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六十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十六 (3)

1. 取勞蟲後補虛方

茯神散,不問遠年近日取效,下蟲紅色便可治,肚下黑次之,肚下白色,是食髓也,萬不一瘥。補方服此。

白茯神(去木),白茯苓,人參,遠志(去心),龍骨,肉桂,甘草,陳皮(各一兩),當歸,五味子(各一兩半),黃耆(二兩)

白話文:

茯神散

此方不論病程長短,只要患者大便帶有紅色蟲體,即可服用此方治療。若大便帶有黑色,效果次之。若大便呈現白色,則說明患者已經食髓,萬難痊癒。若需補虛,則可服用此方。

藥材:

  • 白茯神(去木):一兩
  • 白茯苓:一兩
  • 人參:一兩
  • 遠志(去心):一兩
  • 龍骨:一兩
  • 肉桂:一兩
  • 甘草:一兩
  • 陳皮:一兩
  • 當歸:一兩半
  • 五味子:一兩半
  • 黃耆:二兩

上為散,分作八服,每服入棗七枚,生薑二錢,用水一升半煎至一升,趁前藥後吃,亦空心服,神效。

白茯苓湯,取蟲後補虛。

白茯苓(一錢),人參,犀角(各五錢),遠志,防風,龍骨(各二錢),生地(酒炒),麥門冬(去心,各四錢),甘草(三分),大棗(七枚)

上以水二大盞,煎作八分,合分三服溫服,如人行十里一服,仍避風寒。若覺未安,隔日更作一劑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分成八份,每份加入大棗七枚,生薑二錢,用水一升半煎煮至一升,趁著前一味藥吃完後服用,也可以空腹服用,效果顯著。

白茯苓湯用於蟲病之後補虛。

白茯苓一錢,人參、犀角各五錢,遠志、防風、龍骨各二錢,生地(用酒炒過),麥門冬(去心)各四錢,甘草三分,大棗七枚。

將以上藥材用兩大碗水煎煮至八分,分成三份溫熱服用,就像人走十里路後喝一口一樣,服用時要避開風寒。如果覺得身體還不舒服,隔天再服用一劑。

守靈散,補心臟勞極。

白茯苓,丁香,訶子(去核,各一兩),桔梗,芍藥,羌活,甘草(炙,各二錢五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入銀鐶一雙,蔥白三寸,同煎至八分,溫服。

虛成散,補肺臟勞極。

枳實(去穰,麩炒),秦艽(去蘆),白茯苓,芍藥,麻黃(去節),玄胡索,當歸(酒洗),茴香(炒,各半兩),甘草(炙,各二錢半)

白話文:

守靈散可以補心臟過度勞累,配方是白茯苓、丁香、訶子(去核,各一兩)、桔梗、芍藥、羌活、甘草(炙,各二錢五分),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一盞,放入銀鐶一雙,蔥白三寸,一同煎煮至八分,溫服。

虛成散可以補肺臟過度勞累,配方是枳實(去穰,麩炒)、秦艽(去蘆)、白茯苓、芍藥、麻黃(去節)、玄胡索、當歸(酒洗)、茴香(炒,各半兩)、甘草(炙,各二錢半)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銀鐶一雙,蜜五點,煎至八分,溫服。

氣復散,補三焦勞極。

甘草,白朮,茯苓,人參,當歸,生地(酒炒),知母,五味子,麥門冬,黃耆,沉香,訶子,枳實,橘皮(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水一鍾半煎八分,溫服。

魂停散,補脾臟勞極。

白藥子,桔梗,人參,訶子皮,茯苓,甘草(炙),丁香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用一碗水,兩根銀筷子,五滴蜜,煎煮至八分滿,溫熱服用。氣復散補益三焦虛損。

將甘草、白朮、茯苓、人參、當歸、生地(酒炒)、知母、五味子、麥門冬、黃耆、沉香、訶子、枳實、橘皮(各等份)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一碗半水煎煮至八分滿,溫熱服用。魂停散補益脾臟虛損。

將白藥子、桔梗、人參、訶子皮、茯苓、甘草(炙)、丁香(各等份)研磨成粉末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入蜜一匙,煎至八分,溫服。

金明散,補肝臟勞極。

人參,知母,茯苓,秦艽(去蘆),丁香,甘草(炙),石膏(煅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蔥白三寸,同煎至八分,溫服。

育嬰散,補腎臟勞極。

香附子(炒,二錢半),梅子(一枚,炮),白蒺藜(去角,二錢半),白茯苓(半兩),木香,甘草(炙,各一錢)

白話文:

金明散:

組成: 人參、知母、茯苓、秦艽(去蘆)、丁香、甘草(炙)、石膏(煅),各等份。

用法: 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盞水,加入一匙蜜,煎煮至八分,溫熱服用。

功效: 補肝臟勞損。

育嬰散:

組成: 香附子(炒,二錢半)、梅子(一枚,炮)、白蒺藜(去角,二錢半)、白茯苓(半兩)、木香、甘草(炙,各一錢)

用法: 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盞水,加入三寸蔥白,同煎煮至八分,溫熱服用。

功效: 補腎臟勞損。

說明:

  • “錢”是古代重量單位,約等於現代的 3.73 克。
  • “盞”是古代容量單位,約等於現代的 100 毫升。
  • “八分”指的是煎煮時間,約等於現代的 8 分鐘。
  • “溫服”指的是服用時藥物溫度應適宜,不燙口。
  • “炮”指的是藥材經過炮製處理,一般用於去除藥性過於寒涼或燥熱。
  • “炙”指的是藥材經過炙烤處理,一般用於增強藥性,或降低藥性過於寒涼或燥熱。
  • “煅”指的是藥材經過煅燒處理,一般用於改變藥性,或增強藥效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生薑七片,蔥白三寸,同煎至七分,空心服。

以上六方治心肝脾肺腎,取出蟲後,補勞之藥也。

(蔭按:)治勞瘵、傳屍、飛屍、三尸九蟲等證,多用天靈蓋、紫河車、人骨為藥,甚哉不仁之至也。夫民吾同胞,物吾同與,除我之疾,損人之骨,縱使壽長,亦必奪算。況古人以掩暴骨為陰德,而豈能以人骨醫人病乎?又煮之、炙之、解之、研之,仁術固如此乎?且犬不食犬骨,而人食人骨可乎?況前蘇遊論曰:天靈蓋治傳屍,徒有其說,未嘗取效,惟膏肓俞、四花穴及早灸之,自可平安。方技不習灸法,不用官藥,好奇行怪,而以人骨醫人病,殘忍傷德,恐非仁人之用心也。

苟有可易,定須易之不用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用一碗水,加入七片生薑和三寸蔥白,一起煎煮至七分,空腹服用。這六個藥方可以治療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的疾病,取出體內的蟲後,再用補氣的藥物。

(註:)治療勞瘵、傳屍、飛屍、三尸九蟲等病症,常使用天靈蓋、紫河車、人骨等藥物,實在是極為不仁。百姓和我們同為同胞,萬物與我們同屬一体,為了去除自己的疾病,卻要損害別人的骨骼,即使能長壽,也必然會折损福報。况且古人認為掩蓋暴骨是善行,怎麼能用人骨來醫治疾病呢?再者,煮、烤、分解、研磨,仁術真的會如此嗎?即使狗都不吃狗骨頭,人吃人骨合理嗎?而且蘇遊曾經說過,用天靈蓋治療傳屍,只是空談,並沒有實際效果,只有及早灸刺膏肓俞、四花穴,才能平安無事。不熟悉灸法,不用官藥,只追求稀奇古怪,用人骨來醫治疾病,殘忍傷德,恐怕不是仁愛之人的所為。

如果可以用其他藥物代替,就一定不要使用人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