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下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二·下 (3)

1. 治痢疾初起方(蕩積行氣之劑)

上為末,滴水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六十丸,溫水下,加至以利為度。一方有當歸、黃芩各一兩。

木香枳殼丸,治痢疾裡急後重,兼開胸膈,進飲食,破滯氣,散內熱。

木香,檳榔,陳皮(去白),青皮,黃連,當歸,蓬朮(煨),枳殼(麩炒,各五錢),香附子,黃柏(各一兩半),黑牽牛(頭末,二兩)

上為末,水丸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薑湯下。

元青丸,治下痢勢惡,頻並窘痛,或久不愈,諸藥不能止,如可下之,以開除濕熱痞悶積滯,而使氣液宣行者,宜以此逐之。兼宣利積熱酒食積,黃瘦中滿,水腫腹脹,兼療小兒驚疳,積熱乳癖諸證。泄瀉勿服。

黃連,黃柏,大黃,甘遂,芫花(醋拌炒),大戟(各五錢),牽牛(四兩,取頭末二兩),青黛(一兩),輕粉(二錢)

上為末,水丸小豆大,初服十丸,每服加十丸,空心、日午、臨臥各一服,以快利為度,後常服十五丸,數日後得食力。如利尚未痊,再加取利,利後卻常服,以意消息,病去為度,後隨證止之。小兒丸如黍米大,退驚疳積熱,不須下者,常服十丸。(此藥峻利,非有實積者,不宜輕用,慎之)

閘板丹,專治一切水瀉痢疾。

黃丹(水飛,三兩),乳香,沒藥(各三錢),杏仁(去皮尖,二十四粒),巴豆(去油膜,二十四個),黃蠟(二兩,淨)

上將四味研為極細末,先將黃蠟熔開,後將藥末同黃丹拌勻,入蠟內攪,冷成錠,油紙裹封,旋丸如桐子大。每服大人一丸,小兒半丸,其效如神。忌生冷油膩。水瀉,白湯下;紅痢,甘草湯下;白痢,乾薑湯下;紅白相兼,甘草乾薑湯下。

通元二八丹,治痢疾,奇效如神。若腸風下血,可常服。

黃連(去毛,八兩),當歸,生地黃,白芍藥,烏梅肉(各五錢)

上為細末,以雄豬肚一個鹽醋洗淨,去穢氣,煮將熟取出,水控干,入藥在內,置甑中,上下用韭菜厚鋪,自辰至酉,慢火蒸之,以銀簪插試,有黃色為度,乘熱搗三千杵,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食後以生薑湯下則行,以細茶湯下則止,能通能塞,故曰通元。治積聚,空心以薑湯服,瀉一二次即除,用粥補之;治瀉痢,飯後以茶湯服,即止。

又方,治一切痢。

黃連,枳殼,甘草(炙),烏梅(各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半兩,水煎,空心服。忌魚豬生冷等物。

三味黃丸子,止諸痢。

黃連(八兩),枳殼,黃柏(各四兩)

上為細末,麵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飲湯下。如裡急後重,枳殼湯下。

犀角丸,但是痢,服之無不瘥者。

犀角屑(取黑色紋理粗者),宣州黃連,苦參,金州黃柏(赤色緊薄者),川當歸(五味俱另搗取細末,各等分)

白話文:

治痢疾初起方(蕩積行氣之劑):將藥磨成粉末,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水丸,每次服用五六十丸,溫水送服,根據情況調整劑量,直至通便為止。另一方劑:當歸、黃芩各一兩。

木香枳殼丸:治療裡急後重、胸膈不舒、飲食減少、氣滯、內熱等症狀的痢疾。藥物包括:木香、檳榔、陳皮(去白)、青皮、黃連、當歸、蓬朮(煨)、枳殼(麩炒,各五錢)、香附子、黃柏(各一兩半)、黑牽牛(頭末,二兩)。將藥磨成粉末,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水丸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薑湯送服。

元青丸:治療痢疾病情嚴重,頻繁腹痛,久治不愈,其他藥物都無效的情況。此方旨在清除濕熱、痞悶、積滯,使氣血運行通暢。也適用於治療因積熱酒食積滯引起的黃瘦、腹脹、水腫,以及小兒驚癇、積熱乳癖等症狀。泄瀉者忌服。藥物包括:黃連、黃柏、大黃、甘遂、芫花(醋拌炒)、大戟(各五錢)、牽牛(四兩,取頭末二兩)、青黛(一兩)、輕粉(二錢)。將藥磨成粉末,製成如小豆般大小的水丸。初服十丸,每次增加十丸,空腹、中午、睡前各服一次,以通便為度。之後每次服用十五丸,數日後可恢復食慾。如果仍未通便,可再增加劑量,通便後再繼續服用,根據病情調整劑量,病癒後停藥。小兒藥丸如黍米般大小,治療驚癇、積熱,不必通便者,每次服用十丸。(此藥峻猛,非實證者不宜服用,謹慎使用。)

閘板丹:專治各種水瀉痢疾。藥物包括:黃丹(水飛,三兩)、乳香、沒藥(各三錢)、杏仁(去皮尖,二十四粒)、巴豆(去油膜,二十四個)、黃蠟(二兩,淨)。將除黃丹外的四味藥研磨成極細粉末,先將黃蠟熔化,再將藥粉與黃丹拌勻,放入熔化的黃蠟中攪拌,冷卻後製成藥錠,用油紙包裹,旋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,成人一丸,小兒半丸,療效極佳。忌食生冷油膩食物。水瀉用白湯送服;紅痢用甘草湯送服;白痢用乾薑湯送服;紅白痢兼用甘草乾薑湯送服。

通元二八丹:治療痢疾,療效極佳。若腸風下血,可長期服用。藥物包括:黃連(去毛,八兩)、當歸、生地黃、白芍藥、烏梅肉(各五錢)。將藥磨成細粉,放入鹽醋洗淨的豬肚內,用韭菜鋪好,用文火蒸煮,至銀針插入能呈現黃色為止,趁熱搗碎三千下,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飯後用生薑湯送服則通便,用細茶湯送服則止瀉,具有通利與收澀的雙重功效。治療積聚,空腹用薑湯送服,瀉一二次即可痊癒,再用粥補益;治療痢疾,飯後用茶湯送服,即可止瀉。

又一方:治療各種痢疾。藥物包括:黃連、枳殼、甘草(炙)、烏梅(各半兩)。將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半兩,水煎服,空腹服用。忌食魚、豬肉及生冷食物。

三味黃丸子:治療各種痢疾。藥物包括:黃連(八兩)、枳殼、黃柏(各四兩)。將藥磨成細粉,用麵糊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空腹溫水送服。若裡急後重,則用枳殼湯送服。

犀角丸:治療各種痢疾,服用後皆能痊癒。藥物包括:犀角屑(取黑色紋理粗者)、宣州黃連、苦參、金州黃柏(赤色緊薄者)、川當歸(五味藥材分別研磨成細粉,各等份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