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下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二·下 (6)

1. 治赤痢方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以水一中盞入豉五十粒、薤白七寸,煎至六分,去渣,不拘時溫服。

蒲黃丹,治血痢。

蒲黃(三合),乾地黃,桑耳,甘草,芒硝,茯苓,人參,柏葉,阿膠,艾葉,生薑(各一兩),禹餘糧,黃連(各一兩),赤石脂(一兩二錢半)

上㕮咀,以水一斗煮取四升,分作五服。

黃連丸(一名羚羊角丸),治一切熱痢及休息痢,日夜頻並,兼治下血黑如雞肝色。

黃連(去須,二兩半),羚羊角(鎊),黃柏(各一兩半),赤茯苓(半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姜蜜湯下。暑月下痢,用之尤驗。一方用白茯苓,臘茶送下。

黃連阿膠丸,治熱瀉血痢,及肺熱咯血。此方抑心火,清肺臟。

黃連(去須,三兩),阿膠(碎炒,一兩),赤茯苓(二兩)

上以連、苓為細末,水熬阿膠膏搜和,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溫米飲下。

芍藥柏皮丸,治一切濕熱惡痢,頻並窘痛,無問膿血。

芍藥,黃柏(各一兩),當歸,黃連(各半兩)

上為末,水丸小豆大,溫水下三四十丸。忌油膩、生冷、一切熱物。

阿膠湯,治傷寒熱毒入胃,下痢膿血,亦治久血熱痢。

黃連(炒,二兩),梔子(半兩),阿膠(蛤粉炒),黃柏(炙,各一兩)

上㕮咀,每服一兩,水煎,食前溫服。

柏皮湯,治傷寒下痢,亦治日久血熱痢。

柏皮(三兩),黃芩(二兩),黃連(一兩)

上㕮咀,每服一兩,水煎,溫服。如腹痛,加山梔子;小便不利,加赤茯苓、阿膠。

一方,專治赤痢。

黃連(二兩),木香,甘草(各二錢)

上㕮咀,水二鍾煎至一鍾,去渣,食前溫服。先一日服五苓散三帖,次日早服此藥,即止。

槐花散(潔古),治血痢久不止,腹中不痛,不裡急後重。

青皮,槐花,荊芥穗(各等分)

上為末,水煎,空心熱服。

地榆散,治中暑昏迷,不省人事,欲死,並治血痢、暑痢。

地榆,赤芍藥,黃連,青皮(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漿水調。如無,只用新水亦得,若血痢,水煎服。

地榆散,治下血遠年不瘥及血痢。

地榆,卷柏(各等分)

上㕮咀,用砂罐煮數十沸,通口服。

蒼朮地榆湯,治脾經受濕,下血痢。

蒼朮(三兩),地榆(一兩)

上銼,每服一兩,水二盞煎一盞,溫服。

地榆丸,治瀉痢或血痢,日久不愈。

地榆(微炒),當歸(微炒),阿膠(糯米炒),黃連(去須),訶子(取肉,炒),木香(曬乾),烏梅(去核取肉,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陳米飲吞下。先公頃在括蒼病痢逾月,得此方而愈。頃在霅上,士人蘇子病此為甚,其婦翁孫億來告,急錄此方以與之,旋即痊安。

白話文:

治赤痢方

治療赤痢的處方:

一種藥方,每次服用四錢,取半碗水,加入五十粒豉、七寸薤白,煎煮至六分,去渣,不拘時間溫服。

**蒲黃丹:**治療血痢。

處方包含蒲黃(三合)、乾地黃、桑耳、甘草、芒硝、茯苓、人參、柏葉、阿膠、艾葉、生薑(各一兩)、禹餘糧、黃連(各一兩)、赤石脂(一兩二錢半)。將所有藥材混合研磨,取一斗水煎煮至四升,分五次服用。

**黃連丸(一名羚羊角丸):**治療各種熱痢及休息痢,日夜腹瀉不止,並治療排出黑如雞肝色的血。

處方包含黃連(去須,二兩半)、羚羊角(鎊)、黃柏(各一兩半)、赤茯苓(半兩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蜜和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薑蜜湯送服。尤其適合暑熱下痢。另一種用法是用白茯苓,以臘茶送服。

**黃連阿膠丸:**治療熱瀉血痢及肺熱咯血。此方能抑制心火,清熱肺臟。

處方包含黃連(去須,三兩)、阿膠(碎炒,一兩)、赤茯苓(二兩)。將黃連、茯苓研磨成細末,用熬製的阿膠膏調和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溫米飲送服。

**芍藥柏皮丸:**治療各種濕熱引起的痢疾,腹瀉頻密且疼痛劇烈,不論是否有膿血。

處方包含芍藥、黃柏(各一兩)、當歸、黃連(各半兩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小豆大小的水丸,溫水送服三四十丸。忌食油膩、生冷及一切熱性食物。

**阿膠湯:**治療傷寒熱毒入侵胃部,導致下痢膿血,也治療久治不癒的血熱痢疾。

處方包含黃連(炒,二兩)、梔子(半兩)、阿膠(蛤粉炒)、黃柏(炙,各一兩)。將所有藥材混合研磨,每次服用一兩,水煎,飯前溫服。

**柏皮湯:**治療傷寒引起的痢疾,也治療久治不癒的血熱痢疾。

處方包含柏皮(三兩)、黃芩(二兩)、黃連(一兩)。將所有藥材混合研磨,每次服用一兩,水煎,溫服。若腹痛,可加入山梔子;若小便不利,可加入赤茯苓、阿膠。

一種專治赤痢的藥方:

處方包含黃連(二兩)、木香、甘草(各二錢)。將所有藥材混合研磨,用兩鍾水煎煮成一鍾,去渣,飯前溫服。服用前一天先服用五苓散三帖,次日早晨服用此藥,即可止痢。

**槐花散(潔古):**治療久治不癒的血痢,沒有腹痛、裡急後重的症狀。

處方包含青皮、槐花、荊芥穗(各等分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水煎,空腹熱服。

**地榆散:**治療中暑昏迷,神志不清,瀕臨死亡,也治療血痢、暑痢。

處方包含地榆、赤芍藥、黃連、青皮(各等分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米漿調服。若沒有米漿,可用清水代替。如果是血痢,則水煎服。

**地榆散:**治療多年未癒的下血及血痢。

處方包含地榆、卷柏(各等分)。將所有藥材混合研磨,用砂罐煮沸數十次,服用藥汁。

**蒼朮地榆湯:**治療脾經受濕引起的出血性痢疾。

處方包含蒼朮(三兩)、地榆(一兩)。將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一兩,用兩盞水煎成一盞,溫服。

**地榆丸:**治療久治不癒的瀉痢或血痢。

處方包含地榆(微炒)、當歸(微炒)、阿膠(糯米炒)、黃連(去須)、訶子(取肉,炒)、木香(曬乾)、烏梅(去核取肉,各半兩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空腹用陳米飲送服。 此方曾治癒先公在括蒼患痢疾逾月,以及霅上士人蘇子之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