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5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·上 (58)

1. 脈法

脈經,曰:男子平人脈大為勞,極虛亦為勞。男子勞乏為病,其脈浮大,手足煩,春夏劇,秋冬瘥。陰寒精自出,足痠軟不能行,少陰虛滿。男子平人,脈虛弱微細者,盜汗自出也。男子面色薄白,主渴及亡血卒喘,心悸,其脈浮者,裡虛也。男子脈虛沉弦,無寒熱,短氣裡急,小便不利,面色白,時時目瞑,此人喜衄,小腹滿,此為勞使之然。男子脈微弱而澀,為無子,精氣清冷也。夫失精家,小腹強急,陰頭寒,目眶痛,發落,脈極虛芤遲,為消穀亡血失精。脈得諸芤動微緊,男子失精,女人夢鬼交通。脈沉小遲者,名脫氣,其人疾行則喘喝,手足逆寒,腹滿,甚則溏泄,食不消化。脈弦而大,弦則為減,大則為芤,減則為寒,芤則為虛,虛寒相搏,此名為革。婦人則半產漏下,男子則亡血失精。

脈訣舉要,曰:骨蒸勞熱,脈數而虛,熱而澀小,必殞其軀。加汗加嗽,非藥可除。

白話文:

【脈法】

《脈經》提到:男性正常的脈象若過大表示勞損,非常虛弱同樣也是勞損的徵兆。男性因勞累而生病,其脈象會呈現浮大,手腳煩躁,這種症狀在春夏兩季會更加明顯,在秋冬則會好轉。如果出現陰部寒冷、精液自流,腳酸軟到無法行走,這可能是少陰脈虛滿的現象。男性正常的脈象若是虛弱且細微,可能會有盜汗的情況。男性的臉色若蒼白,可能主導口渴及失血,突然喘息,心跳加速,脈象浮動,表示體內虛弱。男性脈象虛弱、沉、弦,無寒熱,呼吸短促,腹部緊繃,小便不順暢,臉色蒼白,偶爾會眼睛閉合不全,這類人容易鼻血,小腹脹滿,這是勞累所致。男性脈象微弱且澀,可能是無法生育,因為精氣清冷。那些失去精氣的人,小腹會感到緊繃,陰部感覺寒冷,眼眶疼痛,掉髮,脈象極度虛弱、芤且緩慢,這是消化不良,失血和失去精氣的徵兆。脈象若呈現芤動微緊,男性會失去精氣,女性則會夢見與鬼交媾。脈象沉小且緩慢,稱之為脫氣,這類人快速行走會喘息,手腳冰冷,腹部脹滿,嚴重的話會腹瀉,食物不易消化。脈象若弦且大,弦象代表衰弱,大則表示芤,衰弱代表寒,芤則表示虛,虛和寒相互影響,這被稱為革脈。女性會有半產或流產的情況,男性則會失血和失去精氣。

《脈訣舉要》指出:骨蒸熱病,脈象數且虛,熱且澀且小,必定會危害生命。若加上出汗和咳嗽,這並不是藥物可以根治的。

2. 治熱勞方

正料生犀散,治勞病骨蒸,肌瘦,日晚潮熱,盜汗,五心煩躁,及大病後餘毒不解,兼治勞瘧及小兒疳熱。

犀角,地骨皮,秦艽,麥冬,枳殼,大黃,柴胡,茯苓,赤芍,桑皮,黃耆,人參,鱉甲(醋煮),知母(各等分)

上銼,每服三錢,入陳青蒿一根,水煎服,有痰加半夏;熱輕去大黃,加黃芩。

黃耆鱉甲散,治虛勞客熱,肌肉消瘦,四肢煩熱,心悸盜汗,減食多渴,咳嗽有血。

鱉甲(去裙,醋炙),天冬(去心,各五兩),知母(焙),黃耆,赤芍(各三兩半),地骨皮,白茯苓,秦艽,柴胡(去蘆,各三兩三錢),生乾地黃(洗,焙,三兩),桑白皮,半夏(煮),紫菀,甘草(炙,各二兩半),人參,肉桂,苦梗(各一兩六錢五分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煎,食後溫服。

秦艽鱉甲散,治骨蒸壯熱,肌肉消瘦,口紅頰赤,困倦盜汗。

柴胡,地骨皮(各一兩),秦艽,知母,當歸(各半兩),鱉甲(一兩,去裙,醋煮)

上銼,每服五錢,水一盞,入烏梅一個,青蒿五葉,同煎至七分,去渣,溫服,臨臥空心各—服。

秦艽扶羸湯,治肺痿骨蒸,已成勞嗽,或熱或寒,嘎聲不出,體虛自汗,四肢怠惰。

柴胡(二錢),地骨皮(一錢半),鱉甲(米醋炙),秦艽,當歸(洗,焙),半夏(湯泡七次),紫菀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上㕮咀,作一服,水二鍾,生薑三片,烏梅、大棗各一枚煎至七分,去渣,食後溫服。熱甚加青蒿;汗多加黃耆,去半夏、生薑。

柴胡飲子,解一切肌骨蒸熱,寒熱往來,及傷寒發汗不解,或汗後餘熱勞復,或婦人經病不快,產後但有如此之證,並宜服之。

黃芩,甘草,大黃,芍藥,柴胡,人參,當歸(各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煎,熱服。

防風當歸飲子,治煩熱,皮膚索澤。

柴胡,人參,黃芩,甘草,防風,大黃,當歸,芍藥(各半兩),滑石(二兩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煎七分,食後溫服,空心。宜以此藥下地黃丸,如痰嗽加半夏。

麥煎散,治少男室女骨蒸,婦人血風,攻疰四肢。

赤苓,當歸,乾漆,鱉甲(醋炙),常山,大黃(煨),柴胡,白朮,生地(酒炒),石膏(各一兩),甘草(半兩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小麥五十粒,水煎,食後臨臥服。若有虛汗,加麻黃根一兩。

東坡云:此黃州吳判官療骨蒸黃瘦,口臭肌熱,盜汗,極效。吳君寶之不肯妄傳。

百勞散,治骨蒸勞熱等證。

天心藤,芍藥,茯苓,半夏(湯泡),黃耆(蜜炙),知母,當歸(酒浸),貝母,五味子,地骨皮,黃芩,柴胡,甘草,白芷,桔梗,人參(各等分)

上㕮咀,每服一兩,水二鍾,生薑三片,煎至八分,食後服。

蛤蚧飲子,治勞熱。

蛤蚧(一對,洗淨,酒醋浸,炙黃),黃芩(半兩),麻黃(不去根節),胡黃連,秦艽(去蘆),生甘草,生地黃(酒洗),熟地黃(酒洗),青蒿,人參,柴胡(去蘆),知母(酒洗),貝母,杏仁(去皮尖,另炒,以上各五錢),鱉甲(一兩,酒醋炙),桔梗,龍膽草,木香(各二錢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加烏梅、薑、棗煎服。

蛤蚧散,治勞嗽。

白茯苓(二兩,漫火炒),桑白皮(二兩,酥炙黃),知母(二兩,酥醋炙黃),杏仁(六兩,去皮尖,炒乾),甘草(三兩,酥醋炙三五次),貝母(二兩,酥醋炙黃),蛤蚧(一對,酥醋內浸透,漫火炙七次,令黃色,不得焦),人參(一兩,酥醋炙黃,不得焦),乳酥(真者四十西,切骰子大,溶成汁,入極酸上好米醋半斤和勻,用剝前藥,醋不宜太多,則稀不堪用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和渣服,忌油膩生冷毒物。如久患嗽者,初服此藥,必陡嗽加甚,須服久可安,自保養為妙。

輕骨散,治勞嗽。

烏梅,龍膽草,胡黃連,貝母,鱉甲(酥炙),桔梗,秦艽,柴胡,甘草(炙),梔子,人參,青蒿(酒煮),阿膠(炒成珠),杏仁(去皮尖,炒,各等分)

上為末,用好京墨一塊,以井花水磨調作餅子,如大指頭大,透風處陰乾二七日,每用一餅,以井花水磨化,又用沒藥五分,磨成一盞,更加黃柏末二錢,同煎數沸,傾入盞內,頻頻打轉,於五更時,輕輕起服,服後就睡,仰臥,甚者不過三服。

五蒸湯,治男婦諸虛煩熱,蒸痿自汗等證。

人參,黃芩,知母,生地(姜酒炒),葛根,石膏,麥冬,粳米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,小麥(一撮),竹葉(十片)

上銼,水煎服。

五蒸丸,治男婦煩蒸,潮熱脈數,口乾。

青蒿(童便浸),地骨皮,生地(姜酒炒),石膏(各一兩),當歸(七錢),胡黃連(五錢),鱉甲(一片)
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小麥煎湯下。

大胡連丸,治傳屍勞熱,面紅咳嗽等證。

胡黃連,銀柴胡,黃芩,當歸,白芍,茯苓,陳皮,熟地黃,知母(各一兩),人參,白朮,川芎,桔梗,甘草,地骨皮,半夏,秦艽(各八錢),黃耆(一兩二錢),黃柏,五味子(各一兩半),牛黃(三錢),犀角(二錢)

上為末,煉蜜丸桐子大,每服六七十丸,清茶下。

香連豬肚丸,治骨蒸疳勞羸瘦,勞痢亦宜。

木香(五錢),黃連,生地(酒炒),青皮,銀柴胡,鱉甲(各一兩)

上為末,入豬肚索縛定,於砂鍋內煮爛,搗丸桐子大,小兒黍米大。

柴胡梅連散,治骨蒸勞熱,三服除根。

柴胡,胡黃連,前胡,烏梅(各二錢)

上㕮咀,作一服,用童便二盞,豬膽一個,豬脊髓一條,韭白五分,同煎一鍾,不拘時服。(此劫劑,胃虛者慎之)

青蒿飲子,治勞瘵骨蒸。

青蒿(一斗五升),童便(三斗)

上以文武火熬,約童便減去二斗,去青蒿,再熬至一升,入豬膽汁七個,或加辰砂、檳榔末三五錢,再熬數沸,甘草末收之,每服抄一匙,清湯點服極妙。一方名草還丹,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。

清骨散,治男子婦人,五心煩熱,欲成勞瘵。

北柴胡,生地(酒炒,各二兩),人參,防風,熟地黃,秦艽,赤茯苓(各一兩),胡黃連(半兩),薄荷(七錢半)

上每服四錢,水煎溫服。

地骨皮枳殼散,治骨蒸壯熱,肌肉消瘦,少力多困,夜多盜汗。

地骨皮,秦艽,柴胡,枳殼,知母,當歸,鱉甲(醋炙黃,各等分)

上為末,水一盞,桃柳枝頭各七個,姜三片,烏梅一個,去渣,臨臥服。

人參柴胡散,治邪熱客於經絡,肌熱痰嗽,五心煩躁,頭目昏痛,夜有盜汗,及婦人虛勞骨蒸尤宜。

人參,白茯苓,白朮,柴胡,當歸,半夏曲,乾葛,甘草(炙),芍藥(赤,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姜四片,棗三枚,水煎,帶熱服。

許學士云:但有勞熱證,皆可服,熱退即止。大抵透肌葛根第一,柴胡次之,其方多黃芩半兩。

蔭按:以上諸方,治虛損復受邪熱,皆宜用柴胡。衍義云:柴胡本經並無一字治勞,今人方中治勞,鮮有不用者,誤人甚多。常言病勞,有一種真臟虛損,復受邪熱,因虛而致勞,故曰:勞者牢也,當斟酌之。如經驗方治勞熱,青蒿煎丸,用柴胡正宜,服無不效。熱去即須急止,若無邪熱,得此愈甚。

王海藏云:苟無實熱,醫取用之,不死何待,後之用柴胡者宜審諸。又大忌芩、連、柏,驟用純苦寒藥,反瀉其陽。但當用瓊玉膏之類,大助陽氣,使其復還寅卯之位,微加瀉陰火之藥是也。

上下甲丸,退勞熱食積痰。

鱉甲(名上甲),龜板(名下甲,各一兩),側柏,瓜蔞仁,半夏,黃連,黃柏(各五錢)

上為末,炊餅丸服。

當歸龍薈丸,治肝有積痰汙血,結熱而勞瘵者,其太衝脈必與陽衝脈不相應,宜以補陰藥吞此丸,神效。

方見脅痛及火熱門。

石膏散,治熱勞,附骨蒸熱,四肢微瘦有汗,脈長者,此方主之。

石膏

上一味,為細末,如面,每夕用新汲水調服方寸匕,取身無熱為度。

蔭按:熱勞之證,豈曰盡屬陰虛。亦有陽邪外襲,傳入於骨,不能泄越,內作骨蒸,令人先寒後熱,久久漸成羸瘦。有汗者,胃家實也。脈長者,陽邪證也。石膏寒而清肅者也,可以療裡熱。

昔睦州鄭迪功妻,苦有骨蒸內熱之病,時發外寒,寒過內熱,附骨蒸盛之時,四肢微瘦,足跌腫者,其病五臟六腑之中,眾醫不瘥,因遇處州吳醫看曰,請為治之,只單用石膏散,服後體微涼如故。或問,東垣言血虛身熱,證象白虎,誤服白虎者必死,非石膏之謂乎?答曰:若新產失血,飢困勞倦之病,合禁用之。若內熱有汗脈長者,則不在禁也,用者慎之。

甘梨漿,勞瘵脈數,燥渴日瘦者,宜服之。蓋天一生水,所以養萬物者也。若火盛而水滅,令人五液乾涸,則甘梨漿可以急救之。此物非惟可以救急,曾有回生起死者。師云:生用之可以涼五火,熟用之可以滋五臟。

童便,咳血者,以童便一物主之。咳血是肺中有竅,肺是清肅之臟,纖芥不容,一有其竅,則血滲入肺矣。愈滲愈咳,愈咳愈滲,此為難治。褚澄云:以寒涼治之,百無一生。以溲溺治之,百不一死。故特表而出之。又曰:血雖陰類,運之者其和陽乎,所以示人者深矣。