錢),羌活,防風(各一錢半),白芷(五分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薑汁糊和成丸子,大小像雞蛋,再搓成餅狀,每次服用三到五個餅子,飯後用荊芥湯或茶酒細嚼吞服。有一種方法是加細辛,還有一種方法是加甘草一兩。天香散專門治療多年頭風頭痛久治不愈的患者,由天南星、半夏(用湯泡過)、川烏(去皮)、白芷(各等分)組成。將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碗水,加入半碗生薑汁,煎煮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川芎羌活散專治頭風頭痛,由川芎、細辛、蔓荊子(各二錢)、藁本(二錢)、羌活、防風(各一錢半)、白芷(五分)組成。
上㕮咀,作一服,水煎,食後,臨臥熱服。
白附子散,治風寒客於頭中,不時疼痛,牽引兩目,遂至失明。
白附子(一兩),麻黃(不去節),川烏,南星(各半兩),全蠍(五個),乾薑,硃砂,麝香(各二錢半)
上為細末,酒調一字服,略睡少時效。
大川芎丸,治首風眩暈,外合陽氣,風寒相搏,胸膈痰飲,偏正頭痛。
川芎(一斤),天麻(四兩,蘄州者)
白話文:
將藥材混合研磨成細粉,用酒調和,每次服用一字,睡一小會兒便見效。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頭風眩暈,外感陽氣,風寒相搏,胸膈痰飲,以及偏頭痛。
上為末,蜜丸,每兩作十丸,每服一丸,細嚼,茶酒下,食後。
二芎餅子
川芎,撫芎,乾薑,藁本,天南星(炮,去皮),防風,甘草,白朮(各等分)
上為末,薑汁浸蒸餅為劑,如雞頭大,捏作餅,每服五七餅,細嚼茶清送下。
都梁丸,治風吹項背,頭目昏眩,以及腦痛,婦人產前產後,傷風頭痛。
香白芷(揀大者沸湯洗五次,銼,曬乾。)
上為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細嚼,荊芥湯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磨成粉末,做成蜜丸,每兩藥粉做成十丸,每次服用一丸,細嚼,用茶或酒送服,飯後服用。
川芎、撫芎、乾薑、藁本、天南星(炮製去皮)、防風、甘草、白朮(各取等量)
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薑汁浸泡蒸餅,做成像雞頭大小的餅,每次服用五到七個餅,細嚼,用茶水送服。
都梁丸,用來治療風吹頸項後背、頭昏眼花、頭痛,以及婦女生產前後因受風引起的頭痛。
香白芷(選取較大的白芷,用沸水洗五次,切碎,曬乾。)
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一丸,細嚼,用荊芥湯送服。
九龍丸,治男女八般頭風,一切頭痛。
川芎,石膏,白芷,川烏頭,半夏,南星(各半兩),細辛,全蠍(各二錢五分)
上為末,韭汁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茶清下。
黑龍丸,治一切頭疼。
天南星(洗),川烏(各半斤,黑豆拌蒸三次),石膏(五錢),麻黃,薄荷(各四兩),藁本,白芷(各二兩),京墨(一兩五錢)
上為細末,煉蜜杵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薄荷茶湯調下。
白話文:
九龍丸
九龍丸用於治療男女各種頭痛,包括各種頭風。
藥材:
- 川芎、石膏、白芷、川烏頭、半夏、南星(各半兩)
- 細辛、全蠍(各二錢五分)
製法: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以韭汁和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
用法:
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茶水送服。
黑龍丸
黑龍丸用於治療各種頭痛。
藥材:
- 天南星(洗淨)
- 川烏(各半斤,與黑豆一起蒸煮三次)
- 石膏(五錢)
- 麻黃、薄荷(各四兩)
- 藁本、白芷(各二兩)
- 京墨(一兩五錢)
製法: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煉蜜充分攪拌成丸子,大小如彈子。
用法:
每次服用一丸,用薄荷茶湯送服。
香芎散,治偏正頭風。
香附子(炒),川芎,石膏(水飛),白芷,甘草,薄荷(各一兩),川烏頭(去皮臍,五錢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清茶調,食後服。
一方,治頭風。
天麻,防風,川芎(各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,食後服。
一方,治偏正頭疼。
豬牙皂角(去皮筋),香白芷,白附子(各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一錢,食後臘茶清調下,右疼右側臥,左疼左側臥,兩邊皆疼仰臥。
一方,治頭風。
白話文:
香芎散可以治療偏頭痛。方劑包括:香附子(炒)、川芎、石膏(水飛)、白芷、甘草、薄荷(各一兩)、川烏頭(去皮臍,五錢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清茶調服,飯後服用。
另一方劑可以治療頭風,包括:天麻、防風、川芎(各等分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調服,飯後服用。
另一方劑可以治療偏頭痛,包括:豬牙皂角(去皮筋)、香白芷、白附子(各等分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飯後用臘茶清調服下,右側疼痛右側臥,左側疼痛左側臥,兩側疼痛仰臥。
最後,另一方劑可以治療頭風。
香附子(一斤,炒),烏頭(一兩,炒),甘草(二兩)
上為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蔥茶嚼下。
一字散,治頭風。
雄黃(細研,五分),川烏尖(去皮,生用五個),細辛(五錢)
上為末,每一字,薑汁、茶芽煎湯,食後調服。
藿香散,治體虛傷風,停聚痰飲,上厥頭痛,或偏或正,並治夾腦諸風。
草烏頭(炮,去皮尖,半兩),川烏頭(炮,去皮尖,一兩),乳香(皂子大,三塊),藿香(半兩)
白話文:
香附子一斤炒過,烏頭一兩炒過,甘草二兩,研磨成粉,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一丸,用蔥茶送服,可治頭風。
雄黃研磨成細粉五分,川烏頭去皮生用五個,細辛五錢,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一字,用薑汁和茶芽煎湯,飯後服用,可治體虛傷風、停聚痰飲、上厥頭痛,無論偏頭痛或正頭痛,以及夾腦諸風。
草烏頭炮製去皮尖半兩,川烏頭炮製去皮尖一兩,乳香皂子大三塊,藿香半兩。
上為末,每服一錢,薄荷煎湯,食後調服。
必勝散,治風寒流注陽經,以致偏正頭疼,年久不愈,此藥最有神效。
附子(大者,一枚,生,去皮,切為四段,以生薑自然汁一大盞浸一宿,火炙乾,再於薑汁內醮,再多以盡為度),高良薑(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臘茶飲調下,食後連進二服,忌熱物少時。
神聖散,治腦風,邪氣留飲不散,項背怯寒,頭痛不可忍者。
白話文:
上藥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薄荷煎湯,飯後調服。
必勝散,用於治療風寒入侵陽經,導致偏頭痛,且病症多年不愈,此藥效果顯著。
附子(選用大的,一個,生用,去皮,切成四段,用生薑汁浸泡一夜,用火烤乾,再用薑汁浸泡,重複多次),高良薑(分量相等)。
上藥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臘茶飲調服,飯後連續服用兩次,忌食熱物,少食多餐。
神聖散,用於治療腦風,邪氣停留在體內不散,導致頸背畏寒,頭痛難忍。
麻黃(去節),細辛(去苗),乾葛(半生半炒),藿香葉(各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煎荊芥、薄荷,酒調下。茶亦得,並治血風。
乳香盞落散,治男子、婦人偏正頭疼不可忍者,大有神效。樓氏曰:風盛則疏散而痛,宜酸收之。
御米殼(去蒂,四兩),陳皮,甘草(炙),桔梗,柴胡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入燈心十莖,水煎,食後溫服。
落盞湯,治偏正頭疼頭風。
麻黃,陳皮(去白),甘草(炙,各二錢),人參,御米殼(去膈、穰、頂蒂,蜜炒,各一錢半)
白話文:
麻黃去掉節,細辛去掉苗,乾葛半生半炒,藿香葉各取等量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荊芥和薄荷煎水,加入酒調和服用。茶水也可,都能治療血風。
乳香盞落散,專治男女偏頭痛,疼痛難忍者,效果非常顯著。樓氏說:風盛則疏散而痛,宜用酸味收斂之。
御米殼去掉蒂,取四兩,陳皮、甘草(炙)、桔梗、柴胡各取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兩錢,加入燈心十莖,用水煎服,飯後溫服。
落盞湯,專治偏頭痛和頭風。
麻黃、陳皮(去白)、甘草(炙,各取兩錢),人參、御米殼(去膈、穰、頂蒂,蜜炒,各取一錢半)。
上㕮咀,加生薑七片,水煎,食後溫服。
透頂散,治偏正頭風,夾腦風,並一切頭風,不問年深日久,剋日取效。
細辛(表白者,三莖),瓜蒂(七個),丁香(三粒),糯米(七粒),腦子,麝香(各一黑豆大)
上將腦麝缽內研極細,卻將前四味研勻為末,入腦麝內,用瓦瓶子盛之,謹閉瓶內,患人隨左右搐鼻一大豆許,良久,出涎一升許則安。
一方,治頭痛,搐鼻取涎。
蓽撥,川芎,薄荷,白芷,細辛(各等分)
上為末,入豬膽內,與汁拌勻,陰乾,再為末,用無根水為丸,如綠豆大,青黛為衣,每一丸茶清化,灌鼻中,口噙銅錢三文,其涎來如泉。一方有玄胡索、藁本、青黛,無薄荷、細辛。
白話文:
將上方的藥材,加入七片生薑,用水煎煮,飯後溫熱服用。
透頂散可以治療偏頭痛、夾腦風,以及各種頭風,不論病症持續多久,都能在短時間內見效。
將細辛(選取表面的白色部分,三莖)、瓜蒂(七個)、丁香(三粒)、糯米(七粒)、腦子、麝香(各取一顆黑豆大小)
將腦子和麝香在缽內研磨至極細,然後將前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,混合到腦子和麝香中,用瓦罐裝好,封緊瓶口。病人隨意左右用力吸入一小粒藥粉,過一會兒,就會流出約一升的口水,病症就會減輕。
另一種治療頭痛、用力吸入藥粉流出口水的藥方如下:
將蓽撥、川芎、薄荷、白芷、細辛(各取等量)
將藥材磨成粉末,放入豬膽中,與豬膽汁混合均勻,陰乾後再磨成粉末,用無根水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外包青黛,每次用茶水送服一粒,灌入鼻中,並用銅錢三文含在口中,就會像泉水一樣流出口水。另一種藥方中包含玄胡索、藁本、青黛,但沒有薄荷和細辛。
青黛散,治頭風。
豬牙皂角,玄胡索(一分),青黛(少許)
上為細末,水調豆許,鼻內灌之,其涎自出,仰臥灌鼻,俟喉中酸味,即起身涎出,口咬銅錢一文,任流下。
白話文:
青黛散
功用: 治療頭風。
藥材:
- 豬牙皁角(適量)
- 玄胡索(少許,約佔總量的十分之一)
- 青黛(少許)
製法:
-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- 取少許藥末,用水調成糊狀,像豆子大小。
用法:
- 將藥糊灌入鼻孔。
- 仰臥,持續灌鼻,直至喉嚨感覺酸味。
- 起身,讓鼻涕流出。
- 用口含著一枚銅錢,任鼻涕流下。
註解:
- 此方為古代治療頭風的偏方,現代醫學並不認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